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拙斋1176年10月1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四、《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八、《黄氏日钞》卷三六、《方舆胜览》卷二一、《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卷八七、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乾隆《临川县志》卷一八、同治《临川县志》卷一○、《南宋文范》卷四三、光绪《抚州府志》卷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临川太守侯景明视事之明年,政通人和,郡以无事。
暇日相便坐之北,循庑而西,入丛竹间,得前人所为秋声斋者,老屋数椽,人迹罕至,而其倾欹痹狭又特甚。
意欣然乐之,因稍易其腐败挠折之尤者而日居焉。
间独仰而叹曰:「是室之陋,非予之拙,则孰宜居之哉」?
乃更题其榜曰「拙斋」,而以书走武夷,谒予记曰:「吾之拙,甚惧不足以为理。
吾子因是而予之一言,庶乎其有以自警也」。
方是之时,予盖未始得游于赵侯也,然其直谅之操、多闻之美,则闻有日矣。
及其为政于此邦也,奉法遵职,不作聪明而吏畏民安,境内称治,则又闻之而加乡往焉。
今也乃于其言而得其志如此,则乡之所闻者,于侯抑馀事也。
诚窃乐闻其说,且复自念,若予之鄙朴顽钝,盖有甚于侯者,则亦仰而叹曰:「赵侯所以名其斋者,为足以见其志矣。
然而非予之拙,则亦孰宜记之哉?
抑尝闻之,天下之事不可胜穷,其理则一而已矣。
君子之学,所以穷是理而守之也,其穷之也欲其通于一,其守之也欲其安以固。
以其一而固也,是以近于拙。
盖无所用其巧智之私而唯理之从,极其言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亦拙而已矣。
赵侯之学,盖将进此。
然其所以托名者,则已卑矣。
且犹不轻自信而必求所以警其心焉,则其志为如何哉?
若予之拙,乃其材之不足,而何足以语此?
顾辄自予为足以记侯之斋者,视侯之为愧亦甚矣。
虽欲善其辞说,其又何以为观省之助乎?
然侯之所以见属,有不可虚者,姑亦书此,以致予之意焉」。
淳熙丙申冬十月壬申朔新安朱熹记。
王幼观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四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四
干碌碌如昨。
初以为贫,勉强从仕,诸公误以为可用,遂推挽至此,然非其本心也。
生平所闻于师友者皆无与讲习,有负初心,朝夕悚惧。
更两三月即为丐归之谋,若得退处山樊,以卒所业,莫大之幸也。
契兄生平刻苦,闻老来尚未免聚徒,亦庶不易。
以道自安,亦士之常也。
叔重生平力学;
识敏而气锐,一别七八年,遂为古人,殊可伤悼。
想里闾间失此人,亦复萧索。
干与之情最厚,行状之责,故不敢辞,但有少曲折,已与其令嗣言之矣,契兄更为议之。
干老来但觉每事就实,意味深长,虚文浮词,无益于事。
近日大冶万正纯之子亦以此相嘱,亦以是告之矣。
先师行状乃是初本,殊未成次第,不知何人便辄传出。
此事自非不肖所当为,但以敬之见嘱,又其间有不敢不记者,更俟一二年学业稍进,方敢下笔也,承示近作,皆至当之论,启发多矣。
目昏,作字不谨,更幸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