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贺中书王侍郎启 宋 · 晁咏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
伏审入觐天光,荐承帝制;
亟从真馆,进陟西台
乃顾政事之本原,宜归天下之名德。
既贺明良之会,遂观调一之功。
伏惟庆慰。
恭惟某官贤为时生,略不世出。
刚方迈往之气,足以耸动搢绅;
英伟博通之才,足以酬酢事变。
富以道德之学,纬以商、周盘诰之文。
故论思献纳之规,独高乎从橐;
而启沃谋谟之绩,见纪于庙堂。
耻媕婀以幸容,宁感激而遽去。
至言既久而弥效,忠节欲蔽而愈光。
果锡宠灵,还登辅弼。
恭惟圣主选众起公之意,与夫嘉生仰德望治之心,必当加践平昔之言,期以尽收太平之实。
惟因时而循理,足坏植而散群。
顾兹休功,有待今日。
某被眷惟旧,受恩最深。
自欣投老之期,获睹登庸之任。
回贺安化郡王启(仲营)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七、《初寮集》卷七
诞孚廷号,参穆宰司
载隆磐石之宗,益赖维城之助。
伏惟某官道襟恬粹,儒术淹该。
振振为公族之表仪,挺挺有前人之风烈。
夙被眷知之异,寖膺命数之优。
四履疏封,不改山川之旧;
三台拱极,兼华衮舄之新。
非惟展亲,是为旌德
顾未驰于庆牍,已先辱于教函。
冬至王侍郎启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四、《忠惠集》卷九
右,某伏以气应黄钟,肇纪天元之建;
景旋南陆,茂迎日至之长。
窃惟视履之休,宜享汇征之福。
恭惟某官高名映世,雅量绝人,释省闼之回翔,均辅藩而偃息。
政流民悦,协应宫声之和;
德与时行,仰如云物之瑞。
甫临嘉序,茂集繁禧,伫闻三节之召还,偕与一阳来复
顾诵言之难切,怅谒贺之无繇。
首辱移书,益深铭德。
回舒守王郎中启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三
黄堂坐啸,润沾九里之馀;
记室占词,妙绝五云之体。
谦冲俯逮,荣愧交怀。
恭惟某官识洞阳秋,名高月旦
刃发硎而迎解,虽技经肯綮之未尝;
醉坠而独全,盖死生惊惧之不入。
久厌粉闱之直,来班皂盖之春。
坐茇舍于棠阴,借馀光于邻烛。
伐柯未远,自惭非和之音;
击柝相闻,宁复有奔秦之盗。
共为幸会,莫究名言。
运使王右司启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四、《北海集》卷三二
比者闵劳侍从,得请便安。
蒙换职于西清,俾守藩于东道
甫辞轩陛,即见吏民。
行无信次之淹,居有登临之胜。
览山川而信美,惜风俗之寖移。
盖凋残未复于平时,而閒静已成于虚语。
提封八县,帑乏见储;
领帅七州,兵徒虚籍。
废樽俎啸谈之乐,供米盐期会之忧。
岂其衰懦之姿,堪此剧烦之寄。
幸使星之在次,知德宇之攸归。
第窃馀光,足安孤迹。
伏惟某官才猷高世,德器加人。
参裁庶政之源,曾居宰士
转漕三吴之境,实重外台
将径跻于从班,宁久勤于使指。
顾是斗筲之用,止更文字之官。
初乏吏能,未通财计。
本于惠养,或能尊仲之言;
拙在催科,其敢避道州之考?
尚赖照知之素,得宽督责之威。
欣悚兼深,名言曷既。
贺左相封陈王启 宋 · 洪皓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六、《鄱阳集》卷四
伏审显奉制书,进封王爵
天台增重,海宇均欢。
窃以太皞旧墟,胡公故国,星分寿域,郡占淮阳
汉章帝敦友于之情,唐文宗笃犹子之爱,皆胙兹土,各私其亲。
伟前事之有光,乃元勋而是建。
某人五京耆旧,一代豪英。
智略辐辏于帝前,名声藉甚于朝右。
属有非常之事,遂成不世之功。
管叔流言,周公犹且致辟;
燕王长恶,子孟未免行诛。
内难既平,中台不坼。
愈协赤乌之瑞,肇开白马之盟。
邑食万家,位超九等。
亚夫之破吴楚,仍旧条侯
尉迟之擒隐巢,终于鄂国
至于官崇上相,爵作真王,在古罕闻,于今希见。
某将命万里,待报九年,喜虽倍于稠人,贺独迟于下客,其为欣惧,曷胜敷陈!
