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答裴冕等请上尊号诏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朕以眇躬。敬承明两。比遭狂寇扰乱。宗社不宁。禀上皇至圣之谋。当仗钺秉旄之任。六师一振。残孽无遗。上皇厌彼代纷。弃兹人事。万邦之重。俾付朕躬。传授宝符。乃加徽号。朕再三固让。实怀黾勉。恭膺典册。感庆良深。览卿等来章。倍加祗惧。依卿等所请。
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唐 · 杜甫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东屯
引用典故:二千石 廊庙之具 四岳 银钩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一作比)流。
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一作珩)悬清秋。
自从相遇感(一作减)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
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一作丝,一作缣)裘。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一作蛟龙)动箧蟠银钩。
紫衣使者辞(一作辟)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
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英华》此句下有“遥忆书楼碧池映”七字)。
答裴冕等表贺佛见光相手诏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七
朕嗣守鸿业。恭临宝位。夕惕若厉。蹈乎春冰。启三乘之真如。为万姓以作福。大雄感应。示现毫光。茂对祯祥。多惭薄德。卿等百辟。勤修庶政。休徵荐集。庆慰当深。所请编之史册宣示中外者依。
授裴冕等集贤待制敕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八
惟政之难。非贤勿乂。必稽于众。允执其中。实使群材。用宏庶绩。朕以国步未康。朝经或阙。思与文武荩臣。咨谋善道。尚书左仆射裴冕右仆射郭英乂太子少傅裴遵庆太子少保兼御史大夫白志贞太子詹事兼御史大夫臧希让左散骑常侍畅瓘检校刑部尚书王昂高昂检校工部尚书崔涣吏部侍郎李季卿王延昌礼部侍郎贾至泾王傅吴令瑶等并集贤待制。
冀国公赠太尉裴冕碑 中唐 · 元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九
王者纂大业以拯时难。君子合天符以成圣功。在殷之傅说。周之申甫。汉之博陆。其类也。临大事。首大谋。君子正位。邦国是宪。其道也。琬圭火龙。元社朱户。其禄也。古之人遇其时行其道。济其业受其禄。呜呼裴公。斯近之矣。公讳冕。字章甫。河东大族。著于系谱。曾祖澧州刺史讳怀感。祖滑州司马讳陟。考长安丞赠司空讳纪。自司空而上。世累清德。公全朴以受其形器。混冥以养其精和。隤然大不为累。方驾前古。其礼容诚敬。可陈于蛮貊。施于鬼神。宜乎吉凶变幽而偶圣君。精义致用而审天道。天宝十四载。皇上避狄于华阳。肃宗伪游于幽朔。公以御史中丞奉诏。翼赞元良。释位济河。会于灵武。与侯伯卿士。官师亚旅。考大德除残之运。唱灵祇亿兆之心。负金玺玉旒。为人请命于西土。维天意偫谋是告。而苍生灾害是怀。于时册礼既毕。公乃自左庶子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从时望也。帝曰。予欲教熊罴食猰㺄。公于是乎请蒐于岐阳。朝于酆宫。以干戚陈师。以蛮夷诛暴。公定大业。运开中兴。帝曰。予欲端百揆诏典司。乃命公为尚书左仆射。于是乎纲理庶工。四方来同。左右始终。十有三祀。初自县联属署监察御史。尝有奸蠹吏。公按之。时宠权臣之戚也。党其犯而请于公。公竟正刑书。不为势屈。时论以公有不可夺之节。