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和萧安抚平林送行韵逢辰字应父枢密检详江西安抚)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得失元来付塞翁,何心桃李问东风。
人皆有喜荣三仕,我尚无文谢五穷。
秘苑固知朋可正,畏途犹恐甲方衷。
欲酬长者殷勤祝,坎止流行学四忠。
江东方逢辰号蛟峰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四、《文山全集》卷五
某当公在螭坳时,尝奉一纸书至于阁下。
书上未几,而公归蛟峰矣。
譬诸草木,臭味实同,詹望云山,临风切切。
某兹者恭审升撰秘丘,宣威直指。
西台与政,盖尝识颍滨之文;
东路洗冤,亦以行濂溪之志。
六丝初驾,一佛欢传。
共惟某官色正而芒寒,扬休而山立。
言语妙天下,材称一代之奇;
出处重本朝,望在诸公之右。
自夹侍玉皇香案,等而上之,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国家重更迭之制,江湖一节,烦公驱驰,式敬由狱,以长我王国,公所学在此。
归哉归哉,中诏在道。
某山林之下,静观世故,其于君子进退,安得不致其卷卷?
芝山父老,迎拥星轺,以时考之可矣。
辄驰一介,自附于门下燕雀。
江水东西,心期天远,临纸欲飞。
方逢辰司封郎诰咸淳元年六月十五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蛟峰外集》卷一
朝奉大夫方逢辰
记有云:「好贤如缁衣」,以其改为改造不替夫善善之初心也。
逢辰先朝伦魁,植学有渊源,立朝有本末,气节端亮,议论激昂。
叠畀州麾,屡造省户。
虽有滞南之叹,弥殚拱北之忱。
爰以勋曹,致汝班列,是诗人之意也。
肆酬嘉庸,尚有显序。
可依前朝奉大夫、特授行尚书司封员外郎
方逢辰秘书少监咸淳二年六月五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蛟峰外集》卷一
朝请大夫、行尚书司封员外郎、兼直舍人院、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方逢辰:朕祇若先朝,裒是钜典。
宏开史局,既董领以重臣;
分判书林,宜精求于髦隽。
尔种绩甚懋,植立不凡。
正学以言,曾见洋洋之对;
嘉猷则告,居多谔谔之风。
顷即前行,用计群吏。
遂参联于六押,仍振寀于三长。
甚宜厥官,式叙尔位。
肆上帝群玉之府,俾贰其间;
庶我宋一经之传,袭六可待。
可依前朝请大夫、特授守秘书少监、兼直舍人院、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方逢辰朝散大夫咸淳元年六月一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八、《蛟峰外集》卷一
朝奉大夫、新除司封郎官方逢辰等:生民立君,既尊居于大宝;
惟辟作福,斯溥锡于湛恩。
兹予一人践祚之初,亦尔群臣委贽之始。
粤从京秩,递进华阶。
臣事君以忠,宜勤厥职;
官量能而授,嗣选尔劳。
方逢辰可特授朝散大夫、行尚书司封郎官
方逢辰朝议大夫咸淳四年六月十三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九、《蛟峰外集》卷一
朝请大夫秘阁修撰、权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提举弓手寨兵方逢辰:在仁宗朝有若韩琦,实进士第二人也,平日循循若不能为,逮帅真定,捍骄挺乱,独凝然不动,举十卒而歼焉。
谓儒者不知兵,可乎?
尔以先朝伦魁之彦,司臬江东,会上饶有脱巾之变,乃能拔取二士,布之州县,密伺奸谋,以俟机会,卒致草薙而禽弥之,可谓儒效章章矣!
