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应诏真德秀章采赵崇模充廉吏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四七、《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伏准尚书省劄子并吏部中书门下省,八月十八日,三省同奉御笔,可令侍从两省台谏、卿监郎官及在外前执政侍从、诸路帅臣监司各举廉吏可以为表劝者三人,疏名闻奏,以备选擢者。
右臣衰病退老,不与世事相接,然有朋旧来访生死,因及一二。
窃闻近来贪吏稍多,裒民剋军,一切聚敛,民之膏血竭矣。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心一摇,关系甚大。
圣天子初政,轸念及此,特降御笔,令举廉吏以表劝之,爱护邦本,此意切矣。
臣知陛下非应故事、为观美而已。
臣窃谓今日一州一路惟大吏贪黩为甚,小吏固有贪者,然民之被害尚狭。
若大吏贪黩,民之被害有不可胜言者。
小吏之廉,亦岂无人?
但泛泛枚举,恐未足为表劝,非明诏之意。
若大吏之贪者,非臣所当言,敢以大吏之廉,足以表劝风俗者三人为陛下言之。
臣窃见前知泉州真德秀、章采二人者天资廉洁,操守纯固。
泉南多舶货,贤士大夫间有不免,而二人者前后为泉,皆于舶货毫发无取。
去泉之日,舶商拥道攀送,以大香注饯其行,二人者皆却不受。
商人无以效其勤,持香至郡治曰:「此吾欲献使君,而使君皆不受,吾安可复留」?
以大炉注香于郡之门,香闻阖府,相与涕泣而祝之。
何施而得此于人也!
《传》曰:「临财无苟得」。
司马迁李陵云:「臣见其临财廉」。
士大夫平居暇日未尝不曰能廉,至临财,未免有可议。
而二人者临财如此,可谓忠信行乎蛮貊矣。
又见前知汀州赵崇模廉介有守,不自表襮。
临汀大礼年分进奉本色银二千两,及支犒诸军八千馀贯,两项共为一万五千缗,例取之县,县敷之民。
崇模到任,即自于州抱认,严戢诸县敷民,民咸德之。
又诸寨土军久不补刺,崇模任内刺百馀人,二年所支钱粮,自当万五千缗,皆州郡撙节支遣。
于民间赋税日前所欠并与倚阁,邦人翕然,以为前此守臣盖未尝有。
大概汝愚诸子皆能守家法,而崇模贤誉益高。
此三人者皆大吏之廉,足以为表劝者。
德秀已蒙公朝擢至禁从章采见蒙收召,崇模今为辅郡,公朝已皆奖用,似不待臣言者。
然臣区区窃谓使大吏之廉者皆如此三人,则斯民蒙福,邦本益固,实万世无疆之休。
故特述此三大吏之廉节,风厉天下,庶大吏之贪者苟有羞恶之念,必知愧悔,若小吏之贪者闻大吏之廉,必皆化而为廉。
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其关系风俗之枢机,实非细事,故敢冒昧奏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