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西兴寺值雨次吴警斋先生 宋末元初 · 丘葵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松风一道作秋声,阅尽山僧相送迎。
佛法西来随处见,梅花老去为谁清。
亦知身是客中客,试问朝来晴未晴。
一笑大雄山下路,幽人携手每同行。
吴茂先悼亡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王生驰梦日,潘令悼亡年。
雨灭巫峰外,云沈洛水前。
笑言孤枕共,形影一灯悬。
好借文成术,纱厨望昼眠。
吴茂新侍郎三首 其三 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衰老(二字原缺,据冯本补)归休矣,公曾怂恿之。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原作耳,据冯本改)诗。
(原缺,据冯本补)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吴茂新侍郎三首 其一 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乘骢马,安能作噤乌。
去因攻(原缺,据冯本补),来又荐君谟
□□延英疏,丹青洛社图。
呜呼传不朽,犹足(原作是,据冯本改)警奸谀。
吴茂新侍郎三首 其二 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先□皇志,公除法从真。
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
宿草(二字原缺,据冯本补)俄封墓,柔蒲谩裹轮(原作谕,据冯本改)
岂无南董氏(原作□南董代,据冯本改补),奋笔传名臣。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一 1256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朝阳凤咮(原作味,据卢本改)更谁同,回首啾啾笑候虫。
洛下二龙闲马吕,建中两豸数邹龚(自注:山谷诗:且喜龚邹多冠豸。)
呼来伯雅聊排闷,叱去奴星莫送穷。
华发未交衰飒甚,敢鸣破釜(原作谷,据冯本改)答编钟(自注:古钟鼓字皆从重。)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二 1256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朝骑宝马听鸡声,夕问归舟灶婢惊。
手扳抽还无责任,谏书讫了少施行。
有时短褐过邻舍,不记巍冠待迩英
善类合离关世运,非人颊舌所能争。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三 1256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曾听仙韶宴玉津(自注:辛亥恭谢日,某忝侍御宴),岂知金弹忽危身。
谁为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
拙射元非落雕手,村眉难比扫蛾人。
新裁白纻衣如雪,一点休教染洛(冯本作俗)尘。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其四 1256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
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
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
君畴仲晦蒙仲再和余差须二诗警斋侍郎又继之趁韵走谢 其一 1258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丹炉爆裂话头差,揽镜颜苍两鬓华。
不记省(原作雀,据冯本改)中咏药,径归韦曲问桑麻。
