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宗室赵师敏特补承信郎制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一、《东窗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敕具官某:朕遵列圣之宪,厚九族之仁,矧当艰难之时,尤优惇叙之典。以尔幼遭沦陷,脱身来归,养于公宫,年及冠矣。爰锡以爵,俾服官联。往励尔忠,期称朕命。
赵师韩赵彦纯补承信郎制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六、《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国家设宗子贡举之制,可谓优矣。尔四举礼部而卒无成,年及强仕,援比自言,锡汝一官,兹惟殊渥。
新光州守赵师奭字国佐才高一世仕京口以谗废宰太和以忧归得郡待对没于逆旅家会稽又遭焚识者闵之今既葬矣其子寄行状求追挽嗟悼不足情见乎辞(戊午五月)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籍甚天支万事通,伤哉人爵一生穷。
飞英北固谗何极,游刃西昌秩未终。
千骑绝怜成画饼,八人乃忍助融风。
只因快阁长流水,遗恨滔滔向浙东。
淮东运使赵师睪奏脩武郎张世荣管押岁币沿路恣横生事降两官送吏部与合入差遣制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具官某:发币于边,事关远听。纷哗不靖,使者有言。阔略弗惩,人将是效。其贬两秩,且属铨曹。庶使边臣,继今知惧。可。
忠训郎赵师涌在任不职南剑守臣杨祐按罢辄敢伏阙妄论守臣特降一官仍押送寄居泉州拘管制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具官某:尔以属籍试吏,不自贵爱,而见劾于州家,亦既亏吾教矣,诣阙自疏,复缪失实。镌一官,俾尔省循。可。
应诏荐宗室赵师虙赵师渊状(绍熙五年十二月三日)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二、《止斋先生文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准绍熙五年闰十月二十一日,三省同奉圣旨:「比来宗室在朝者少,可令两省台谏、侍从各举有文学器识者二人,以备选擢」。右,臣仰惟明诏,深切事情。伏缘近来不以宗室与庶姓同进,是致在朝稀少,上关宸虑。但以臣所识,仍加访问,欲如诏指求备,颇难其人。伏见其中尚沉下僚、最有士誉如宣教郎、新知袁州宜春县事赵师虙,文林郎、前宁海军节度推官赵师渊,行谊修饬,趣操廉静,可以仰备选擢,敢以上闻。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赵师程大理寺主簿制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攻愧集》卷三九
敕具官某:朝行簿领之官,勾稽之外,职业素简。惟理官设属,则有近制,廷评奏当之成,俾分考而订正之,遴选非他比也。以尔天潢之秀,儒雅自将,试邑佐州,遇事不苟,且尝列于朝矣,其服朕命,益观汝能。
盐官县尉赵师羽特授文林郎制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四、《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二
国家榷煮海之利,以佐军国之费,犯者有刑,盖非得已。而小人无知,每冒吾法,甚哉。操戈拒捕,渐不可长。尔职在游徼,乃能躬率部曲,掩而获之。进秩二等,益思报称。
奏举陈嗣宗孔梦符林士逊王克恭郭伯良章大蒙江润祖赵师玘董千里赵必愿吴端忠黄以大王仲龙黄佾邓枢乞赐旌擢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闻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在上之令则有劝惩,为臣之义第知体国。臣误蒙圣恩,付以一路,玩岁愒日,无补毫分。惟有荐贤,是为报效。近则亲所目击,远或采之公言,既得其人,不敢隐嘿。伏见儒林郎、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陈嗣宗天资静重,问学深醇。断狱议刑,持平守正,处置明允,人无异词。文林郎、前汀州州学教授孔梦符文学著称,议论英发。曾为从臣列荐,中书籍记选用。从事郎、西外宗学教授林士逊风猷蕴藉,经学渊源,训导有方,麟趾化洽。宣教郎、前知福州宁德县王克恭学问正醇,器识宏远,究心抚字,遗爱在民。继之者宣教郎郭伯良器质纯厚,才识茂明,平易近民,催科不扰。奉议郎、前知泉州同安县章大蒙学术醇正,操履端方,政尚中和,民惜其去。久淹州县,未尽其才。承务郎、知福州长溪县江润祖听讼有方,催科不扰,浚河以便民耕,修学以养士类,具有实政,非敢溢美。承务郎、知福州怀安县赵师玘以宗室子,能自饬修,拨烦剸剧,绰有馀刃。宣教郎、知建宁府建阳县董千里舍法优等,擢第乙科。文学议论,可备馆阁。承奉郎、知建宁府崇安县赵必愿克绍家学,奋取儒科,抱负不凡,实为远器。从政郎、建宁府左司理参军吴端忠禀资仁恕,遇事详明,尽心平反,狱无冤滥。承务郎、知福州长溪县丞黄以大操尚刚洁,政事通明,剖决民讼,无不平允。修职郎、泉州安溪县主簿王仲龙名臣之后,学有本原。簿领卑官,未究其用。迪功郎、福州侯官县主簿黄佾词学优赡,论议有馀。迪功郎、福州闽县主簿邓枢履行端洁,通晓事情。皆限于特科,无以自见。此十有五人,或怀材抱艺,或立事建功,片善寸长,悉有可录,量能授任,不厌其多。伏乞朝廷特加旌擢。