故肃然。由是历侍御史尚书郎者五。其中以直遇坎牧蛮溪者二。以时当任兼宪台镇梁益各一。以勋封冀。真食五百户。以秩开府仪同三司。大历四年冬十一月。今上念伊尹之一德。思孔光之再起。诏复入相。旬有二日。兼河南江淮副元帅东都留守。是月辛酉。薨于长安。年六十七。翼日。册赠太尉。明年二月。葬于京城南毕原。诏京兆尹护丧事。赠布八百段。凶仪葬具。俾出有司。昔在天宝之季。公尝为御史大夫王鉷谗毁。无何。鉷弟釬坐大逆。有诏庭辨。而凶首词引及鉷。公自下列抗其矫诬。朝廷谓之不党。其后程元振僭用威柄。有道从虎贲。公停车致诘。面折及霤。在黜无愠。德仁遂行。君子谓公诚尽于忠者在于礼。外其身故临难不惑。一其守故当事则明。磅礡乎死生之间。逍遥乎晦明之境。公尝北使殊俗。班命毡裘。单于君长。稽颡屈膝。睹王商而知惧。从魏绛而来服。以言尚其直。以动尚其顺。以成事尚其济物。以进退尚其得中。孝弟爱敬。格于天地。惇信明义。通于鬼神。帝王得之。以奉天时。百官得之。以修典宪。佐命者二后。历事者三朝。皤皤华皓。为国元老。执璧奉圭。在君之堂。生食邑土。殁垂惠爱。岂禄以为尊者。其孤正。授辞家老。请志于石。以代三鼎林钟之义。铭曰。
元精降灵。建乎人极。邈矣冀公。顺帝之式。鸿造覆育。大钧埏埴。业济功成。保和居直。帝念髦硕。二登辅翼。为时养贤。以及万国。昔在上帝。降命元老。以仗恺元。以明至道。唐历中否。亦命我公。顺人戴天。戡黎伐共。德谢星陨。仁沈海竭。大厦梁崩。崇山玉折。领袖前古。纲纬来辙。幢幢丰碑。耿耿鸿烈。永传亿祀。遗芳不灭。
命裴冕配享肃宗李晟段秀实配享德宗庙庭诏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
朕闻昔之佐时制物者。咸有大功。是惟五官。以配五帝。自时厥后。有国家者。莫不以辅弼之寄。社稷之勋。名登大蒸陪享清庙。苟非茂德。孰允盛仪。赠太尉冕。望重岩廊。为时贞干。灵武艰阻。首赞经纶。宣力股肱。平心鼎铉。任戡定之成业。推翼戴之嘉猷。赠太师晟。识精韬钤。神假雄武。建中寇孽。躬践忧虞。垂饵虎狼。致威樽俎。刷宫庙之尘秽。回日月之光辉。赠太尉秀实。气全刚柔。节固金石。凶渠僭逆。潜蹶根萌。矫命还师。衷刃决死。纾阽危于怵迫。挫狂狡之奸谋。并材为时生。用当国否。感云龙而应变。炳辰象以降灵。光复寰区。振扬风槩。勋庸藏于盟府。宠饰备于前朝。光阴不追。盛烈如在。朕顷因郊祀。爰举典常。俾差茂勋。以配殷祭。惟咸有一德。允属乎三臣。庶昭示于将来。式崇恩于既往。冕宜配享肃宗庙庭。晟秀实宜配享德宗庙庭。
杜子美寄题草堂诗曰。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盖识其岁月也。近阅子美年谱。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十二月。公自同谷赴剑南。翌年庚子。即上元元年也。裴冀公冕镇成都。为公筑草堂于浣花溪。越二年壬寅。即代宗宝应元年。则首尾三载而草堂成。干戈羁旅之中。餔糒不给。虽蒙贤主人之助。得一屋以居。亦甚艰矣。余于庚子春。始得地于愚山之北涧。拮据营构。至壬寅而堂室粗完。其间勤苦。盖不啻于子美。而岁月久近恰与相同。干支之号又同。此虽出于适然。而犹不能无感于怀也。呜呼。余之同于子美者。岂止此一事而已耶。贫寒一同也。羸瘦二同也。遭乱困顿三同也。轻于言事。卒之取困四同也。自许太过。为人所笑五同也。至于恋君忧国一饭不忘之忠。则虽不敢自谓同。而亦不敢自谓不同也。所不同者。惟文章照千古。光焰万丈长耳。同其所不幸。而不能同其所长。是亦命物者之为耶。余于此不惟有所感。而又为之自悲焉。因次寄题草堂诗韵以见意 明 · 郑经世
押先韵 出处:愚伏先生文集卷之一
拙性乖俗好,潜伏理宜然。
考槃此僻境,洗心聆风泉。
烟云互明媚,琴书亦静便。
夙愿幸无违,颓龄聊可延。
忆昨误尘网,一去经十年。
岂无荣达念,幽盟奈弥坚。
矧玆属艰危,宏材须济川。
安能鹈在梁,坐使羽沈船。
遂将鱼鸟性,归共麋鹿眠。
数椽足容膝,万事当听天。
但恐终老志,或为柔道牵。
福兮祸所伏,名者谤之先。
何况不义贵,于我如飞烟。
明珠当十袭,出怀即难全。
长松倚雪壑,不受藤蔓缠。
苦怀谁复赏,悲吟徒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