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秋晴思西湖韩少师 北宋 · 范纯仁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楼阁参差霜叶红,湖光秋色画图中。
移船影动波心月,横笛声随水面风。
当日席间先醉客,如今塞上独衰翁。
思君情绪兼归兴,暗逐汾川日夜东。
留台韩朝请到状启1095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鸡肋集》卷五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奉法不虔,蒙恩薄谴。
敢图佐守,遂隶分台。
眷言离索之情,获此从游之幸。
恭以某官庆传累世,誉满本朝。
子产知然明之心,殊非今日;
文举正平之少,固与忘年。
马伏枥而长思,萍因风而相值。
人生投分,势岂偶然!
念布叙以未遑,辱音题之良厚。
欣愉感荷,倍百鄙怀。
回信守韩朝请 宋 · 孔平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五、《朝散集》卷一三
伏审光被宸纶,荣纡郡组,练时之吉,视事有初,恭惟欢庆。
某官立身方严,为政明敏,惟是盘根之地,实资游刃之材。
观治等之优,别迎召命之宠,先承缄翰,良切感铭。
韩世忠枢密使绍兴十一年四月 宋 · 朱震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六
将相之权,均任安危之寄;
兼文武之用,式恢长久之图。
乃眷勋贤,宜膺荣宠。
爰契华戎之望,俾亲帷幄之咨。
载协刚辰,诞扬显册。
具官韩世忠才资刚果,智虑精深。
英规默合于孙吴,义槩羞称于
忠贯日月,靡渝金石之坚;
功若丘山,具涣旂常之纪。
属东巡于吴会,资外屏于淮堧,虽固垒深军,志必以全取胜;
枕戈待旦,誓不与虏偕存。
蠢尔逆胡,扰我近服,幸偷生于淝水,复送死于濠梁
露桡千艘,实赞征南之策;
夹道万弩,旋致马陵之师。
方摩牙摇毒而竞前,忽洞胸达腋而俱靡。
拆奸挫锐,宁论破敌之奇;
禁暴息民,正赖兴邦之略。
朕惟膏粱不可以愈疾,尸祝不可以代庖。
观时适变,则事得其宜;
因能授职,则才周于用。
勾践以二臣治国,蠡盖总于甲兵;
汉高以三杰开基,信实颛于征伐。
是用分命隽哲,延登庙堂,越升枢极之崇,仍复公台之贵。
封多户,衍食真租。
裒是徽章,庸昭异数。
于戏!
贵谋贱战,是谓王者之兵;
同寅协恭,乃大贤人之业。
钦承丕训,益厉远猷。
福建宣抚副使韩世忠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忠惠集》卷一
卿率先戎行,往遏乱略,慨然忠义之奋,殄此狂狡之馀。
究观用心,造次许国。
见危授命,不以事至而辞难;
好功与名,岂待爵赏而加劝!
方今底平闽越,士已策勋,经略湖南,兵未振旅。
俟卿凯旋献捷,荡定有期,论次前后之庸,并加宠数之渥。
益坚用命,其体至怀。
奏乞下张俊等军随机备禦金贼并下韩世忠岳飞进兵牵制劄子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五、《石林奏议》卷一三
臣伏见金人自来奸谋尚密,不可预知。
所至以骑兵在前,猝然骤至,掩我不备。
十年之间,情状可见。
自去冬以来数声言签兵聚粮,欲图南寇,屡迁师兵,几两月馀日方至寿春,与其本谋不类,大抵有馀则密,不足则张,自古皆然。
□□□□未尝急攻,传闻实不满二万人,止因孙晖弃城退保,遂(下缺十馀字)店界。
二十九日在柘皋镇,至今(下缺十馀字)移治,虏不入居,而迁延两州之□□□□退,其意似亦可见。
诸处探报终未见势□□□。
若果□重人□□知刘锜关师古闻止在巢县据险屯集。
初一日,太平州申□有小捷,然连日并无文字至淮西宣抚司,恐是亦见得次第可以待衅。
今不过有二策:若淮西淮北宣抚司委是□得淮外别无重兵后援,在庐、和间者军马不多,即张俊当急渡□与刘锜关师古合谋,腹背夹击,可必成功。
庐、和间兵马既败,淮外岂敢再进?