代上王侍郎启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一、《紫微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七三○四
版图贰职,久宣进摄之猷;
纶綍温词,就赐为真之命。
初传邸报,大慰舆情。
窃以司徒任重于苍姬,会府委专于炎箓。
盖民为邦本,贵蕃衍以弥增;
矧财实利权,必通融而罔滞。
惟户口日滋于生齿,则征输岁羡于常租。
宜历世之明君,尝计司于贤者。
况今车书未混,职方尚缺于《周官》;
贡赋所从,任土犹亏于《禹贡》。
白水龙飞之日,近长江马化之踪,将驱鳞介之腥膻,必用虎貔之果毅
虽一缕一粒之所出,皆九贡九赋之自来,谅非天雨粟之然,宜有地流钱之术。
当艰难扰攘之日,擅开阖歛散之权,必有计臣,允膺天职。
某官柱石大材,蓍龟明识。
济时泉涌于谋谟,邃古渊深于学术。
中原经略,岂徒白面之书生;
江左风流,共托黑头宰相
早谐公论,寖历华途。
怀强兵富国之才,无剥下媚上之态。
自摄贰卿民部,已周再岁于星杓。
念钱谷之问,虽不至于庙堂;
然军旅之兴,而自足于用度。
益见清衷之妙简,爰颁宠命以即真
立名则必也正名乎,受任则见于专任矣。
光武之征河北,功有赖于埒萧;
代宗之运江南,才实资于亚管。
力赞中兴之治,翼成北伐之勋。
运奇术以理财,操赢资而佐国。
讵有好须之对,迄无误猎之羞。
公言须郁于具瞻,舆望请观于进陟。
坐令矿块,咸入钧镕。
某也性苦枣昏,材嗟栎散。
铭心有誓,蔑首鼠两端之持;
束发读书,无铅刀一割之用。
直道稔过庭之训,壮怀深肯穫之思。
奈何中失养于兰陔,空茹悲于风木。
俛首筮仕,承颜娱亲。
三钟十束之微,几于无耻;
百里一同之内,庶效微劳。
岂期大人先生,牙颊颇烦于借誉;
遂使孤踪薄宦,姓名聊得于上陈。
扫门阻望于台阶,引领久摇于心旆。
报始闻于除目,喜实倍于私悰。
辄伸燕贺之诚,用效雁传之礼。
龙门足慕,虽未睹于紫芝
马勃甚微,终冀收于药笼。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湖州王侍郎启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四、《汉滨集》卷一一
持甘泉之荷橐,久藉论思;
刺史之竹符,用均劳逸。
朝辞辇毂,夕见吏民。
方幕府之初开,谅铃斋之有暇。
中和布政,岂弟宜人,罄雅俗以交欢,纳多祥而茂拥。
恭惟某官宏材拔萃,奥学逢原,早怀康济之心,适际休明之运。
致君业履,许身之间;
经世文章,接踵班张之后。
自延登于法从,益展尽于嘉猷,献纳居多,风规愈厉。
诚心乐善,力收当世之滞淹;
直道立朝,无愧平生之出处。
厌承明之直,往分圣主之忧。
君相永怀,怅莫留于益友;
湖山动色,喜乍得于诗人。
暂辞紫禁之烟花,聊赏白蘋之风月。
张燕公出临江夏妙篇章;
丞相来守山阴,盛传酬倡。
才因景发,地与人宜,矧苕霅之名邦,得风骚之太守
凝清香于宴坐,出小队于郊坰,凡归一咏之品题,莫匪四并之逸乐。
然而疆邻北阙,职寓西清,忠精夙简于天衷,治行俄腾于日下。
专城虽美,前席可期。
处厚盛山,虽无欣戚;
试望之于冯翊,难缓登庸。
某猥以庸虚,误蒙知奖,方承庥于德宇,忽远迹于恩闳。
设祖帐于都门,悉倾朝士
望仙舟于河上,独后诸生
又贺王左丞启(代人)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默堂集》卷一一
伏闻明制,宠用大儒。
峻跻左辖之隆,增重中台之势。
士夫胥庆,夷夏交欢。
恭惟某官,吾道大醇,斯民先觉
泰山北斗,人皆仰之;
白日青天,谁不知者。
顷登丞弼,茂著勋猷。
管辖文昌,坐肃万机之本;
运动枢极,行调一化之元。
即正钧衡,岂待旬月。
某久依台荫,远驭使轺。
应龙翔而云雾从,但庆亨嘉之会;
大厦成而燕雀贺,庶无凌震之忧。
喜倍常情,言莫能叙。
太傅谢皇孙王启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三、《鄮峰真隐漫录》卷二八
欢腾黄屋,方称尧寿之万年;
命出丹墀,忽进周家之三事。
控辞不获,祇拜为惭。
伏念某蒲柳孱躯,桑榆暮景。
际会蚤逢于兴运,夤缘亟处于要津。
初无横草之功,遽冒面槐之秩。
兹行庆典,复进官联。
眷荣宠之弥深,知吹嘘之有自。
兹盖伏遇皇孙官生而岐嶷,学则勤劳。
岂惟道尊而德崇,抑亦闻广而见博。
三宫问膳,常纡莱子之衣;
四代传芳,唯有曾参之孝。
遂使退居之笃老,亦沾锡类之殊恩。
某仰体隆知,莫图所报。
被坚执锐,嗟膂力之衰残;
戴德归恩,尚肺膺之铭刻。
过此已往,未知所裁。
赐玉带谢皇孙王启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三、《鄮峰真隐漫录》卷二八
衮绣辉华,再进面之三事;
琼瑶璀璨,更纡宝带万钉
得过所期,荣不盖愧。
伏念某学知为己,材不逮人。
偶遭神圣之兴王,遂秉钧枢而作辅。
迄无劳效,乃请閒休。
兹因介寿于慈皇,遂获观光于宸极。
已深幸会,复被恩怜。
束以立朝,何异于辎车乘马;
下而存道,未妨于雪案萤窗。
伊出处之咸宜,实吹嘘之有自。
兹盖伏遇皇孙某官聪明天赋,问学日新。
晨造三宫,拥䌽衣而容与;
夜披六籍,味黄卷以精勤。
载惟衰瘁之踪,每优隆之眷。
致令锡赉,猥及贱微。
某敢不珍重身章,感铭君赐!
