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曾子宣与宋亲帖跋嘉定元年四月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五、《六艺之一录》卷三五二、《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一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南丰先生右军墨池记》,方勉学者进于道德,何暇役心字画间者。
今观此帖,亦未尝不善也。
新安朱公因睹亲笔而极论先生之文。
盖壁庆元初与公同在史院,暇日评本朝诸老之作,公所推许,视今卷中语一同。
又为壁诵《范贯之奏议集序》,不遗一字。
时公春秋已高,强记犹尔。
况其论说魁伟,阐明圣真,盖将与先生并传于千载,而未知孰为先后也。
染翰工拙,宜公所略,而独有感于斯文,视先生墨池之意,亦何以异哉?
嘉定元年四月眉山李壁
桂林山水奇丽妙绝天下柳子厚訾家洲亭粗见其略余以六月六日桂林岭欲更仆诣象属暑甚遂少留日从诸公于岩穴之下穹林巨壑近接阛阍之中远不过城闉之趾居高望远夸雄斗丽殆不可状择其尤者以十诗记之名之曰桂林十咏 曾公岩曾子宣丞相元丰中桂林七星山始见此洞芟薙草莽平坦方广可容数百人悉砖甓之入洞十馀步有涧水横其前不可涉公梁石为桥以便游者号曾公 宋 · 孙觌
 押词韵第一部
群峰依天立,万马屹不动。
风攲紫玉珂,雨暗青丝鞚。
相君千里目,渺渺孤鸿送。
披云觑天巧,凿翠出岩洞。
中空贯长虹,侧立剖大瓮。
宛宛卧石梁,欲起时地控。
玉棺已上天,甘棠有遗诵。
独馀涧底泉,时与幽人共。
乞罢曾布元祐元年闰二月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九、《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一三、《续资治通鉴》卷七九
臣伏见户部尚书曾布熙宁初王安石以亲戚最先引用。
方此之时,神宗皇帝切于求治,慨然更化,而安石辜负委任,乃起聚敛之事,褊刻之政,颠倒善恶,割剥生灵。
检正判司农事,安石托以腹心。
故其政皆出于之谋,其法皆造于之手。
至于滥刑赏,开侥幸,排勋旧,进奸谀,安石一以咨之
以为然,然后落笔。
遂使流毒肆恶,人被其害,皆安石为之,实成之。
臣时为御史,曾以此告之于先帝曰:「大臣误朝廷,而大臣所用者误大臣」。
盖指辈也!
及至陛下损益法令,完其已善而革其未安,然后先帝惠绥生民之本意始得大明于天下矣。
安石已归老田里,而犹在近侍,出入省闼,中外之人莫不指议。
缘今役法新改,方讲画条目,其事之首尾根本皆在户部,而使典领。
虽朝廷命令无敢违,然诡情异志,必不肯以前日为非而协力成就今日之新法。
恚憾在职,实非所宜。
臣谨按不能宣明先帝之政令,罔上尅下,乃古之所谓民贼,而圣人所谓盗臣也。
考之典宪,宜在所贬废。
若圣慈欲全大体,不欲伤包荒含垢之恩,即乞止罢户部尚书,别移一职任,以允公议。
〔贴黄〕自安石熙宁初不能副朝廷求治之意而造作害民之政,是时最先用事,其法皆出于
今法既更张修完,以追述先朝之意矣。
犹在要近,此所以众议籍籍,不以为允。
伏望速赐指挥,罢今职任,别移在京或外任一差遣
根究市易司事难同曾布结绝奏熙宁七年四月 北宋 · 吕惠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二、《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七之二○(第六册第五四五八页)
近与曾布同根究市易事,其间虽有异同,亦已见利害大情,及有无违法。
臣蒙恩命,见辞免,难同根究。
乞令中书尽取公案,以异同情节逐一比对进呈。
曾布落职提举亳州太清宫太平州居住制崇宁元年七月丙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宋大诏令集》卷二一○
敕:辅弼之任,职靡容私;
赏罚之权,义无纵恶。
傥辜寄委,难逭谴诃。
观文殿大学士左银青光禄大夫、知润州曾布,被遇先朝,进参枢筦。
逮予缵服,擢贰宰衡。
初无纯美之诚,以相继述之志。
所好虽儇浮必录,所恶虽正直弗容。
指纵异意之人,几坏扬功之政。
迨其轧己,始务改图。
朕方虚宁仰成,听其悔过,庶收后效,待以不疑。
遂专威祸之权,尽引腹心之党。
势可炙手,门如沸汤。
曾微献替之忠,屡验矫诬之迹。
至使子婿,纵横市恩。
假托姻亲,密交妇女。
妄谓朋游之旧,潜通贿赂之私。
坐合附下之图,更起无名之役。
苟知护田而障水,弗思蠹国而害民。
开力马河数百里间,费予邦财四十万计。
地变陆海,利入私门。
无鲁相拔葵之风,有汉臣专利之横。
烦言荐兴,按验不诬。
大臣若此,咎将谁执?
