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封刘歆王恽等列侯诏(元始五年正月) 西汉 · 元王皇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一
羲和刘歆等四人使治明堂、辟廱,令汉与文王灵台、周公作洛同符。太仆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宣明德化,万国齐同。皆封为列侯(《汉书·平纪》)。
答刘歆书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二
雄叩头,赐命谨至,又告以田仪事,事穷竟,白案显出,甚厚,甚厚。田仪与雄同乡里,幼稚为邻,长艾相更,视觊动精采,似不为非者,故举至日雄之任也。不意淫迹暴于官朝,令举者怀赧而低眉,任者含声而宛舌。知人之德,尧犹病诸,雄何惭焉?叩头叩头。又敕以《殊言》十五卷,君何由知之?谨归诚底里,不敢违信。雄少不师章句,亦于五经之训所不解。尝闻先代輶轩之使,奏籍之书,皆藏于周秦之室。及其破也,遗弃无见之者,独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翁孺与雄外家牵连之亲,又君平过误,有以私遇少而与雄也。君平财有千言耳,翁孺梗概之法略有。翁孺往数岁死,妇蜀郡掌氏子,无子而去。而雄始能草文,先作《县邸铭》、《玉佴颂》《阶闼铭》,及《成都城四隅铭》。蜀人有杨庄者,为郎,诵之于成帝。成帝好之,以为似相如。雄遂以此得外见(《文选·甘泉赋》注无「外」字。)。此数者,皆都水君常见也,故不复奏。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繇,得肆心广意,以自克就,有诏可不夺奉。令尚书赐笔墨钱六万,得观书于石室,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成帝好之,遂得尽意,故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雄常把三寸弱翰,赉油素四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摘次之于椠,二十七岁于今矣,而语言或交错相反,方覆论,思详悉集之燕其疑。张伯松不好雄赋颂之文,然亦有以奇之,常为雄道,言其父及其先君喜典训,属雄以此篇目,颇示其成者。伯松曰:「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又言恐雄为《太玄经》,由鼠坻之与牛场也,如其用,则实五稼,饱邦民,否则为牴粪,弃之于道矣。而雄般之,伯松与雄独何德慧,而君与雄独何谮隙,而当匿乎哉。其不劳戎马高车,令人君坐帏幕之中,知绝遐异俗之语,典流于昆嗣,言列于汉籍。诚雄心所绝极,至精之所想遘也。扶圣朝远照之明,使君𡨃此,如君之意,诚雄散之之会,死之日,则今之荣也。不敢有贰,不敢有爱,少而不以行立于乡里,长而不以功显于县官,著训于帝籍,但言词博览翰墨为事。诚欲崇而就之,不可以遗,不可以怠。即君必欲胁之以威,陵之以武,欲令入之于此,此又未定,未可以见。今君又终之,则缢死以从命也。而可且宽假延期,必不敢有爱。雄之所为,得使君辅贡于明朝,则雄无恨,何敢有匿?唯执事图之,长监于规绣之就,死以为小,雄敢行之,谨因还使,雄叩头叩头(《方言》、《古文苑》、《艺文类聚》八十五。)。
相州安阳县尉刘子骏可知苏州录事参军制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七、《苏魏公文集》卷三四
敕具官某:尔为邑尉,有能擒捕寇攘,肃清里闬,斯谓善于其职,得不酬之以恩?擢糺郡纲,用劝能者。益勤后效,式伫甄升。可。