则江上不保自固。
若庐、和间兵重,淮外相继有趱过人,未可争锋,则虽刘锜关师古亦当速还江南,依前诏旨分定地分,火急合州县兵民,同心协力,共图固守,不使一人一骑透漏,亦可保万全。
仍乞亟下韩世忠岳飞两处进兵捣虚,示之形势,以为牵制。
若旷日持久,不相关知,进未迎击,退无固守,即州县上下解体,更相顾望,虏得窥觇,妄肆冲突,南岸收备不严,但一处疏虞,则其馀皆不能立,为害不细。
欲望圣慈速赐施行。
冒犯天威,臣无任□□激切之至。
取进止。
奏论张俊已渡江乞令韩世忠岳飞进兵牵制劄子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五、《石林奏议》卷一三
臣契勘贼兵在庐、和之间,未肯遁退。
今来刘锜一军见在滁州东关对垒把截,张俊一军亦已起发,迤逦前去和州,得便必须相与进击。
淮东湖北两路韩世忠岳飞火急进兵捣虚牵制,绝其后援,即目今淮南贼徒必可扑灭成功,臣忝使一道,形势相关,辄有管见,不敢隐默,伏望圣慈特赐睿察。
干冒天威,无任惶惧激切屏营之至。
取进止。
乞治诬谤韩世忠之人奏 宋 · 章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三
臣今月二十二日,本台据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状,缴到进呈劄子一本连粘在前。
臣初见关报,给事中陈戬累乞宫祠,遂蒙恩除职与郡,其后颇闻因论执政、枢机之臣于都堂枢府,便衣燕服接见将帅,坐此补外。
今据韩世忠劄子所论,则又可骇。
无而言之,则世忠所闻之误也,陛下当召至便殿或谕以温诏,开释其疑;
有而言之,则世忠所谓乞行根治嫁祸之人者,安可但已也。
夫敢于陛下之前造为世忠之语,因以进退从官者,陛下固知其人矣,乞降姓名于外廷,俾付有司密行推究,大正典刑,以绝后来诬谮之路。
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
将帅之臣,人敢诬谮,以误陛下之赏罚,其间如韩世忠能自陈其区区以昭雪其诬谤者,能有几人哉?
若怀疑不释,不能自言于君父之前,而与士大夫结为仇怨,或与造言之人私相报复,则祸乱之萌,有不可胜言者。
今世忠能言之,陛下又为别白其是非之所在,则君臣之情固已无间,文武两班诚好相接,谮愬之言非特不行,又将陈露矣,岂非社稷之福哉!
伏望睿明下臣此章与世忠所陈,密与大臣措置施行,不胜大幸。
韩世忠起复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七、《浮溪集》卷一一、《宋四六选》卷二、《江右文钞》卷二
朕遭百六艰危之后,赖二三枭俊之臣。
跪推毂而遣将军,守境既腾于戎捷;
歌出车而劳还帅,酬勋敢废于邦彝?
爰锡赞书,用孚群听。
具官某勇闻天下,气盖关中,堂堂将种之英,凛凛军锋之冠。
行己恭而事上敬,蚤服周行;
临机果而料敌明,屡扬伟绩。
昨属交侵之警,俾屯要害之区。
蓄锐以须,鼓儳而击。
纵精兵于数路,若珠走盘;
挤劲敌于长江,如杵投臼。
坐以中坚之整,成兹南纪之安。
威行而海内息肩,师胜而国人属目。
是用兼隆徽数,特奏肤公。
出拥齐旄,易两镇提封之大;
入乘夏篆,视三孤绝等之崇。
申衍采封,陪敦井赋,以永旂常之载,以昭帷幄之成。
于戏!
武能威敌者,将帅之荣;
赏不踰时者,人君之信。
惟忠力可以任安危之重,惟谦冲可以保富贵之终,勉图而休,毋废朕命。
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七
提貔虎以振天威,罙入山川之阻;
取鲸鲵而摅国愤,永为宗社之休。
既执讯以来归,宜酬勋于不次。
肆颁明命,敷告治朝。
具官某事上朴忠,临机英果。
禀刚故俗,甘陈兼六郡之良;
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
蚤备师干之试,旋膺斋钺之除。
岂惟蹇蹇以匪躬,每见多多而益善。
昨属时巡之遽,因成国步之艰,群小窥朝,元凶干纪。
既罪人之未得,斯王旅以徂征。
迎敌鼓行,靡待前茅之侦;
擒囚归报,遂成独之诛。
华夷由此以知威,天地为之而卷祲。
凯歌一奏,盟府交书。
是用取累朝最盛之规,加两镇久虚之幄。
视班亚保,升爵元侯
增邑食于爰田,衍井腴于真赋。
并为异数,用表元勋。
于戏!
