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伯虎既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
隹六年四月甲子,王才□(旁)□(招)。白虎告曰:「余告庆曰,公乃□(未详)贝用狱,□(未详)为白九□(甾即菑,释庸,非)九成。𡗕我考幽白幽姜令,余告庆,余以邑□(未详)有𤔲。余典勿敢对,今余既口,有𤔲曰:□(侯)令,今余既一名典□(献)白氏,则执壁雕,主对扬朕宗君其休。用乍朕剌且□(未详)公𡧰既,其万年,子孙宝用,享于宗(拓本。)。
汪才任寺簿得刘遗民钓台于泾水之上将作小亭而未暇有诗次其韵(汪伯虎字才任,旌德人) 北宋末 · 周紫芝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眼前时事只纷纷,林下谁来吊逸民。
断石至今留故物,赤栏何日照江滨。
飘流岁月人空远,料理风烟意转新。
拟借一椽垂短钓,此生真欲继前尘。
赓伯虎字序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九
《世本》及《帝王世纪》、《左氏春秋》悉称高莘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和惠,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即《书》所云稷、契、朱虎、熊罴之伦也。清江赓君名伯虎,字次元,慕八元之为人也。《传》曰:「言合稷、契谓之忠」。杜子美云:「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盖古人必以稷、契自处,君之慕八元不为过矣。虽然,慕其名不若既其实,他日必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践八元之实,乃无愧古人。故稷、契非自谓之元也,天下之民谓之八元也。君之慕八元,必天下之人谓之次元可也(《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六。)。
赓姓未见,疑是「廖」之讹。
壬申中秋交朋解散不期而会者郑生逊志夏生伯虎因小饮玩月二子各以诗赠依韵酬之 其一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郑生襟宇绝纤埃,夏子心希好学回。
谁遣吾人来破愿,可能良夜不衔杯。
从来月罕中秋见,那更尊无俗子陪。
遥指桂枝因贺客,文星近岁属温台(自注:术士言文星近岁正临温台,郑台人,夏温人。)。
壬申中秋交朋解散不期而会者郑生逊志夏生伯虎因小饮玩月二子各以诗赠依韵酬之 其二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犹胜太白号三人,又免韩公诮聚蚊。
薄有壶觞非独酌,共将文字作清醺。
天高云散悬金饼,风峭溪凉皱縠文。
却恨钟情未能遣,愁肠终夜转车轮。
答刘怀安启(伯虎)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八四、《嵩山集》卷二三
一乘五十七人,初临千乘之重;八州五十六正,相望两州之间。岂谓封部之殊,乃辱书縢之厚。若事其长,殆非所堪。某官世禄之家,官宿其业。惟曾门之盛德,为元祐之名臣。承此积累之休,宜其昌炽于后。有酒食先生馔,致其禄及亲之荣;知稼穑小人依,体吾君爱民之意。伫登高位,益慰慈颜。某每念天伦,获联姻好。盖子路妻之兄弟,久服高明;如贾谊任于公卿,行观进用。
次前所寄绝句韵。赠欧阳二十九伯虎 其一 金 · 李奎报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四
予昔登第之年。尝与同年游通济寺。予及四五人。佯落后徐行。联鞍唱和。以首唱者韵。各赋四韵诗。此既路上口唱。非有所笔。而亦且以为诗人常语。便不复记之也。其后再闻有人传云。此诗流入中国。大为士大夫所赏。其人唯诵一句云。蹇驴影里碧山晚。断雁声中红树秋。此句尤其所爱者。予闻之。亦未之信也。后复有人能记一句云。独鹤何归天杳杳。行人不尽路悠悠。其首(旧本首下有句字。)落句则皆所不知也。予虽未至聪明。亦不甚椎钝者也。岂其时率尔而作。略不置意而偶忘之耶。昨者足下访予。有坐客言及此诗。因问之曰。相国此诗。传播乃国。信乎。君遽对曰。不唯传播。皆作画簇看之。客稍疑之。君曰。若尔。予明年还国。可赉其画及此诗全本来。以示也。噫。果若子之言。则此实非分之言。非所敢当也。虽然。义不可虚受。且欲备东还时傥记吾诗。不忘向之二段事。以是次前所寄绝句最后一编韵寄之。其必以此者。此诗本起于因君之求。予诗所作也。今之所赠。亦颇相类然尔。惶恐云云。
惭愧区区一首诗,一观犹足又图为。
虽知中国曾无外,过自为辞恐或欺。
次前所寄绝句韵。赠欧阳二十九伯虎 其二 金 · 李奎报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四
此邦犹少爱予诗,中国何人肯许为。
更作画图虽似诞,观君惇信不应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