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元城埽行河1071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怒河秋涨俯都城,纵啮长堤岂易平。
气悍若从天上落,势高难使地中行。
筑垣居水虽危事,沈马回波是至诚。
故道几时循禹迹,免教常岁害民生。
儒林郎秀州华亭县尉刘安世可守越州上虞县令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六、《苏魏公文集》卷三三
敕具官某:剪除盗贼,肃清闾里,尉事也。
尔随牒远方,能勤厥职,剽聚之党,一举而擒。
录其前劳,易以邑令
勉收抚字之最,式伫甄拔之恩。
可。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元城埽行河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鼓千夫下揵声,缺堤漏穴几时平。
盘涡倒吸湍流住,巨浸疑浮厚地行。
举锸每年劳众力,治河无策贡愚诚。
赖公自有安邦德,何处风波敢更生。
朝散郎右正言丁骘左正言宣德郎秘书省正字刘安世右正言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彭城集》卷二二
侍从之臣,朝之精选;
谏争之职,士所深愿。
为其班著在日月之际,论议有耳目之助。
上之用人,既其甚难;
下之自达,固亦匪易。
惟忠信笃厚,乃能当其任矣。
庀职右垣,绰形善誉;
安世雠书中秘,素著高节。
足以膺此慎柬,并处言路。
尔其迪上以诚明之德,修己以纯白之操,进不为名,退不畏势,使人曰邦之司直,不亦善乎!
刘器之(一 黄州1084年3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辱书,极论内外丹事,劣弟初不及此,受赐多矣。
辄拜呈《方丈铭》一首,更告与敲琢,看唐彦道处,亦有一赞,并为看过。
因家兄龟年行,奉启。
半醉中,书字不谨。
刘器之(二 北归)110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
仲本以乌丝栏求某录杂诗耳,某自出意,欲与写《广成子解篇》。
舟中热倦,遂忘之,然此意终在也,今岂可食言哉!
病不能作志仲书,乞封此纸去。
刘器之阴山七骑图 北宋 · 孔武仲
 押阳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七 羽猎类
北风飒飒豫章本作飕飕)边云黄,飞沙曀日天惨苍。
鴐鹅鸣哀雁不翔,七骑正出阴山傍。
山傍阴尘岁无阳,鸟飞堕翼人立僵。
犯寒跨鞍知悍强,以此决战谁能当。
面颜虽在姓莫详,一一胡帽胡(原作大帽新,据豫章本改)衣裳。
马蹄涩缩弓不张,但见旗旆随飞扬。
凤瓶倒酒进其豫章本作奚)王,俯仰豫章本作仰天)意气骄雪霜。
横斜道路深浅冈,想见射获多麇獐。
时平不复忧边疆,但见楼兰驰骕骦。
仍嗤苦淡无辉光,人生所乐惟故乡。
彭城妙本家世藏,托以轻缣盛锦囊。
持来舒捲临华堂,环视叹诧几发狂。
我生未省到朔方,坐令出塞意慨慷。
攘归可敌千金装,长厚不疑同舍郎。
刘器之待制真定府 北宋 · 彭汝砺
五言排律 押庚韵
时平谋帅重,侍从辍名卿。
龙种三千骑,虬髯十万兵。
红莲王俭细柳亚夫
列道诸侯谒,还乡故老迎。
试询三将宅,应过五梁城。
(名贤作漫)乐潭园胜,难忘魏阙情。
守株嗟我老,杖钺壮公行。
祇恐非朝夕,君王召贾生(自注:相如、颇、牧三将皆家赵。《寰宇记》云今宅皆在。)
魏城辛酉二月元城赋)1081年2月 北宋 · 贺铸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短短宫墙见杏花,霏霏晚雨湿啼鸦。
欲将今夜思归梦,凭仗春(清抄本、四库本作东)风吹到家。
刘器之1112年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八○、《杨龟山先生集》卷一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向承垂示许丞《易义》,其用意精深,自成一家之学。
伏读之久,开发多矣,然鄙意犹有疑者。
《复卦义》曰:「怒,恶之使也,东方之情也;
元,善之长也,东方之德也。
善恶之分,吉凶始焉」。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四者一本于中,则怒不可独谓恶之使也。
怒而中节,是谓达道,而遂以元怒为善恶之分,亦恐未可也。
又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所谓出怒不怒,盖以救世,非修身之道也。
修身则致虚守静,不可以动,动则有怒,有怒,与仁违矣」。
某以谓诚者合内外之道,成己乃所以成物也。
谓不可以修身而可以救世,恐无是理。
修身不可与仁违,治天下独可与仁违乎?
