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大智禅师碑铭 唐 · 严挺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
夫圣人以仁德育物者。则醴泉潜应而涌。嘉禾不播而植。神功以不宰宁运者。则元宗会境而立。正法由因而备。然则有灵允荅。爰九畴而式叙。无为克成。超万象而宏济。暨今上文明。大开净业。溥福利真慈之泽。辟权智众善之门。精求觉藏。汲引僧宝。往必与亲。念则随应。张皇通达之路。腾演元亨之衢者。其惟我大智禅师乎。禅师讳义福。上党铜鞮人也。俗姓姜氏。系本于齐。官因于潞。载鸿休于邦牒。践贞轨于家范。曾祖雁门令。大父烈考。并栖尚衡门。禅师始能言已见聪哲。稍有识便离贪取。先慈矜异。遗训出家。年甫十五。游于卫。观艺于邺。虽在白衣。已奉持沙门清净律行。始为邺卫之松柏矣。乃远迹寻诣。探极冥搜。至汝南中流山灵泉寺。读法华维摩等经。勤力不倦。时月遍诵。略无所遗。后于夜分。端唱经偈。忽闻庭际若风雨声。视之。乃空中落舍利数百粒。又于都福先寺师事朏法师。广习大乘经论。区析理义。多所通括。以为未臻元极。深求典奥。时嵩岳大师法如。演不思议要用。特生信重。夕惕不遑。既至而如公迁谢。怅然悲愤。追践经行者久之。载初岁。遂落发。具戒律。行贞苦。自尔分卫。一食而已。闻荆州玉泉道场大通禅师以禅惠兼化。加刻意誓行。苦身励节。将投胜缘。则席不暇暖。愿依慈救。故游不滞方。既谒大师。率呈操业。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大师乃应根会识。垢散恼除。既而摄念虑。栖榛林。练五门。入七净。毁誉不关于视听。荣辱岂系于人我。或处雪霜。衣食罄匮。未尝见于颜色。有厌苦之容。积年钻求。确然大悟。造微而内外无寄。适用而威仪不舍。大师乃授以空藏。印以总持。周旋十年。不失一念。虽大法未备。其超步之迹。固以远矣。后大师应召至东都。天宫寺现疾。因广明有身之患。惟禅师亲在左右。密有传付。人莫能知。后圣僧万回遇见禅师。谓众人曰。宏通正法。必此人也。神龙岁。自嵩山岳寺为偫公所请。邀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栖置法堂。滨际林水。外示离俗。内得安神。宴居寥廓廿年所。时有息心贞信之士。抗迹隐沦之辈。虽负才藉贵。鸿名硕德。皆割弃爱欲。洗心清净。斋庄肃敬。供施无方。或请发菩提。或参扣禅契。有好慕而求进修者。有厌苦而求利益者。莫不恳誓专一。披露尘恼。禅师由是开演先师之业。懋宣至圣之教。语则无像。应不以情。规济方圆。各以其器。陶津缘性。必诣其实。广燎明哲之灯。洞鉴昏沈之路。心无所伏。故物无不伏。功不自已。乃功无不成。迷识者以悟日新。爱形者由化能革。不远千里。曾未旬时。腾凑道场。延袤山谷。所谓旃檀移植。异类同薰。摩尼回曜。众珍自积。其若是乎。如来以四谛法济三乘众生。以八正道示一切迷惑。其或继之者善。成之者性。非夫行可与真静齐致。道可与法身同体者。固难议于斯。开元十年。长安道俗请禅师住京城慈恩寺。十三年。皇帝东巡河洛。特令赴都。居福先寺。十五年。放还京师。廿一年。恩旨复令入都。至南龙兴寺。曰。此人境之静也。遂留憩焉。沙门四辈。靡然向风者。日有千数。其因环里市绝荤茹而归向者。不可胜计。廿三年秋八月。始现衰疾。闭关晦养。不接人事。诫诸门徒曰。吾闻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非由人。当自勤力。以济神用。