诗文库 题目
次张东海杏园图韵 明 · 姚绶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七 花卉类
故人自是诗中杰,白战骚场有功烈。
不与馀子相脂韦,出语惊人誇妙绝。
以头濡墨袒跣时,手中何尝持寸铁。
譬之健马入军阵,无谱随人生曲折。
研池水乾走渴兔,六月阴风欲飞雪。
飘飘落纸龙潜藏,玉树后庭歌尽咽。
杏花此时不可见,满篷细雨黄梅节。
书题既罢感存亡,渺渺云山隔吴越。
他日重披若我思,九点青山共明月。
赠张弼诗二首 其一 明 · 左赞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去年钿醉紫薇楼,有约云间续胜游。
此日庆云桥下泊,心期便欲结沧洲。
赠张弼诗二首 其二 明 · 左赞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花甲重逢贺客都,无声诗意有声图。
我来亦效长生颂,重赋扁舟放五湖。
过南安谢父老修东海先翁生祠 明 · 张弼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迢递先公遗世久,慇勤父老尚追思。
东海英灵惊独在,南安祀礼岁如之。
庾梅未落春何往,湘竹淩寒节不移。
翘首相承贤守令,不胜云外雨丝丝。
丘时雍太守诗来答予东海旧纶竿还挂珊瑚树之句再用一绝复之 明 · 张弼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八部
东海珊瑚百尺高,纶竿稳挂坐看潮。
潮来潮去乾坤老,付与诸郎自钓鳌。
予游上海将归而乔钟秀治具于龙华寺以舟往来昼夜忙甚别后舟中写此寄谢东海翁拜手 明 · 张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角巾卉服大乔郎,为我閒游数日忙。
借问上洋新酒债,可将诗句一时偿。
按:钟良上舍别录他纸回途诸公皆有诗未及写尚宝诸公毋即性急也弼又言
题武昌守王德孚梅花屏(佘翔著理学崇基录云德孚名达任南户曹擢武昌守每书廉正二字以自警所友者惟罗一峰陈白沙张东海三人) 明 · 张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松竹隆冬共结盟,不同桃李竞春英。
武昌太守人都说,官与梅花一样清。
和张汝弼赠黄时英韵 明 · 张宁
垂杨茂草西湖路,有客携诗笑相顾。
平生解作子长游,一举能轻季伦富。
三江风月五陵花,软红香土迷繁华。
当时壮观老犹在,欲凌倒景餐晨霞。
与张东海别 明 · 沈周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顺便南安路,朱幡刺史舟。
相逢惊白发,未到说黄州。
细雨传杯落,浮云傍席流。
临岐更挥翰,不复有离忧。
挽张东海 明 · 沈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只合留君白玉堂,天教醉墨贲南荒。
衰毛送老归来短,遗草随年化后长。
几欲扁舟诉离别,竟成清泪作存亡。
因寻旧寄闻鹃帖,人物伤心堕渺茫。
萧萧东海竹挽吴汝辉 明 · 沈周
押词韵第一部
萧萧东海竹,郁郁西山松。
壤地两隔越,生植莫能同。
颜色各相昧,音声或通风。
精神自冥合,宛宛无西东。
青松一朝催,此竹抱孤穷。
以竹书感慨,寄去泪亦从。
答张汝弼诗柬 明 · 王佐(汝学)
汝弼善用其短而为长,以其倦于应酬也。两借古今潘邠老《重阳》、内翰先生《新正》诗以相遗,而翻出新奇,笔妙精绝。喜玩之馀,酬之墨卿,而诗复之。
汝弼赠我翰林之新正,何以报之凤阳之旧城。
入手掷地铿铿作金声,出箧荡日滉滉接云英。
读令坐上鬼神惊,如见海底蛟龙腾。
君不见,文房之宝相须成,毛颖一出须墨卿。
赵璧信美无秦城,羡君所宝百宝并。
陶韦门闭李杜生,钟王体变张颠名,汝弼所宝谁能评。
有时遇拙翻出奇,笑说因跛徐行瘿举颐。
逋租便可立诗例,枕客还堪制礼仪。
今人古人间世雄,谈笑牢笼入彀中。
京华美景诗千首,剡水寒宵与一蓬。
愿君抱此襟期去上芸香阁,为君执御亦不恶。
次韵张东海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老去人间久废谈,青衫不改旧图南。
道超形气元无一,人与乾坤本是三。
何物坐中春坱北,几时镜里雪䰐鬖。
白沙诗语如禅语,试著南安太守参。
玉枕山和南安太守张汝弼 明 · 陈献章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枕秋横碧玉新,金鳌阁上见嶙峋。
使君得此元无用,卖与江门打睡人。
题友人张汝弼天趣轩 明 · 周瑛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石鼎初分阳羡茶,翠盘又试邵平瓜。
当时颇笑渊明俗,都把俸钱付酒家。
题郑时晖绣衣画梅(和张东海武选韵)和张东海武选韵 明 · 萧显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五 花卉类、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
清夜珊珊响佩瑶,罗浮梦断酒初消。
美人何处游仙去,独有遗容傍野桥。
和张东海韵 明 · 史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西村集卷四
墨花成阵醉题诗,宝带桥头客散时。
记得松陵南下路,驿楼听雨鬓丝丝。
题林泉生卷次张汝弼韵 明 · 林瀚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
空谷秋清兰有香,南山雾重豹深藏。
纵然一出寻诗景,只在青松古涧傍。
次韵张汝弼见寄(其诗有诗法将随陆放翁又立命独嫌磨蝎宫之语)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八
尽去淫祠如狄相,大兴乡学类文翁。
郡中有守今难得,岭下斯民久不逢。
诗法雕虫成小技,术家磨蝎忝同宫。
远期君子来朝日,横浦风高起雪鸿。
赠张汝弼知南安 明 · 吴宽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五
阙下五色云,烂烂非烟雾。
吴会天东南,却因风吹度。
夙禀泽物心,终为济时具。
迢迢大庾岭,人出南中路。
既滋九龄松,亦复溉梅树。
触石此其时,终焉遍天下。
揽之愿少留,飘然不予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