论功行赏,爰进一阶。
陉跻六品之荣,以为元士之望。
可特授朝议大夫、依前秘阁修撰差遣如故。
方逢辰集英殿修撰咸淳四年七月十四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九、《蛟峰外集》卷一
朝议大夫秘阁修撰、权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提举弓手寨兵方逢辰淳熙间部使者有能究心狱事,多所平允,及我孝祖嘉之,进秩一等,又升阁职。
尔以魁彦通才,司臬江左,亦既逾年,克殄凶顽,不动声色。
顷尝赏以元士之阶,兹复华以论撰之职,有功而既见知矣。
其祗朕命,益远乃猷。
可依前朝议大夫、特升集英殿修撰、依旧权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提举弓手寨兵。
仍借紫,候回日,却依旧服色。
方逢辰秘撰江东提刑咸淳三年三月十七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九、《蛟峰外集》卷一
中秘藏四部书,班高论撰;
外台奉三尺法,职重澄清。
表儒猷,以华使指。
朝请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方逢辰,卓尔不群之意气,袖然为首之科名。
凤毛批纶,见称占授之敏;
螭头载笔,方徯直前之猷。
胡进之难,其归也浩。
朕惟人才培植之匪易,事功述作之方新,岂繄誉髦,而可家食。
爰出少府之节,俾祥一道之刑。
把绣斧而临芝山,大江东宜不究矣;
冠绅佩而上蓬岛弱水隔岂其远而。
副予抡材之心,行尔泽物之志。
可依前朝请大夫、特授秘阁修撰、权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河渠公事、提举弓手寨兵。
仍借紫,候回日,却依旧服色。
方逢辰等诏咸淳七年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咸淳临安志》卷一二
我朝取士之途,惟进士一科得宾兴遗意,事莫重焉,出为世用者,台莱杞李之材相望也。
近年士风盛而古意衰,习竞浮华,辞昧体要,真才不足以胜謏闻,雷同反得以蔽颖出,朕甚非之。
尝于秋赋澄其源,且令覆引汰其谬,能者信矣。
比复豫戒春闱,以论策定去取,经赋第高下,此则苏轼所谓以文章言论策为有用意也。
兹柬儒彦,参典文衡,其既乃心,其详乃视,毋苟且,毋偏执,所置先后惟其当,不必以不自己出为嫌,为国得人,益绵丰芑之泽,则予一人以怿。
方逢辰江西运使咸淳四年二月二十一日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九、《蛟峰外集》卷一
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权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本路劝农、提举弓手寨兵方逢辰:儒者守约施博,无所不通。
刑狱钱谷,事殊理一,盖知所以爱惜民命,必知所以培养民力也。
尔以先朝伦魁之望,初政倚柱之贤,顷一道祥刑,风采殊振,兹改畀以输将之寄。
自东徂西,盖取诸近,载驰千隰之骃,以活涸辙之鲋,则予汝嘉
可依前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特授江南西路计度转运副使、兼本路劝农使
仍借紫,候回日,却依旧服色。
蛟峰先生得孙 宋 · 方逢振
 押元韵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
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
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
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
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
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
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宋方逢辰《蛟峰外集》卷二附)
寄呈方蛟峰尚书(原注:尚书名逢辰字君锡严州人宋淳祐进士第一,仕至尚书。) 宋末元初 · 林景熙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野鹤松根认履声,梦中钧乐尚泠泠。
南山老翠几千尺,北斗寒芒第一星。
泉石好春归健笔,乾坤正气寄遗经。
神功未展潜蛟在,还卷风雷付六丁。
方逢辰得宣命(明方中辑《山房先生外集》卷作何昭德诗。题作《赠山房先生得宣命》)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飞凤翩翩下九阍,先生出处重斯文。
不将钟鼎易朱绂,要老桐山守白云。
处士一生纯是晋,逸民千古尚为殷。
皇家恩意如天大,定把三峰乞与君。
方逢辰嘉兴府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二
嘉禾郡比右扶风,今乐土也,仕者争欲得之。
不选于贵介而选于书生,不属之凡品而属之魁彦,可以见朕志矣。
尔昔奉对,剀切鲠亮,有九成、十朋之风。
朕念久不见生,方将前席而问,倏来忽去,怅然惜之。
起家二千石,虽小迟次,然凝香之地,去天尺五,其视自汉廷而江都、自江都胶西者异矣。
予渴高论,尔无遐心。
可。
读蛟峰文山安湖书院方状元蛟峰文丞相文山二碑石犹存何令与二公同登第) 明 · 唐文凤
 押支韵
何年创书院,在昔咸淳时
固识教化首,经营辟新基。
状元饱经术,丞相工文辞。
名联龙虎榜,身居凤凰池
令尹亦登第,同折仙桂枝
相知书伟绩,凿凿镌穹碑。
忠义千古在,光燄万丈垂。
奇音铿金石,美奏谐埙篪。
嗟哉去已远,遗爱民犹思。
自惭踵公后,施政甫及期。
愿言再兴脩,远大以为期。
摩挲频细读,怀古空涟洏。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一 南宋 · 萧立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除书飞舞下元正,人在金鳌背上行。
步联黄阁近,橐先照䌽衣明。
文章华国三千牍,樽俎(原误作殂)筹帷十万兵。
宣室席前应有问,愿培元气厚苍生。
代同官送方蛟峰二首 其二 南宋 · 萧立之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蟠木离奇谁是客,讵图燕谷亦春风。
方皋相马骊(原误作鹂)黄外,康节识花根拨中。
投士泥途公为国,读书城旦我何功。
只今一瓣南丰在,夹袋他年愿始终。
淳民以横敛上方逢辰 宋 · 董有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蛟峰外集》卷二
淳安县士民董有真等谨百拜裁书献于国史中书史吏部侍侍郎先生师席前:某等尝闻先正范文正公居母夫人忧日,上宰相书及民间利害凡万馀言,仰见先正以天下为心,以生民为念,初不以大忧戚而暂忘也。
某等今有利害迫于己,庸敢合辞以请,惟先生其听之!