众以为付属之萌也。明年夏五月。加疾减膳。廿四日申酉之閒。有白虹十馀道。通亘辉映。久而不灭。廿五日际晚。摄念开颜。谓近侍数人云。本师释迦。示现受生。七十有九。乃般涅槃。吾今得佛之同年。更何所住。又云。卧去坐去。亦何差别。便右胁枕手。垒足而卧。此则知身非实。处疾不乱。奄忽弃世。无觉知者。皇帝降中使特加慰赗。寻策谥号曰大智禅师。即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以禅师能备此本行也。禅师法轮。始自天竺达摩。大教东派。三百馀年。独称东山学门也。自可璨信忍至大通。递相印属。大通之传付者。河东普寂与禅师二人。即东山继德。七代于兹矣。禅师性笃仁厚。天姿通。取舍自在。深净无边。苦已任真。旷心济物。居道训俗。不忘于忠孝。虚往实归。尤见其渊默。有无不足定其体。名数安能极其称。元波难挹。高栋云摧。既离形器之表。当会神通之域。粤七月六日。迁神于龙门奉先寺之北冈。威仪法事。尽令官给。搢绅缟素者数百人。士庶丧服者有万计。自鼎门至于塔所。云绝雷恸。信宿不绝。棺将临圹。有五色祥云。白鹤数十。云光鹤影。皆临棺上。郁霭徘徊。掩而散。近古归墓灵相。未有如斯之盛也。禅师之季曰道深。力方坟而心静。弟子庄济等。营丰碑而志勤。伊余识昧。昔尝面禀。非以文词取拙。将为剋慕在怀。览江夏立铭。涕增横坠。睹太原成论。悲甚慨然。攀缘苦集。愿望都断。有太仆卿濮阳杜昱者。与余法利同事。共集禅师众所知见实录。其馀传闻。不必尽记。且离生灭是究竟无馀。镂盘盂乃古今难沫。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犹昔人稽首东向。献心庐岳者。以为恳慕之极。况镌刻永世。不犹愈乎。其铭曰。
契真慈者。道为物先。灵力幽授。降劫生贤。爰兹大士。寂照宏宣。惠超三业。心空四禅。德溥甘露。言感清泉。翱轩宗极。念护无边。犹彼檀施兮福未尝有。如彼戒瓶兮物无不受。石无磷兮白不涅。柏耐霜兮竹亭雪。今将离世兮无有量。永离盖缠兮辞生灭。门人法侣兮无归仰。刻石雕金兮状高节。望庐山兮摧慕。瞻朗谷兮悲绝。
大智禅师碑阴记 唐 · 阳伯成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夫道非言。言以明道也。空非相。相以泯空也。禅师弥天冥符。旷劫传印。出等等。腾非非。适来时也。适去顺也。上自宸扆。下达蒸黎。才仰青莲之光。旋惊白林之会。中书侍郎严公。探秘藏。决词江。洋洋乎文宗。昭昭乎灵迹。伯成殊昧先觉。忝在后尘。糺合偫公。激扬众美。岂翰墨以云朽。将金石以齐固。所谓非六经曷以明夫子也。非四偈曷以晓真如也。凡舍净财者。人具题爵里。于时岁在辛巳五月庚戌十八日丁卯。皇唐开元廿九年也(谨案碑刻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之下题河南少尹阳伯成撰通直郎行河南府伊阙县尉集贤院待制兼校理史惟则书)。
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 唐 · 陈诩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星躔斗次。山形鹫立。桑门上首曰怀海禅师。室于斯。塔于斯。付大法于斯。其门弟子惧陵谷迁贸。日时失纪。托于儒者。铭以表之。西方教行于中国。以彼之六度。视我之五常。遏恶迁善。殊途同辙。唯禅那一宗。度越生死。大智慧者方得之。自鸡足达于曹溪。纪牒详矣。曹溪传衡岳观音台怀让和上。观音传江西道一和上。□□诏谥为大寂禅师。