卿云方荐汉郊庙,郊(原作效,据冯本改)岛难鸣唐国家。
谁向玄都君子说,有春风处有桃花
君畴仲晦蒙仲再和余差须二诗警斋侍郎又继之趁韵走谢 其二 1258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垢衣忘浣虱游须,岂有村情似长瑜
作圣德诗无乃怪(自注:范公云:被怪鬼坏了。),进文鉴序近于谀(自注:水心云:无一笔不謟。)
热中人有谗余者,殿后天将寿我乎。
晚觉陶翁嗔子懒,不如坡老愿儿愚。
吴警斋侍郎二首 其一 1262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抽得不赀身,惭愧君恩厚(原作厚恩,据冯本乙)老臣。
扇障绝胜一青盖(原缺,据卢本补),杖(原缺,据冯本补)扶安用两朱轮。
门无造请冠裳懒,室(原缺,据冯本补,卢本作箧)有昭回翰墨珍。
道是全人吾岂敢,温公才做九分人。
吴警斋侍郎二首 其二 1262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帝悯龙钟许放还,梦魂尚记侍威颜。
难陪贡禹王阳后,犹在申公辕固间。
昔领群仙上蓬岛,今为居士香山
痴年八十官三品,不欠浮名只欠闲。
警斋侍郎二首 其一 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颜苍鬓秃旧词臣,几见台家局面新。
栖碧山中真大隐,立红云畔是前身。
鲁公昔有书干(原作赋千,据卢本改)禄,杨子今无赋逐贫。
纵使未能追绮皓,绝胜赐杖给扶人。
警斋侍郎二首 其二 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家传岂有枕中方,敢向尧朝议大章(原缺,据卢本补)
难入高贤真率社,且寻童子钓游乡。
有西畴事咨衡宇,无北山移诮草堂。
独恨才衰诗不进,傥容摘艳更薰香。
警斋吴侍郎被召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旧人仅有鲁灵光,银信(原作星,据冯本改)翩翩下帝傍。
龙去十年闲(原作闭,据冯本改)卧洛,凤来一日再鸣阳。
玺书下访刍言急,月食回思榄味长。
善类合离关世道,祈公趣驾勿循墙。
警斋侍郎放翁茶山五言寄余次韵一首1258年 南宋 · 刘克庄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髫龀参诸老,辱置书册前。
上起马本纪,下迄李续编。
积勤迫榆景,扶病登木天
貌丑况古妆,臂短非善缘。
时人讪晚谬,弟子嘲昼眠
堕甑懒回顾,弃扇羞(原作差,据冯本改)乞怜(二字原缺,据卢本补)
众皆惊曲径,余惟泥方穿。
平生忧世病,华佗不能痊(二字原缺,据卢本补)
仰即丹凤鶱,俯视磨蚁旋
居常哂触蛮,安肯分济川
舐鼎堪骨蜕,载质从心悁。
何当坐一月,大胜读十年(二字原缺,据卢本补)
惜哉已耄及,晨镜雪满颠。
仙家能返童(原缺,据卢本补),肘(原作财,据卢本改)后傥能传(二字原缺,据卢本补)
警斋侍郎(二字原缺,据冯本补)舟和放翁五言过奖(原作浆,据冯本改)衰朽且示雄文二编次韵一首1258年 南宋 · 刘克庄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原作孰,据冯本改)读公诗文,高出骚选前。
蹇余相追逐,严句入杜编。
里鼓闻(原作□鼓□,据卢本补)咸池,山歌混葛天。
刀圭靳付授(原作受,据卢本改),分寸难扳缘。
偶逢浮丘伯,月下吹箫眠。
凤咮不可和,蚓窍殊自怜。
披我云锦裳,易去短褐穿。
啖我玉井,洒然渴肺痊。
回澜使东之,斡天令左旋。
斯文恃砥柱,诸老随游川。
交游愧忝窃,薰摘劳结悁。
当论先后觉,宁较大小年。
(原缺,据冯本补)得渥洼骏,共登昆崙颠。
指点归宿处,目览非耳传。
吴茂新侍郎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端平二谏,臧孙、史鱼,仁义百篇,丹青炳如
阙政必规,廊庙乘舆,老奸宿赃,笏击笔诛。
贤恃宗主,恶歼魁渠。
朝野皆曰,去非、舜俞。
淳祐二谏,斯人之徒,首攻亲昵,并指佞谀。
左迁而去,饯者倾都,诸生举幡,好事绘图。
朝野亦曰,茂新、南夫。
局面既更,时异事殊,帝思两贤,召节载涂。
各据机要,联镳天衢。
自昔再入,瑕多掩瑜。
前范后邹,既卷复舒。
