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大理司直朱致民大理寺丞陈朴大理司直制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五、《攻愧集》卷四一
敕具官某:廷尉天下之平,而国家设属为尤备。囚徒之听,自昔以吉士临之;奏当之成,今又使分董而察焉。以尔致民儒学老成,久预臬事,故俾升而为丞。尔朴才具资品皆应近制,故以为邦之司直。朕嗣服之始,专以祖宗家法为务,虽罔兼于庶狱,惧不获于一夫。各既乃心,毋懈于位。
赠神童陈朴 宋 · 喻良能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陈郎七岁富三冬,此去声名动九重。
好践退之童子序,莫随刘晏颂东封。
陈朴捕猺寇阵亡特赠承务郎仍与一子恩泽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比者猺人啸聚山谷,尔以一尉讨贼,遂丧其元。达予听闻,良用骇叹。爰疏赠典,并厚赏延。尚其有知,歆此殊宠。
跋陈泥丸真人翠虚篇 南宋 · 陈与行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一、《琼琯白真人集》附录
余舅新广东宪盘庄老人黄公庸,自其少时足迹半天下,喜与方士高人游,得服饵长生之诀,今逾七望八,状貌强健如壮年。每每道泥丸陈先生之名,慨慕不可得而见,余从旁窃识之。嘉定丙子,余来金华,海南白公比岁再遇,邂逅辄弥日款。议论滚滚,无非发明其师之道,平生出处甚悉,盖泥丸学者徒也。神仙之事渺茫恍惚,不可控搏,而传记所载奇变万状,同出一源。若泥丸者岂可不传,以补列仙之轶?先生陈氏子,讳楠,字南木,惠州博罗人,以盘栊箍桶为业,浮湛俗间,人无知者。一日作《盘栊之偈》曰:「终日盘栊圆又圆,中间一位土为尊。磨来磨去知多少,个里全无斧凿痕」。《箍桶之偈》曰:「有漏教无漏,如何水泄通。既能圆密了,内外一真空」。其言下超诣如此,所得盖不凡矣。人以疾苦,撮土与之,随疗而愈,故俗呼泥丸先生。其自号则翠虚翁也。西华真人传之张紫阳,张传之石翠玄,石传之薛紫贤,薛传之陈翠虚。得太乙刀圭火符秘诀、景霄太雷琅书,以雷法行于世,所至与人治鬼。潮阳民家女苦狐厌,狂易无度,先生用雷符熏狐魅,杀之。时被发走,日行四五百里,鹑衣百结,尘垢满身。喜食蛇狗之肉,终日烂醉,莫测所如。而济人利物,效验有不可掩。尝之苍梧,遇郡祷旱,人忧暍死。先生执铁鞭,下渊潭驱龙起,须臾阴云四合,雷雨交作,境内沾足,遂为丰年。过三山大义渡,洪流湍悍,舟不敢行,先生浮笠而济。行钦管道上,遇群盗拉杀,瘗之。后三日,盗散复苏。游长沙,冲帅节,执拘送□州,去数夕又回长沙矣。中夜坐定,或含水银,越宿吐视,已成白金,乞与其徒不顾也。嘉定四年春,作颂言出世意,四月赴鹤会于朝阳,执事者以其茹荤膻恶涕,坐之户外。适有持片竹若箍桶者,人呼之起,与喧争,至危桥,俱溺而逝。道家所谓水解云。时葛川往湖南省亲,遇先生于宁乡,是年四月十四日也。先生自言阅岁四十三,而人有三世见先生者,亦异矣。平生著述有《紫庭经》,察判潘公景良锓传;《翠虚篇》,真息子王公思诚续编之。自丹经行于世几千万卷,高者入虚无,下者骋怪幻,如先生之书刬烦趋要,剔伪辨真,开后学以从入之涂、归宿之地,凿凿乎有所据依。以为人皆可学,而卒莫有能学之者,岂真不可学耶?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夫道一而已矣。翠虚之门有鞠九思、沙道昭、白玉蟾,皆心传口授,其高弟也。是三人者不可得而见,幸白公岁一逢焉。翠虚之道得白公而益显,而白公浮游飘忽,又将离世绝俗,而立于独,吾忧其不可得见也,故并书之,以贻好事。嘉定丁丑六月初伏日,承议郎、通判婺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陈与行书于风月堂。
先师翠虚泥丸真人赞(姓陈,讳楠,字南木) 南宋 · 白玉蟾
押词韵第四部
惠州是生缘,嘉州是得遇。
漳州走落水,潭州没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