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张尧佐特授光禄大夫依前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文恭集》卷二二
门下:祗修郊报,肃奉庙昭。
告虔前人,祼郁香之酒;
大旅上帝,飏槱燎之烟。
啜食洽于群神,助祭来于四海。
神人感悦,福嘏昭通,乐与臣邻,均兹休祜。
眷惟近职,时乃内徽,亟酬从跸之劳,参录陪祠之劭,用颁庆赐,式示宠优。
具官张尧佐,履尚淑均,器怀详敏,早会右文之治,夙驰居业之称。
发策俊廷,膺敛才之高选;
振缨公路达从政之大方。
寖服近严,稔更内外,委典京之尹任,峻司会之使名。
总治要烦,滋见计筹之善;
参图勤济,进联徽钺之崇。
有若孟津,亶为巨屏,陪我京室,控于河桥,用繄帅节之行,出委戎翰之近。
凭态成治,卓马来庭。
通文石之内朝,进班迩列;
陪甘泉之法从,预相缛仪。
志力允嘉,事为咸济。
逮端门之还轸,稽大寝之策勋。
崇以阶联,拓兹井赋,允为异数,用示泽劳。
于戏!
郊为国之上仪,有繄敷赞;
赏乃朝之茂典,敢废旧常!
往服褒嘉,勉思钦慎。
张尧佐(一 皇祐三年八月知谏院时作)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四六(第三册第二五一九页)、《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
臣等伏见张尧佐除授宣徽南院使,制命始下,物议腾沸。
况臣等以言为职,岂敢私自顾虑,各为身谋哉!
直以诞告再行,若固守前议,复乞追夺,于朝廷事体亦似未安,所以进退皇惑,不即论列。
虽然,事体有必须裁制者,不可不深察,臣等不得不极陈也。
张尧佐怙恩宠之厚,侥求觊望,不知纪极。
始欲得宣徽使,今讫行前命,付与之矣。
虽出领近镇,将来必求入觐,即图本院供职。
以至使相重任,名器之大者,尽可阶缘恩私,无求而不获,必快己欲,以熏灼天下,此不可不深察也。
伏望思已前之失,为杜渐之制,特降诏旨,申敕中书门下,谕以尧佐比缘恩泽,不次超擢,享此名位,已为过越,将来更不令处使相之任,及不许本院供职,仍趣赴河阳任所。
庶几厌塞人情,防杜閒隙。
臣等不胜为国纳忠激切之至。
张尧佐(二 皇祐三年八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九、《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卷九三
臣等近以除授张尧佐宣徽使,以物议沸腾,曾具奏陈乞诏中书明降指挥,向去更不除使相,及不许归本院供职,仍促发赴河阳,庶几稍弭谤讟,未蒙俞允,实切忧虑。
臣伏以陛下凡事克己,鲜有过举,止于尧佐厚甚,不无众口交非。
若厌物情,理须降抑。
然自去冬力争此事,陛下幸赐开纳,天下皆仰圣度,能虚怀以徇谏也。
今来重申前命,所以不即论列,乞行追夺者,盖为朝廷曲全事体耳。
其如大恩不可频假,群心不可固违。
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
伏望以国家至计为念,检会臣等前后所上劄子,早赐施行,不胜恳切之至。
张尧佐(三 皇祐二年闰十一月1051年8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三、《包拯集》卷六、《古今图书集成》铨衡典卷九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兼景灵宫使,又同群牧制置使
制命一出,中外惊骇。
张尧佐久以非才,滥司大计,利权反覆,物论沸腾,臣等累次论列。
陛下欲务保全,乃曲假宠荣,并领要职。
求之前代则无例,访以人情则不安。
臣实忧危,罔知所措。
窃惟陛下临御以来,凡所行事,悉遵守祖宗旧制,未尝踰越。
若乃进用臣僚,于先朝则李至丁谓,自尚书参知政事节度使钱若水旧任枢密副使,由工部侍郎只得观察使
于今朝则钱惟演枢密使兵部尚书节度使李士衡三司使尚书右丞李维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陈尧咨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并授观察使郑戬资政殿大学士户部侍郎并州二年,只授宣徽使,踰年方加节度使
此皆国朝之旧典也,自非德望兼著,亦不轻授。
尧佐何者,而兼是四职乎?
