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八、《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
敕某:尔尝为令,而能以材谞为在势所称。
寘诸京官,以懋乃绩。
往践禄次,愈其勉哉!
可。
李杲卿京西转运副使张公庠广东转运副使楚潜广西转运副使吴革广东转运判官1086年6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敕某官某:朕即位以来,发号施令,务求厥中。
而宽者喜纵,忘先帝之约束,急者乐刻,袭文吏之故态。
汝以才能治状,达于朕听,其往视之。
夫治民如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可。
昨日小诗同致上读张元善中散丈诗爱其读书轻富贵之句作绝句一首(原注:本次五卷谢酒之什) 宋 · 晁说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风流自古称张绪(原作诸,据四库本改),诗句孰如孟景阳。
今日读书轻富贵,当家好处得兼将(自注:张丈,昭德邻曲也,说之拜于儿童时,计经略待制必亦识之。)
乞罢黜张公庠劄子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横塘集》卷九
臣访闻通判福州张公庠在任贪污不法,自知公议不容,乃扇摇军情,归怨监司帅臣
监司帅臣日不自安,而提点刑狱司已具劾奏,即未闻朝廷施行。
契勘福州去年兵变,絷杀帅臣柳廷俊,朝廷失于究治,今馀党尚存。
公庠职为倅贰,不能抚循,乃缘己私,扇惑诸军,窃虑祸变近在旦暮。
去年已是覆辙,而近日建州军贼犹未就擒,不可不戒也。
张公庠,欲望圣慈检会福建提刑司所奏,速赐罢黜施行,以解一方危急。
仍乞下本路牒邻州鞫治罢犯,明正典宪。
取进止。
寄题张元善总领新作楚观壬子九月十六日1192年9月16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章华芜没岳阳城,风月还从此地分。
目极洪流江接汉,胸吞大泽梦连云。
年丰栖亩粮盈野,士饱腾槽马轶群。
收取关河报明主,云台烟阁伫奇勋。
张元善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八、光绪《续浦城县志》卷三三
辞免文字极荷留念,危疑之迹,久为贤者之累,尤以惭悚。
今复遣此人,乃漕司借来。
省状公劄已与钱令自投矣,只烦因见扣之。
状稿录呈,区区卑意只是如此,更无他说。
如云立节抗论,却非事实,而反以益其疑忌。
盖平生辞官只是两事,一则分不当得,二则私计不便而已,非有他也。
所云如有差妄,却与此事体不同。
若是本等差遣力所能堪,岂有不受之理?
但名位超躐,或非力所办,则亦不得不辞耳。
清源之说,尤非所敢闻者。
中固不见容,外亦非所堪,衰晚如此,精力昏耗,一事做不得,只得一日安静即是一日之福,此外无所求也。
对班果在何日?
不知欲论何事?
来书所云非甚利害不暇谋人者,何见事之迟耶?
观二谏之去,江夏之升,此乃不犯手势而斡旋运转无不如其意者。
自古小人所以败乱国家,岂皆凶恶猛鸷,有可畏之威而后能之?
但有患失之心,便自无所不至,先圣言之精且切矣。
南台西掖,乃为差彊人意者。
然不清其原而窒其流,恐徒费力而无补也。
南床击去新谏,此已明与之忤。
渠既不得志,必须更寻一枚如此等比置之本处,不知又将何以为计?
此事不远,计只在旦夕矣,可因见痛针劄之。
此公虽未相识,然见其文字,知其纯厚,不会骂人。
须力从臾之,以速为上,稍迟一日,即坏一日事矣。
二谏之去,必须有曲折,幸子细报及。
天下事只有个做,有个不做,无如此依违侥倖之理。
彼之隐忍回互,盖曰将以有为也,而所就者亦止如此,与奋发直前者相去亦复几何?
向使奋发直前,果去祸根,却未必不做得事也。
境外之事,则诿曰无后段,不知如此拱手安坐,几时是有后段时?
此事苦痛,更是无告诉处。
不知祖宗之灵何负于此辈,而忍至此也!
诚父迁后相见否?
闻渠曾与之邻居,相与甚厚,须有以警觉之。
纵不能回戈奋击,且得不为所使以害善良,亦幸事也。
萧果卿初除御史虞丞相意也。
人或贺之,萧喟然曰:「彼见吾愦愦,谓我不能言,而以是处我也。
其轻我甚矣」!
