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弹王逵奏(一 庆历五年冬或六年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臣访闻江南西路转运使王逵行事任性,不顾条制,苛政暴敛,殊无畏惮,州县稍不徇从,即被捃拾,吏民无告,实可嗟悯。按王逵先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日,非理配率人户钱物上供,以图进用。山下居民苦于诛求,逃入蛮洞,结集凶党,致此大患,于今未息。沿江重地,幅员千馀里,财赋户口尤盛,亦与蛮界接连,不可久任匪人,窃恐为国生事。且杨纮但以体量官吏过当,尚降差遣;况王逵害民蠹化,众议不容。欲望圣慈特与降黜,则天下幸甚。
弹王逵奏(二 庆历五年冬或六年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臣近以江南西路转运使王逵所为任性,加以残酷,不可令久居表率之任,乞降差遣。窃知下本路提刑司体量。且提刑与转运使俱是按察之官,事相关连,宁无私徇?纵使情状的著,恐未必能遵朝旨。兼王逵先任荆湖之日,以非理配率钱物,臣僚奏劾,降知池州;寻该赦宥,移福州;未几,又自扬州移今任。虽遇霈泽,弃瑕录用,然刻暴之性难以悛改。凡所为事,布在朝野,无不具知,且非暧昧。臣与王逵素不相接,但以物议不允,须至上言。伏望圣慈特出宸断,只令依杨纮例,降一小郡,所贵天下酷吏稍知警惧。
弹王逵奏(三 皇祐二年冬)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
臣近者两曾上言,以新授淮南转运使王逵,累任皆以惨虐不法,降黜差遣,纵该赦宥,不可复任职司,乞追还敕命,至今未蒙施行。按王逵前后三四任转运使,惟务掊尅生灵,凌辱官吏,任性率易,不顾条制。虽朝廷未欲废弃,只与一郡,已是宽恩,于逵何损?且赦文优厚,所以轸念黎元之至意也。今淮南幅员数千里,最为富庶,财赋错出,朝家仰给。若命酷吏为之职司,而令一路之民独受其患。是一夫之幸,而一路之不幸也,窃恐伤陛下爱民恤物之心。况薛绅、杨纮止以体量官吏过当,别无罪状,尚降任使,未与牵复。以王逵所在残暴,猥滥之状,彰灼如是,而上下蒙蔽,曲加擢用,亦何以示惩戒于后哉?实为朝廷惜之。欲望圣慈特降指挥,令只依薛绅、杨纮例,与移一藩郡,则为害差小。
弹王逵奏(四 庆历六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
臣先曾上言,以江西转运使王逵行事任性,所为酷暴,不可令居表率之任,乞降差遣。寻蒙中书劄子下本路提刑司体量。无何,提刑高良夫未到閒,提刑李道宁又移知泸州,却系王逵权兼管勾。洎见朝廷指挥,必是妄疑前知洪州卞咸到阙说其残虐之状,遂令诸色人等首告卞咸在任事件,一面差官根勘。且卞咸替罢,近及一年,以朝廷体量之故,即虚有猜嫌,方行捃拾,以逞私憾。又令前提刑李道宁录状举留,乃是轻侮朝廷之甚。所有卞咸被人陈告不法之事,乞从别路差官照勘。其王逵不可令更在本任,亦乞与移别处差遣,免致锻成大狱,枉陷非辜。
弹王逵奏(五 皇祐二年十一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
臣伏闻就差知徐州王逵充淮南转运使,中外闻之,无不骇愕。按王逵累任荆湖南北路、江南西路转运使,并以所为惨虐,黜降差遣。昨任河东转运使,恣性狂率,愈甚于前。未几降知光州,又改今任。虽该霈泽,弃瑕录用,然刻暴之性,难以悛改。凡所行事,布在朝列,无不具知,固非暧昧。且陛下轸恤生灵,惟恐不及,岂忍以一方民吏,俾王逵残害?伏望圣慈特赐追寝诏命,且令依旧知州。
弹王逵奏(六 皇祐二年冬)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
