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阎才元因程伯珍来寄近诗一轴不能尽和用师淮父韵奉简 宋 · 晁公溯
押庚韵
我思买蜀山,附田小峥嵘。
家本冰氏子,室无孔方兄。
为郡非其乐,强颜聊此行。
四夷幸兵休,万邦喜时平。
所嗟启利源,开国始于荆。
当年惟迂叟,乃如鲁二生。
高卧不肯起,彼方事交征。
共兜自滔天,尧舜实圣明。
至今天下士,语及涕纵横。
今王益神武,览奏每叹惊。
皇皇元首诗,主歌臣则赓。
德音既屡下,美意谁能成。
追怀符益州,积恶高陵京。
老农扣头泣,愿闻徭役轻。
故人佐太府,因君烦寄声。
艰难念吾土,慷慨见深情。
歃血誓仁义,由来盖同盟。
送李伯珍主管西归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淡墨题名冠子衿,一星州县叹浮沈。
向来寄我南楼赋,不减古人东武吟。
几阁文书聊韫玉,兰台笔札即䌷金。
李家兄弟鹓鸾侣,一日双飞入上林。
跋李伯珍诗卷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五、《诚斋集》卷一○○
伯珍取别一星矣,今日安成刘伯彊送似渠癸丑诗一卷,清新俊逸,奄有二子成三人矣。今想更进。观伯珍之进,自笑予诗之退也。
司农寺丞李大异除夔州路转运判官制(十月二十日)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三、《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具官某:夫持节行郡国,是为周王人、汉部刺史也。然周以下士,汉才秩六百石,何欤?岂非择英俊之在下僚者试可之乎?尔大异,尝以文艺得隽春官,盖辈学往往膴仕,而方抱椠修书,徒劳州县之间也。晚缀班行,又最平进。若尔者,是足以循周汉之制,越次而出节矣。将漕夔门,布宣德意,自今以始,庸究尔能。可。
送李伯和吏部提举浙东伯珍寺丞将漕夔门 南宋 · 楼钥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奕奕君家好弟兄,皇华交映棣华明。
几年并列金闺彦,同日俱持玉节行。
万里往临夔子国,一江先到越王城。
会闻归取青毡旧,都似当年老贰卿。
将作监主簿李大异司农寺丞军器监主簿曾三聘太府寺丞制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攻愧集》卷三五
敕具官某等:大农外府,分领食货之重,各设之丞,以赞其长,非才不授也。尔大异强记洽闻,处事有条;尔三聘笃学厉操,持论不苟。簿正两监,退然安之,并进厥官,各任以事。以才自见,今其时矣。
知平江府李大异辞免除宝谟阁直学士不允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八、《攻愧集》卷四四
朕惟斯民宅生于牧守,苟有治理效者,仿虞朝考绩之法,取宣帝增秩之意,不惟示劝,抑以数易为重也。卿以诤臣出守吴会,政声上彻,朕所深知。进职西清,庸示褒表。成命已颁,尚何辞焉!
知府李大谏(大异)特(原误作持)枉新诗存问甚厚以谢 南宋 · 李壁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盖代今推骨鲠臣,朝来有使到漳滨。
稍谙逆境宁非梦,不隔寒荄始是春。
菜甲旋锄聊诳口,茅堂新葺且怡神。
故应犹喜斯文在,风雨鸣鸡夜向晨(原校:上二联一作当日锄奸赖政臣,也随逐客到江滨。功名多误今犹昔,荣悴相因秋定春。又末联一作此怀难与时人道,展转思公夜向晨)。
按:以上同上书卷一○九九九
朝奉大夫敷文阁待制知镇江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赐紫金鱼袋李大异依前官特授徽猷阁待制知婺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赐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五、《后乐集》卷二
京口据长江之天堑,宝婺为东粤之奥区。虽在上之委寄靡殊,而为郡之逸劳有间。惟吾近侍,体此眷怀。具官某蹈道至和,秉心不竞。践更中外,饱著声猷。顷迪简于朕知,俾仪刑于禁路。演纶词掖,独称润色之工;补衮谏垣,备罄切劘之益。少资雅望,往护北门。抚疲氓于疮疡之馀,饬戎备于襟喉之要,屹若金汤之势,蔼然襦裤之谣。逮此弥年,嘉而异最。爰宠升于华职,仍改畀于便蕃。名依日月之光,身近斗牛之次。与共理而安田里,尔宜懋于循良;用所表而补公卿,朕敢忘于褒选?可。
回史机宜大异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六、《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二
一门三秀,未见长公之波涛;七言五章,始窥幼妇之机杼。喜故人之有子,为老成以赋诗。但深巾衍之藏,莫效琼瑶之报。
代回新建宁府李大谏大异启(代月湖)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八
苍玉青旂,趣元侯之北觐;清香画戟,转仁气以南驱。诞对端辰,裒时蕃祉。恭惟某官蜚英腾茂,听厉即温。肆夏升歌,拟宣麻于文德;阳春有脚,还撷茗于武夷。芳岁维新,丛休滋至。某龙钟甚矣,燕贺缺然。列炬盍簪,愿遂同朝之喜;习乡上齿,便为告老之谋。
代回平江李大谏大异冬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四○、《启隽类函》卷九六
黄钟律应,地回燕谷之春;画戟凝香,人咏苏州之守。宜从亚岁,益介繁禧。恭惟某官以厌承明,而试冯翊。献履贡袜,益深旒扆之思;今裤昔襦,聊借京师之润。布缇密验,召綍显颁。某縻身于朝,莫面以贺。灵台吹竹,已默应于殿中;山意放梅,更相期于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