执政大臣,与国休戚,不能执守建明,曲有阿徇,成此过举,俾天下窃议,陛下私于后宫,不独于圣德有损,抑又事体不可之甚者也。
伏望陛下以祖业为重,以天下为意,免使奸倖有所窥伺,特出宸断,罢尧佐宣徽使之命,任以外镇,庶可稍息天下之议。
张尧佐(一皇祐二年六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八、《宋史》卷四六三《张尧佐传》
比年以来,阴沴过甚,水坏城郭,地复震动,大河决溢,沈溺者众,是皆群小之道盛也。
虽陛下精诚感发,未能遽然消伏,何者?
天道福善祸淫,与众同欲则依,从己之欲则违。
今亿兆之众,谓三司使张尧佐凡庸之人,徒缘宠私,骤阶显列,是非倒置,职业都忘,诸路不胜其诛求,内帑亦烦于借助。
法制刓弊,商旅阻行,而尧佐洋洋自得,不知羞辱,召来灾沴,实自斯人。
臣等窃以任用尧佐以来,百怪渐露,是上违天意也;
万口交讥,是下咈人情也。
违天意则善应差殊,虽禳祈祷祀,无以益也;
咈人情则治风颓弊,虽督率纠摄,无以拯也。
陛下何庇一尧佐,上违天意,下咈人情,而稔成危机者乎?
实为陛下痛之。
亲昵之私,圣人不免,但处之有道,进之合宜,使不践于危机,而常保于安地,斯为得矣。
若不恤人言,罔顾天戒,祸不止其人,又贻患于国家。
前古得丧之迹甚多,愿陛下留神究观焉。
张尧佐(二 皇祐二年闰十一月1051年8月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包拯集·补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宋史》卷四六三《张尧佐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睹陛下即位仅三十年,奉承祖宗谟训,未有失道败德之事,陛下固知之。
乃五六年来超擢张尧佐,群臣皆窃议于下,然而迹其过不在陛下,在女谒近习执政大臣也。
何以言之?
女谒近习动伺陛下之所为,知陛下继嗣未立而有所私,莫不潜有趋向而附结之;
执政大臣不思规陛下以大义,乃从谀顺指,高官要职,惟恐尧佐不满其意,使陛下有私昵后宫之过也。
此岂爱君之心哉!
且以本朝故事言之:昭宪皇太后诞生祖宗,有基命之烈,其诸弟杜审肇辈穷老才有得一节度使者;
雷有终工部侍郎讨平西川,得宣徽使
李至于先朝有东宫之旧,自工部尚书参知政事,才用为武胜军节度使
钱若水枢密副使李士衡尚书左丞三司使
以及陛下之朝,李维翰林学士承旨刑部尚书陈尧咨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并止换观察使
夏竦两府,自三司使户部尚书止得散节度使后二年方加宣徽使
郑戬亦曾任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大学士并州,后方加宣徽使又一年乃除节度使
尧佐谓之亲,则孰若杜审肇兄弟子?
谓之贤,而功孰若雷有终李至钱若水乎?
宣徽节度使并以与之。
若非内外协应,蒙惑攘窃,宁至此哉!
尧佐叨据如此,惭羞不知,真清朝之秽污,白昼之魑魅也。
况下制之日,阳精闇塞,氛雾继起,天道固于人事不远。
伏望陛下断以大义,稍割爱情,追寝尧佐过越之恩,必不得已,宣徽节度使择与其一,仍罢群牧制置使之命,俾之外部,以安全之。
如此,则仰合天意,俯顺人情,而重新盛德矣。
张尧佐王守忠不当加官奏皇祐二年九月 北宋 · 彭思永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宋史》卷三二○《彭思永传》
陛下覃此谬恩,岂为天下孤寒哉?