某等生为严民,同饮严水,严之为邑有六,田之少者惟淳为最,千亩之户不满十,百亩之户不满千,丰年乐岁,民犹不足,加以连年水旱,夏秋之间粒米珠悭,掘草茹根,苟活残喘,虽中上之户亦趋而下矣。
遭霜之叶,不可以风;
垂惫之證,岂堪再汗。
斯民一线生意,抚摩而爱护之,犹恐旦暮之不保,何况椎其肌而剥其髓乎!
洪惟我朝培植至仁,以生民为国脉,圣天子绍休圣绪,以忠厚为家法,令户部遍牒诸路,苗米不得过数增收,高折价钱,许人越诉,多出榜文,此八月十八日之圣旨也。
颇闻州县于百姓不甚加意,夏税秋苗,取之无艺,此八月十九日之玉音也。
所有被害民户,仰外经监司,内经台部越诉,根究得实,官吏一体坐罪,此九月初五日之圣旨也。
元老恭谨圣训,则有预期而催数倍折价之忧,以为圣天子加念元元,祈天永命,无易于此。
台臣上体玉音,则有爱惜民力、重催叠扰之奏,且欲令郡贰长严戢吏奸。
上而圣君贤相问答之恳切,下而廷绅百执事章奏之敷陈,其为生民虑者无所不用其至,承流宣化,正有望于近民之官也。
天锡吾邦,得贤守令,为民父母,斯民举手加额,以谓郡龚、黄而邑卓、鲁,欣欣然而有更生之望。
有如王赋供输,前此州县之号令一颁,虽穷崖深谷之民,亦奔走奉命之不暇,孰敢有越厥志!
今也吾民之视守令如父母,而守令不以赤子待吾民,非惟不以赤子待之,且以非类待之矣。
申请府由挟势作威,乃欲置之于汤火中,银牌之大如门,悍吏之唬如虎,一邑震骇,神散魂飞,千百年古淳之民,未尝罹此虐燄也。
家之老稚,相视而泣,大则有家破之忧,小则有瘦死之患,号啼之声,上彻青冥,国家之所恃以为命脉者,乃欲一旦而斫削之,仁人君子不忍闻之而见之也。
作俑之吏方且扬扬然,以为我能为官办财赋,我能为官作威福,刻薄之政肆行,抚字之仁何在!
县吏则曰:「我即知县也」。
府吏则曰:「我即知府也」。
十四乡之贵寓巨室,我能钳之而制之;
十四乡之下户细民,我可生之而杀之。
狡焉小吏,弊例捷出。
已纳之税,一疋则有六贯之陪;
已输之苗,一石则有五关之贴。
以至上供折帛,又有三贯重纳之折;
丝绵每两则交称二十钱重,岂文思院有是秤也?
而又有所谓头脚者焉。
苗米每石则折纳六十贯,岂丰稔岁犹有是价也?
而又有所谓縻费者焉。
以至禾税畸零,每尺例有一贯之取,则又有脚钱钞钱者焉。
圣天子有苗税取民无艺之忧,今州县则取之过苛矣;
圣天子有秋苗高折价钱之虑,今州县则益之倍蓰矣。
平章有恭敬圣训之心,州县则若不知之;
台谏有遵体玉音之奏,州县则若罔闻之。
一有上司催科之榜,则宣之扬之,以揭通衢之墙壁,惟恐其不张皇;
一有圣恩宽民之旨,则秘之密之,以涂时人之耳目,惟恐其有见闻。
甚至前政预借之关,必不用今来趱借之令,必欲行问之于吏,则曰:「前政之行,不可用也」。
问之于官,则曰:「前政之借,不可理也」。
知县方欲有循理之言,而专局之官吏乃从而钳其口;
知县方欲动宛转之笔,而专局之官吏又从而掣其肘。
曾不思前日之借既以为非,则今日之借亦未为是;
前日之关状不可用之于今日,则今日之钞书亦不可用之于后日也。
诚如是,则民间预纳之钱,遽欲使之平白泯没于官,理耶法耶?
故乡民为之语曰:「去年预借官不还,今年典卖纳官。
今年趱借急如火,明年饥寒如何过」!
况夫屡年以来,县无正籍,止凭府吏随时标簿,暂尔批凿,影射乡民,今日之足钞,未必不为他日之具文也。
始也专局官吏之来,西风飕飕,黄叶悲秋;
今也专局官吏之去,四知不畏,暮夜行舟。
抑明月欤?
