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竹里(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引《洪驹父诗话》云是僧显忠诗。)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竹里编茅倚石根(张本作门),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王观复洪驹父陈无己长句1101年 北宋 · 黄庭坚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陈君今古焉不学,清渭无心映泾浊
汉官旧仪重九鼎集贤学士见一角。
王侯文采似于菟,洪甥人间汗血驹。
相将问道城南隅,无屋正借船官山谷集作止借官船)居。
有书万卷绕四壁,樵苏不爨谈至夕。
主人自是文章伯,邻里颇怪有此客。
食贫各仕(文集、山谷集校:一作在)天一方,佳人可思不可忘。
河从天来砥柱立,爱莫助之涕淋浪。
洪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一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
驹父外甥推官:得手书,知还家侍奉吉庆为慰。
新妇诸孙想履夏具宜。
既不免应举,亦须温习文字,诗酒须少辍也。
自顷尝见诸人论甥之文学,它日当大成,但愿极加意于忠信孝友之地。
甘受和,白受采,不但用文章照映今古,乃所望者。
熙绍不知发源自何来,又不知所葬者是何舍利?
以此难作文。
景云又不知是禅是律,有师承无师承。
可究问一二疏来。
玉父不及书,想钩深索隐,日有新功。
比又为弟侄草数篇六韵诗,适意思不堪,未能写寄。
鸿父更加意举业,须少入绳墨乃佳。
前要文字,犹未暇作,新书室政在大槐安国中邪?
师川应举否?
颇解作举业乎?
盎父蓬生麻中,不得不直,比来翰墨亦可观否?
老舅既免丧,哀痛无已,日在墓次,亦苦多病,未缘相见。
千万强学自重。
不具。
老舅庭坚白。
洪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三一、《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五
驹父外甥教授: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
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虽晋城亦未曾作书也。
专人来,得手书,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
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
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
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
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已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
外甥勉之,为我雪耻。
《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
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
临书不能万一,千万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
洪驹父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三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五、《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甲集卷一○
所寄《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效。
更须治经,探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
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
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
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与洪甥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
驹父外甥:昨得书,见笔札已眼明,及见诗,叹息弥日,不谓便能入律如此,可谓江南泽中产此千里驹也。
然望甥不以今所能者骄稚人,而思不如舜、禹、颜渊
禹七年三过其门而不入,观《禹贡》之书,厥功茂矣,然而终不伐,此必有长处。
寡怨寡言,是为进德之阶,千万留意。
犹望官下勤劳俗事勿懈。
古人之言,犹钩其深,彼俗吏事,聪明者少加意,即当书最,既以立家为事,荣及手足为心,当念如此。
夜二十刻,许大郎来,言黄人不肯留,呼灯作此,极草草,续别为问。
九舅白。
与洪甥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二、《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九
鸿父不果别作书,凡欲与二甥道者,意不殊也。
往日所作玉父倦壳轩诗,极知不负老舅所期。
既食贫,不免仕宦,古人所谓「一人乘车,三人缓带」,此亦不可不勉。
赋自是中郎父子旧业,更须留意作五言六韵诗,若能此物,取青紫如拾芥耳。
老舅往尝作六七篇,曾见之否?
或未有,当谩寄。
大体作省题诗,尤当用老杜句法。
若有鼻孔者,便知是好诗也。
二何常相见否?
为致意。
寄蜀纸、茶托,多谢,何须为尔!
乌田马牙一百,谩寄。
书大字,县手书,勿令欹斜失威仪,乃佳耳。
洪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驹父知录外甥:得手书,知官下安胜为慰。
所寄文字,更觉超迈,当是读书益有味也。
学问文章,如甥才器笔力,当求配于古人,勿以贤于流俗遂自足也。
然孝友忠信,是此物之根本,极当加意养以敦厚醇粹,使根深蒂固,然后枝叶茂尔。
仕宦如农夫之耕,其得秋在深耕而熟耰之,岁事之成,则有命焉。
每见邠老,亦为之道此,不审以为何如。
至亲中失公择莘老,胸中至今愦愦,不可思念。
馀惟自爱耳。
洪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驹父知录外甥:久欲作书,人事匆匆,因循至今。
所寄诗,每开卷,叹息弥日。
若斋心服形之功亦至于此,老舅以为白首之托也。
如甥才秀如此,不患当路诸人不知,但勤官业,怀璧自爱耳。
邠老才性极明敏,相与琢磨,去尽少年之色,须用董梧之锄痛治之耳。
学功夫已多,读书贯穿,自当造平淡,且置之,可勤董、贾、刘向诸文字。
学作论议文字,更取苏明允文字读之。
古文要气质浑厚,勿太雕琢。
作得寄来。
洪驹父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驹父外甥推官:得来书,并寄近诗句,甚秀而气有馀,慰喜不可言。
甥风骨清润,似吾家尊行中有文者,忽见法句如此,殆欲不孤老舅此意。
君子之事亲,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文章直是太仓之一稊米耳。
此真实语,决不相欺。
又闻颇以诗酒废王事,此虽小疵,亦不可不勉除之。
牛羊会计,古人以养其禄。
老舅昔尝亦有此过,三折肱成医,其说痛可信也。
邓翁公择曾师之。)亦甚相爱,论亦及此,切希加爱。
洪驹父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八三、《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一
南昌必数得安问。
所须笔墨二种,又龟蒙麝煤二丸。
有新作更寄来。
都下有所须,因来示谕。
切希勤吏事,以其馀从事于文史。
常须读经书,味古人经世之意,宁心养气,累九鼎以自重,乃所望于甥者。
一日克己,天下归仁焉,无患人不知也。
潘邠老聪明强敏,相从以讲学为事,乃佳耳。
与洪甥驹父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山谷全书·续集》卷一
驹父知录外甥:得书,喜安胜。
文城感义两宅,想每得安问,官下簿领之馀,颇得近书册,邠老相与有日新之益。
老舅自夏来,为外婆时时少不快,极废学,意绪常濛濛也。
中外不幸,益帅行次陕之阌乡暴疾,顷刻不起,一月来哀痛不能堪,奈何奈何!