縻枣堰刘公祠堂记(庆历六年) 宋 · 何涉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八、《成都文类》卷三四、《全蜀艺文志》卷三七、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四、同治《成都县志》卷三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一
益居三蜀中,地广衍,疏众流以沃民田,以堑都邑,由是得川名。故时汶江跳波,刮午门南东注,治有子城而无郛郭。唐丞相高公骈之作牧也,惩蛮诏张吻择腴而噬,且谓走集宜险,因度高城其外,周数十里,开包橐以容居民。筑堤鄣江,号「縻枣堰」,折湍势𣿬于新城北,以休养生聚,护此土不然。五代遘屯,靡皇西略,两僭相继,弗恤弗备。皇朝乾德四载秋七月,西山积霖,江水腾涨,拂郁暴怒,溃堰,蹙西阊楼址以入。排故道,漫莽两壖,汹汹趋下,垫庐舍廛闬,浩乎若尾闾横决,傍无厓漘。思次之旌与交易之质剂离联浑沄,杂百物资储,蔽波而逝。独用昼,故民得不为鱼。开宝改号之初,天子擢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公熙古帅州,始大修是堰。约去讫民害,招置防河健卒,列营便地,伺坏隙辄补。以故连绝水虞,比屋蒙仁,多绘像而拜思之,与乖崖等。自时厥后,绵祀八十,功忽而岁轻,事久而日遗。言言巨防,朘薙隤毁。升高遐望,江之端頫城大齧,如馁鸷焉。恬而弗图,可为骇叹!庆历乙酉,朝议曩霄归款,西边粗定,回顾井络,宜得良帅。遂自陇右加今知府文公枢直,改辕而来,畀厥饥羸,使安业乳哺。公力勤才敏,不以高简自饰,视剧冗若坦解牛,若石运斤。幽阴坑蹊,烛露夷易,巨细疏密,莫不曲到。一日,尝从僚吏诣所谓縻枣堰者,左右临顾,推本利害,而曰:「非中山公,成都其潴乎!昔者勤劳何谓,后者懈弛谓何?将利近易知,害远难究哉?以吾为尹于兹,诚不可遗西人他日戒惧」。由是大营工揵,益庳附薄,为数十百年计。盘据广袤,罔分坞属。汤汤洪波,演漾徐转。堰脊旧有神宇,榜曰「龙堂」,俚而且巫,义不足训。公以为思人爱树,《国风》所由著美。今中山之德入人深如是,而庙貌弗建,实前所阙。因易新制,敞刘公祠堂其上,为里禜水旱、报丰穰之所。矧自经始,公发之;既作,公巡之;已成,公落之,可谓惠训不倦,功施于民,君子矣。越踰月,涉承檄至府下,公具道首尾,仍命缕其事,将金石刻。涉按《祭法》:「能御大菑则祀」。若刘公者,筑堰以除民害,其御大菑者与。《春秋》常事不书,非常书。公增修,兹为无穷利,其非常者与。众皆曰然。遂列言以献。庆历六年记。
奉陪颖叔和觉师 北宋 · 沈辽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畴昔欲求法,初参沩印禅。
已知物外趣,顿谢区中缘。
不学兰那行,终归兜率天。
即心如有證(原作澄,据四库本改),何暇问方圆。
奉陪颖叔赋锁(原作钦,据《宋诗纪事》卷二○引改)院牡丹 北宋 · 沈辽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昔年曾到洛城中,玉碗金盘深浅红。
行上荆溪溪畔寺,愧将白发对东风。
和颖叔冲寂观 北宋 · 沈辽
五言排律 押冬韵
畴昔学轻举,衰龄恨未逢。
慇勤寻福地,邂逅听山(原作仙,据四库本改)钟。
陵(原作唯,据四库本改)阜规模古,烟霞气象浓。
滆湖开左派,勾曲耸西峰。
宫殿瞻黄皓,风期想赤松。
区中诚久厌,物外或能容。
落日窥三岛,阴云隔九重。
蛟渊无往害,兔井识遗踪。
遐企旌阳隐,旁邻函里封。
翘心冥有感,稽首敢忘恭。
幽士期相访,扁舟志未从。
拳拳望仙境,尼父叹犹龙。
和颖叔西园春宴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一部
闲居喜游览,啸咏待春风。
春风来无逆,潜将群卉通。
卧龙形胜地,矢■(羊高)。(四库本作一篙)鉴湖中。
府寺压山起,亭台俨穹崇。
幽翮弄新俦,夭葩散珍丛。
弱柳不胜妍,修烟杳蒙茏。
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丰。
