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张九龄不肯用张守圭牛仙客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七
窃谓士大夫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非独人臣之私义,乃天下国家所恃以安者也。
若名节一衰,忠信不闻,乱亡随之,捷如影响。
西汉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云二人,死而云废,则公卿持禄保妻子如张禹孔光之流耳。
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恣取神器如反掌。
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
九龄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复闻其过以致禄山之乱。
治乱之机,可不慎哉!
幽州节度张守圭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四
幽州节度副大使御史中丞张守圭渔阳平卢。
东北重镇。匈奴断臂。
山戎扼喉。节制之权。
莫不在此。朕所以雅仗才识。
诚思远图。既膺此举。
当成本志。今奚贼残破。
固不足言。契丹馀孽。
犹且为梗。将遂扫荡。
悬赏须明。至如寇抄之来。
边境常事。苟非大敌。
不劳我师。顷者偏小邀功。
或亦附益其事。言而不实。
示信何归。赏而有虚。
叙劳何劝。适使贪嗜小利之辈。
不思剪灭大举之策。则深谋重赏。
更待何人。而革弊成功。
当在卿尔。其有贼非大下。
因有擒馘。灼然殊效者。
可量事奏闻。其馀微劳。
并任军中赏赐。冀能自勉。
令有后图。若信其苟为。
终若成事。而纲纪不立。
夷狄笑人。以卿之明。
固在目击也。秋气已冷。
卿及将吏以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幽州节度张守圭733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张守圭安禄山
两蕃自昔。
辅车相依。
奚既破伤。
殆无遗噍。
契丹孤弱。
何能自全。
复闻突厥徵求。
欲有逃避。
传者纵其未实。
此虏终已合然。
藉卿运筹。
徐以计取。
禄山义勇。
武艺绝人。
谋帅得贤。
裨将复尔。
以讨残蕞。
势若摧枯。
仗顺而行。
何敌之有。
今者又云遇贼。
略有芟夷。
乘其数穷。
日向歼尽。
其灼然有功效者。
可具以状闻。
会取实劳。
以当优赏。
赵堪云。
卿见部勒。
欲以师行。
兵贵从权。
以时经略
在卿临事。
一以委之。
效命输忠。
成名立事。
居今慕古。
千载一时。
卫霍之俦。
独何人也。
边事烦总。
无乃为劳。
冬初薄寒。
卿及禄山并诸将士已下并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幽州节度张守圭735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幽州节度副大使御史大夫张守圭
近有降人云。
虏骑东下。
其数稍众。
固宜有以待之。
仍闻两蕃。
亦有应接。
当是妄语。
终须审观。
若保无他。
便可信任也。
至于兵马权略。
决在一时。
卿自审量。
不可悬料。
然虏骑驰突。
难与争锋。
会是乘其气衰。
然后邀击。
一战取灭。
或在此举。
顷者泥礼自擅。
虽以义责。
而未有名位。
恐其不安。
卿可宣示朝旨。
使知无他也。
并便处置讫奏闻。
朕当即有处分。
比秋热。
卿及将士已下并平安好。
今令赵惠琮一一口具。
遣书指不多及。
幽州节度张守圭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
幽州节度副大使张守圭
史思明往。
已有处分。
赵堪适至。
委曲知之。
安禄山等轻我兵威。
曾不审料。
致今损失。
宜其就诛。
卿既行军。
于法合尔。
然此贼初叛。
势尚未合。
乘其虚弱。
正可追擒。
直为林闇山深。
恃不存之地。
万一兽骇。
致损更多。
以此思之。
固须且守。
伺其有隙。
乘便剪除。
如此筹宜。
应是长策。
且战者凶事。
有胜有负。
无以邂逅。
遂至苍黄。
使我骁雄。
小有夺气。
负罪者既其即戮。
用命者亦宜升奖。
彼之小丑。
何足可除。
所有奏入。
即当处分。
平卢以北。
动静须知。
得其委曲。
随事防备。
委卿在远。
一一必由。
但量宜行之。
奏未晚也。
幽州节度张守圭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
幽州节度副大使幽州长史御史大夫张守圭。北虏猖狂。
