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寿春郡王成器太子左赞善大夫698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鸾台
相王男寿春郡王成器
毓彩桂山
承规椒掖
韶容霞举。
美志月将。
望苑翘才。
瑶山伫俊。
宜参多士之选。
俾从正人之列。
中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
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726年11月15日 唐 · 张说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王季友兄
进酒忘忧观,箫韶喜降临。
帝尧敦族(一作睦)礼,王季友兄心。
竹院龙鸣笛,梧宫凤绕林。
大风将小雅,一字千金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730年3月 唐 · 张说
 押微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宁王山池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
摇扬花杂下,娇啭莺乱飞。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
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
宋王成器太子太师710年6月25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孟侯之礼。
虽归于冢允。太伯之风。
实尚于高节。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
幼而聪敏。长则温仁。
礼乐同归。质文相半。
孝以为政。每用因亲。
忠而立诚。所期尊主。
故能乐于为善。好在服儒。
占蚁穴以探微。登雀台而成赋。
自奄有梁宋。作藩邦家。
其仪孔臧。其德可大。
朕之元子。当践副君。
隆基有社稷大功。神祇佥属。
由是朕前恳让。言在必行。
天下至公。诚不可夺。
爰符立季之典。庶叶从人之愿。
况别为九州。必资于牧伯。
贞夫万国。先伫于师傅。
式副佥谐之求。仍光不拜之宠。
雍州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别加实封二千户
赐物五千段。细马二千匹。
奴婢十房。金银器皿二百事。
甲第一区。良田三十顷。
馀如故。主者施行。
上为宁王写一切经请宣付史馆736年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奉敕。
今日于安国观行香。伏见天恩为宁王及故惠宣代国金仙公主共写一切道经四本。
伏以睿恩友爱。情深天属。
生成之德。无隔存亡。
利益之资。方宏道要。
诸经毕缮。景福云集。
称赞兹日。功用有成。
教义是先。诚所感庆。
臣无任欣戴之至。望宣付史馆
奉状以闻。谨奏。
请减宁王圹内食味奏 唐 · 裴耀卿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七
尚食所料水陆等味一千馀种。每色瓶盛。
安于藏内。皆是非时瓜果。
及马牛驴犊獐鹿等肉。并诸药酒三十馀色。
仪注礼料。皆无所凭。
臣据礼司所科。奠祭相次。
事无不备。典制分明。
天恩每申让帝之志。俭约。
礼外加数。窃恐不安。
又非时之物马驴犊等。并野味鱼雁鹅鸭之属。
所用铢两。动皆宰杀。
盛夏胎养。圣情所禁。
又需造作什物。动馀千计。
求徵市井。实谓烦劳。
千味不供。礼无所阙。
伏望依礼减省。以取折衷。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排律 押微韵
万物莫不气兆乎上,而形视乎下。铁石异品,云蒸并湿,草木无心,春来咸喜,故圣人弘道,先王法天,酒星主献酬之义,需卦陈饮食之象。近命群官(近命群臣),欣时乐宴,尽九春之丽景,匝三旬之暇日。畅饮桂山,棹歌沁水,醇以养德,味以平心。本将导达阳和,助成长育,亦朝廷多庆,军国馀閒者也。前月之晦,细风飘雨,繁弦中止,列席半醉,佳辰易失,绝兴难追,良可惋也。今年带闰,节候全晚,景气犹清,芳草未歇,申布雅意,复叙初筵。披乐善之虞邸,坐忘忧之观。东郊跬步,南山在目,足以缔夏首之新赏,补春馀之坠欢。朕登览上宫,俯临长陌,畅众心之怡,欢归骑之逶迤。鼓之以琴瑟,侑之以筐篚。衢尊意洽,场藿思苗。赋我有嘉宾之诗,奏君臣相悦之乐。踟蹰西日,吟玩乘风,不知衷情之发于翰墨也。
今年通闰月,入夏展春辉。
楼下风光(一作花)(一作媚),城隅宴赏归。
九歌扬政要,六舞(一作征)
天喜时相合,人和事不违。
礼中推意厚,乐处感心微。
别赏阳台乐,前旬暮雨飞。
宋王成器三公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门下。古有知道于通。
精辨于物。可以调阴阳。
节风雨者。委之三事。
以康万人。鼎铉之谓也。
司空扬州大都督上柱国宋王成器益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申王成义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邠王守礼等。并明德茂亲。
崇儒乐善。为国翰屏。
当朝羽仪。岂其朱茀之诗。
美则缁衣之咏。宁止爱均花萼。
礼锡苴茅而巳哉。必能论道经邦。
佐朕为政。俾允升台之望。
宜膺补衮之阙。成器太尉扬州大都督
成义可司徒并州大都督守礼司空
勋如故。主者施行。
宋王成器开府仪同三司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宋王成器。温良恭俭。
明允笃诚。朕之元昆。
人之师表。閒者鼎席虚位。
台陛俟能。坚守辞让。
愿移成命。宜联华于补职。
参议于论道。可开府仪同三司