天边振箫瑟,缥渺大鳌宫。
游人竞行乐,十里画罗红。
金绣不誇富,随珠巧玲珑。
眄睐斗舟剧,欢呼金鼓雄。
踌躇水中巧,公子射雕弓。
神技穷怪变,舞衣事雍容。
草树日欣欣,笑语咸嗈嗈。
念(四库本作今)此骀荡节,众乐兹无穷。
吾昔事冶游,浚都盛朋从。
迩来翻澹泊,白发成衰翁。
欲进一樽酒,坐来还无悰。
追怀少年趣,那知化人功。
慷慨芳树下,日斜万人空。
喧呼趣归驭,璧月生帘栊。
和颖叔蓬莱阁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八部
海上仙山豪,泛泛随狂潮。
仙人毒其危,禺强资巨鳌。
澒洞绝世纷,于焉乐逍遥。
长年誓不死,玉观何岧峣。
麻姑朝按行,洪崖莫相招。
宴劳酌琼液,献酬肯相饶。
月里振金佩,风前吹玉箫。
至真游乐地,世俗风波遥。
我本丘壑人,居然厌烦嚣。
步此重阁峻,仙意何飘飘。
下视照湖春,浩荡生波涛。
爱兹为中峙,想可娱洪高。
萧洒紫霞衣,淡泊颜氏瓢。
聊乐白驹影,轩裳真𣙢牢。
贺老久不作,吾方饵金膏。
轻身化羽翼,把袂穷丹霄。
奉陪颖叔赋吐绶鸟 北宋 · 沈辽
佛舍有珍羽,垂颔袐文绶。
对客辄复吐,粲粲如絺绣。
其吐岂适然,乃在喜惧间。
已吐亦复收,仓卒一瞬还。
绿玉耸角毛,褐羽殊斓(原作栏,据四库本改)斑。
方其振舞时,意气艳且闲。
吾欲语阿师,不如放深山。
稻粱使自得,不复劳深关。
中秋登白纻山呈同游苏寺丞(子骏) 北宋 · 郭祥正
平湖万顷浮青玉,嫦娥更揽寒光浴。
天高星稀鱼雁沈,风静云消丝管逐。
试听郭子今宵歌,对月不饮奈愁何。
上尽高山万丈之绝顶,侧身可以攀明河。
明河洗君耳,明月照君面。
暂来空洞无物逍遥乡,安用声名誇海县。
前年从军梅山下,林黑只忧偏弩射。
去岁点夫大河北,黄土吹衣无昼夜。
劳劳功业安在哉,出林之木风先摧。
有言不得见天子,卷舌却出金门来。
流光差池鬓垂雪,幸对南山值佳节。
更在桓公游处游,自纾悲歌更清越。
登高何必须重九,零落黄花污浓酒。
岂如桂子散秋香,采(道光本作承)露金人举纤手。
举纤手,饮未休,月轮忽转西山头。
明年此会定南北,沈思使我增离忧。
荆榛满眼世路恶,恩忘水覆终难收。
田文昔日三千客,去住如今均一丘。
噫吁嚱,达亦不足恃,穷亦不足羞。
但愿明月照我酒,古来秉烛供遨游。
因谁为谢北海若,酩酊不辨马与牛。
循化城守御将佐等京东第六副将供备库副使郭昱特与转两官同总领河州蕃将兵内殿承制王德厚特与转西上閤门副使知城寨东头供奉官刘歆特与转两资安强寨守御将佐等秦凤第三将左藏库使吕整大通城知城供奉官杨德管押馀丁使臣供奉官孙元各特与转一资内杨德特更与减一年磨勘制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八、《摛文堂集》卷六
敕具官某等:尔等擐甲执兵,服戎疆埸,招纳守御,咸有显劳。条状以闻,第迁位等,无忘忠报,以称宠休。可。
刘公祠(刘晏,燕人。贼寇宣,晏来解(六字原作以救宣,据明抄、徐本改)围,战没) 北宋末 · 周紫芝
押词韵第四部
昔岁金胡(原作人,据明抄、金本、徐本改)始南渡,官军夜遁如脱兔。
孤城何啻累卵危,贼至(原作劲敌,据诸本改)不殊群蚁附。
夜提王师来解围,燕中老将如猛虎。
平明横槊属两鞬,疋马驰从贼(原作敌,据诸本改)营去。
峥嵘但见虏可擒(原作谓气可吞,据诸本改),仓卒不知身已仆。
平生三箭得天山,白骨看成一丘土。
马前班剑不动尘,犹胜车中三日妇。
祭滕子骏文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八、《鄮峰真隐漫录》卷四三