尚以久从左右,姑务含容,止镌秘殿之华资,往即祠宫之休使。
盍思内讼,罔蹈后艰。
可。
曾布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润州崇宁元年闰六月壬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宋大诏令集》卷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
门下:审去就之分者,大臣所以尽道;
优进退之礼者,人君所以劝忠。
载嘉次辅之贤,申锡偃蕃之命。
顾内外之或异,在体貌以惟均。
诞布策书,式孚群听。
具官某器识闳博,性资聪明。
早发越于猷为,久践更于事任。
从容应物,有王佐之才;
慷慨立朝,得仁者之勇。
被遇神考,翱翔侍从之华;
见知泰陵,密勿枢机之府
肆朕缵承之始,登于弼亮之司。
丕扬继述之功,尤赖将明之助。
遽露诚悃,祈解政机。
虽眷倚之弥加,览封章之屡至。
眷其有守,寔亦重违。
是用峻秘殿之隆名,镇丹阳之便郡。
遂其休逸,宠厥勤劳。
于戏!
论道经邦,居则仪刑于百辟;
承流宣化,出则师帅于一方。
往服渥恩,乃心王室。
可。
曾布加恩制建中靖国元年郊祀)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九、《宋大诏令集》卷六三
门下:朕仰宪聪明,俯臻宁一。
嗣先人,宅丕后,怀寅畏以保邦;
有嘉德,无违心,钦馨香而祀帝。
精忱昭假,贶嘏幽蒙。
天隆旱麓之基,民被蓼萧之泽。
相维右宰,申以徽章。
具官某实大而声宏,气刚而识远。
几深足以亮采,端悫足以秉成。
体重股肱,望隆柱石。
贰中台之令,四方之若否具明;
矢岩廊之谟,百辟之从违是式。
逮钦崇而蒇事,赖肃侃以赞仪
清庙蠲烝,祼将竭肤敏之助;
紫陔陟配,显相俨雍肃之容。
乐绎纯而奏和,礼严辨而致恪。
天宇昭泰,神光烛临。
既膺蕃羡之祥,宜懋烈文之宠。
是用加田真食,拓井大封。
尔陪朕祠,朕锡尔祉。
于戏!
丕灵承帝命,永绥泮涣之图;
迪简在王庭,益大赞相之业。
往钦眷赉,克绍谋彝。
可特授依前左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勋、封如故。
曾布中大夫司农卿分司南京依旧太平州居住制崇宁元年九月丁酉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二
敕:朕承祧而弟及,缵服以君临。
永泰上宾,当尽始终之义;
长秋正位,孰为兴废之谋。
彼缔交合党以何心,皆乐祸幸灾而妄作。
追怀往烈,用厚群伦。
具官曾布昔位元枢,机专大政。
适会垂帘于东殿,诚求奏事于独班。
诡秘莫闻,倾邪罔测。
嗟先朝之奚负,肆悖德之敢为!
菆涂尚新,陵土未复,辄借资于外议,将谋废于中宫
面具奏陈,恬无忌惮。
生而臣主,没则寇雠。
乃使有志名教之徒,而形不保妻子之叹。
是可忍也,人其谓何?
发政施仁,犹恤孤之是急;
继志述事,岂同父之可忘。
徐思其言,重恻朕志。
宜伸明罚,用慰在天。
尚示宽矜,其加循省。
可特授中大夫司农卿分司南京,依旧太平州居住。
曾布责授武泰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制崇宁元年九月壬寅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二
敕:罔上之奸,法所不赦;
滔天之罪,义无可容。
降授中大夫、守司农卿分司南京太平州居住曾布,顷被国恩,尝居相位。
专权自恣,黩货无厌。
交通近习之私,显有开邪之迹。
公行问遗,密达语言。
舍他人之田,以矫报亲恩;
请有谶之地,以自图己福。
虽云剡奏,寔骇予闻!
既收可用之才,辄荐逆谋之首。
逮兹狱具,曾不自陈。
遽宽假于众人,务覆藏于私慝。
东朝奏事,力请独班。
俾众莫闻,厥心安在!
启后世难防之弊,隳本朝有定之规。
罪不胜诛,刑其可缓!
