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答谏迎道士轩辕集诏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十
朕以万机事繁。躬亲庶务。访闻罗浮山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延龄益寿。乃遣使迎之。或冀有少保理也。朕每观前史。见秦皇汉武为方士所惑。常以之为诫。卿等位当论列。职在谏司。阅视来章。深纳诚意。
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初,贯休诗名未振。时南楚才人,竞以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计百馀首矣。后贯休因吟一章,群公于是息笔。)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玉房花洞接三清,谩指罗浮是去程。
龙马便携筇竹杖,山童常使茯苓精。
曾教庄子抛卑吏,却唤轩皇作老兄。
再见先生又何日,只应频梦紫金城(《鉴诫录》五《禅月吟》)。
赠轩辕先生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引用典故:刘安
曾亲文景上金銮,语共容城语一般。
久向红霞居不出,若非清世见应难。
满炉药熟分仙尽,几局棋终看海乾。
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刘安。
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唐 · 皮日休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乱峰四百三十二(罗浮山峰数),欲问徵君何处寻。
红翠(山鸟名)数声瑶室响(山有璇房瑶室七十有二),真檀一炷石楼深。
山都遣负沽来酒,樵客容看化后金。
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诏遣轩辕先生归罗浮旧山赋(以题中八字为韵) 唐 · 王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九
帝以先生久驻长安。应思故山。新恩而纶綍云降。旧德而嵓峦许还。今朝北阙之前。已辞丹陛。几日南溟之下。再启元关。始者蒙谷传真。罗浮隐耀。造恬澹之深域。达希夷之众妙。来亲玉辇。膺再礼于鹄书。去忆石楼。契初心于凤诏。诏曰朕闻轩后求其大隗。唐尧师乎务成。虽则临治。皆思养生。是以深殿延伫。安车远迎。久处彤闱。恐郁池鱼之性。永怀碧洞。难忘云鸟之情。乃曰陛下顷辱英明。旁求固陋。既容出入于仙禁。复许潜归于海岫。常惭羽服。相逢而道异君臣。益荷鸿私。欲别而情深故旧。于是罄风驭。奋电衣。千年之灵鹤将去。一片之閒云欲飞。有异二疏。出都门而惜别。宁同四皓。指商岭以言归。持青囊兮药使傍随。执绛节兮橘僮先遣。道尊而不顾名位。德重而如加黻冕。当九重之宫里。思山之意则深。及万里之途中。恋阙之诚不浅。既臻萝洞。乃辟松轩。别后而岚光未老。来时之春色犹存。白鹿青牛。却放烟霞之境。玉芝瑶草。终承雨露之恩。懿夫来协皇情。去全真趣。于秦无徐韨之惑。在汉免文成之误。臣知其史笔已书。故聊详于斯赋。
奉和袭美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鼎成仙驭入崆峒,百世犹传至道风。
暂应青词为穴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金公的的生炉际,琼刃时时到梦中。
预恐浮山归有日,载将云室十洲东。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 唐末 · 李洞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
诗(一作符)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
洞深头上聆仙语(一作觉船过),船(一作楼)静鼻中闻海腥。
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怀轩辕先生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得先生信,空怀汗漫秋。
月华离鹤背,日影上鳌头。
欲学孤云去,其如重骨留。
槎程在何处,人世屡荒丘。
听轩辕先生琴 唐末至五代 · 虚中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诀妙与功精,通宵膝上横。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坐客神魂凝,巢禽耳目倾。
酷哉商纣世,曾不遇先生。
轩辕宫(道士轩辕集唐人) 明 · 王渐逵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轩辕已仙去,空有故宫遗。
石榻自秋草,云岩半夕晖。
涧水疑玄调,山花尚翠帷。
峰头旧时月,应照鹤同归。
过绿水园怀祁罗浮先生 明 · 张应申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先辈流风在,名园草树存。
数家当落照,一水绕长源。
酒德人俱颂,诗才尔独尊。
不知松石里,何处荐芳荪。
同循州车世之咏一长命人得轩辕集(唐轩辕集隐居罗浮山,年百余岁。宣宗召问之,对曰:“彻声色,薄滋味,哀乐不过,德刑无偏,尧、舜、禹、汤皆登上寿者,用此道也。”善饮酒,百升不醉。夜则垂发盘中,酒沥沥而出。有《太霞玉书》,习神仙事)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荒涂纡逸轨,抗手问轩辕。
独有玉书要,空留金阙恩。
韬精竹叶酒,散发扶桑暾。
客自罗浮至,应知羽士魂。
寻轩辕集遗庵不得 清 · 王文诰
轩辕道士素狡狯,使我不见轩辕庵。
长安轻易走万里,故林何不停飞骖。
忆昔天街承秘旨,道是金盘白鹊死。
更令老夫射覆乎,上笑先生蚤知矣。
傍侍美女千桃花,道士怪丑一笑差。
慌忙谢过面兀突,人人涕泣鸠盘茶。
忽忆罗浮旧有宅,豆蔻离支荐新碧。
草草书成四十年,拂袖归来山月白。
月白山青一举卮,发垂沥沥酒如丝。
即今何物为刍狗,皮陆空传七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