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 北宋 · 李宗易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叔子荒岁已深,异时贤守重登临。
岘山岑寂瞻风概,汉水灵长想德音。
奉诏始闻新缔茸,有知那复叹湮沈。
又刊翠琰留南夏,先后功名照古今(清陈锷乾隆《襄阳府志》卷三五)
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劄子1047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一、《范文正公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臣闻国家求治,莫先于擢才;
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
臣窃见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新差知徐州王洙,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绅之中,未见其比。
以唐之虞世南、先朝之杜镐方之,不甚过也。
臣在中书日,曾求知越州,时章得象以下并言朝廷每有典礼之疑,则问此人,必见本末。
岂当许就外任,遂不行所请?
寻以撰成《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蒙恩进直龙图阁,依旧天章阁侍讲,仍赐金紫,以旌稽古之能也。
后以赴进奏院筵会,乃在京诸司常例,得从一日之休。
徒以横议中伤,例谴居外,三经赦宥,未蒙召还,恐非圣朝弃瑕采善之意。
臣近见此人来知襄州,复能精勤政治,庶务修举,清简和恕,吏民乐康,乃知其才内外可用。
自任工部员外郎,已及六考,不求磨勘
直龙图阁亦又四年,未曾迁改。
伏望圣慈,不以人之小累而废其大善。
如朝廷采鸿儒硕学以备询访,则斯人之选,为中外所服。
矧有懿文,可以发明议论,润色训谟。
欲乞特赐召还,仪表台阁
傥朝廷意切生民,重其外补,则乞就迁近职,别领大藩。
使󲦤绅之列,知稽古有劝,为善弗掩,实圣政之端也。
臣尝叨近辅,知无不言,况襄、邓邻封,稔闻善治。
或不如举状,臣受上书诈不实之罪。
如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臣甘当同罪。
取进止。
代人奏乞王洙南京讲书1028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范文正公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右,臣闻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
使其服礼乐之风,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
然后命之以爵,授之以政。
济济多士,咸有一德。
列于朝,则有制礼作乐之盛;
布于外,则有移风易俗之善。
故声诗之作,美上之长育人材,正在此矣。
国家崇儒敦古,右文致化,三京五府,多建庠序。
当州近辅之郡,宜崇治本,兼至圣文宣王庙,已有学舍三十馀间,有修学进士二十馀人,非有讲贯,何以发明?
臣窃见贺州富川主簿、充应天府书院说书王洙,于天圣二年御前进士及第,素负文藻,深明经义,在彼讲说,已满三年。
伏望圣慈特与除授当州职事官、兼州学讲说。
所贵国家教育之道,风布于邦畿;
进修之人,日闻于典籍。
士务稽古,人知向方。
干冒圣威,臣无任云云。
王洙应天府书院书奏天圣六年九月 北宋 · 晏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第三册第二一八八页)
应天府旧有敕赐书院,诸生阙于师资。
伏见部授贺州富川主簿王洙素有文行,其明经术,欲就举留,令带所授官充应天府书院说书
王默为不肯追赎田与王洙虚有陈论特降两官其王默系进纳成忠郎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紫微集》卷一三
敕:尔以资得列武阶,而敢怙势欺诬贫弱,抵冒不忌,理无可矜。
虽更赦令,犹不汝置。
尚从贬降,祗服宽恩。
可。
乞赠王洙谥号奏嘉祐二年九月一日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第二册第一六一三页)
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王洙,陪侍讲筵垂二十载,欲望特于赠官外,依冯元、杨徽之、杨亿例赐谥号
王洙可守本官充史馆修撰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文恭集》卷一二
敕具官某:朕日者祓饰旧章,修起宗祀,文繁礼缛,德厚流光。
乃访隽儒,使志盛典。
思谨合宫之述,用垂来世之传。
以尔经术深明,才辞典茂。
迩英劝讲之近,参东观讨论之勤。
博洽多通,精明适用。
实膺诏书之举,通览奏篇之登。
叙次有条,勒成得法。
有焕缉熙之美,用嘉刊述之劳。
太史之书筵,正开元之撰职。
仍侍朕讲,往践乃司。
吕溱王洙自代表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文恭集》卷一○
臣蒙恩除翰林学士,准敕举自代者。
臣伏睹起居舍人知制诰、知杭州吕溱,蔚登首举,绰负宏文;
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兼侍讲王洙,号称俊儒,通明经术。
向联词掖,同掌命书,灼见猷为,雅钦才望。
愿停兹命,回授若人,则公议有在,时谈允穆。
谨具状奏举自代以闻。
秋日与天章侍讲王原叔曾明仲正言余安道三学士集普光 北宋 · 宋祁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长廊尽北到禅扃,宴坐林间共褫缨。
秋气只知双鹤唳,尘喧已去一牛鸣
晨钟暮磬无时歇,翠竹黄花相间明。
妙墨仙郎题爵里,他年为寄此中行。
乞诏王洙详讨明堂礼仪奏皇祐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宋会要辑稿》礼二四之五(第一册第九○二页)
伏见诏书,有事明堂。
国家三圣,未行此事,礼既希阔,尤须讲求。
直龙图阁王洙久在史局,谙究制度。
望令与礼官共力详讨,庶无阙失。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一 1057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
博古无遗误,遭时有重名。