见无礼于君,尔既殚于忠荩;
归饮至于庙,我何爱于宠褒
惟功名烈士之始终,惟爵禄有邦之劝沮,尚图后效,更掩前休。
按:《浮溪集》卷一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新安文献志》卷一,《古俪府》卷一○,《八代四六全书》卷二,《宋四六选》卷三,《江右文钞》卷二。
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充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加恩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七
朕躬帝亲之飨,合丘泽之祠。
一纯二精,幸拜熙成之贶;
千乘万骑,孰宣拱扈之劳?
我有劲臣,宜膺徽数。
具官某忠不辟难,勇常冠军
先人有夺人之心,进则奋沈雄之略;
尚贤无自贤之行,退而皆名义之谈。
两镇节旄,视三孤之皮帛。
军律整甚,王灵赫然。
斥堠而省文书,士皆为之乐死;
儆师徒而讨乱略,疆由是以少安。
比修重屋之仪,尤谨周庐之卫,祝嘏所告,君臣则同。
乃增井邑之封,仍衍赋租之入,爰示旌忠之义,以均受胙之休。
于戏!
心膂爪牙,方资筹策之胜;
櫜兜戟纛,益耸威仪之瞻。
惟满盈天道之所亏,惟正直神明之所听。
服我休命,钦哉惟时。
按:《浮溪集》卷一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九○。
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奖谕诏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九、《浮溪集》卷一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五○
朕惟唐之名将多矣,独郭子仪巍然以功名始终,岂非以其谦畏自将,有爱君体国之诚心故耶?
卿屡立战功,计安宗社,而每怀兢慎,虑涉非彝,知天下之至公,合古人之大节。
比以闺门之私谒,至投奏牍于公车,国尔忘家,屏居待谴。
既关闻听,朕甚嘉之。
《书》不云乎,「臣罔以宠利居成功」者,卿之谓也。
其梁逢、韩彦臣除授指挥,已令寝罢,成卿自陈之美。
卿其急趣表著,副朕眷怀。
故兹奖谕。
新除起复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韩世忠上表辞免恩命不允批答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朕惟寇入中原,凭陵不忌,而吾将士,曳兵弃甲,习以成风,斩将搴旗,未之或见。
每怀及此,朕甚耻之。
卿秉忠谊之心,厉枭雄之气,兵要害,邀击其归,大振军威,杀伤过当。
殊方震叠,知国有人,师胜来归,搢绅属目,凯歌大献,宗社安荣。
卿而不褒,尚欲谁赏?
虽耻论功伐,卿能师冯异之谦;
而有功见知,朕安可废文王之信?
往祗新命,勿复固辞。
新除起复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韩世忠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朕闻古人于将帅有功者,听鼓鼙而思,指带砺而誓,或铭之钟鼎,或载之旂常。
非欲宠私其人,所以令天下而使人知劝也。
卿为王敌忾,斩敌陷坚,立志枭豪,策勋奇伟,乃颁异数,以告诸朝。
卿而力辞,义则高矣,以此示后,人将谓之何?
其听朕言,勉膺成命,勿使国家有吝赏之名,而蹈印刓不予之戒也。
新除起复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韩世忠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卿于国尽忠,以功受赏,屡形逊避,殊咈眷怀。
命出惟行,勿庸再请。
韩世忠告敕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卿振旅还朝,执俘告社,厥有畴庸之典,是为希世之恩。
往服宠褒,益图忠报。
抚问韩世忠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卿肃提精锐,亲冒险艰,力输敌忾之忠,坐致执俘之众。
宜加恩抚,用示眷怀。
韩世忠辞免恩命不允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朕以卿有功来归,邦国同庆,赏虽甚渥,人则宜之。
成命已颁,岂容反汗?
新除起复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韩世忠上表辞免恩命不允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卿执俘献社,祗召还朝,乃颁国赏之醲,用表戎昭之果。
褒扬非过,逊避奚为?
抚问韩世忠等一行军兵将佐口宣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一、《浮溪集》卷一五
卿等远从江介,祗护沁园,惟道里之阻修,有风寒之匽薄。
宜加慰抚,用示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