不数日首论其党,遂并攻之,论者服其勇云。
经总制钱若只如此减得不多,全不济事。
熹去年有一劄子,曾降出否?
诸公之意非不欲速行,只是怕诸路条上,乞减太多,难可否耳。
若未定论,且守前说为佳。
过了此番,又无时可理会也。
绍兴和买,熹向有一说,欲减总额零数(十四万中减其四万。),而后以田亩馀财诸般物力贯头均敷,庶几重者得轻,而元无者所增亦不至重。
后来不曾上得。
郑书赴镇时,曾写与之,不知渠后来如何区处也。
广西钞盐只是州县苦之,必不至大为民害。
复官卖,却须有害民处,以本路观之可见矣。
详观所论,大率见得人情事几未甚分明。
此乃平日意思不甚沉静,故心地不虚不明,而为事物所乱。
要当深察此病而亟反之,古人所谓安而后能虑,定而后能应,正为此也。
若只如此泛泛度日,即恐枉得道气之名而不享其利,徒有损而无益也。
千万留念。
张元善 其一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三、《象山集》卷一六
漕台数有便邮,其发多值冗,不克附问。
累托象先致意,会次当必及之。
严山盖仓,其说未善。
若谓以舟致之襄阳,则江、汉湍浅,旷日持久,当涨溢时,风涛险悍,类不可行。
陆运则自严山班竹号六十五里,山路阻隘崎岖,其实不止此数。
又类有水隔,春夏之间,每用阻绝。
本军至班竹八十五里,乃坦涂
严山非市井去处,人烟疏阔,储草则可,储则难于看守。
莫若葺军仓以储
子城既固,如在枕上矣。
长林巡视小路,常亲历其地,叙说甚详,已备在公状中,幸裁之。
九江德化邓约礼字文范,阶为文林,今冬当代。
其家世建昌,乃临川李侍郎德远之婿。
其居旧遭回禄,未赴德化时,寓居李氏。
今其妻兄官满归临川,邓丞欲及未代前一归建昌营居舍,愿丐使台一檄。
若蒙垂允,但付此间,旦晚即附往也。
亦尝托象先转浼,谅必无阻。
此公乡里之秀,端悫纯正,甚有宦业。
比年摄两邑,当事之难,拯其敝坏,更使为佳地,民之戴之,不忍其去,无愧史册所书,异时真可备药笼中物。
韩昌黎《守戒》,以「在得人」卒章,要哉言乎。
敝邑两令皆贤,教官时有裨补,自签以下,皆悉以营职,无有异志。
税官颇谬,近得一指使佐之,其职顿举。
拙者不过扶持劝勉,使其善意不替有加,庶几蒙成以免戾。
今农贾安帖,吏卒抑畏,盗贼衰息,作则辄获,讼牒之少,乃至旷旬,械笞尘委,五刑植立,试用希阔,用必聚观,此岂迂拙所能坐致?
窃自幸者,亦同官适逢其人耳。
方至此时,积讼颇多,非其俗恶,乃不能无败群者耳。
此辈遨游城市,持吏长短,无理致争,期于必胜。
敌不能甘,遂成长讼,诸司不止,乃至台部。
初既精求案牍,辩其曲直,既又晓以义理,使得自新。
能自伏义,愿改者固十八九。
至于怙终之人,虽稍柔服于一时,尚图复逞于他日,同恶亦视此为消长。
所大幸者,诸司皆贤明,此辈无所复逞。
今讼之日少,俗之日厚,亦正以此。
向来得书,谓未识张监
张监趋向甚正,议论有典刑,到任以来,文移条理,每每可服。
张宪九江时,假道识之,蒙渠约饭,亦自道其政,大抵亦有家法。
闻到常德多病,少见宾客,公文亦多传入宅书押,若无所执,何引大体,卧护政亦何伤?
虽曰德星聚可也。
稽之事实,乃有大谬不然者。
今败群之人皆走宪台
此辈不之他司,而之宪台,殆必有侮而动。
今不问宜可,动辄索案。
案之往也,又不知所处,动辄可怪。
宪台之吏最无礼,而又能,观其文移行遣,似皆出吏辈。
敝邑亦有数事,他郡可推而知之。
未欲尽述其本末,若欲知之,后便禀闻也。
象先与之相善,不知能有道以已之乎?
