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常总”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奉赠师参总禅师 北宋 · 沈辽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欲识东林路,匡庐第一山
昔人开胜地,大士启禅关。
鹫岭不遗法,虎溪谁敢攀。
因师访消息,为寄九峰间。
东林总长老108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东林广惠禅师(一 以下俱翰林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示谕,臂痛,示与众生同病尔。
然俗眼未免悬情,更望倍加保练。
《王氏博济方》中有一虎骨散及威灵仙丸,此仙方也。
仆屡用治臂病,其效如神,切望合吃。
元用虎胫骨,误写作脑骨。
千万相信,便合服必效。
自馀都下有干,望示及。
惠及名茗,已奉领,感刻感刻!
东林寺碑,既获结缘三宝,业障稍除,可得托名大士,皆所深愿。
但自别后,公私百冗,又无顷刻闲,不敢草草下笔。
专在下怀,惟少宽限也。
东林广惠禅师(二)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古人字体,残缺处多,美恶真伪,全在模刻之妙。
根寻气脉之通,形势之所宜,然后运笔,亏者补之,馀者削之,隐者明之,断者引之。
秋毫之地,失其所体,遂无可观者。
王朗文采、梁鹄书、钟繇镌,谓之三绝。
要必能书然后刻,况复摹哉!
三者常相为利害,则吾文犹有望焉尔。
东林第一代广惠禅师真赞1084年4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二、《东坡禅喜集》卷二、嘉靖《尤溪志》卷六、《庐山纪事》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忠臣不畏死,故能立天下之大事。
勇士不顾生,故能立天下之大名
是人于道亦未也,特以义重而身轻。
然犹所立如此,而况于出三界,了万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应物而无情者乎?
堂堂总公,僧中之龙。
呼吸为云,噫欠为风。
且置是事,聊观其一戏。
盖将拊掌谈笑不起于坐,而使庐山之下,化为梵释龙天之宫。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北宋 · 黄裳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
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
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自注:急须,东南之茶器。)
禅翁初起宴(原作寔,据四库本改)坐间,接见陶公方解颜。
颐指长须运金碾,未白眉毛且须转。
为我对啜延高谈,亦使色味超尘凡。
破闷通灵此何取,两腋风生岂须御。
昔云木马能嘶风,今看龙解(四库本作堪)行雨。
照觉禅师行状元祐七年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六、《演山集》卷三四
延平尤溪人也,施氏子,家于庐村。
为儿童时,礼郡僧文兆为师,名常总
及弱冠,试经得度牒,受具戒,遂之江南衡湘间,历参名山长老
及游黄龙,见南禅师,乃大悟,慧行并至,起用有体。
故其机锋,出没万变,泛应周给,不见其涯岸。
当时名儒要官与之语世事,皆言深知治体,旁达吏方,其言落落可听,使之入仕,往往泽加于民。
大抵论道之归与吾圣人无以异。
常谓释氏之学或不能自通于孔子,儒者或至于弃其师而学之,不能以心会佛。
及其弊也,此吾教所以见排于世欤!
熙宁三年豫章守始得,以为泐潭长老
堂殿弊坏,废去而新之,更十年始大就,聚徒数百。
衣上常有异光,众见之辄拜。
其光不可匿,而师且恐惑众,乃穴地以瘗之。
元丰三年,神宗诏东林为禅寺,选大士为之主。
九江李君昭远豫章守王公韶佥言非师不足以度众,礼命交至,而师遁走五百馀里,求者相继。
不得已,如其请,乃作法施之会,开演微密,敷锡于有众,而众言曰:「念师大悲,究竟惟我。
从师大慈,何为弃我」?
为言曰:「一切众生具一切佛性,譬如天地,无所损益。
故泐潭,我昔住时及吾去东林,吾昔未至及吾今往其地,有损益者不?
日无所损益,然则尔性亦无所损益。
是吾来亦无所从来,吾去亦无所从去。
是一切佛及一切众生亦如是说」。
是时百千众咸发菩提心,无所从来,然而师亦岂得不往哉?
惠远法师有《遗记》云:七百年后当有肉身大士,改创兹地。
则师之来,盖应世耳。
师至为之易其基址,变其制度,垂一纪,未始一日休役。
元丰癸亥,神宗诏师住持大相国寺智海禅院,师三至而三辞。
二事之详,见于《兴龙记》中。
聪明泉,得号于惠远法师,大旱不涸,自闻诏而竭,及如其请而溢。
六月防禦李侯端悫奏赐紫衣,明年仲夏,奏号广惠大师
晋植巨杉二本,有禁毋伐。
元祐二年将新神运殿,适乏柱材,师有意焉,一夕大风雷拔二木,如将以遗。
师尤为徐王所知。
四年,朝廷方设金禁,计未有以饰佛,俄而太皇太后特旨,赐金万箔,由是大像妙具妆严。
越秋七月,王复上章,言师禅学道行出乎其类,东南缁侣向慕依归,宜有以表之,遂赐照觉禅师
七年仲夏,一日顾为主事曰:「虚饰身后,无益之事,非老僧之志也。
然而诸子谁肯持吾形骨弃之旷野?
必劳常住,不若吾自为之」。
遂出囊中物,令造龛结塔。
九月壬子,谓侍者曰:「吾去化三日矣」。
甲寅之旦,召主事付院务,及午而浴,更衣坐方丈,命纸笔书偈言,授遗书,令侍者鸣鼓晓众趋方丈,而归,已端然化矣,寿六十七。
十月八日,厝于石塔,在寺之东西北隅
素衣而号者千人,送者万人。
《泐潭东林语录偈颂》已行于世,师常告其徒曰:「行解相应之谓祖。
自非超悟之士,必向三根椽下,洁己虚心,收视返听,体究大事。
俄而有见,则如醉者醒,寐者觉,岂不快哉」?
故其学者不敢有事于空言,皆能返求诸己,遂见性。
嗣法弟子百人,皆寓名山演法。
度门弟子二十三人。
壬申之春侍者祖珰谓裳知师之详,来京师求予文刻诸石,于是乎书。
九月望钱塘玛瑙寺僧照觉原过幽湖读书所出示诗数篇因其别也走笔赋诗一首为赠且有紫微山之约云 元末明初 · 贝琼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树著新霜未熟
更约葛洪丹井上,好诗连夜为君谈。
十月廿九日永昌寺访照觉 元末明初 · 贝琼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幽湖水落夜初冰,湖上云山翠百层。
一个小舟轻似叶,西寻玛瑙寺中僧。
舟中与徐文海叙旧追赋旧事三首词虽婉媚意实经常总不能效丽则之言然亦非香奁体 其一 明 · 张宁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龙髻盘云翠作翘,绣鞋尖小束轻绡。
鳞鸿附托芳心许,弟妹传呼小字娇。
彩凤竟分萧史,黄花瘦减易安腰。
无端却忆朱帘下,手劈云香待月烧。
舟中与徐文海叙旧追赋旧事三首词虽婉媚意实经常总不能效丽则之言然亦非香奁体 其二 明 · 张宁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将玉杵捣玄霜,红叶无情逝水长。
明镜已孤鸾凤影,罗衣空染蕙兰香。
东风梦觉空凝涕,秋月诗成欲断肠。
唯有谢家兄弟在,时时相见一凄凉。
舟中与徐文海叙旧追赋旧事三首词虽婉媚意实经常总不能效丽则之言然亦非香奁体 其三 明 · 张宁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能书能赋复能棋,学得功成欲向谁。
阿大中郎真有意,参军新妇竟难为。
莫思旧事成新事,相见閒时即闷时。
闻道赤绳系足,可能重和白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