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郑琰以所藏前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残叶见示诗以志之 清 · 王文治
 出处:梦楼诗集卷六
青山千仞古梓州琴泉寺荒一片秋。
浮图岁久就倾毁,莲华经卷散不收。
郑君吴人官蜀地,文藻弓裘能好事。
忽从煨烬检来看,故蜀平章王锴字。
行间熠煜如有光,肉腴骨秀中含芒。
笔迹远绍徐季海,宗派近开赵子昂
法华末后方开演,天龙拥护神灵显。
当年战斗苦频仍,书此多因厌兵燹。
却忆唐家全盛时,内庭翰墨萃瑰奇。
百本阴符敕登善,千金圣教购羲之
李花零落年光促,冠裳避乱多依蜀。
可怜闰运尚风流,手迹翩翩看不足。
青城山上月如银,曾照宫中罗绮人。
只今废殿风铃响,犹似甘州法曲闻。
前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第一卷残叶三台郑尹出自琴泉寺圮塔同鱼门璞函 清 · 吴省钦
 押青韵
墨华香簇《莲华》青,伪朝平章工写经。
教圆义正树功德,梓州窣堵牢藏扃。
丙寅未月倒霹雳,梵夹灰烬啼杀灵。
令君好事拾残叶,纸色黯淡光精荧。
武成三年字如漆,龙象拥卫栴檀馨。
维唐中原遘末造,行歌机略难拘囹。
十军阿父坐延虎,公然作贼来郊坰。
紫旗怒麾南寨破,此州入手开巍厅。
混元一图告符瑞,建号稳踞金床钉。
两川割据国虽小,肯以身舍腾讥詅。
佛牙奉献典最秘,僧目抉进恩还停。
尔时臣锴被殊遇,劝设写官签乙丁。
有来骨相似罗难,玉豪光涌祥麟廷,锴也染翰赞其象,清词丽句锵玲玎。
无端兔命受鹰制,水行仙者躬扆屏。
畴咨六军判诸卫,而使戈甲惊祅䰱。
唐魂招来礼孔熯,圣镫观去辉微爧。
从容笔谏竟何有,徒举觥令浮绿醽。
此州亦系幸游地,银汉曲许人间听。
堂堂观察宋光葆。)暗通款,可有替戾摇风铃。
东朝六万疾于卷,回鹘小队嗟竛𫞻。
降书至竟出公手,负荆舆榇天晦暝。
野狐泉边急敕到,坐视尔主罹严刑。
知尔默邀大慈护,一行摺去身腰鞓。
区区忠孝让希济,赋诗吠主颜长頩。
要其佥名乞归葬,伏锧几致膏青萍。
宗寿一言晚幸中,净福岂或资重冥。
寿于文札等清绝,冲妙之观藏绦䋼。
何如此本阅人代,麻茶双眼回昽昤。
直同屑金焕浓采,不藉针血沾余腥。
想当早朝暮归第,白藤笈子平头拎。
霞光百番赐天府,眉砚安傍朱窗棂。
毒恼已蠲苾刍佩,妙明顿见琉璃瓶。
伏梁闇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塔成塔毁难逆料,放佚千百存奇零。
其临唐讳笔不缺,与孟石经殊模形。
旧君旧国性根浅,雅藻空复翩亭亭。
是经居尊品居首,庄诵万一昭聋瞑。
柳公度人褚遗教,谁若萤爝谁日星。
塔砖残字傥容拓,更乞装示传遐龄。
前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残叶壬午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五
顾君先得信解品第四,郑君后得卷第一。
奇零数叶各傲余,前蜀时王锴笔。
潼川寺,名琴泉。
绀塔圮,丙寅年
塔中出经僧燬半,识者攫宝今流传。
郑云别卷署尾次,朱书武成三年字。
君官蓬溪曾拾塔砖无,独此归与顾箧相嬉娱。
顾君得之合州,出较郑本转清熟。
鳣祥(锴字。)是年已平章,尝写藏经工且速。
白藤担子晨趋朝,兀兀于中勤自钞。
唐末衣冠多避蜀,遗风文物犹嘐嘐。
可怜乾德匆匆了,蒲禹卿执政藐。
此笔青莲华奈何,李严入来草降表。
青城山,终古青。
琴泉塔,无一铃。
孟家却有毋昭裔,旧本成都仿石经。
前蜀王锴书妙法莲花经残叶为郑西崖(琰)癸未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一○
八月,见洵阳
十月,见璧州。
武成三年祥瑞裒。
扶天阁,功臣图。
文思殿,贮群书。
张格王锴恩礼殊。
贼臣纷纷事杀戮,学士写经藏浮屠。
妙法莲花有正义,六万九千五百字。
能以圆教度无边,王八子孙应世世。
危脑帽,何不祥。
金莲冠,倚醉妆。
青城山头众仙戏,彩云作衣霞作裳。
宫妃唱罢甘州曲,画舸龙翻锦江绿。
帘帷珠翠满城香,争看李严来聘蜀。
贪狼怪风横空来,回鹘小队宫人回。
三赵村南十八冢,佛力普救何有哉。
潼川剩有琴泉寺,八百馀年塔轮圮。
经函几倖劫灰遗,却被顽僧等閒燬。
一千三百二十言,首卷残叶留人间。
烬馀幸落郑君手,唐末手迹相传观。
平章相业无可纪,妙墨唯存书数纸。
当时共仰笔如椽,降表还推学士
前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残本 清 · 钱大昕
 押支韵 出处:潜研堂诗续集卷十
我昔收金石,独少两蜀碑。
广政九经有残本,搜访未睹常怀思。
东川琴泉古塔圯,法华贝叶犹无亏。
六丁劫火烧不尽,妙迹往往人閒贻。
闻有朱书武成字,银钩想出平章为。
前顾后郑各藏弆,一字欲直千朱提
吾家箨石老诗伯,首赋长句何清奇。
士铨文治晋芳(铣)(百二)省钦文哲,属和竞放琼琚词。
一弹指顷岁四十,旧交落落晨星移。
绀园徵君忽过我,要我染翰题新诗。
神物巳归邺侯,楷法不减杨羲规。
石刻榻本尚难致,何况墨沈光淋漓。
延平双剑终有合,凭君再访虞山(此本乃郑西崖所藏古湫同年久作古人其储藏闻亦散失矣)
诗成自惭格力弱,临风空撚星星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