劳师远袭。朕已成料。
知其破伤。得卿上言。
果如前策。然契丹恃我。
其心不携。以逸待劳。
取之必也。既有尅捷。
当更防之。困兽犹斗。
穷寇勿遏。丧败之馀。
其气不振。乘此不取。
后悔难追。熟料万全。
然后邀击。蕃汉相杂。
使其莫辨。此亦便不可失。
时不再来。临事指麾。
在卿审断也。事今若此。
得算已多。勿复悤悤。
致难于末路。卿比疝疾。
今复何似宜善将疗。
不得自勤。秋凉。
卿将士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幽州节度张守圭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
幽州节度副大使张守圭。赵堪至。
一一具知。以国家之威武
取败亡之残孽。泰山压卵。
岂其难乎。顷者缘卿入朝。
节制暂阙。二虏乘隙。
相继叛亡。裨将无谋。
轻兵遣袭。遂有输失。
挫我锐气。此故犹细。
彼祸更深。卿可秣马训兵。
候时而动。草衰木落。
其则不远。近者所徵万人。
不日即令进发。大集之后。
诸道齐驱。蕞尔凶徒。
何足歼尽。平卢信息。
日夕往来。数与筹宜。
首尾相应。令彼丑虏。
飞走无归。事有预图。
临时合变。想卿所悉。
不烦具言。所有奏请。
并已处分讫。夏末极热。
卿及将士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幽州节度张守圭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
幽州节度副大使张守圭张奉高下。
叛奚自取歼灭。此等恶积。
天将绝种。故遽诱其衷。
叛亡相继。及师徒追下。
皆就诛夷。一二年閒。
凶党必尽。亦由卿指挥得所。
动不失宜。明于兵权
暗合神道。故能致此也。
安禄山杨景晖湔雪前耻。亦云效命。
锋镝之下。各致损伤。
言念忠诚。岂妄加奖。
巳别有处分讫。将士阵亡。
各须吊祭。应合赠饰。
亦巳状闻。聚兵馈粮。
义不可久。秋深木落。
规略自宜。机谋未豫。
何以除恶。永久为患。
将若之何。委卿良图。
用息边甲。彼军少马。
巳敕朔方。想卿早知之。
宜差人受领。秋气渐冷。
卿及将士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幽州节度张守圭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五
幽州节度副大使张守圭。顷者慰抚降虏。
每事优给。而终不知恩。
惟图反噬。名虽人类。
实甚豺狼。今所叛亡。
何苦如此。近者闻其家累。
多并为我所得。惟有丁壮。
挺身走险。树木既闇。
弓矢亦全。以穷寇失家之心。
乘深林必死之地。若冒此轻进。
岂云料敌。安禄山勇而无谋。
遂至失利。衣甲资盗。
挫我军威。论其轻敌。
合加重罪。然即初闻勇斗。
亦有诛杀。又寇戎未灭。
军令从权。故不以一败弃之。
将欲收其后效也。不行薄责。
又无所惩。宜且停旧官。
令白衣将领。卿更审量本状。
亦任随事处之。所将阵亡之人及战伤之者。
并收瘗救疗。吊死问生。
寇雠之来。岂其获已。
言念于此。良深嗟悼。
卿等各秉忠义。式遏方隅。
躬冒险难。宁不知此。
无以小失。致夺军气。
数宜激厉。以保功名。
平卢军储。取能支久。
若贼口聚食。费耗更多。
早宜处置。使得所也。
今将金疮药寄至。可分疗将士。
并数令巡问。春后渐热。
卿及将士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张守圭裨将安禄山失利送戮京师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七
穰苴出军。必诛庄贾
孙武行令。亦斩宫嫔
守圭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张守圭括州刺史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四
张守圭本自戎行。夙承任遇。
去岁军务失实。乃命谒者监牛仙童宣谕朕意。
辄便结托凡细。令其诡词。
赂以百金。兼之数口恐惧边塞或容苟求遣谒轩墀。
何不早自披露。用兹奉国
曷以为颜。犹念旧勋。
俾从宽典。可括州刺史
瓜州刺史墨离军使张守圭沙州刺史贾思顺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
吐蕃小寇。
干我边鄙。
频经丧衄。
竟不悛惩。
卿等早怀勇烈。
久司戎旅。
各效忠诚。
暗申计略。
远闻决胜。
嘉慰良深。
守圭思顺并宜赐紫
其立功人叙录具状奏闻。
必要据实。
勿使踰滥。
今内出绯紫袍。
卿等领取。
量功分赏。
其被伤人仍给医药。
使得安全。
阵亡人具名录奏。
当加优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