大寂传大师。中土相承。凡九代矣。大师太原王氏。福州长乐县人。远祖以永嘉丧乱。徙于闽隅。大师以大事因缘。生于像季。托孕而薰膻自去。将诞而神异聿来。成童而灵圣表识。非夫宿植德本。曷以臻此。落发于西山慧照和尚。进具于衡山法朝律师。既而叹曰。将涤妄源。必游法海。岂惟心證。亦假言诠。遂诣庐江。阅浮槎经藏。不窥庭宇者积年。既师大寂。尽得心印。言简理精。貌和神峻。睹即生敬。居常自卑。善不近名。故先师碑文。独晦其称号。行同于众。故门人力役。必等其艰劳。怨亲两忘。故弃遗旧里。贤愚一贯。故普授来学。常以三身无住。万行皆空。邪正并捐。源流齐泯。用此教旨。作人表式。前佛所说。斯为顿门。大寂之徒。多诸龙象。或名闻万乘。入依京辇。或化洽一方。各安郡国。唯大师好耽幽隐。栖止云松。遗名而德称益高。独往而学徒弥盛。其有遍探讲肆。历抵禅关。滞著未袪。空有犹阂。靡不缄藏万里。取决一言。疑网云张。智刃冰断。由是齐鲁燕代。荆吴闽蜀。望影星奔。聆声飙至。当其饥渴。快得安隐。超然悬解。时有其人。大师初居石门。依大寂之塔。次补师位。重宣上法。后以众所归集。意在遐深。百丈山碣立一隅。人烟四绝。将欲卜筑。必俟檀那。伊补塞游畅甘贞。请施家山。愿为乡导。庵庐环绕。供施㧙积。众又踰于石门。然以地灵境远。颇有终焉之志。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證灭于禅床。报龄六十六。僧腊四十七。以其年四月廿二日。奉全身窆于西峰。据婆娑论文。用净行婆罗门葬法。遵遗旨也。先时白光去室。金锡鸣空。灵溪方春而涸流。杉燎竟夕以通照。妙德潜感。于何不有。门人法正等。尝所禀奉。皆得调柔。递相发挥。不坠付属。他年绍续。自当流布。门人谈叙。永怀师恩。光崇塔宇。封土累石。力竭心瘁。门人神行梵云。结集微言。纂成语本。凡今学者。不践门阈。奉以为师法焉。初闽越灵蔼律师。一川教宗。三学归仰。尝以佛性有无向风发问。大师寓书以释之。今与语本。并流于后学。翊从事于江西府。备尝大师之法味。故不让众多之托。其文曰。
梵雄设教。有权有实。未得顿门。皆为暗室。祖师戾止。方传秘密。如彼重昏。忽悬白日(其一)。
唯此大士。宏绍正宗。虽修妙行。不住真空。无假方便。岂俟磨砻。恬然返本。万境圆通(其二)。
百千人众。尽袪病热。彼皆有得。我实无说。心本不生。形同示灭。此土灰烬。他方水月(其三)。
法传人代。塔闭山原。杉松日暗。寺塔犹存。蔼蔼学徒。无非及门。唯能觉照。是报师恩(其四)。
元和十三年十月三日建。
怀海上故人 五代 · 左偃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路遥沧海内,人隔此生中。
百丈大师赞 北宋 · 释清远
押养韵
慧灯续传,福庭宜敞。
常住世间,水月镜像。
是谓丛林,大智百丈。
百丈大智禅师真赞 北宋 · 释德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百丈山
马祖大寂禅师已化,塔于海昏之石门。师庐其旁既久,衲子相寻日增。于是厌山之浅,乃沿冯水而上,至车轮峰之下,与希运惟政火种刀耕而食,遂成法席。余崇宁四年春至山中,获瞻遗像。虽冰枯雪老,若不胜衣,而神气峻迈,如未度世。谨拜手稽首为之赞曰: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
以意求道,神落阴阳。
阴阳不测,脱略阴界。
青黄摸画,果因不昧。
我有大机,佛无密语。
如师子王,露地方踞。
称性文字,随分丛林。
如以妙指,发和雅音。
