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因读寒山 唐末五代初 · 义存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
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
寒山诗后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二、《太仓稊米集》卷六七
昔里人有豢二豕者,呼屠者于门,将以售之。
其一既就执,其一辄逸去,使人物色之不得。
后五日得之沟中,以木叶覆其身,气息喘喘然,若有所畏者。
建炎三四年间,避盗山中,贼持戈在后,仅得以免。
夜宿山穴,挽木叶以自蔽,旦为积雪所埋,几不得出,顾无异沟中之豕。
乃知众生受命,其畏死未尝不同。
此学佛者所以深戒乎杀也。
因书是诗于壁,使儿曹诵之,知至人之言皆真实语,不可不信云。
题仲山和尚群鱼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濠梁之乐谁能写,袁蚁死后无画者。
上人安知身非鱼,援毫貌出态更殊。
剡藤素拂秋云冷,眼前惊见沧江永。
翠尾轻披水上萍,玉鳞倒漾空中影。
前行十二相回环,吹涝喣沫渊沄间。
最后群趋俨成列,皎若寒霄舞流雪。
却思昨夜风雨来,赤鲤已去随奔雷。
鲰鲜不作霄汉梦,潜心泳暖何悠哉。
赠言还画重太息,芒鞋今何适。
慎勿作海水汹涌龙峥嵘,空令素壁凝尘生。
送别支山和尚 明末清初 · 徐枋
 出处:居易堂集卷之十七
避世二十年,得交方外士。
龙象诚如林,直谅无过子。
泾渭必无淆,玉石晰精理。
清浊恐太分,精确不相比。
有心清如冰,皭然绝泥滓。
有道直如弦,与世或龃龉。
忽逢天人师,俾得饭法乳。
投竿引巨鳌,触邪赖神廌。
孔门有仲由,恶言不入耳。
自许此身心,报师良有以。
毁誉总不闻,仰恃师知已。
师自善调御,扰龙随顾指。
美玉为圭璋,良材耀祀梓。
西来传心印,密室旋嘱累。
受衣若悬丝,自古尝尔尔。
辞师远行迈,去去涉江涘。
空山箬笠行,长江布帆驶。
我今且送君,欲言不能已。
邀君过草堂,临饭还停七。
寸心重伦常,立言有纲纪。
著书满箧衍,一一为披示。
吾交满天下,知心亦有几。
死者不复生,远者去万里。
孑立宇宙间,俯仰涕如雨。
何意复逢君,心期有如此。
深言晷影移,斜阳已在树。
挽子不能留,子去还徙倚。
临岐复再拜,珍重无馀语。
所怀各区区,古道期共砥。
千载有修涂,努力从此始。
寄题寒山旧庐追次桐城张文端韵为钱唐(森) 清 · 沈叔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吴山佳处占斯丘,雅称闲居与客游。
竹笕分泉仍入户,松梢挂月自当楼。
无端石势千寻耸,不尽江声一片流。
莫问南园谁作记,到来肯为古人愁。
东坡书院与允山禅丈夜坐时东山和尚已示寂。) 清 · 严遂成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一
爱与名僧对,廊阴浸碧池。
非因月瘦,山不厌云痴。
暮气鹤飞杳,秋容枫落迟。
一声清磬寂,正上佛灯时。
洪州山和尚(题拟) 五代 · 道虔
 押虞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将宝类宝意不殊,琉璃线贯琉璃珠。
内外双通无异径,郁我家园一株(见《祖堂集》卷十二。)
大唐山禅师信行和尚兰若记 后唐 · 孙元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山岳之形雄峻。奇势摩霄。
冲载万象。吻合云雨。
怪状异彩。万有馀品。
而不可尽名。今斯铜山
峨峨石棱。巉巉青壁。
岿岌硉矹。乍峭乍平。
左翼龙骧。右盘虎踞。
是以西拓浮邱。若扪天心。
北截长江。如浴沧海。
足可以壮楚之地势也(阙十三字)。洎大历十一年冬仲月。