田讽云梯,刺灵乌。
公不少阻,及霤伏蒲。
世有公议,公有谏书。
洪豸之擢,由公吹嘘。
豸第一义,瘠环痈疽。
玉音谓公,卿往调娱。
豸顿首曰,臣死不渝。
是国巨蠹,必拔根株。
磔蟆救蚀,驱蛇放菹。
公复于上,皆臣之辜。
持橐未拜,襆被与俱。
一闲十期,浮沉里闾。
□使奥装,有宅一区。
亲朋来者,和汝倡余。
亦或放浪,□席樵鱼。
先皇之末,诏遣锋车。
人谓久郁,必且疾驱。
公方逊避,其来徐徐。
何物奇恙,丹艾莫苏。
麟伤鲁野,龙去鼎湖。
遣告新讣,闻者欷歔。
嗣圣访落,属意耆儒,夏卿之拜,仅泽其孤。
嗟余与公,志念素孚。
余晚见收,入承明庐。
故旧寄声,率相揶揄。
众皆曰贡禹之弹,孔光之扶,古有之矣;
公独曰渊明之归,子猷之返,子忘之乎。
敬受此言,铭之座隅。
公为飞仙,游乎物初
余迫大耋,累然病馀。
赍此掬泪,沥于束刍。
警斋吴侍郎神道碑1265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一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理宗皇帝在位四十一年景定甲子九月,召前礼部侍郎吴公赴行在。
未至,踰月而帝上宾。
新天子继志述事,公首擢兵部侍郎,然公已属疾,拜疏乞挂冠矣。
天下闻而哀之,诏与遗表致仕恩。
公讳字茂新,先世自晋江同安
曾大父琏,大父宗,皆里耆儒。
,三偕计吏,擢庆元己未第,为尚书程文简公之客,仅教授柳州佥判郁林州而终,赠朝议大夫
恭人王氏。
公自髫丱,语出惊人。
绍定戊子乡荐,擢己丑乙科,授从事郎、威武军节度推官
内艰服阕,授惠州推官
陈三枪犯潮、广,抑斋陈公韡方督三路馈饷,公躬部送往返。
广卒叛,郡寮或遁去,公独佐赵侯希䈣捍禦。
秩满入都,袖文谒梅亭李公刘,荐于朝堂,差教授福州
士多挟贵寓求学职,公专以课试定去留。
储学廪之赢,葺庙学,刊《通鉴纲目》。
台阃如王公伯大、曹公豳、李公大同、徐公清叟皆以京削荐。
李公韶贰春官,为合颖,班改宣教郎、知潭州攸县
葺丰积仓,补亡,缮邑庠,作高门。
贡士庄尤薄,倡大姓协助。
郴寇震邻,公总扼要害,境内肃然。
二考,抑斋元枢建阃,辟机宜文字,事必咨焉。
结局增秩。
淳祐庚戌谒光范,忠定郑公恨见之晚。
文南省,揭晓,除书库官,迁太学博士
踰月除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
奏疏以正纪纲、通言路为第一义,抨弹所及多贵要亲昵,不少回互。
冬至雷变,与同台御史潘公凯交章论:「旧学初相端平,人以小元祐目之。
比及再相,内降颖出,不闻杜衍之封还;
大计未定,不闻韩琦之力请。
以陈力不能之时,昧知足不辱之戒。
丙申之雷,引咎策免,今兹之雷,不闻辞位,是君臣皆以天变为不足畏矣。
臣谓其咎过于张禹,臣愿自比于朱云,宜俾奉册就第,而登庸有德望、宦官宫妾不知名者代之」。
上方礼貌师傅,疏入报闻,二公皆求罢,诏以大理少卿留公,不拜而去。
夕郎董公槐封还词头,亦去。
都人士祖饯,四学作为诵诗,直声塞穹壤矣。
踰年,上思之,除直秘阁广东提刑
盛夏南辕,所至洗冤泽物。
臬台节制摧锋,公恩威相济,将士悦服,溪洞怀畏。
每曰是邦乃张曲江故里,周濂溪、杨诚斋旧治,慨然想其遗风,辟相江书院,重建讲堂,扁曰「道立」,文风一变。
期年而召,道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入对言:「今和籴扰民,征搉困民,抄籍夺民,科敷病民,怨气极矣。
淮蜀连岁被兵,尤可哀痛,而上下崇粉饰为承平,事秘密为暇豫。
愿畏帝眷靡常,忧祸至无日,绝内降,裁私恩,聚忠贤,抑嬖佞,节不急之费,去不良之牧。
《传》曰『知惧如是,斯不亡矣」』。
上欣然开纳,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讲
时盛夏犹寒,公言崇阳抑阴,又演其说云:「塞倖门使宫闱之阴不得干外朝之阳,屏邪佞使小人之阴不得胜君子之阳,固封守使夷狄之阴不得犯中国之阳」。
又言蜀危,乞命重臣建阃及治余玠宾客程逢友、朱申、李卓等之罪。
又言子如孙稛载蜀宝货东下,宜下于理,没入所窃以饷军。
又言余晦败事遁归,宜夺从臣恩数。
时戚畹寺人稍有声闻,公因黄雾淫雨,言:「仁宗靳一通事舍人不与,高宗邢焕待制观察使英宗韩琦之权,押空头敕还任守忠孝宗陈源外祠,陛下独不能乎?
