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刘左史光祖同别杨少卿子谟于南郊舟中用宋兵部德之1216年 南宋 · 魏了翁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遂宁市
玉龙老子访仙鹤(自注:左史果州就养,州有仙鹤楼,故云。),冲佑散人归瑞乌(自注:杨卿,瑞乌人也。)
俗事祇今长刺促,可人自昔费招呼。
忧时恨不百子骏,背我宁堪二大夫。
舣纁黄昏不成别,画成江上送行图。
贺新郎 管待杨伯昌子谟劝酒1213年 南宋 · 魏了翁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独立西风里。
渺无尘、明河挂斗,碧天如洗。
鳷鹊楼前迎风处,吹堕乘槎星使。
弄札札、机中巧思。
织就天孙云锦段,尚轻阴、朱阁留纤翳。
亲为挽,天潢水。

等闲富贵浮云似。
须存留、几分清论,护持元气。
曾把古今兴亡事,奏向前旒十二
虽去国、言犹在耳。
念我独兮谁与共,谩凝思、一日如三岁。
夜耿耿,不皇寐。
水调歌头 杨提刑子谟生日 南宋 · 魏了翁
 押尤韵
有匪碧岩使,长佩奏琅球。
门前初暑才涨,一室淡于秋。
帘捲峨眉烟雨,袖挟西川风露,满眼绿阴稠。
人物眇然甚,得似此风流。

此何时,公犹滞,剑南州。
分明忧在目睫,只凭付悠悠。
未问人谋当否,须信天生贤哲,不只等闲休。
努力崇明德,巨浸要平舟
应诏杨子谟等五人奏状1225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右,臣伏睹陛下自即大位,尊礼耆老,招延髦彦,盖皆久在外服,不求闻达于时者。
凡以章示好恶,转移风俗之机,莫切于此。
犹以为未足也,诏有位之士各举贤能才识之士,且诲之曰:「岂无才德道艺蓄而未用者待我后之人」?
臣敢妄揣圣意,于久蓄未用之中遍加搜索,凡得五人,谨用开陈,仰赞盛举。
臣伏见中奉大夫直显谟阁杨子谟,端凝而质实,宽厚而粹明。
家居十年,信道益笃,讲明义理之学,以淑后进。
一方之士,执经受业,所趋向正。
虽已蒙朝廷为续祠廪,而精力未衰,久寘閒散,公论所惜。
朝奉大夫、新知漳州陈宓,简廉而端方,忠荩而平实。
事所当言,宁犯患而不顾;
义所不可,虽见得而不为。
朝廷累擢名郡,虽若深知其人,而久在外服,未究厥蕴。
朝请郎主管建康府崇僖观徐侨,器资清方,基宇高邃。
孜孜体国,不以得失贰其心;
恂恂守道,不以贫约累其守。
朝廷畀之祠禄,虽已表其廉靖,而尚淹家食,未见于用。
奉议郎通判潭州军州事李燔学精而识明,行安而节和。
庐山之阳,坚苦刻厉,守其师朱熹之说,若将终身焉。
尝除职事官,乃自诡以民事,朝廷嘉其靖退,特旨改秩。
虽云旌别,而佥论所属,盖不止此。
从政郎刘宰,秉心静夷,迪德平正,居官尽瘁,不求人知。
行修于家,学修于乡。
人有缓急,必从扣问;
事有曲直,必从取正。
今久不到选,抱材里居。
臣谓此五人者,或蒙朝廷擢用,寘之华近,则正学直道,随事救药,不惟有补于时,而清规亮节,表表朝端,亦足以彰好示俗。
此于初政,关系匪轻。
臣今所举,皆是事实,后不如所举,臣甘坐谬举之罪。
杨伯昌浩斋集序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五
主上初政,诏近臣举贤能才识之士。
予时待罪柱下史,答扬明命,凡得五人焉,曰杨伯昌子谟陈师伏宓、徐崇甫侨李敬子燔刘平国宰,皆经德守道、行为世师、权臣摈而不得伸者。
寻皆召用,五人坚卧不起,然而人谓是举也,极一时之选。
于是杨公隐居几十年矣,讲学党庠,刑善表俗。
予继以言事迁靖,尚冀高庙神灵相予西还,傥得从公游也。
其孤仁举不远数千里,忽以𡪣铭为请,予惊悼累日。
后数年,起家守泸,仁举又裒公论著,请言以叙篇端。
予尝观衡山胡子所以告张宣公者,谓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至明也,非格物者不能,知之未尝复行,至勇也,非居仁者不能。
张子得之,服行以终身。
杨公虽不及登张子之门,而师友渊源实自之,故知行互发之论常常讽道,出处进退,卓然不移,视世之富贵利达一无足以动其心者。
呜呼公乎,其庶几明且勇乎!