有大禅师信行京兆盭厔人
俗姓王氏。早岁出家。
云居寺。以戒香持身。
惠珠内莹。止于此
驻锡云木。石坐逾旬。
无有知者。会樵人入山采薪。
得遇恭师。骇然投刃设礼。
欣赞磬折。□贞元十三年春
观察使御史中丞博陵崔公行府幕郎官判官李公臻巡户口。兼封闭诸兰若。
例当(阙二十字)文牒遍告吏民。勿令□动至元和中
县令姚公崇信三宝。深护法门。
闻多因公侵渔。斫伐林木。
又给公凭。四年。
天下旱民皆绝粒。道路殒毙。
师乃出山。居士顶敬礼拜。
共迎归山。于时四面闻师都归。
云合大会。草木生光。
居士启诸公曰。和尚高僧
久此宏化教谕沉迷。
开甘露之门。示生死之径。
不旌叙山门。何以答乎禅德。
公依法言而共建斯法碣。乃莹真础。
爰命雕镌。纵劫还海竭。
太朴寖失。斯之不坠。
寒山子诗集序 唐 · 闾邱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详夫寒山子者。
不知何许人也。
自古老见之。
皆谓贫人风狂之士。
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
号为寒岩
每于兹地。
时还国清寺
寺有拾得。
知食堂寻常。
收贮馀残菜滓于筒内。
寒山若来。
即负而去。
或长廊徐行。
叫唤快活。
独言独笑。
时赠遂促骂打趁。
乃驻立抚掌。
呵呵大笑。
良久而去。
且状如贫子。
形貌枯悴。
一言一气。
理合其意。
沈而思之。
隐况道情。
凡所启言。
洞该元默。
乃以桦皮为冠。
布裘破弊。
木屐履地。
是故至人遁迹。
同类化物。
或长廊唱咏。
唯言咄哉咄哉。
三界轮回。
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
或逆或顺。
自乐其性。
非哲者安可识之矣。
允顷受丹邱薄宦。
临途之日。
乃萦头痛。
遂召日者医治。
转重。
乃遇一禅师
名丰千
言从天台山国清寺来。
特此相访。
乃命救疾。
师乃舒容而笑曰。
身居四大。
病从幻生。
若欲除之。
应须净水。
时乃持净水上师。
师乃噀之。
须臾祛殄。
乃谓允曰。
台州海岛岚毒。
到日必须保护。
允乃问曰。
未审彼地当有何贤。
堪为师仰。
师曰。
见之不识。
识之不见。
若欲见之。
不得取相。
乃可见之。
寒山文殊。
遁迹国清。
拾得普贤。
状如贫子。
又似风狂。
或去或来。
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著火。
言讫辞去。
允乃进途。
到任台州
不忘其事。
到任三日后。
亲往寺院。
躬问禅宿。
果合师言。
乃令勘唐兴县
寒山拾得是否。
时县申称。
当县界西七十里内有一岩。
岩中古老见有贫士。
频往国清寺止宿。
寺库中有一行者。
名曰拾得。
允乃特往礼拜。
国清寺
乃问寺众。
此寺先有丰干禅师院在何处。
并拾得寒山子见在何处。
时僧道翘答曰。
丰干禅师院在经藏后。
即今无人住得。
每有一虎。
时来此吼。
寒山拾得二人见在厨中。
僧引允至丰干禅师院。
乃开房唯见虎迹。
乃问僧宝德道翘。
禅师在日。
有何行业。
僧曰。
丰干在日。
唯攻舂米供养。
夜乃唱歌自乐。
遂至厨中灶前。
见二人向火大笑。
允便礼拜。
二人连声喝允。
自相把手。
呵呵大笑叫唤。
乃云丰干饶舌饶舌。
弥陁不识。
礼我何为。
僧徒奔集。
递相惊讶。
何故尊官礼二贫士。
时二人乃把手走出寺。
乃令逐之。
急走而去。
即归寒岩。
允乃重问僧曰。
此二人肯止此寺否。
乃令觅房。
唤归寺安置。
允乃归郡。
遂制净衣二对香药等。
特送供养。
时二人更不返寺。
使乃就岩送上。
而见寒山子
乃高声唱曰贼贼。
退入岩穴。
乃云报汝诸人。
各各努力。
入穴而去。
其穴自合。
莫可追之。
其拾得迹沈无所。
乃令僧道翘寻其往日行状。
唯于竹木石壁书诗。
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馀首。