奏举范应铃赵师陶赵彦章余圭邵应祥赵崇尹滕仲宦潘复乞赐甄录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窃谓国之根本在乎民,民之休戚在乎令。臣迩者不揆疏外,以一道官吏之政有实绩者冒昧敷奏,而县政之卓然可称者犹未殚举也。宣教郎、知抚州崇仁县事范应铃持身清介,遇事精明。初任尉于吉之永新,屡与郡太守争辨是非,而守常屈。崇仁当积弊难治之后,应铃严于吏而宽于民,苦节非泛之费,蠲罢亡艺之取,私谒不行,豪猾屏迹,不畏彊御,实可大用。奉议郎、知隆兴府南昌县事赵师陶禀资粹温,持心平正。六年岭外,休誉蔼然。得邑南昌,仍在旧所游学、人情至稔之地。师陶善待故旧,屏绝请托,凡民间争讼,亲自体访,必欲尽得其情,而获罪者皆伏而不怨。平易近民,允有贤业。承议郎、知袁州萍乡县赵彦章文学优长,议论公正。一第三十五年,安恬自若。前任本路提刑司干官,以所得京削逊与别司母老之人。为萍乡无非学道爱人之政,搢绅乐道之。宣议郎、知筠州高安县事余圭襟度温雅,政术详明。生于相家,宛若寒素。初入浙西仓幕,已有令誉。今于高安凋瘵之邑,不事敲扑,月解自办,抚摩小民而狱讼平息,上下皆安之。奉议郎、知隆兴府新建县事邵应祥为学醇正,处事宽明。分教于衢于徽,皆穆士论。改秩作邑,饰以儒雅,能于催科之中不废抚字之政。参之公议,委有能称。宣教郎、知抚州临川县事赵崇尹赋姿开爽,遇事直前,犯险潢池,以脱盗阱。临川颇号繁剧,崇尹到官未久,声誉甚休,能于整办之中不失和平之政。考之行事,可谓通材。承事郎、知建昌军广昌县事滕仲宦生长名族,服习典刑,平进宦涂,多所扬历。广昌僻在山谷,风俗顽犷,仲宦一以无事理之,狱讼简寡,政誉翕然。从事郎、知吉州永新县事潘复擢自儒科,精晓吏事。前者分教蕲春,大得士誉。今永新邻接溪峒,加以豪户盘结,复调获得宜,彊者伏而弱者爱之。刑役清简,纲纪肃然。此八人者,皆作邑有善状,字民有实政,为一道所称。欲望朝廷特赐甄录。
赵师睪赠父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举明堂之祀,均四海之驩。眷惟侍从之臣,方切劬劳之念,爰攽悯典,用贲圹宵。某官父某德著温恭,行成信厚。天潢析派,惟源之深者其流长;仙李传芳,惟根之茂者其实遂。每笃义方之教,克开似续之贤。缅想生平,仅止兵防之任;固宜身后,晋联帝傅之班。盖积庆之有馀,视追荣而无愧。亟其告庙,歆此纳书。
赵师睪赠母制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八、《尊白堂集》卷五
朕惟宗祀明堂,大赉四海。矧予法从,尝联持橐之班;念彼母慈,宜厚追荣之典。某官母某氏芳猷未泯,懿范深彰。以宜其家,供《召南》之祭祀;克成厥子,喜京兆之平反。爰疏大国之封,益正小君之号。顾生死哀荣之际,孰拟其伦;想山河象服之仪,俨然如在。
和赞府赵师洪韵 南宋 · 陈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明珠颗颗映寒骊,六月清风满袖知。
祇觉衰容增老愧,空烦妙语为嘘吹。
三年刻楮成何事,一日哦松剩得诗。
从此年丰公事少,夕阳桥上赋涟漪(自注:丞厅近龙津桥。)。
赵师淐降授修职郎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三二、《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敕具官某:慢令圣门之所戒,荒政《周官》之所警。尔尉临湘,与民为近。有死于兵者,察冤视折,乃其职分。而旷历岁时,巧求避免,不几于慢且荒乎?镌秩罢官,尚曰轻典。可。
题赵师舜谢安游东山图 元 · 虞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 故实类
太傅东山杖屦行,总将忧患托高情。
独寻窈窕开瑶席,双引娉婷韵玉笙。
春雨松间残奕冷,秋风江上暮尘生。
三分筹策频烦甚,惆怅云霄一羽轻。
题赵师舜光风转蕙汎崇兰图 元 · 虞集
五言绝句 押霁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五 兰竹类
众芳非不多,金石好兄弟。
杂佩以问之,春风接襟袂。
经赵师节故居 元末明初 · 蓝仁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五亩城边宅,过门忆往年。
病抛诗社卷,贫索酒家钱。
古道能追辙,新声不改弦。
鹿门秋月色,因照德公阡。
题赵师吉梅林生卷 明 · 朱綝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八
金华山人有梅癖,托物自号梅林生。
欲唤师雄谈醉梦,恨无和靖结诗盟。
笔端幻出先春意,胸次包含太古情。
我亦从来松竹操,愿言与子保幽贞。
桃花寺吊李光四处士用宋赵师李壁间韵 清 · 宋荦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西陂类稿卷七
幽绝招提境,嘉名自昔云。
阳崖疏树映,大壑乱淙闻。
日暖催红杏,堂空养白云。
鹿裘邈何许,猿鹤尚思君(处士名孔昭蓟州人明进士高隐常往来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