都门祖饯,快群目之观瞻;
田舍归耕,敢非时而佩服。
誓殚晚暮,以答生成。
感戴之私,敷宣奚既。
贺宗室封郡王启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四、《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二
伏审裂地衍封,抚有大邦之众;
建旄加宠,载兼两镇之雄。
茂推同姓之恩,永赖维藩之固。
伏惟某官秉心信厚,率履钦和,绰为仙胄之英,宜被圣朝之眷。
乃膺异数,进服褒书。
某承芳牍之见贻,佩文光之无斁,第增勤咏,莫悉喻云。
王左丞启 南宋 · 李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三
伏审进班上辖,总职文昌,凡沐素知,举增剧抃。
窃以上圣抚运,函生底宁。
法度冠于三王,德泽横乎四海。
固尝历数于在昔,以为莫盛于当今。
仍得超世之钜贤,与赞经邦之远业。
伏以某官学穷道奥,文粲国华。
纳忠上前,通变适万事之利;
驰誉天下,明俊为一时之光。
宜蒙眷于中宸,特升荣于左辅
某侧聆褒命,允协师瞻,其在欢愉,罔殚敷叙。
饶州王侍郎启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六、《盘洲文集》卷六一
伏审急流易退,暂违上笏之班;
荒政尽行,俯屈左符之寄。
光前耸望,来暮兴谣。
恭惟某官济美台衡,腾芬俊轨。
演纶彰独步之誉,持橐起横飞之程。
旱魃为灾,咸虑晨炊之阙;
寓公作牧,便同昼锦之荣。
亶为谋国之英,必有救民之策。
一廛复受,千里更生。
顾此居间,欣然借润。
将款粲花之论,先藏烹鲤之书。
总领王郎中启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四、《文定集》卷一九
伏审进登郎位,外总军储,始布教条,一新观听。
恭惟某官器能敏裕,识虑高明。
知无不为,期竭忠而尊主;
言底可绩,耻哗众以取荣。
践扬居多,名实兼茂。
乃眷上流之重,方严劲旅之屯。
陆走水浮,转输之费增倍;
头会箕歛,𬏳瘵之民未苏。
窃听平生之言,每怀忧世之志。
将使公私之均济,伫观次第之设施。
益懋远猷,亟膺大任。
方图修问,遽辱赐书,既怀不敏之惭,且见相先之谊。
其为感佩,罔既敷陈。
贺户部王侍郎启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六、《永乐大典》卷七三○四
伏审简在渊衷,典司国计。
诏旨既下,公论交欣。
恭惟学识高明,才猷宏远。
群疑未判,独先见于眇绵;
万变并陈,每优为于肯綮。
乃言可绩,不已于行。
比者按临于四川,属方经略于三辅。
兴师十万,发軵再三,事皆得宜,民不加赋。
以馈饟而兼填拊之政,可谓至难;
俾论思而升侍从之流,岂宜久外。
果承召节,归重本朝。
惟已试之具宜,将不劳而益办。
尽摅所蕴,以济斯时。
某素辱照知,尤勤向仰。
莫遂趋承之便,敢伸赞喜之私。
回越帅王尚书启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二、《海陵集》卷九
拜命赤墀,叨官青琐。
阅过门之命令,益惧无堪;
慕批敕之风流,惟知自勉。
滥吹已甚,推毂为谁?