抑膏血欤?
将尽归于公朝之府库欤?
抑归于私家之囊橐欤?
人见其空箧而来,满载而往,妇子伺门,僮仆欢迎,私相告语,喜色津津,是虽一家之幸为可喜,不知一邑之哭不忍闻也。
呜呼!
蝮蛇之毒暂歇,虎狼之恶又来。
一邑元气,销铄殆尽,龟皮鹭股,岂堪频刮而频封耶!
但闻道路之间,攒眉而语曰:「前官去时削尽膏脂,后官来时刬尽地皮」。
一邑之民,罹此荼毒,抱此冤抑,欲以畀辟正理,鸣于县,而县官不之受;
欲以此情此意,白于郡使,而州县相为表里。
蕞尔小民,岂能回郡侯之听也!
于是相与语曰:吾邦有先达之尊,以尧舜君民为己任,行将霖雨天下,岂不能洒一滴以活吾邑之涸鲋乎!
某等今有哀痛一书,陈于百里,欲乞钧慈转而致之琴堂,以回一邑之生意。
先生今之文正也,必能以文正之心为心,垂情父母之邦,上为国家寿元气,下为斯民续命脉,达之州县可也,申于台部可也,闻于朝廷可也,庶使九重之仁无壅,斯民之疾有瘳,吏奸可绝,横政可宽,预借可免,而前官之关状可开矣,一邑幸甚!
先生其嘉听之。
蛟峰先生 宋 · 方万二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蛟峰外集》卷二
某闻士大夫达而在上,其德惠之所施,功与造化同。
夫造化天地也,嘘之则暖然而为春,万物以之生;
吸之则凄然而为秋,万物以之成。
此理出于自然,士大夫使然之功奚其同?
盖以眷负四海之望,唾咳风云,陶泓雨露,贫贱者可使之无贫贱,失所者可使之不失所,旨意之所寓,恩波之所洽,是虽使然之功,殆与自然之化同一机缄欤?
共惟某官,阙受间气以应昌期,以欧阳子之文章,收王文正之科第。
明料如包孝肃而宽大过之,镇静韩忠献而学问有馀。
受知两朝,道山蓬阁,药阶薇省,未几而分符,未几而荷橐。
共参大钧,论大政,垂绅正笏,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行将见之。
是当令饥者之求食、寒者之求衣、不遂者之求得,皆有望于名公之造化。
矧如某者,宁独无心于此?
某碌碌无似,年不后人,才不先人,误蒙以鉴轩溪堂之泽,俾纳交于笔砚。
穷通异命矣,而轸念之不忘;
云泥殊势矣,而予洁之犹故,非三世夙缘不尔也。
慨先人早世,母氏继亡,三妹一弟,笄者嫁,冠者娶,丛责于一身。
安居万山,欲耕无田,所资者泛舟之役;
欲蚕无,所织者贸丝之将。
云窗雪案之习,又不能与商贾相尔汝,所以孔方常下绝交书也。
吴门别业,搬载阻于江禁之严,颗粒无从。
水旱相仍,彊干乘之,反食主肉之弱,得不偿失,未免俾之易姓。
以无源之水而事灌溉,以不根之木而取花实,群疑满腹,众难戡胸。
所以不二十年,家徒四壁,先人之墓木虽拱,而慈氏之未入于九泉,风雨霜露,曷胜其悲。
弟妹之债仅圆,而妻儿之号寒啼饥,人不堪其忧,可谓宇宙间枯槎败蘖,春诞布,生意不相干预。
吁,造化吾固无望于天地,同造化之造化,岂无望于名硕耶?
周公瑾指廪,鲁肃得以济其饥;
范忠宣,其友得以葬其亲。
某也固不能无所求,求则于是。
执事以大魁登显仕,江浙东西,虎节龙符,或文墨之旧,残膏剩馥,贤于十部从事者,俾某袖之以曳长裾焉,晴花昼妍,丽锦春濯,彼必袭连城之宝为荣幸矣。
如是虽不指廪,指之者无非公瑾之廪,虽不捐,捐之者无非忠宣,生者感之,死者亦感之矣。
抑又闻之,士之已达,不忘交好之穷谓之仁;
士之未达,能求友好之贵谓之义。
仁者予其所当予而能周其急,仁莫大焉;
义者求其所可求而不例其进,义莫大焉。
某之所谓,其亦庶几于仁义者乎?
干冒崇严,不寒而慄。
蛟峰先生秘书署摘句 宋 · 方万二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蛟峰外集》卷二
涣膺宸綍,晋陟道山
天下第一人,宜独秉兰台之笔;
状元宰相,即并调梅鼎之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