没以二月二日二十二日已次水门外普照寺,屡往哭之,每令人欲心折也。
适此变故,来人索书,草草作此。
邠老且为道千万意。
某书寄。
与洪甥驹父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老舅不孝,天降酷罚,外婆郡太六月初八日弃背。
诸孤叩地号天,无所告诉,苦痛烦冤,心肝崩裂,苦痛奈何!
冤苦奈何!
日月不居,奄经四七,攀号不逮,忍苦未死,奈何奈何!
二十一日,七舅来自汝州,兄弟相持,号痛哀绝,奈何奈何!
想吾甥少失所恃,比岁数见外婆,今复永失,当深悲苦。
幸朝廷恩厚,例外赙绢二百,下本属应副葬事。
今已得五舟,并举二十八叔母、孙、谢两舅母四丧归葬,但以暑伏,未敢扶护登舟,然行期亦不过此月下旬矣。
哀荒不能一一,江、潘诸友访舅存没者,以此告之。
不次,某疏告。
与洪甥驹父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驹父推官外甥:得去十二月十日所寄书,审官下胜健为慰。
龟父南昌来,相会数日,文字极进,亦两得文城委曲,甚安也。
老舅哀悴荼毒,扶护艰勤,水行略已半年,经此岁序,哀摧感咽,殆不自胜。
今日入分宁界,溪山草木,触事痛心,奈何奈何!
比以双井旧宅,不能容四十口,十四舅已就溪滨竹间作一宅,可庇风雨。
葬事徐图之,在九月十月间也。
诸事亦称有无为之耳。
刘四家祸,乃至于此,言之使人动心,今不知遂在何处居也?
咸临传》词采光华,亦足慰泉下之人矣。
璧阴日新之功,当不止于此,因来更数寄。
颇得暇治经否?
此乃文章之根,治心养性之鉴,又当及少壮耐辛苦时,加钻仰之勤耳。
鸿父何妇吉礼在几时?
且留官次否?
小舟几研动摇,作书极草草,不次。
某寄。
与洪甥驹父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老舅孤苦病羸,苟活未死,粗能饘粥,以奉堂殡。
日月不居,奄经祥练,追慕不逮,痛深屠割,奈何奈何!
烦冤荼毒,殆不自胜。
重以给事叔父之丧,号痛几绝,创钜痛深,加以砭割,奈何奈何!
远承书疏存问,但深感塞。
新文寓祭,读之委涕。
无缘相见,诉此痛毒,因人还,草草,荒塞不能万一。
千万将爱,慰此县情,不次。
某寄。
与洪甥驹父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一、《山谷全书·续集》卷二
某承两外甥寄惠安康挽辞,悲摧感塞,无以为喻。
大事之期,卜以来年二月初吉,今飨堂陶石之功略具矣。
一木一石,无非七舅亲致力也。
舅疾苦之馀,幸能饘粥,唯苦废忘,亦是年将五十,不堪忧患耳。
驹父鸿父及此富于春秋,各须强学,要须窥古人用心处,乃可少暇豫也。
多病,稍劳即头眩,书不伦次。
某白。
洪驹父家江干秋老图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一、《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此轴不必问画手之工拙,开之廓然见渔父家风,使人已在尘埃之外矣。
固知金华俞秀老一篇政在阿堵中,因书其左。
洪驹父诸家书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四○、嘉靖拓本《唐太宗墨迹》
唐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
神尧初定四海,太宗年二十许尔,字画已能如此,所以末年诏敕有魏晋之风,亦是富贵后能不废学耳。
崇宁元年闰月初六日当涂江口折柳亭中书
洪驹父诸家书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颜鲁公书虽自成一家,然曲折求之,皆合右军父子笔法,书家多不到此处,故尊尚徐浩沈传师尔。
九方皋千里马沙丘,众相工犹笑之,今之论书者,多牡而骊者也。
洪驹父诸家书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蔡明远帖》笔意纵横,无一点尘埃气。
可使徐浩伏膺,沈传师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