学者称之曰浩斋先生而不名,今其文集曰《浩斋退藁》,凡四十卷。
杨少卿子谟所题赵子安一经阁诗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二
谓籯金不若一经,此邹鲁谚语也。
近圣人之世之居皆未远也,其词气已全不类邹鲁间语。
虽当时鲁之大儒如夏侯长公辈,亦不过以取青紫教授诸生,盖自汉武设科射策,劝趋利禄,后学所志大抵若此。
况于俚谚,自无足责。
至于他邦以及后世,又从可知,而经生学士往往摘此语以训子孙。
惟今棘卿杨侯独推明六经妙用以约之于身,而后方信籯金非所乐,此大与鲁谚本指不同,必尝从事于斯者,而后知是是理之亶然。
浩斋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九、《筼窗集》卷四、《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五
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得失成败,是非荣辱,如鱼鳞,如猬毛,相摩相激,不知其息。
卒然遇之,则足以使人喜,使人悲,使人疑愕而惊悸。
有能壁立不动,而高视物表者,兹不谓之气乎!
气之所在,不三事而贵,不九鼎而富,不而寿,不花卉而荣。
盖惟己大物小,而天下莫之能入也。
然是气也,不可以强索,不可以伪假,强索者枵,伪假者败。
故莫若求其所以气。
夫气非能求之为难,乃得其所求之为难。
人莫不有是浩然者也,而或至于苶然愦然者,求之于外而非内也。
求之于外而非内,则必至于客搏主、子贼母,终日求其浩然而不能浩然也。
夫有义理之气,有血气之气,义理之气不怒而威,血气之气怒而不威。
怒而不威者,气益纵益小;
不怒而威者,气益平益大。
今欲求其所以大,毋欲速,毋搏虚,主敬以为根,立义以为的。
羹墙焉,参衡焉,日周流乎是理之中,而罔敢逾越。
迨其久也,完粹纯熟,正大高明,如养桐梓,日化月长,而植者不知。
则所谓浩然者,于是乎在。
夫然后可以达,可以穷,可以乐,可以忧,可以谀誉,可以谗毁。
盖物之戈戟相向者千万,而我不二。
物胜我邪?
我胜物邪?
郡博士姚君以「浩」名斋,而徵记于予。
予役役酬世,未知操存之诀,自谋不暇,而胡能有益于博士
姑诵所闻,求发药云尔。
博士之气,而又求其所以气,行于天下,其为浩也孰禦?
浩斋1189年闰5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一、《诚斋集》卷七三、《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某所亲安福刘彦与以书来,曰:「先君子得伊洛之学于文定胡先生,以『浩』名斋。
宦游北南,清贫没齿,竟未克就斋房之一椽。
其不肖孤得中追惟先志,大惧霣坠,以贻前人羞。
悬鹑捽茹,铢积取馀,以作新此斋。
子,吾先君子故人也,愿记其成?
以假其孤光。
先君子尚有知,其不衔怨于九京矣」。
某得书,摄衣正冠,端拜言曰:某自少懵学,先奉直令求师于安福,拜清纯先生刘公为师,而卢溪王先生浩斋先生俱以国士知我,浩斋又馆我。
每出而问业于清纯,入而听诲于浩斋
一日问曰:「子见河南夫子书乎」?
曰:「未也」。
退而求观之,则惊喜顿足叹曰:「六经、《语》、《孟》之后,乃有此书乎」!
某今也年六十有三矣,师友○落殆尽,道不加修,德不加进,不但四十五十无闻而已。
然不虚此生者,犹以粗有闻于浩斋也。
彦与能承先志,作此斋,先生于是为有后矣。
是不可不记。
或曰:「先生之浩,盖将天地之塞,今斋房乃尔隘耶」?