颜子不迁怒,非无怒也,不迁而已。
是谓中节,此颜子所以修身也。
孟子以禹、稷之事与之,谓之易地则皆然,盖救世修身本无二道故也。
大学》论治天下国家必始于正心诚意,孟子则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皆是意也。
夫物我易观,不能通天下为一,正今日学者之失,此弊尤当救之,不可畏也。
又曰:「孟子四十不动心,颜子之年未至也」。
是未以不动心与颜子也。
又曰:「颜子复礼以存心,故其静也仁」。
是以仁与之也。
公孙丑问不动心,孟子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夫仁,孔子不敢居;
不动心,告子之所易。
孔子不敢居者与之,而不与告子之所易者,恐似不伦也。
又曰:「孟子之言不动心也,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方以不动涉动者也,不动则专气致柔,复以自知而已。
动则养气以为马,知言以为途也」。
孟子论知言养气,乃不动心之道所以异告子者,恐非专为涉动也。
又曰:「颜子之所养夜气也,孟子之所养旦气也」。
夜气不存,则于旦气乎何有?
旦昼之所为,有以梏亡之,则夜气亦不存矣。
但深考孟子之言,则其义可见,恐所养不须离而为二也。
古之好学者,必就有道而正焉。
某不敢自谓好学,至于就有道而正焉,心不敢忘也。
故辄布所闻,取正于左右,如未中理,愿详见教。
刘器之1126年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杨龟山先生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呜呼我公,惟德是仔。
秉义直行,与天为徒。
元祐之初,圣贤相逢。
位冠七人,为时宗工。
道大不容,迁于南服。
劫火洞然,不烬惟玉。
时方清明,仁贤汇征。
昊天弗吊,丧我正臣
衔觞一恸,匪以其私。
侑食以文,其知我悲。
刘器之与陈止之书 其一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嵩山文集》卷一八
刘六器之丈忘年下士,其字画出于宣献公,皆与时异尚云。
建炎二年戊申三月二日晁说之题。
刘器之与陈止之书 其二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嵩山文集》卷一八
慎终追远,见于若人矣。
今谁复为此公兴叹哉?建炎二年戊申三月二日晁说之题。
王岩叟韩川刘安世看详差役未备事诏元祐五年五月壬申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二、《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三之三三(第六册第五○三六页)
差役法内有未备事,令中书舍人王岩叟枢密都承旨韩川谏议大夫、点检户曹文字刘安世同看详,具利害以闻。
刘安世落职降官知南安军吴安诗降官落职监光州盐酒税务制绍圣元年六月乙酉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六、《宋大诏令集》卷二○七
左承议郎、充宝文阁待制知成德军刘安世左朝奉大夫直集贤院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吴安诗:朕昔侍慈闱,日闻圣训。
虚怀兼听,惟言路是优;
推心不疑,惟柄臣是信。
尔惟与尧俞、岩叟、光庭等,皆由权贵亲党,躐取朝廷要官。
未尝一言,稍近忠厚;
肆依群枉,图复怨仇。
揣度事机,谓可施于欺罔;
构造险语,遂密行于中伤。
鼓倡矛戟之言,傅会棘藩之谮。
论奏则合辞营惑,进对则固请诛夷。
乃致无辜,寘于死地;
自谓得计,兢进华途。
逮于亲政之初,悼厥衔冤之久。
矧叫阍之屡诉,洎弹章之继闻,灼见厚诬,为之伤恻。
罪成尔手,虽当日之足矜;
戚寔自诒,岂兹时之可贷?
尚从薄责,往服宽恩。
宜务省循,毋重来悔。
安世可落宝文阁待制,降授左奉议郎、知南安军
安诗可落直集贤院,降授左朝奉大夫、监光州盐酒税。
再责范祖禹刘安世绍圣三年八月庚辰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九、《宋大诏令集》卷二○七、《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
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范祖禹,责授奉议郎、试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南安军居住刘安世,在元祐中,构造诬谤,靡所不至。
迹其用心,宜加诛殛,聊从远窜,以示宽恩。
范祖禹特责授昭州别驾贺州安置;
刘安世特责授新州别驾英州安置。
海陵病中(原校:一作寄刘器之丈五首) 其一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
无数青山隔沧海(原校:一作江),与谁同往却同归。
海陵病中(原校:一作寄刘器之丈五首) 其二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先生高卧了残冬,我亦年来不讳穷
夜半打窗人不会,满天风雨角声中。
海陵病中(原校:一作寄刘器之丈五首) 其三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客游历历都如梦,身事悠悠略似僧。
只么随缘作官去,不知从古更谁曾。
海陵病中(原校:一作寄刘器之丈五首) 其四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往来车马闹泥涂,一室萧然百事无。
语默二途俱不涉(原校:一作本自无言亦无默),不劳辛苦对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