不过为尧佐守忠取悦众人耳。
外戚秉政,宦侍用权,非社稷之福也。
张尧佐不当与府界提点庆历四年三月1044年3月6日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余襄公奏议》卷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七、《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太平治迹统类》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外议皆云尧佐识见浅近,依托后宫嫔嫱之势,已得内降指挥,改赐章服,又从内批与省府差遣
大臣依违,不能坚执,遂与府界提点
伏惟陛下近岁以来,每事思治,损节淫货,放减后宫,绝斜封之官,无私谒之宠。
此皆日来亲行至美之事,安得更使外议籍籍如此?
臣深为陛下惜之。
大凡嫔御亲姻,但多与财帛,足表恩意。
尧佐进士出身,自当随其才望,与之差遣,何必躐等以腾物议?
府界提点,比省府判官,固是降等,然吕公弼前亦辞三司判官,就此差遣,未及半年,早已迁陟,议者不论其才,但云故相之子,所以进用太速。
将来尧佐若循此例升进,外议亦必谓斜封私谒之类,窃恐上累圣德。
若陛下必欲爱之,不若与有职田一近郡,足以表陛下屈己从公之德,于尧佐资叙,亦无所损也。
张尧佐不可进处二府皇祐三年八月 北宋 · 何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六九、《太平治侯统类》卷一○、《宋史》卷三二二《何郯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续资治通炮》卷五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臣伏见三司使礼部侍郎张尧佐庆历三年冬开州来,是时犹作南宫散郎
自顷至今,不五六年间,遂历尽要近,乃尹京邑,乃司计籍。
尧佐虽由进士登第历官无他过,然骤被宠用,人情皆以止缘后宫之亲,非复以才能许之。
三司使位望任使,为二府之亚,跂步便至。
尧佐三司使已踰年,若大飨讫事,众议谓陛下以酬劳为名,必当进用尧佐两府
果如众议,命行之日,言事之臣必以死争。
当是之时,陛下欲决用尧佐,则当黜言者;
听用言者,即须罢尧佐,酌之两涂,必难并立。
然用尧佐而黜言者则累德,听言者而罢尧佐则伤恩。
累德则损归圣躬,伤恩则怨起近戚。
欲圣躬无所损、外戚无所怨,莫如富贵尧佐而不假之以权,如李用和处之,正得宜也。
前古近戚,成败之间,其炮不远。
崇宠过当,则不免祸咎;
抑损得所,则必能安全。
祸咎、安全,不唯其家系之,抑亦国随而兴衰也。
此书传所载,不可悉数。
陛下聪明,固宜监观往事,以为社稷之计。
前岁陛下备礼册命贵妃,外廷纷纭,已有物议。
然臣当时未尝论列者,盖以天子列嫔妃之位,明有典章,若不干预政事,置亦无害。
今用尧佐三司使,已是预政事,癋于进处二府,则天下之议当以为如何?