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
归葬商丘外,森森已成。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二 1057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稽古逢尧舜,锵金侍冕旒。
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
翰苑事犹著,岱宗魂已游。
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三 1057年 北宋 · 梅尧臣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
明衣裛草露,素士挽桐棺。
行哭宾徒盛,观仪里巷殚。
空馀旧编在,千载莫能刊。
欧阳永叔王原叔翰林韩子华吴长文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十二月七日1056年12月7日 北宋 · 梅尧臣
 押寘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枯竹为门扉,不可容车骑。
况如郑广文,无毡藉宾位。
穷冬月破七,贵客联玉辔。
传驺肃里闾,下榻呼童稚。
问我何所往,共留墙上字。
儿愚不知谁,金章言照地。
既屈卿大夫,恨莫亲帚彗。
星躔回已高,麟趾宁复至。
戢戢邻巷居,相见窃自喟。
岂料瘦老翁,能令贤达至。
昔时蓬蒿径,安有此盛事。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东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六 山水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
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
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文)师臣无不通。
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 北宋 · 吴育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羊公千载得清吟,芳迹虽遥契昔心。
更与岘山为故事,凛然风格照来今(清陈锷乾隆《襄阳府志》卷三五)
重建羊侯王原叔 北宋 · 连庠
 押词韵第十一部
大江西来绕重城,犹如丛花疋练萦。
左山右阜若开避,曾是岘首当头横。
江湍冲山山不动,滔滔雪浪东南倾。
聩然巨势压汉境,万楚不得专雄名。
四时美景千百状,登临可以摅襟灵。
近麓挼蓝秋水绿,幽岩团缬春葩明。
寒林萧疏四面合,夏木延袤长川青。
危巅碑垫龟螭蛰,阴崖桧老蛟龙形。
俯瞰洲岛相向背,风恬江面罗纹生。
渔舠数百集其下,瞥然来往一叶轻。
波底峥嵘沈翠影,槎头凫雁敛霜翎。
天然佳致信可尚,直是丹青写不成。
叔子当年乐山水,每来置酒空垆罂。
贤达胜士共爱此,谓此风景魁南荆
荆人被化思不已,立祠山椒共祭牲。
尔来绵亘几千载,瓦飞栋挠谁经营。
守臣罕肯著脚到,遂至完固属兼并。
非惮鸠工缮完葺,诚知仁政难继声。
帝眷襄阳曰重镇,宜从馆阁择名卿。
明公之来百城悦,壶浆竹马相欢迎。
政成公休屡登览,山前车骑长晶荧。
傃空寓目看不足,诗豪佚发输精诚。
乃敕寮属复祠宇,仍从岭上新虚亭。
岁时游憩备言咏,荆人爱之犹钜平
羊公之政公之化,异时一致当同评。
两贤继美何以况,山之永兮水之清(清陈锷乾隆《襄阳府志》卷三四)
来燕堂赵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原校:见《华阳集》 嘉祐三年1057年3月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二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贤侯谢郡归,从游乐吾党。
林泉富馀地,卜筑疏陈莽。
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
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概)
得名因谈笑,挥墨粲题榜。
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
人心乐且闲,鸟意颉而颃。
吟樽敞花轩,醉枕酣风幌(脩)
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网。
红袂生暗香,清弦泛馀响。
林深隐飞盖,岸曲迟去桨。
波光栏槛明,竹气衣巾爽(圭)
虚容凉樾入,影与文涟荡。
晨飙转绿蕙,夕雨滋膏壤。
嘉辰喜盍朋,命驾期屡往。
觞咏陶淑真,世俗岂吾仿(洙)
得以为胜游,萧然散烦想。
公子固好士,世德复可象
今此大基构,不图专奉养。
美哉风流存,来叶足师仰(绛)
原注:贤侯谓镇东军节度观察留后李端愿。 以上《欧阳文忠公集·外集》卷四 自知颍州至归作,起皇祐元年,尽熙宁五年
翰林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王洙奖谕诏九月十四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二
王洙:省监护使刘沆劄子奏,缴连到少府监修制法物所状,修制温成皇后一行法物,勘会例各鲜明,及减省得物科功限甚多事。
少府领五署之众工,乃九卿之旧职。
卿以儒学,参吾侍从,兼涖其事,能勤厥官,俾夫功简而速成,物精而有法。
益彰材敏,尤用叹嘉。
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濠梁王原叔1045年 北宋 · 苏舜钦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交道今莫言,难以古义责。
锱铢较利害,便有太行隔。
余生性阔疏,逢人出胸膈(黄本、陈本作臆)
一旦触骇机,四(黄本、陈本作所)向尽戈戟。
平生交游面,化为虎狼额。
谤气惨不开(黄本、陈本作烈烈),中者若病疫。
遂令老成人坐是亦见斥。
既出芸香署,又下金华席。
摧辱实难任,官名亦(黄本、陈本作器)非惜。
罪始职于予,时情未当隙。
今来濠水涯,日夜自羞惕。
高风激颓波,相遇过畴(黄本、陈本作平)昔。
白璧露肺肝,晴云见颜色。
乃知天壤间,自有道义伯。
明日又告行,吁嗟四海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