姑贬从于散秩,用投置于遐州。
往务省循,无重尤悔。
责罚曾布曾纡曾缲诏崇宁二年五月丙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
并依刑部大理寺所断刑名,特不以近除赦原。
责授贺州别驾衡州安置曾布责授廉州司户参军,依旧衡州安置;
勒停人、前承议郎曾纡特送永州编管;承奉郎曾缲除名。
曾布廉州司户崇宁二年五月丙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一○
宰相之任,所以仪刑百辟,表正风俗。
苟或自迪匪彝,迩货远义,挟私沦爱,害于政事,责成之旨,不亦悖乎!
责授贺州别驾衡州安置曾布,久秉枢机,进宅端揆
阴纵诸子,交通赂遗,流言沸腾,弹章交上。
疑骇朕听,尝试辨之。
简孚靡竟,狼籍斯得。
览牍怃然,重窜荒裔。
薄示褫削,尚安故居。
愈其省循,服我宽宥。
可特责授廉州司户参军员外置,依旧衡州安置。
章惇曾布等依元祐系籍人逐次已降指挥崇宁三年六月戊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
章惇、曾布、黄履、岑象求、董敦逸、马涓、孙谔、王回、尹材、茂宗、范柔中并依元祐系籍人逐次已降指挥
其馀续入籍人子并亲兄弟并免「即不得到阙」,仍依已降指挥施行;
内李称、阎守勤等子关枢密院取旨。
追复曾布等诏大观四年七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六之六二(第五册第四一二六页)
追复曾布光禄大夫安焘、李清臣并为正奉大夫,黄复为正议大夫丰稷、王古并为朝散大夫曾肇朝请大夫王觌朝散郎刘安世承议郎
其馀除曾任侍从官以上外,不以存亡,未曾复旧官者并令刑部开具申尚书省取旨。
贺福帅曾尚书1135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五、《梁溪集》卷一三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伏审光膺明命,起镇巨藩,方面得人,士民胥庆。
恭惟知府安抚阁学尚书学高儒苑,望重汉廷。
夙崇静退之风,久处燕閒之地。
宸衷简在,物论攸归。
果承纶綍之褒,付以师帅之任。
褰帷入境,已增焕于江山;
颁诏宣风,行兴谣于襦裤。
顾兹迂拙,蚤照知。
屏伏山林,幸遂依于馀芘;
瞻承眉宇,欣将奉于绪言。
慰抃之私,敷宣罔既。
龙图阁学士河东路经略使兼知太原府曾布乞除一闲慢州郡不允诏元祐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曾布:将不久任,难以责成;
谋不素定,难以应猝。
卿屡试剧郡,所临有声。
而况二年于兹,诸将所服。
事既即叙,人谁易卿。
夫捣虚攻瑕,兵家常势;
知难避整,夷狄亦然。
卿若有以待之,彼将望而去矣。
勉卒乃事,毋忘朕言。
曾子宣1118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梁溪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绍圣中董敦逸侍御史,奏疏论宫禁中事,哲宗怒甚,将加远窜,宰执无敢言者。
子宣适与三省同进呈,因奏曰:「敦逸庸人不足惜,以言事一不当而远窜,所可惜者朝廷之体,适使敦逸得重名耳」。
宰执亦以为言,哲宗怒稍解,其命遂寝。
苏景谟亲得此事于子宣,尝以语予,因曰:人臣不能忌讳犯人主不测之威,傥有惜朝廷之体,以一言救之者,其罪必解。
退之论佛骨事,宪宗将抵之死,裴度救而获免;
刘禹锡出守播州亦以其母老为言,遂易连州
古人类多如此。
今不独无救之者,因而挤之,又下石焉者多矣。
此风不可复见,可为叹息。
曾子宣(五)108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涉暑疲病,久阙上问,曲蒙存录。
远赐手教,感怍深至。
比日镇抚多暇,起居清胜。
某托庇粗如,直舍块处,游从稀少,西望旌棨,临书惘惘。
伏暑尚炽,伏惟顺序保练,少慰下情。
不宣。
曾子宣(六)108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蒙庇如昨,幸与子开同省,孤拙当有依赖,幸甚!
幸甚!
衮衮过日,无毫发之补,甚不自安。
又未敢乞郡。
何时欸奉,少尽所怀,临书惘惘。
寄惠长松、榛实、天花菜,皆珍异之品,捧当感怍。
曾子宣(七)1086年3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辱教,伏承台候万福,为慰。
《塔记》非敢慢,盖供职数日,职事如麻,归即为词头所迫,率常以半夜乃息,五更复起,实未有馀力。
乞限一月,所敢食言者有如河,愿公一笑而恕之。
旦夕当卜一邂逅而别。
曾子宣(八)108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昨日又辱宠顾,感幸殊深。
仍审台候康胜,为慰。
《塔记》重承来谕,敢不禀命。
承借发愿文,幸得敬阅。
人还,迫夜奉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