恭惟某官德备韦弦,器优盘错。
有猷告后,尝陪夜席之深谋;
所至惠民,屡饮春江之遗爱。
虽已引买臣之绶,犹能扬季布之声。
遂致轮囷,猥加刻画。
伐柯取则,幸亦继于芳尘;
剖鲤得书,愧难酬于厚意。
湖州王侍郎启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浮山集》卷八
岩壑虽遥,幸闻风之有日;
云霄在望,怅披雾之无期。
谁云开府之初,即遂登门之便?
某学惭画鹄,技止雕虫。
久谙世味于苦辛,遍历客途之险阻。
扶老携幼于干戈之际,粤自垂髫;
跋前疐后于忧患之涂,逮今华发。
谓一行而作吏,庶三釜及亲
蚕则绩而蟹有筐,幸初偶尔;
木欲静而风不止,祸则随之。
藐草野之馀生,槐庭之再造,置之别驾,仍在名藩。
彊麋鹿之冠巾,雅知非称;
簿书于鱼鸟,聊乐馀閒。
骇烦言之骤兴,凛危踪之何恃。
吹毛法寺,方指摘于锱铢;
沥血化钧,如照临于咫尺。
一饮一啄,三沐三薰。
叹粪墙朽木之何诛,仰厚地隆天之莫报。
奉香火者两岁,饱藜藿于一家。
惩羹吹齑,每念前愆之洗;
废食因噎,忍令素志之亏。
虽噬脐之何追,每指心而自誓。
前言往行,愿多识之;
遗俗故家,不忘仰止。
何期今日,自慰平生。
恭惟某官万事蓍龟,本朝麟凤。
发六经之蕴,粲然华国之文;
膺九陛之知,凛若镇时之望。
羽仪要路,冠冕郡公
流风馀韵,则真
省事亲心,而师老庄氏。
总郊仪于冬祀,时推显相之劳;
高法从于夏卿,日赖论思之益。
屡矣抗疏,暂此分符。
行路争睹于旌麾,指日顿销于桴鼓。
提封何幸,人皆有于二天;
识面为荣,侯何轻于万户
况如么么,久愿依归。
唯梦想于仪形,遽亲闻于謦欬。
道涂老矣,每自叹于萍蓬;
坟庐在焉,宜必恭于桑梓。
但念急颁于召节,宁容久绾于郡章。
虽不忘重趼而来,恐无几承颜而去。
浮家泛宅,尚时游苕霅之滨;
曳履鸣珂,想即侍岩廊之邃。
姑凭尺牍,用告寸心。
王郎中启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六、《莲峰集》卷九
迂愚何取,初无堂下之言;
奖拔过优,猥玷幕中之选。
论交非素,宠命偶加。
岂徒拂拭其生平,方幸吹嘘之有自矣。
伏以古昔既远,遗风莫存。
孰能收士于寂寞之滨,灼分鉴别;
自非用意于寻常之外,莫障波颓。
岂无德人,力振斯道?
某学空惭于自守,才不足以适时。
生而阔疏,数复屯棘。
简编自乐,付出处于无心;
蓬荜粗安,任穷通于定命。
不由绍介,忽奉版书
俾陪宾佐之游,将遂安舆之奉。
夫何特达,有此会逢?
伏惟某官性赋中和,道尊皇极。
贯百代之学,而归于有用;
尽万物之变,而行之以仁。
窃考名德于先朝,获闻故家之遗烈。
昔在祖宗之世,实深社稷之谋。
勋业不磨,具存制诏;
祖孙相望,合冠近班。
少屈星轺之临,聊庇井络之分。
岂期朴学,特深知。
俯念孤踪,何以辱湖南宾客,仰高德度,顾莫攀江左之风流。
但知益励于操持,或可勉循于职守。
请学为政,幸日亲长者之风;
誓盟此心,其同效众人之报。
权舆兹始,咏颂莫陈。
王丞相启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六、《竹洲集》卷四、《启隽类函》卷一五
中台之拜,礼绝缙绅;
宣文德之庥,庆同寰海。
沴气销于万汇,欢声格于九天。
粤考本朝,号称名相,必繇历试之久,乃允具瞻之公。
盖德著而诚孚,则主听不疑;
功高而望重,则人心自服。
用能进退贤佞,振举纪纲。
太平致治之功,享身名俱荣之福。
恭惟某官熙朝隽老,名世真儒。
自秉政机,荐专枢柄,六年于此,庶绩其凝。
内消草窃之虞,外息犬戎之警。
枢机周密,同神爵五凤之时
朝廷尊安,增大吕、九鼎之重。
逮兹显拜,允矣师言。
国势如持衡,惟其平而已;
天下可运掌,夫岂欺我哉!
之君,辅以之佐。
举元凯而去共鲧,人皆望于我公;
柔远迩而服蛮夷,功可成于吾世。
某身居散地,望绝修门
幸同幽閒之民,获睹升平之运。
华夏蛮貊,已均被于泰和
草木昆虫,宁无心于馀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