同世之波,寿九十二。
护持心宗,谥曰大智。
按:《石门文字禅》卷一八。
百丈大师赞 南宋 · 释普岩
押词韵第五部
亲见马簸箕,面目甚奇怪。
鼻痛野鸭飞,漆桶好不快。
只见祥麟一角尖,定知罪犯弥天大。
怀海北张指挥 元末明初 · 陈谟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韶阳深窈窕,海北郁岧峣。
冬热蕉衫薄,晴寒海族骄。
辕门歌画一,城角动招摇。
想见张公子,椰浆日几瓢。
春日怀海上知己 明 · 周玄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洛中无负郭,渭曲久垂纶。
偶值唐生笑,谁怜蔡泽贫。
莺花迷去路,萍梗度芳春。
寥落怀知己,临风泪满巾。
九日舟中独酌醉后放歌怀海内诸子 明 · 陈履
九月九日古登高,龙山酣酒桓温豪。
孟嘉落帽忒疏放,坐中宾佐谁为曹。
藐予狂生岭南子,浊世虚蒙挂牙齿。
仲举元龙知是谁,疑我前身俊兄弟。
三秋摇旆出燕关,万里乘槎犯斗还。
重九开尊醉篷底,何须谢屐跻东山。
东山一卧不复起,当世风流今已矣。
且呼斗酒问青天,往代英雄谁不死。
曾闻崔颢恣遨游,挥手题诗黄鹤楼。
谪仙自号青莲客,一曲高歌鹦鹉洲。
高楼芳洲在何处,黄鹄矶边汉阳树。
二人远去不可招,使我思之泪如雨。
泪如雨兮且复收,今人未少古人俦。
屠生少年起东海,英气勃勃淩高秋。
挥毫尽扫青天色,开口一吐黄河流。
更有新安老司马,八斗文章压华夏。
方郎眼中空一代,肩视司马非流亚。
娄东二美迥不群,翩翩文采上淩云。
蓝田璧玉连城价,延津宝剑七星文。
嗟余岭表多才美,罗浮崔嵬矗南纪。
黎君桥梓欧博士,并奋鹏抟击溟水。
旋忆宛陵梅鼎生,岿然五岳相峥嵘。
灵蛇独握一日惊,阳春白雪时孤鸣。
冯生开之友君典,傲睨乾坤同偃蹇。
江淹彩笔频入梦,万丈虹光碧空见。
更闻士龙出云间,狭视海内卑尘寰。
二张吴下称竞爽,随风吐玉声珊珊。
柱史司勋最奇绝,并建旗鼓齐登坛。
扶舆閒气属诸子,吁嗟逸驾谁能攀。
执鞭长跪余下走,安得佳辰一一握手开心颜。
浣溪沙 怀海上天翁 当代 · 吴灏
押阳韵
野草青山惜旧香。
青灯笔砚晚生凉。
昨宵魂梦与君长。
蝶慊蜂愁花谢后,歌桃舞柳影疏行。
小窗閒倚落斜阳。
登白云山怀海南刘郎 当代 · 陈永正
押词韵第三部
我行其野风吹衣,思君不乐穷翠微。
衰红败绿阻我道,秋山惨怛无容姿。
仰见层岩难攀跻,下视后来人已稀。
此际悲生那可拨,开襟顿足歌噫嘻。
中原莽莽多旌旗,文章日共纸灰飞。
豪杰咆咻王好武,腐儒尽作乌择栖。
一朝大木倾,又向别枝高树哑哑啼。
厩中有马长鸣嘶,日日齿增尻脽肥。
腾踔但思得一用,忍服短辕受鞿羁。
蛟龙潜渊豹藏雾,刘郎胡不隐于海之湄。
高冠岌岌佩陆离,朝饮芳兮夕餐菲。
有暇还读书,亦足慰汝饥。
汝身自孤特,岂是与世违。
傥逢二月三月春风时,高举羽翼摩天飞。
呜呼变化慎勿早,恐被魑魅魍魉窥。
吾年廿八汝廿五,犹能把酒拭目相与期。
得徐天宁荐收溱湖田怀海先生持赠蟹油两罐以诗答谢 当代 · 添雪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甲午
十月吴风收玉霜,水晶瓶里橘田黄。
溶金分寄老饕手,知是人间第一香。
醉太平 泰州怀海兄寄簖蟹以词谢之 当代 · 添雪斋
押阳韵 出处:甲午
江风汎觞。湖风味长。
膏腴红撷秋阳。是梦梦醉乡。
苇间簖凉。蟹青橘黄。
持螯吟对新霜。是千愁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