尧佐进用与否,固亦未测陛下之意,然而已进用而后言,纵能追罢,在人臣颇获直名,于陛下已损盛德,固莫若先事而言。
冀陛下审处其事,使无过差,则君臣上下之道两得之矣。
臣以言责,在陛下左右,周旋四五年,但事干朝廷大体及大癚大蠹,无不论列,蒙陛下多赐采纳。
今以亲老,方将外补,唯于尧佐一事,心知不可,而遂不建一言,则异时臣负怀情不尽之责。
故于将行,不敢默默,而复布腹心焉。
伏望陛下幸采臣章,俯从公议,不徇一时之爱,以全千古之名。
则虽尽南山,不足载德美之盛,与夫宠一人而失天下之心者,不同日而语也。
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张尧佐乞知西京不允诏五月二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六
尧佐:省所奏:「臣皇祐三年内授宣徽南院使、判河阳军州事。
未满任,蒙诏赴阙供职,至今六载,自量尸素,深不遑宁。
近知西京阙人,未有除授,伏望特赐差委」。
事具悉。
宣导徽猷,任亲而事简;
居留京邑,地要而务繁。
惟予眷遇之臣,方处清闲之职。
载披来牍,深识乃诚。
虽奋其聪明,尚足以临涖;
而待我耆艾,宜有以优游。
实嘉尽瘁之心,难徇撝谦之意。
所乞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张尧佐宣徽使不当奏 北宋 · 陈升之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一五《陈成肃公升之传》
已成之命虽不可以臣故追革,自今愿鉴天宝之事,思已然之失,毋使阶缘恩私,寝饕名器,庶几防杜间隙。
仁宗张尧佐除四使不当奏皇祐二年闰十一月 宋 · 王举正
 出处:全宋文卷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右编》卷一四
臣伏睹张尧佐优异之恩,无有其比。
窃以尧佐素乏材能,徒以夤缘后宫,侥倖骤进。
国家计府须材以办经费,尧佐猥尸其职,中外咸谓非据。
近者台谏继有论列,陛下虽罢其任使,而复加崇宠,转踰于前,并授四使,又赐二子科名。
贤愚一词,无不嗟骇。
夫爵赏名数,天下之公器,不当以后宫疏戚、庸常之材,过授宠渥,使忠臣义士无所激劝。
尧佐居职,物论纷纭,固当引分辞避。
而晏然恃赖,曾无一言自陈,叨窃居位,日觊大用。
及异恩既出,复托以假告未祗受,其意尚若不足,继有邀求。
不虔君命,莫甚于此者。
汉元帝时冯野王昭仪之兄,在位多举其行能。
曰:「吾用野王,后世必谓我私后宫亲戚」。
本朝太宗皇帝孙妃之父,止授南班散秩
盖保全后宫戚属,不令事势僭盛以取颠覆。
伏望陛下远鉴前古美事,近守太宗皇帝圣范,追取尧佐新命,除与一郡,以熄中外之议。
伏以陛下自临驭以来,孜孜勤政,无有失德。
今忽行此事,有损圣明。
若滥赏必行,则朝纲威柄由此隳紊,四方骇任人之失,二鄙萌轻国之心。
臣方叨司宪,适睹除命,事干国体,不敢缄默。
望圣慈开纳,速降指挥
或臣言之不行,即乞罢臣宪司,出补远郡。
张尧佐不当再除宣徽使皇祐三年八月 宋 · 王举正
 出处:全宋文卷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九
近以张尧佐再除宣徽使,臣僚尝论奏。
且人君御天下,维爵赏为大公,授受非当,则天下窃议。
尧佐本常才,但以夤缘后宫,叨据非分。
去年冬三司使,除宣徽使,制命方出,中外莫不骇听。
其时臣与谏官、御史至留班欲廷议而争之。
寻罢宣徽使,尚忝节度名品。
今四方多虞,灾异数见,若非奖擢有功,任用贤直,则何以上答天戒,下慰民望哉?
尧佐自罢宣徽使,方逾半年,端坐京师,以尸厚禄,今复授之,益增鄙诮。
此乃执事之臣不念祖宗基业之重,顺颜固宠,不能执奏,制命既行,有损圣德。
若陛下不纳臣尽忠爱君之请,必行尧佐滥赏窃位之典,即乞黜臣,以诫不识忌讳愚直之人。
张尧佐宣徽使皇祐二年十二月具草,未上,闻尧佐宣徽使,遂不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六、《司马公文集》卷一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八九、《司马温公年谱》卷一
臣闻明主劳心力以求谏,和颜色而受之,士犹畏懦而不敢进。
又况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而望忠臣之至,直言之入,难矣。
臣之不忠,言之不直,而天下安、万事治者,未之有也。
臣窃见台谏官屡以张尧佐事上言,而陛下执之益坚,拒之益固。
前日台谏官等守閤请对,陛下却而不内。
中外之人,莫不骇愕,以为异事。
汉元帝欲用冯昭仪野王御史大夫,既而疑曰:「吾恐后世谓吾私于后宫」。
遂不用。
尧佐野王之嫌而无其才,陛下不次用之,数年间自散郎宣徽使
虽彼实有可称,天下之人安可家至户晓,使谓陛下不私后宫哉?