宋王成器等上表以兴庆旧里宅为宫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一
朕昔与弟兄。联居藩邸。
虔奉圣训。遂膺昌期。
尝思鄠杜之游。颇有芒砀之气。
王等固陈符瑞。取则不远。
拟备巡幸。推而弗居。
虽府在京师。亦同于谯沛。
式遵故事。宜依今请。
宋王成器长女安吉县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一
黄门。宋王长女。
流芳桂邸。禀训梧宫。
体自閒和。成其婉娩。
玉笄始茂。金燧方严。
爰宠锡于脂粉。俾开荣于汤沐。
封安吉县主。主者施行。
改封宋王宪宁王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二
爰分宝玉。载锡绥章。
必在亲贤。致之侯甸。
开府仪同三司泾州刺史上柱国王宪。仪表硕望。
忠肃令名。艺总经书。
才推礼乐。列上公之位。
兼大藩之宠。瞻彼行围。
旧称茅邑。孰如北地。
今迩西都。宜考良日之封。
用宏景风之命。可改封宁王
食邑三千户。馀如故。
追谥宁王宪让皇帝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四
能以位让。为吴泰伯
存则用成其节。殁则当表其名。
非常之称。旌德斯在。
太尉宁王宪。诞含粹灵。
允膺大雅。孝悌之至。
本乎中诚。仁和之深。
非因外奖。率由礼度。
雅尚文儒。谦以自牧。
乐于为善。比两献而有光。
与二南而合德。自出临方镇。
入配台阶。逾励忠勤。
益闻周慎。实谓永为藩屏。
以辅邦家。曾不慭遗。
奄焉殂没。友于之痛。
震恸良深。惟王朕之元昆。
合升上嗣。以朕奉先朝之睿略。
定宗社之阽危。推而不居。
请予主鬯。又承慈旨。
焉敢固违。不然者。
则宸极之尊。岂归于薄德。
茂行若此。易名是凭。
自非大号。孰副休烈。
按谥法。推功尚曰让。
德性宽柔曰让。敬追谥曰让皇帝
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宁王宪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九
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宁王宪
秉德夷远
体道淳深。
顷以茂亲。
典司宗社。
礼经之文既备。
钟律之度巳和。
成而不居。
谦以自牧。
固辞兼领。
情所重违。
宜遂雅怀。
俾停剧务。
张九龄请为宁王写经宣付史馆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七
道由先宗。
钦承馀庆。
所祈福力。
凭以真经。
归谨至诚。
匪存名教。
所请者依。
追册让皇帝故妃元氏为皇后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八
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巳十一月戊申朔二十五日壬申。皇帝若曰。
于戏。尊名备礼。
所以悲友于也。恩亲袭号。
所以申悼往也。让皇帝故妃元氏。
门承华烈。代袭清猷。
柔范夙著。徽音允穆。
自伉俪天人。能修壸训。
克茂诗箴之教。载修图史之文。
岂谓福善无徵。遽先殂逝。
天伦有感。追悼兼怀。
福贵从尊。事资饰赠。
有行梁苑。早膺藩幼(疑)之荣。
将祔寿原。允叶椒房之位。
是用册妃为恭皇后。今遣使尚书左丞相裴耀卿副使韦绦持节礼册。
章服式陈。典韦攸备。
永惟神格。嘉是哀荣。
让皇帝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
隆基曰。一代兄弟。
一朝存殁。家人之礼。
是用申情。兴言感思。
悲涕交集。大哥孝友。
近古莫俦。尝号五王。
同开邸第。远自童幼。
洎乎长成。出则同游。
学则同业。事均形影。
无不相随。顷以国步艰危。
义资克定。先帝御极。
日月照临。大哥嫡长。
合当储贰。以功见让。
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
万几事总。听朝之暇。
得展于怀。十数年閒。
棣华凋落。谓之手足。
惟有大哥。今复沦亡。
邈然无对。以兹感慕。
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
孰不殂谢。所贵光昭德行。
以示崇高。立德立名。
斯为不朽。大哥事迹。
身没让存。故册曰让皇帝
神之昭格。当兹宠荣。
况庭训传家。琎等申让。
善述先志。实有遗风成其美也。
恭惟绪言。恍焉如在。
寄之翰墨。悲不自胜。
宋王成器献牛马助军书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
塞草具腓。秋风巳劲。
张国容会军实者。孰先于此乎。
国家之情。助其费用。
周旋省览。以慰所怀。
宁王宪等书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
魏文帝诗云。西山一何峻。
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
不饮亦不食。赐我一丸药。
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
身轻生羽翼。朕每思服药而求羽翼。
何如骨肉兄弟天生之羽翼乎。陈思有超代之才。
堪佐经国之务。绝其朝谒。
卒令忧死。魏祚未终。
司马宣王之夺。岂神丸之效也。
虞舜至圣。舍傲象之愆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此为帝王之轨则。于今数千载。
天下归善焉。朕未尝不废寝忘食钦叹者也。
顷因馀暇。妙选仙经。
得此神效方。古老云。
服之必验。今分此药。
愿与兄弟等同享长龄。永无限极。
宁王山池 唐 · 范朝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引用典故:邹枚
水势临阶转,峰形对路开。
槎从天上得,石是海边来。
瑞草分丛种,祥花间色栽。
旧传词赋客,唯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