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公孙瓒 东汉 · 袁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
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夷、叔,分著丹青,谓为旅力同仇,足踵齐、晋,故解印释绂,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此非孤赤情之明验邪?
岂寤足下弃烈士之高义,寻祸亡之险踪,辄而改虑,以好易怨,盗遣士马,犯暴豫州
始闻甲卒在南,亲临战阵,惧于飞矢迸流,狂刃横集,以重足下之祸,徒增孤子之咎衅也,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
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果令贵弟殒于锋刃之端。
斯言犹在于耳,而足下曾不寻讨祸源,克心罪己,苟欲逞其无疆之怒,不顾逆顺之津,慝怨害民,骋于余躬,遂跃马控弦,处我疆土,毒遍生民,辜延白骨。
孤辞不获已,以登界桥之役。
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假天之助,小战大克,遂陵蹑奔背,因垒馆谷。
此非天威棐谌,福丰有礼之符表乎?
足下志犹未厌,乃复纠合余烬,率我蛑贼,以焚爇渤海
孤又不获宁,用及龙河之师。
羸兵前诱,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兵众扰乱,君臣并奔。
此又足下为之,非孤之咎也,自此以后,祸隙弥深,孤之师旅,不胜其忿,遂至积尸为京,头颅满野。
悯彼无辜,未尝不慨然失涕也。
后比得足下书,辞意婉约,有改往修来之言。
仆既欣于旧好克复,且悯兆民之不宁,每辄引师南驾,以顺简书。
弗盈一时,而北边羽檄之文,未尝不至。
孤是用痛心疾首,靡所错情。
夫处三军之帅,当列将之任,宜令怒如严霜,喜如时雨,臧否好恶,坦然可观。
而足下二三其德,强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
既乃残杀老弱,幽土愤怨,众叛亲离,了然无党。
又乌丸、濊貊,皆与足下同州,仆与之殊俗,各备迅激怒,争为锋锐;
又东西鲜卑,举踵来附。
此非孤德所能招,乃足下驱而致之也。
夫当荒危之世,处干戈之险,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壤,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
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曲义余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
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
始闻足下镌金纡紫,命以元帅,谓当因兹奋发,以报孟明之耻,是以战夫引领,竦望旌旆,怪遂含光匿影,寂尔无闻,卒臻屠灭,相为惜之。
夫有平天下之怒,希长世之功,权御师徒,带养戎马,叛者无讨,服者不收,威怀并丧,何以立名?
今旧京克复,天罔云补,罪人斯亡,忠干翼化,华夏俨然,望于穆之作,将戢干戈,放散牛马,足下独何守区区之土,保军内之广,甘恶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长?
壮而筹之,非良策也。
宜释憾除嫌,敦我旧好。
若斯言之玷,皇天是闻(《魏志·公孙瓒传》注引《汉晋春秋》)
公孙瓒与子书 东汉末 · 陈琳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二
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
日穷月踧,无所聊赖。
汝当碎首于张燕,速致轻骑,到者当起烽火于北,吾当从内出。
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魏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云「绍使陈琳更其书」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