及拾得于土地堂壁上书言偈。
并纂集成卷。
但允栖心佛理。
幸逢道人。
乃为赞曰。
菩萨遁迹。
示同贫士。
独居寒山
自乐其志。
貌悴形枯。
布裘弊止。
出言成章。
谛实至理。
凡人不测。
谓风狂子。
时来天台
国清寺
徐步长廊。
呵呵抚指。
或走或立。
喃喃独语。
所食厨中。
残饭菜滓。
吟偈悲哀。
僧俗咄捶。
都不动摇。
时人自耻。
作用自在。
凡愚难值。
即出一言。
顿祛尘累。
是故国清。
图写仪轨。
永劫供养。
长为弟子。
昔居寒山
时来兹地。
稽首文殊。
寒山之士。
南无普贤。
拾得定是。
聊申赞叹。
愿超生死。
寒山诗二十首 其一 癸亥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江南有富翁,认钱作主人。
将身为之奴,服役不惮勤。
一朝陵谷变,钱为盗所有。
奴乎失其主,身如病狂走。
寒山诗二十首 其二 癸亥 清 · 江湜
 押灰韵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张三作窃去,忽建六纛回。
李四拥八驺,新自为贼来。
天地乐包容,谁论才不才。
有口欲谈之,不如衔酒杯。
寒山诗二十首 其三 癸亥 清 · 江湜
 押阳韵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书生苦好书,终日仰屋梁。
饥来不知忧,谓有禹馀粮
禹粮是虚名,诳此文字肠。
肠空众秽尽,轧轧方成章。
寒山诗二十首 其四 癸亥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我生无一椽,亦无钱赁屋。
然计四十年,无一夕露宿。
始悟人有身,不须居是卜。
壁上黏蜗牛,彼方累于壳。
寒山诗二十首 其五 癸亥 清 · 江湜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古墓犁为田,培田筑为屋。
墓中人有知,争地且兴狱。
所幸今古隔,各不知谁孰。
天与平其争,日月如转毂。
寒山诗二十首 其六 癸亥 清 · 江湜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妻不共甘苦,在家如作宾。
小女性差慧,食贫知习勤。
勿以女为喜,而对妻作嗔。
相与有瓜葛,均是夙世因。
寒山诗二十首 其七 癸亥 清 · 江湜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隔于一夕睡,昨日如前生。
明日亦如此,今日空含情。
由来造化炉,不铸长生形。
君看白日落,君听黄鸡鸣。
寒山诗二十首 其八 癸亥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牛哀化为虎,一人已不祥。
今看百万众,同日变虎狼。
虎狼再为人,知复在何日。
合掌赞荀卿,性恶是铁笔。
寒山诗二十首 其十六 癸亥 清 · 江湜
 押尤韵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向民括兵饷,如向羊徵裘。
裘乃羊之皮,剥割群羊愁。
不知饿虎来,羊亦不自谋。
赀财贼掠尽,飒飒空村
寒山诗二十首 其十七 癸亥 清 · 江湜
 押灰韵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眼见一种人,亲身被盗来。
却学盗之道,猎取人间财。
太行孟门,在胸高崔嵬。
人心乱后险,天运何时回。
寒山诗二十首 其九 癸亥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续录卷二
仆持客刺入,主人怒其仆。
何不为我辞,劳我具冠服。
出乃握客手,若恨来不数。
相对笑嘻嘻,谁知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