奸吏猾民,托以扰郡县,害良民,伤政败俗亦不细矣。
官之不可非其人如此哉!
久不奉问,引笔辄累累如此,可一笑也。
张元善 其二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四三、《象山集》卷一六
并启三函,良佩谦眷,备承作止,足慰倾驰。
事皆得请,尤用感服。
近日得雨稍大,境内颇周遍,唯傍江陵界上多未种,此恐无及耳。
和籴一事,得不及敝邑,可谓大惠。
属者不雨,曾未踰月,民已艰食,亟发常平,四散赈之,仅免狼狈。
继此雨泽沾足,倘得中下熟,敝邑欲自措置,私籴少米,贮之乡间,以为异时之备。
此谋或遂,皆门下之赐也。
修城会子,甚济空乏。
馀会若便得乃幸,望示其期交纳银纲处,免苛留之患,皆藉馀庇。
兑换会子二万贯,其数甚少。
闻之去年换会子时,官府行之灭裂,细民又不善观揭示,误认下文立限三月之内,有不及之数,并仍旧流转交易买卖,遂收不损坏者,不赴场换易。
及至限满,既行使不得,悔之无及。
今此惩前日之害,丛凑来换,官吏见发到会子不多,遂人限其数,日限其人,来者颇以为病。
前日令其限数日换三四千缗,来者原原,后又将不止。
又以商人以会子难得,滞留于此,所积或三四百千,或七八百千。
官吏见其数多,又是商旅,又限其数,不肯换与。
来诉淹留折阅之状,势不容不换与之。
所发会子,不供数日耳。
公移再求五万,势恐未止此数。
若觉未足,又当上浼。
前日得新漕台复书,见其辞气温厚,有前辈典刑,甚为之喜。
第前此不相识,未欲遽以片纸输腹心。
象先书中,屡言林干之贤,欲通书,偶亦未及。
漕台会次,得借一言之重,使获区区牧养之志,不胜幸甚!
郡县非得使家相知闻,相假借,则吏文之能掣肘者多矣,切幸介念。
汪长林真爱民如子,近有奸民杨汝翼、方九成者,嗾其党类十馀人,拥帅庭,诉其虐民。
词中有云:「欲诉本军,又恐知军删定太慈;
若只送县,愈起雠民之意」。
某在此初未尝以姑息从事,猾吏奸民为柔良害者,屡绳治之矣。
单辞虚伪,或不待两造而得其情。
寻问根本,与之反覆,顷刻之间有奸露辞屈,伏罪而去者。
区区于此,自谓有一日之长,讼争之少,盗贼之衰,殆亦以此。
愚民但见械笞尘委,试用希阔,往往有慈仁之说。
其奸黠驵侩者实有所惮,且恶其不便于己,他未有可以中伤,且倡和其间,加大慈等语,以为媒蘖之地。
帅庭之讼,此其验也。
帅方祷雨未应,此辈乘时投辞。
帅旧知长林,方得书称叹其美,见规某不能拈出,此牒寻至,亦不能不疑。
观其判辞,不止于疑,遂至盛怒
章丈贤甚,某即以书解之,涣若冰释,此等尤令人敬服。
王谦仲隆兴时,曾传闻一事,即以书告之,政与此相类,谩录往一观。
此等亦不可不知也。
后见谦仲报书云果有是事,但所判甚平,却不至于长奸也。
此间号民淳,但细民淳耳,至其豪猾,则尤陆梁于江、浙也。
因笔,不觉忉忉。
张元善癸未同年 南宋 · 袁说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同年几合几分违,三十年间见日稀。
尊酒相逢今也幸,诗书论政旧焉依。
慈恩故事嗟回首,吴地清谈对落晖。
平世功臣在公等,尚期努力佐龙飞。
满江红 次韵张元善 元 · 周权
 押词韵第八部
缟兔黔乌,送不了、人间昏晓。
问底事、红尘野马,浮生扰扰。
万古未来千古往,人生得失知多少。
叹荣华过眼只须臾,如风扫。

篱下,门前
身外事,杯中酒。
肯教他萧瑟,负持螯手
漠漠江南天万里,白云入望何时到。
倚西风、吼彻剑花寒,频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