呜呼,《洪范》五福,寿为称首。好德考终,以寿克究。嗟嗟子骏,百行具有。天实畀之,于寿则否。君之学问,可以针左氏之膏肓,发公羊之墨守。君之文章,可以齐李杜之光焰,埒度尚之齑臼。君之识见,可以渐游夏之渊源,窥孔孟之户牖。君之议论,可以敌吐屑之高谈,屈雌黄之众口。君之气宇,可以激天池之三千,吞云梦之八九。天胡不仁,独啬其寿!使此数长,无一获售。顷在贤关,谓宜成就。四方英杰,争先师友。洎丁秋闱,弗克论秀。嗟嗟子骏,啬者何薄,而畀者何厚!念我昔年,谋生掣肘,世情炎凉,如翻覆手。君时毅然,絜提左右,群嘲聚诮,君亦安受。仰兹钜德,泰山北斗。意其贵必青云,而寿斯黄耇,岂伊一疾,遽以不救!天曷其极,先丧厥偶。不踰旬时,堂列二柩。西圃悠然,南挹群岫。昔以宾朋,飞觞燕豆;今为同穴,松楸冈阜。吊者盈门,谁不悲疚?幸君有子,芝兰琼玖,异时腾奋,实大君后。君其瞑目,死当不朽。呜呼!方君之丧,我适卧病于林薮;及君之葬,我复裹粮而西走。嗟泣奠之无从,徒凝哀而莫剖。溯东风以寓文,尚来歆于卮酒。
刘歆论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八、《筼窗集》卷二
歆、向之异同有二:有谈经之异同,有用心之异同。夫专门名家,正是汉儒之癖,歆、向虽父子,其不肯相袭亦明矣。一以《谷梁》,一以《左氏》。其解《春秋》之辞虽异,其欲明《春秋》之意,亦岂得异哉。奈何向以《春秋》排王氏,歆乃以《春秋》附王氏。向所上封事,指陈《春秋》灾异,及于弑君亡国之语,是知篡逆之为大罪矣。而歆独辅莽以篡逆,岂《左氏》教之耶?大凡乱臣贼子之作于世,非重有所倚毗,则事不成。故必有苟贱无耻之士,羽而翼之,教之以黼藻太平,兴建礼乐,涂天下之耳目,而簧鼓其视听,乃克有济。盖所谓孔光、张禹之徒,皆是也。终之者,刘歆焉。其罪可胜诛哉!故尝谓焚六艺者不在秦始皇,而在汉末之数子。秦始皇焚之而不亡,汉末数子用之而亡。
咏史(上) 刘歆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秀国师公雄大夫,梓枝何用叹扶疏。
刘歆父子无瓜葛,何怪昌言毁仲舒(自注:刘向痛切王氏,而歆委身事之。扬雄止于失身,刘歆重以无父。向比仲舒于伊吕,歆反其父盛毁之。)。
刘向,刘歆 元 · 李齐贤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益斋乱稿卷第四
丹心耿耿帝曾知,梓柱生根势莫移。
地下可能无骇汗,国师公是乃家儿。
春日偕苏一(平)蒋五(忠)沈一(愚)游刘公祠 明 · 王贞庆
押支韵
都城二月春熙熙,寻芳每共幽人期。
长干白下总名胜,载酒携琴随所之。
今晨乘兴出西郭,花底停骖游古祠。
祠宫岧峣白云里,丹青台殿张罘罳。
落梅纷纷堕香雪,垂杨冉冉摇金丝。
凭高纵目倚栏槛,乾坤清气凝诗脾。
从游宾客尽文彦,豪吟谑浪忘吾谁。
东海苏公最英俊,掀髯一笑摛雄词。
天孙机杼织云锦,五色绚烂含朝曦。
淮南蒋生尤敏捷,吐语字字皆新奇。
长鲸怒吸海波竭,峥嵘露出珊瑚枝。
玉山沈郎更潇洒,芙蓉秋水涵清姿。
摩挲石壁写新句,毫端墨汁光淋漓。
呼儿洗盏罄余兴,醉来不觉乌巾欹。
飞光百岁犹瞬息,人生行乐须及时。
树林阴翳鸟声杂,斜晖又驻西山陲。
马蹄归去踏芳草,风流不减高阳池。
谒侍御刘公祠(名台,安福人,以直抗疏,卒于戍所,赠光禄卿) 明末清初 · 欧必元
七言排律 押元韵
莫以怀沙吊屈原,当时谁共叩天阍。
无论未死明臣节,纵是投荒亦主恩。
一疏回天留壮气,千秋伏臈荐忠魂。
西风不返辽阳鹤(公时按辽阳,遂之戍所),暮云愁听岭外猿。
世有勋名饶国恤,官仍清白见贤昆(公子为京兆,有政声)。
江兰欲采无由赋,怅望湘潭不可言。
呈牧伯尹子骏(绛○并序。○乙酉四月十六日。) 明末清初 · 金德承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少痊公文集卷之一
日者。朴家亭上。陪得一夜清谈。真可谓玉露繁者也。况江山绝胜。于仙,弹琴之台。相对只步武间。如我尘踪贸贸。岂不可慨。只自骋思。旋有莼鱼之贶。感恩则有。但闻释绂之计已决。心甚怅然。箱箧中。得辛未海西酬唱诗篇。谨步近体两首。以伸下怀。和教幸甚。前日诗篇。并誊上。
□□玉露当连城,亭对弹琴万古情。
羽驾只今迷去影,江滩依旧咽流声。
尘寰扰扰缘犹系,仙界迢迢路不明。
适意莼鲈聊尔耳,五湖何必待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