臣近者上言,以就差王逵充淮南转运使,乞追还诏命,且令依旧知州,未蒙施行。按王逵先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日,非理科率人户钱物,致山下居民苦于诛求,逃入蛮洞,结集凶党,为国大患,近年方息。臣僚论奏,遂降知池州。次任江南西路转运使,又枉行徒配民吏不少。寻朝廷下本路提刑司体量,乃妄疑前知洪州卞咸到阙说其残虐之状,遂行捃拾,以逞私憾。凡追摄干系五六百人在禁,锻成大狱。及别路差官再勘,仍推究出王逵罪犯尤多,朝廷亦不曾尽理施行,却除河东转运使。自到本任,凡所行事,愈更率易,殊无畏惮。寻以旧事发觉被劾,祇降知光州,未几又移今任。虽该霈泽录用,缘王逵奸险惨毒之性,无改悔之理。且淮南财利错出,中外仰给,发运司岁运军储六百万石,亦藉本司公共协济,方能办集。以王逵狠愎任性,必致违戾败事,不止一路官吏军民独受其害矣。据其事状,众议所不容,岂可更令居表率之地?且与一郡,乃是朝廷之宽恩也。
弹王逵奏(七 皇祐二年冬)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者与陈旭、吴奎凡六次论列,以新授淮南转运使王逵乞与改授藩郡,至今不蒙施行。盖臣等之言不足取信于朝廷如是之甚,俯仰惭惧,不知所措。臣今略具王逵逐任事状,伏乞圣慈特赐睿察。按王逵先任湖南转运使日,非理率配数十年役过里正,令纳见钱。只潭州系七百馀户,虽子孙沦没,及卖过产业者,并令见佃人赔纳,凡干连数千户。其部下诸州,率皆类此。一路之民,例遭枷锢,逃移死亡者无数。及臣僚论奏,朝廷特与放免。又隐匿朝省指挥数月,并不遵禀,一向催纳。因事发觉,遂降知池州。其他违越之事,不更条陈。故臣僚上言:「伏见王逵凶暴无识,残忍有馀,列位簪绅,心同蛇蝎,因缘奸诈,遂忝职司。在湖南日,酷法诛求财利,茍图进擢,民被杀者,罔知其数」。黜降之后,潭州父老数千人共设大会,以感圣恩,与人去害;在城数万家,三夕香灯彻曙;又被苦之家,并刻木作王逵之形,日夕笞挞,其人心憎恶如是。及任江西转运使,依前残酷,枉法徒配民吏,恣行威福。台官举劾,遂下提刑司体量。适属高良夫未到,李道宁移任,王逵权本司公事,乃妄疑前知洪州卞咸到阙说其事迹,遂追捕平民数百人,只于本州倚郭两县收禁,构成卞咸之罪。况卞咸替罢,将及一年,方行捃拾,以逞私憾,中外莫不扼腕愤嗟。臣僚继有章疏,遂移荆湖北路,未几复授河东,所为恣横,愈甚于前。尝至抚州,筵上与郭志高酒醉诟争,远迩骛骇。寻又张圭进状,指论前知福州日在任赃滥不法事件,俱有实状,竟不曾尽理勘劾,止降知光州。据其罪名,不可悉数,虽该赦宥,不可复付以表率之任,且执政大臣,所宜与国家进才良,退苛暴,规恢治体,沮劝将来。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臣实为朝廷重惜之。伏望圣慈令取索前后臣僚奏状,并章珉先勘卞咸狱收坐,及张圭所论之事,同送御史台,依公定夺,即显臣言非妄。仍乞检会臣等累进劄子,早赐施行。况杨纮、薛绅、王绰、王鼎,本无残虐之状,只以行事或有过当,尚降差遣,不与牵复职司。较之王逵,彼实非辜。臣所以不避烦猥,重此剖述,惟陛下特赐裁处。
乞发遣荆南举留王逵诸色人归本贯状(闰三月十八日)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五、《赵清献公集》卷三
臣窃闻有荆南府进士、僧道、公人、百姓刘宗正等百馀人,诣阙进状,称王逵政美,举留满任三年。窃缘王逵为性苛虐,所至害民,岂于彼州独有异政?若非恐惧威暴,敦谕使然,安肯越二十驿程,跋履艰阻而至是也?原其远民之情,盖不获己。臣伏望特降圣旨指挥,其荆南府见在京留王逵诸色等人,下开封府发遣,令归本贯。庶使天下知朝廷至明,不为憸人上惑天听,兼况素有著令,诫约分明。乞赐指挥举行旧条,告示中外。
祭王逵龙图文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一、《元丰类稿》卷三八、《曾文定公集》卷一二、《永乐大典》卷一四○四六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惟公有独立之志,不羁之材。扬旌闽楚,按节江淮。止如山渊,动若风雷。众皆异其施设,曾孰测其津涯。若夫拯急难于水火,下隽杰于蒿莱。越拘挛而不惑,岂浅狭之能偕?至于称物引类,兴言寓怀,远参骚雅,近杂嘲谐,丽兼组藻,美轶琼瑰,皆足以声驾多士,望隆九陔。然而位不过郎中,名不过直阁。流落白头,委蛇一壑。岂人事之当然,信命存于冥漠?昏愚不肖,早辱公知。拊循爱勉,施及其私。闻公之逝,恻楚歔欷。戴德莫酬,寓荐以辞。
