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沈诜庆元三年正月 南宋 · 张伯垓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二(第五册第四○二七页)
诜居傲自尊,每听吏言为之缓急。
任情自用,郎宦无所容其喙。
沈诜两浙饥疫答诏庆元元年六月七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二三(第六册第五八三二页)
诏令礼部给降度牒五十道,付沈诜自行措置,斟量支散,馀依之。
太中大夫权户部尚书详定敕令官沈诜辞免除户部尚书兼职依旧日下供职恩命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敕:具悉。
古者以大道生财,以儒术富国,故大司徒教职也,而贡赋属焉,意深远矣。
维今急务,邦用最先,然知取而不知予,舍道而一于权,则人无自存,君孰与足?
故朕于地官之事,非儒者不以付之。
卿学问深博,为时闻人,久践计省,蔚有成绩。
肆予酌之师言,命卿为真常伯,岂直以是为卿宠哉!
损上益下之宜,理财正辞之义,卿盖讲之熟矣。
其益推行所学,使君民兼裕,以庶几盍彻之意,此朕所望于卿者,顾何以辞为?
所辞宜不允。
通议大夫户部尚书详定敕令官沈诜乞还官政退老丘园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六、《西山文集》卷一九
敕:具悉。
朕惟文昌喉舌之司,盖以侍从论思为职,以卿老成直谅,擢在此官,庶几鲠论嘉言,日裨予听。
而无故告去,其谓朝廷何?
夫年高任剧,固非优贤闵劳之意,然事有缓急,义有轻重。
方时多虞,用度百出,虽吾二三执政之臣,未免日亲钱谷之问,而卿遽求自佚可乎?
当毋爱一身之劳,庶少宽百姓之急。
大义如此,卿其思焉。
所请宜不允。
通议大夫户部尚书详定敕令官沈诜乞检会前后所奏俾令纳禄不允诏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七、《西山文集》卷二○
敕:具悉。
朕以月正元日视群臣朝,当三阳汇进之时,惕然有感于《易》之《泰》,曰「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然则老成耆德之彦,其可使之轻去也哉?
卿质直敢言,清修有守,方资雅望,以重本朝。
蹇叔之力虽愆,而楚丘之谋始壮,尚其祗服,毋替告猷。
所请宜不允。
谊伯宜之见过要斯远同赋以赠二首 其一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近别溪山郡,忽过风雨村。
浊醪成共把,佳句得深论。
旧价真齐骆,新题复到元。
从今得还往,宁只问寒暄。
谊伯宜之见过要斯远同赋以赠二首 其二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苕水固多胜,吾州亦可邻。
卜居虽匪旧,取友不妨新。
佛屋从堪寓,溪亭更可人。
莫嫌鹅鸭恼,最喜鹭鸥驯。
九日欲行宜之兄见留赋诗一首 南宋 · 赵蕃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节里留羁客,愁边识此心。
台高午时暖,斋静晚来阴。
白发有衰盛,黄花无古今。
君其赐茱会,我乃见山吟。
宜之兄八首 其三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七部
兄今得太末,去弟不数驿。
弟官蛮夷中,何啻限南北。
宜之兄八首 其四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回舟德清县,期以一会面。
去去不可留,岁尽多冰霰。
宜之兄八首 其五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鱼韵
雪抵东野县,晴值安丰车。
坐定取谈兄,示以咫尺书。
宜之兄八首 其六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寘韵
书中道何似,诗有林霏寄。
怪其句律工,定自工夫至。
宜之兄八首 其七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弟诗吴江,未秋先陨风。
骚人或取咏,零落鸥鸟同。
宜之兄八首 其八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五部
兄诗楚山,岁晚色愈绿。
譬彼朝阳桐,当令凤栖宿(自注:近见吴达孝出兄书及寄题林霏诗。)
宜之兄八首 其一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祃韵
兄昔守清江,弟亦官白下
檄书几经过,铃閤奉閒暇。
宜之兄八首 其二 南宋 · 赵蕃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别来才一书,似若向兄疏。
逢人问江右,说兄不敢虚。
山药沈宜之 南宋 · 赵蕃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山药本为林下享,筠篮那得致兵厨。
传担云月并持与,长夜读书应所须。
沈诜太中大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三、《育德堂外制》卷四
六卿分职之重,允藉典刑;
三载考绩之常,具存法守。
载颁成渥,以示至公。
具官某,赋质不群,持心近厚。
夙更器使,独隆静退之风;
再与论思,每罄忠嘉之蕴。
方委成于民部,适会课于吏铨。
序进文阶,增华法从。
夙夜匪懈,固素简于朕怀;
日月为功,谅未酬于尔志。
益思劢相,以对眷知。
沈诜刑部侍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舜命有德,选必首于士师
周用常人,戒独严于司寇
咨时宿望,寄以祥刑。
具官某,刚毅近仁,温良能断。
移事赴功之志,早著贤劳;
难进易退之风,晚推特操。
比仪迩列,务在登贤。
欣闻造膝之言,灼见沃心之义。
历指一时之极弊,欲明天下之至公。
讲贯已精,条陈有序。
朕方期群生之远罪,虞庶狱之失中,资尔哀矜,助予钦恤。
广好生之德,俾不犯于有司;
推式敬之诚,庶以长于王国。
往祗休命,益罄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