某曰:「此已广矣」。
昔者先生名斋而未屋也,有问之以斋焉在者,先生曰:「吾斋天地间无所不在」。
因指其书箧曰:「即吾斋也」。
此已广矣。
先生讳廷直字谔卿,登绍兴乙丑进士第,终官左宣教郎、知临江军新喻县,以奉议郎致其仕。
淳熙己酉闰月十二日,门人朝散大夫、直秘阁、知筠州军州事杨某记。
浩斋先生刘公向夫人墓志铭1176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一、《诚斋集》卷一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夫人向氏讳茫文简公敏中之裔。
钦慈宪肃皇后之曾孙,武经郎高阳关将领子齐之女,江东运使、直秘阁子忞之侄也。
初,武经公政和间剧盗窃发,公遣人谕招之,不从。
公怒,出兵与战,不利,曰:「吾世受国恩,死吾职也」。
再战死之。
朝廷悯其忠,赠武功郎
靖康初,衣冠南渡,夫人依于叔父直阁公。
直阁公守衡州日,部使者惮其刚正,劾免之。
寓居吉之安福县,为夫人择对,无一可者。
广东帐干刘公禹锡直阁公同生于丁丑,雅相厚,而禹锡之弟浩斋先生讳廷直,字谔卿者,初丧其元配,先生方荐名礼部,直阁公喜其文,以夫人归焉。
夫人生长相门后家,乃嫁布衣,欣然处之若窭人子。
后十二年,先生进士第,初调武昌户掾,再调武陵丞,所至以清名著,夫人之恭俭有助焉。
又调知临江军新喻县,未之官而先生卒。
夫人身任家责,抚训诸孤,毕其男若女若孙之昏嫁者七人。
夫人天性裕和,与妯娌辑睦,有先没者哭之尽哀。
又十有二年,敕其子得中治第,既落之,安且宁矣。
淳熙甲午七月感微疾,明年二月疾益进。
四月,其侄承弼试南宫归,夫人见之喜曰:「自新喻老人即世,门户付汝,吾病矣,不自意得一见汝」。
五月戊子疾且革,噤不得语,犹目谢家人来视者,竟卒,享年六十有三。
子男三人:宏中、处中,其季即得中也。
女一人,适承信郎王晋之。
凡十五孙:男六人,仍、倜、佺、亿、俦、伦;
馀女也。
曾孙男一人,曰澄。
明年十一月庚申,葬夫人于清化乡栎冈之原。
其孤得中以其从兄承弼所状夫人之行实来谂某曰:「子盍铭吾母」?
先生门下士且亲也,则敬诺而铭诸。
铭曰:
奕奕厥门,有閤而黄。
崇崇厥家,有其房。
是生夫人,载淑载穆。
心不族矜,弥盛弥肃。
抵其玉笄,易以蓍簪。
从吾先生,水石山林。
胡不耋矣,慨其逝矣。
弗躬其祉,式貤其嗣。
寿杨浩斋二首 其一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驾鹤飞来白玉京,疏髯秀色自仙真。
要看转物天机密,更念居閒学力新。
孔孟以来扶坠绪,羲黄向上属谁人。
雅知仁静宜黄耇,仙谷烟霞不尽春。
寿杨浩斋二首 其二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澒洞风尘涨九垓,万牛何事首空回。
隐思未易甲兵洗,商略须先根本培。
望望玺封颁紫阁,骎骎鼎味熟黄梅
颂言岂为抠衣旧,黄道方期日月开。
浩斋杨先生后溪刘先生白鹤魏校书潼川南楼唱酬三复叹仰驰介询问以古篆体书西铭为寿,并和元韵 南宋 · 程公许
 押尤韵
一日不见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风楼
危途崔嵬坂九折,万事变灭水一沤。
我公方寸湛古井,砥柱四海之颓流。
艺兰九畹媚幽处,公暇独立谁为俦。
畏虎一悟真知说,亡羊不向诸子搜。
默参邹轲论直养,长与潜圣同四忧。
绣衣方看霄汉立,青云忽赋汎滥浮。
平生得趣稽古乐,如水赴海无时休。
考槃栖我书万卷,有意晚岁专一丘。
时无子西赋招隐,贪伴渔翁归钓涪。
涧瀍脉络元不断,洙泗气象端可侔。
身縻简书去无繇,夜梦策蹇霜满裘。
悠悠底是归宿处,愿闻一语归而求。
勇撤皋比谁复见,订顽之训万古留。
篆书为公揭素壁,千里持寄宽离愁。
玄关道秘杳莫授,玉钥为我一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