王逵劄子(嘉祐七年十月十九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三、《司马公文集》卷二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五
臣窃闻监兖州景灵宫王逵,近降敕差知莱州。逵暴戾凶狡,陵上虐下,所至为害,朝野具知。今年齿已衰,犹污仕籍。若复授以一州,使为长吏,必恣行不法,残害民物,监司畏之,莫敢诘问,使一境之人,何所控告?伏望朝廷检会逵年纪,及察逵平生事迹,勒令致仕。或只与监当差遣,永不得令亲民。取进止。
再论王逵劄子(十一月十八日上,逵改除西京留台。)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三、《司马公文集》卷二四
臣先曾上言,新差知莱州王逵,暴戾凶狡,残害民物,乞检会逵年纪及平生事迹,勒令致仕,或只与监当差遣。至今未闻朝廷追改前命。臣窃以善为政者,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故害民之吏,患在不知。知而不除,使戕贼良善,不爱一州而爱一酷吏,岂为民父母之意哉!伏望朝廷检会臣前来所奏,早赐施行。取进止。
和王漕使逵游麻姑山 北宋 · 李山甫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铃阁清虚刺史闲,廉车因得访仙山。
旌旂飘缈烟霞外,冠盖追随水石间。
丹井寂寥终古在,鸾骖怅望几时还。
从来谢史留诗笔,今日遗风尚可攀(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七)。
次韵王仲达龙图 北宋 · 刘摰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常慕诗之学,今逢将者才。
讽吟真嘬炙,畏默若衔枚。
天地秋风老,江湖醉梦回。
韶英方合奏,难使击辕陪。
赠星术王逵夫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出处:龟巢稿卷三
虞廷命官非不多,历象必先羲暨和。
羲和去今数千载,名与列宿俱嵯峨。
先生本学羲和氏,聊尔谈星隐吴市。
二十八宿纬五星,上系天时下人事。
先生为人推吉凶,一天星斗罗心胸。
河图洛书造化窟,妙理贯彻精灵通。
斋居垂帘坐终日,金鸭焚兰烟雾碧。
客车载酒来问情,先生舌端飞霹雳。
每将忠孝语臣子,不惜忠言逆人耳。
天降灾祥本在人,人能转移天亦喜。
君不见宋君三善言,荧惑退三舍。
天人果相孚,大咎亦可谢。
又不见韩退之,命在斗牛身坐箕。
遭谗受谤能自知,怡然高咏三星诗。
吾侪此理或未析,请从先生考星历。
书北齐冯淑妃传后(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题后有注:“冯淑妃,名小怜,穆后从婵。后爱衰,妃有宠,封淑妃。齐主入周,以赐代王逵。”
) 明 · 苏民怀
鹰犬仪同各阶级,琵琶当殿黄门立。
齐兵穿破平阳城,妖星马上催妆急。
苍黄介胄暗尘飞,犹自嫣然著锦衣。
不闻汾水方酣战,尚忆天池更打围。
金鸡啼上白杨树,不见邺宫行乐处。
无愁曲奈有愁何,粉镱敲残红泪多(镱,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作“镜”。)。
咏高士王逵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先韵
嗟尔支离疏,傲倪得其天。
长乘莽渺鸟,翱翔穷九埏。
君子道固穷,小人利是缠。
鲍焦持其蔬,晋楚难比肩。
高行虽伤身,令名百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