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天钵禅院准禅师舍利塔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四、《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七
维东福胜,故号天钵
有来镃錤,在同光之末
令初堂堂,大觉印可。
干戈日寻,禅子宴坐。
真人开宋,六合为家。
时维令准,以弟继初,持临济家法,鼓板钟鱼。
寂寥百年,有僧父子。
父糊其邻,子乞于市。
文慈重元,海岱维清
如雷如霆,十州震惊。
盲者得眼,檀者倾施。
日饭三百,犹故不赐。
觉海若冲,提印了空。
雪山醍醐,法示一味,饮者不同。
冲子智航,盖士夫选。
诸根猛利,透出魔罥。
昔在天钵,风雨及床,瓶钵三世,冬温夏凉。
有窣堵波,畚筑所开,发函得骨,莫诏其谁。
稽首摩拂,舍利涌出,衔齿附骨,如珠瑟瑟。
乃考图记,实藏此,寿七十五,同光之季。
累甓庄严,钟呗威仪,使见闻发心,维航智悲。
林下家间,得意自足,蒿莱荆棘,不纯不缛。
因时成文,證德训俗。
如象遇雷,如龟藏六
攻石作铭,阅世陵谷。
准禅师1115年10月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同条生不同条死,觌露全机谁后先。
一句鹘崙难劈破,一时乞与子孙传。
宝峰准禅师1115年 北宋 · 释德洪
 押有韵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洞庭无盖,虚空有口。
步水东山,藏身北斗。
石门壁立万仞,踞地一声哮吼。
惊得四序回旋,喝下须弥倒走。
是谓湛堂老人,不落威音之后。
按:《石门文字禅》卷一九。
准禅师语录政和五年十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石门文字禅》卷二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石门云庵示众之语,多脱略窠臼,于时衲子视之,如春在花木,而不知其所从来。
予每以谓此老人可以起临济之仆。
哲人逝矣,切嗟悼之,以为世莫有嗣之者。
湛堂于予为弟昆,自其开法,未尝闻其举扬。
殁后百馀日,得此录于杲上人处,读之喟曰:「云庵之馀波,乃能发生此老种性耶」?
政和五年十月七日题。
准和尚住黄龙疏1106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石门文字禅》卷二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磨砖庵畔,言回智照之光;
选佛堂前,喝下證心之第。
是续诸佛之寿命,为大法荷担之。
丛林兴自江西,家世独闻天下。
老南设三关之问,勃然中兴;
关西藏一点之机,窅然深远。
恭惟某人关西真子,老南的孙。
贬剥诸方,疏通正脉。
石门而迁幕阜,如别业而归故园。
不离先祖道场,旃檀林无别树;
复唱旧时雅曲,优钵华已重开。
便请拈提,不劳辞让。
泐潭准禅师行状1115年10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石门文字禅》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石门山
公讳文准兴元府唐固梁氏子。
生始幼,见佛像辄笑张牙,不喜闻酒胾。
金仙寺沙门虚普乞食至其家,师应门酬酢如老成,时年八岁。
即辞父母,愿从普归。
授以《法华经》,伊吾即上口。
元丰僧检,童子较所习,以藉名先后度。
师艺精,坐年少不得奏名。
陕西经略范公过普庐,普腊高,应对领略,师侍其旁,申辩详明,进止可喜。
范公欲携与俱西,师辞曰:「登山求玉,入海求珠,人各有志。
本行学道,世好非素心」。
范公阴奇其语,度以为僧。
剔发既,往依梁山乘禅师,呵曰:「驱乌未受戒,敢学佛乘乎」?
师捧手曰:「坛场是戒耶?
三叠结磨梵,行行阿阇梨是戒耶」?
乘大惊,师笑曰:「虽然,敢不受教」。
遂受具足戒于唐安律师
遍游成都讲肆,倡诸部纲目,即弃去曰:「吾不求甚解」。
大法师昙演佳其英特,抚之曰:「汝法船也,南方有亚圣大士,有若沩山真如九峰真净者,知之乎?
宜往求之」。
师拜受教,与同学志恭出诣沩山
久之不契,乃造九峰,见真净于投老庵。
问曰:「什么处来」?
对曰:「兴元府」。
曰:「近离何处」?
曰:「大仰」。
曰:「在什么处」?
曰:「沩山」。
真净展手曰:「我手何似佛手」?
师罔然,左右视,真净呵曰:「适来句句无丝毫差错,灵明天真,才说个佛手,便成隔碍,病在甚处」?
师曰:「不会真净」。
曰:「一切现成,更教谁会」?
师服膺,就弟子之列,馀十年,所至必随。
绍圣三年真净移居石门衲子益盛。
凡入室叩问,必瞑目危坐,无所示见。
来者必起从园丁壅菜,率以为常。
师每谓公曰:「老汉无意于法道乎」?
莫能测也。
一日举杖决渠水溅衣,因大悟,方见老人平日用处,走叙其事。
真净骂曰:「此中乃敢用磊苴耶」?
自是迹愈晦,而名声愈著。
自其东游淮浙,所至衲子成丛林。
显谟阁待制李景直洪州,仰其风,请开法于云岩。
未几,殿中监范公帅南昌,移居泐潭。
方是时,禅林以饮食为宗,以软暖为嗜好,以机缘为戏论,师悲叹之。
师槌拂之下,常三百人,而宿户外者又百馀许,求入室就学,师难之,乃谓之曰:「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阇梨从什么处入」?
对皆不契,每曰:「我只畜一条柱杖,佛来也打,祖来也打,不将元字脚涴汝枯肠如此,临济一宗不到冷落」。
学者莫窥其奥,然升堂说法,辩建瓴,不留影迹,一时公卿大夫宗向之。
政和五年夏卧病,侍者进药饵,师泛然无意。
诫须忌食毒物,师亦未尝从。
有问其故,曰:「病有自性乎?
病无自性,则毒物宁有心乎?
以空纳空,吾未尝颠倒,而汝辈欲吾昏迷耶」?
七月二十二日更衣说偈而化,阅世五十有五,坐三十五,阇维得舍利晶圆,净光不坏,道俗千馀人皆得之,门弟子等收塔于南山之阳。
呜呼,云庵神悟南公之门,超轶绝尘者也,予每疑嗣之者难及。
观师之风格,殆所谓家名辩才,气宇逸群者耶!
谨状。
以偈问文准禅师 宋 · 僧某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寒食因悲郭外春,墅田无处不伤神。
林间垒垒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五灯会元》卷一七《文准传》)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一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去岁寒云久积阴,四郊雪片腊中深。
今年一稔民安业,老守区区慰此心。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二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祈祷精诚觊上通,嘉祥未与去年同。
老怀日夜忧无奈,安得寒花屡舞风。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三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恨无佳政布民间,赋敛犹繁狱未宽。
来岁若非禾稼熟,穷檐何以免饥寒。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四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皇皇有若救头然,为计无聊只吁天。
歼厥遗蝗须尺瑞,由来积玉兆丰年。
和东林湛堂禅师喜雪韵五首 其五 南宋 · 袁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寂寞东林一老禅,殷勤念我惠佳篇。
敢烦见在慈悲佛,为我投诚过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