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觉庵 南宋 · 李流谦
疾痛呻呼痒搔抑,人言是觉岂真觉。
问君非痛非痒时,觉何所之了不识。
要知真觉无不觉,如日出海照万国。
虽然亦莫如是解,政恐双睛翳金屑。
扣庵欲觅住庵人,此人此庵何地著。
蒲团纸帐睡未足,百虫薨薨残月白。
六窗玲珑境超廓,个中自有真消息。
兔走君前君不知,俊鹘豪鹰差一发。
水心叶待制见寄宿觉庵记并诗 南宋 · 释居简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天藏今偶得,人杰古犹存。
莫遣苔封径,宁教竹碍门。
市喧酣蚁战,潮晚看鲸吞。
金粟元非病,何妨一驾言。
登宿觉庵 南宋 · 徐照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雨过山庵树色鲜,江城四月尚衣绵。
本来行饭尝新茗,又得凭栏看插田。
觉庵和尚室中举行脚明什么边事进云明一色边事庵示竹篦云者个是什么进云竹篦庵擒住痛打一顿因思前事为作一偈 宋末元初 · 释云岫
 押词韵第三部
室里曾遭痛竹篦,等閒放过却成迷。
思量一色明边事,好采无言答得师。
书事觉庵 北宋 · 穆脩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惠泽涵濡四海同,微生曾莫预昆虫。
不参品物陶镕外,独作穷人盖载中。
深阱已颠犹磷石,危苕将箨更推风。
一家寄命嗟无地,何负明神(许本、张本、四库本作神明)与上穹。
题本觉庵 北宋 · 彭汝砺
 押觉韵
本觉非今觉,今觉如本觉。
悟得本觉时,非觉非非觉(以上《鄱阳集》卷三)
觉庵 其一 南宋 · 释慧空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石人生子便英灵,胎发未除先老成。
不读五经并十史,一言才出万人惊。
觉庵 其二 南宋 · 释慧空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有何等语能惊众,三问渠侬三不知。
是我松斋会心友,或闻或见更无疑。
觉庵 其三 南宋 · 释慧空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鸟道玄关方打脱,刀山剑树又跻攀。
老来别得安身法,八面朱门夜不关。
满江红觉庵 南宋末 · 李道纯
 押词韵第十六部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
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
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
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

过去事,须忘却。
未来事,休详度。
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
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
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
洞庭承天寺觉庵老师 元 · 行端
 押阳韵
烟苍苍,涛茫茫,洞庭遥遥天一方。
上有七十二朵之青芙蓉,下有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浆,中有美人兮佩服金鸳鸯。
游龙车,鸣月珰,直与造化参翱翔。
忆昔天风吹我登其堂,饮我以金茎八月之沆瀣,食我以昆丘五色之琳琅。
换尔精髓,涤尔肝肠,洒然心地常清凉。
非独可以眇四极轻八荒,抑且可以老万古凋三光。
久不见兮空慨慷,久不见兮空慨慷!
跋赵簿觉庵汇藁 南宋 · 徐鹿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五、《清正存稿》卷五
先儒以手足痿痹喻不仁,而以觉言仁。
方其不仁也,吾之心腹手足,百骸九窍,藩篱横生,封畛角立,无自而能一。
及其觉也,则万事一事耳,万物一物耳,万理一理耳,无往而不一。
是故觉为难。
诚觉矣,其于言于行,于己于人,于家于国,有二理乎?
无也。
觉庵赵君与仆为同年友,仕南安为同寮。
其文老健雄放,发于学力之所到,不与后生抽黄媲白者驰骛为高。
其遇事敏而锐,其子弟秀朴,固知其非偶然者。
及观所著《汇藁》,而养志一说实先焉。
词旨之深,有以推明《内则》之所已言,而发挥吾孟子之所未言者,而后知觉庵之悟门在此也。
夫觉则为仁,而仁之实在于尊亲。
推此而立言垂教,则千条万绪,其有外于此觉者乎。
伊尹曰:「予将以觉斯民也」。
觉庵尚勉之。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觉庵 北宋 · 释德洪
 押词韵第十一部
念起则为凡,觉之则为圣。
人言此为觉,此觉未真正。
但了一切空,圣凡皆幻影。
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觉庵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石门文字禅》卷二○
道人闻公以四威仪为庵,而以觉名之,隋身丛林之别名也。
余游此庵中,微尘数劫,适今始读其号。
如人静坐,忽见鼻端,心知之而不可以语人。
名之所解,又如风中鼓橐,虽有神禹之知,莫能分别。
特相视一笑而已。
铭曰:
明暗色空成住坏,即大寂灭究竟觉。
居以名庵是增语,而我铭之添注脚。
如汤消冰无别冰,冰汤之相未全脱。
何如睡足百事懒,轩纳林光鸟声乐。
当知今在衡岳中,门外今无觉衡岳
道人抚掌笑轩渠,注经不必居牛角。
题水竹弟寿山觉庵 南宋 · 叶茵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照邻营墓牧之(自注:卢照邻豫营墓,杜牧之自为墓铭。),一理融明古亦今。
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
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