抑又闻之,人有种瓜而甚爱之者,盛夏日方中而灌之,瓜不旋踵而烟败
其爱之非不勤也,然灌之不以其时,适所以败之也。
今陛下贵用尧佐,远过其分,天下已侧目扼腕而疾之。
又复摧折忠谏以重其罪,是正日中而灌瓜也。
臣窃为尧佐寒心,而陛下独不为之深思远虑哉!
非独如是而已,前者,台谏官不得对之日,阴雾冥冥,跬步相失,寒冰著木,终日不解。
臣谨案《洪范五行传》:「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常寒」。
又案京房书谓之「蒙气」。
此皆阴气太盛,壅蔽阳明,上下否塞,疑惑不决之象。
天意昭然,有如教语,行道之人皆知其异。
陛下资性纯孝,严恭天命,容纳直言,深明得失。
此非臣之谀,乃天下所共知也。
独奈何以尧佐之故,忽天戒而不顾,弃人言而不从,轻祖宗之爵禄,违古今之明鉴!
书之简策,使天下之人有以议圣德之万一,或累于光融高大之美。
此臣所以日夜痛心疾首,寝不能安,食不能饱,深为陛下重惜者也。
臣闻臣之事君,犹子事父也。
岂有父获大谤于外,而子不以告,且不谏哉!
惟陛下亟召谏臣,使竭其所闻,采纳其言而慰安其意,以厌上天之心,解外廷之惑,辟忠谠之路,塞宠倖之门,则天下欢然歌诵盛德,岂有穷哉!
汉明帝德阳殿,钟离意谏,即时罢之。
后乃复作,殿成,谓群臣曰:「钟离尚书在,此殿不成矣」。
然则明帝非不欲为殿也,所以屈意罢之者,欲全谏臣之节,而开直言之端也。
台谏官前后言尧佐者数矣,陛下曾不留神省察,少为末减,以慰其心。
夫人主所欲为,人臣岂能强变之哉?
顾自今以往,事复有大于尧佐者,在列之臣噤嘿拱手,视之而已矣。
此非朝廷之福也。
不然,群臣犹朽木,陛下犹雷霆,安可以力校哉?
惟陛下察之而已矣。
威胜军张尧佐閤门宣赞舍人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横塘集》卷七
敕具官某:金兵内侵,绵上阙守。
尔初临孤垒,安集惊扰之馀,佥谓有劳,宜膺褒宠。
赞仪上閤而剖符边州,亦武士之高选也。
益懋勤绩,以对恩荣。
可。
张希元承事挽词二首 其一 宋 · 孙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秀发豪眉覆两颧,身长九尺地行仙。
楚人尚记庚寅日,晋客浑疑甲子年
批凤玺书光洗眼,刻鸠灵杖稳随肩。
世人欲计吾公事(宋刻本作记吾公寿),膝上郎君(宋刻本作官)雪满颠。
张希元承事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门外魌头引葬箫,寥寥繐帐北山
槐宫(宋刻本作柯)一梦惊三世,殿千龄数七朝。
此夜骑星上南极,他年跨鹤东辽
摩挲铜狄长安道,试问飞车(明钞本作龙)傥可招。
张希元 其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七、《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九
衰老百罹,变故零落,第闻希元寿福康宁,独殿诸老。
属方屏迹,不获奉几杖以为恨。
连雨,寿体尊安。
某方自荆溪还,书疏满前,酬应悤悤,不果以累纸为礼。
张希元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七、《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九
生朝猥蒙记存,真得老人一瓣之供,与区区瞻想星文图画中者相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