未能抑之而又长之,未能去之而又纵之,此天意之所以未回也」。
西太乙宫新建,驾将款谒,公陈三不可,略曰:「名为祈谢,迹类游观。
况驰道越在关外,支犒重费国力」。
上悚然中辍。
它建明弹击不胜书。
上访宜冠豸者,公荐洪公天锡,首论戚官董宋臣等三人之罪。
上使公谕洪易疏,洪抗论愈峻,公奏乞行天赐之言,又奏:「臣不能顺指,甘受诛殛」。
洪改太常少卿,不拜;
公改礼部侍郎,亦不能安矣。
琐闼因而倾之,遂与洪公相踵而去。
开庆改元,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未几,后省言其前论蜀守之误,夺职罢祠。
馀复
先帝末命予环,今上初政,召持橐而公薨矣,呜呼悲夫!
公生于庆元庚申,得年六十有五,赠通议大夫
配陈氏,泷水孝仁之女,赠恭人
男一人,基,承德郎
女一人,早世。
孙男一人。
初,公葬陈恭人于积善里文圃山之麓,咸淳乙丑十二月某日,基以公合葬而问铭于余。
余论次公平生而有感焉。
自昔人主有性不喜人谏者,有追仇尽言者,理宗皇帝则不然。
公始论旧学而去,人曰撄龙鳞矣,然未几而衣绣,又未几而召拜拾遗执法
后忤左珰而去,人曰捋虎须矣,然至于将凭玉几,尚朌银信。
自古及今,圣度如天,容受直言,愈久而愈见思,未有如吾理宗之懿也。
公与忠定郑公非素交,郑公于公擢之如此之骤也,公与郑公绳之如其严也。
使遇李林甫、秦会之,必阴中偃月堂之毒、大害书于格天阁之下矣。
而郑公终始含洪,公与潘、董各优游閒燕,岂特理宗之德不可思议,若郑公之量亦岂易及哉!
公文章温润典雅,各有体裁,凡数十卷。
惟奏议三大帙,皆通达国体,切当帝心,宜别为集。
虽愤世嫉邪,谊形于色,然于善类极拳拳。
尝荐三十人,多知名士。
白简指陈,皆老奸宿赃、腐夫憸人自绝于清议者,非若近世浅丈夫屑屑于儿女恩怨也。
晚使粤,卜筑城中,为三堂一斋,曰桂堂以合族,曰师贻以奉先,曰学林以藏书,斋曰警斋,皆宸翰也。
暇日与里社诸公觞咏其间。
余居邻郡,公时以诗筒往复,世故不复挂口。
公在台霜棱铁面,然与乡里人处恂恂如也。
待族姻朋旧极委曲,为乡相苏魏公谥正简
谢审计图南、王太博南一皆邑耆艾,极力推挽。
抚爱弟龙溪主簿煓如子,郊恩首及之。
余交游多矣,公相知深而相于久。
方公炎炎时,余绝不通问,后公出而余入,间得书,常讽余早退,庶几古道谊之交者,铭公非余而谁?
铭曰:
昔戆叟兮有言,立初节易兮保晚节难。
迹前修兮究观,若子方兮志完
其始进也,壮哉瑶华宫之谏兮,灯笼锦之弹;
其重来也,李悔送行之诗兮,田发染丝之叹。
岂不以其妍华于春熙兮摇落于岁寒,有美一人兮节高而名全。
前攻安昌博山而斥兮,后忤痈疽与瘠环。
又荐豸兮助杂端,奋螳臂兮犯龙颜。
与豸俱去兮退而考槃,千仞而坠兮十期之间。
林密兮山深,发白兮心丹。
永穆陵之环召兮,辞新天子之橐班。
哀人生之奄忽兮,奉讣问而汍澜。
乱曰:驰万马于畏涂兮,昔心忧乎税驾;
飞双鹤于华表兮,今事定于阖棺。
幸谏草之不朽兮,必见采于史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
句首原有一「江」字,据清抄本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