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姚璹玺书 初唐 · 高宗武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七
夫严霜之下。识贞松之擅奇。
疾风之前。知劲草之为贵。
物既有此。人亦宜哉。
早荷朝恩。委任斯重。
居中作相。宏益巳多。
防边训兵。心力俱尽。
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乃眷蜀中。氓俗殷杂。
久缺良守。敝于侵渔。
政以贿成。人无厝足。
是用命卿出镇。寄兹存养。
果能揽辔澄清。下车整肃。
吏不敢犯。奸无所容。
前后纠擿。盖非一绪。
贪残之伍。屏迹于列城。
剽夺之俦。遁形于外境。
讵劳期月。康此黎元。
言念德声。良深嘉尚
宜布琅邪之化。当以豫州为法。
纳言姚璹等贺雪表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自元冥授节。
素液未流。宿麦翘滋
陈根俟拔。圣情回眷。
天造曲成。载想狴牢。
有矜幽滞。方临听讼之观。
且阅明刑之书。中旨才宣。
上元俄应。沛乎降泽。
油然兴云。凝瑞色于千里。
散祯祥于六出。积素弥昼。
下集于琼台。飘花满空。
旁霈于玉树。海神奔走而来贺。
田畯讴吟而共舞。灵心昭发。
事速于置邮。圣意冥通。
有同于合契。臣等谬当枢近
亲觌休祥。抃跃之情。
实百恒品。无任欣庆之至。
谨奉表陈贺以闻。谨言。
纳言姚璹等贺瑞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
伏见内出灵桃。
四实共同一蒂。
禁园芳果。
仙庭奇树。
名珍杏柰。
族茂樱胡。
鲜花发于上春
嘉实成于早夏
四而为一。
表四夷之一君。
异而为同。
明异方之同贯。
汉宫留核。
曾所未窥。
卫国报琼。
何能窃似。
殊祥灵应。
叠贶骈臻。
凡在见闻。
孰不欢跃。
臣等谬当枢近
累觌休符。
喜抃之情。
实万恒品。
无任欣庆之至。
谨奉陈贺以闻。
纳言姚璹等贺瑞石龟表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言。
伏见衡州所进瑞石
其形似龟。
顶上有文曰大周。
并有乾坤卦。
字左边有王武九千字。
又有水火金木土字。
各依其方。
北边兼有井字。
臣等详观灵字
伏睹奇文。
事实非常。
理同神契。
首列大周之字。
表元首之尊。
左有王武之名。
左契之执。
合乾坤之两卦。
分金木之五行。
五行展转而不穷。
两卦周流而无极。
井以养物。
而知渥泽之下覃。
石以补天
乃显贞文而上列。
将以九千之宝祚。
嗣七百之鸿基兆发灵心。
事符嘉运。
况复名为元武
叶国姓而呈休。
出自炎方。
迎向明而发祉。
神祗之命。
受托于四灵。
感应之符。
实超于千载。
臣等叨延恩奖。
屡睹嘉祥。
喜抃之情。
实百常品。
无任庆跃之至。
谨奉表陈贺以闻。
谨言。
纳言姚璹等贺瑞石表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
伏见瑞石有文曰。
武帝李彰。
好生临国。
永保吉昌
伏惟陛下受命旻穹。
降灵宗祏。
复栋重檐之礼。
严配昭升。
五刑九辟之科。
平反宥恤。
故能使三精孚德。
七庙垂祥。
频降灵符。
屡彰潜祉。
好生临国。
实开琬炎之文。
永保吉昌
显示坚贞之箓。
隆万代之遐算。
旷千龄而不闻。
臣等叨沐恩私。
谬当枢近
亲觌休宝。
相趋抃跃。
无任喜庆之至。
谨奉表称贺以闻。
仍请出示百寮。
并录付史馆
纳言姚璹等贺破契丹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伏见辽东都督高仇须承露布。
逆贼孙万斩等驱率凶党。烧逼州城
城中出兵与其贼拒战。则有飞廉作气。
回禄扬熛。起沙砾而薄天。
助兹鼍鼓。吹烟火而涨日。
燎彼鸿毛。灵应潜施。
勇士皆奋。遂使妖徒震慑。
乱辙而搴旗。善战横行。
摧枯而拉朽。僵尸蔽于草芥。
俘馘聚于辕门。善马
名王且絷。无假烧鸡之策。
而观其自焚。不劳燧象之师。
而扑其馀烬。又凶渠不逞。
将窃号而假名。逆党未悛。
止挻妖而怙乱。或神摧其股。
或夭厉其身。似安国之登车。
伯牛之自牖。故知高明辅顺。
直司愆。惟辟好仁。
与乾坤而合德。惟狂乐祸。
在神鬼而同诛。方看剪灭之期。
行觌凯旋之奏。臣等叨延奖渥。
谬奉轩墀。抃跃之情。
实万恒品。无任庆快之至。
谨奉表称贺以闻。谨言。
纳言姚璹等上礼食表696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某等言。
伏以坛场既毕。
文物惟新。
寰区被雷雨之恩。
宴乐动云天之曲。
元髫黄发。
式舞遍于康衢。
车马衣冠。
追赏穷于胜境。
聸凤闱而列鼎。
抗龟浦而开筵。
风光满佳丽之城。
烟雾上神仙之阁。
倾罍倒斝。
尽百辟之欢娱。
伏槛凭轩。
延九霄之眺瞩。
五日开十旬之赏。
千龄逢万岁之期。
固以庆轶朝门。
抃深天造。
无任喜跃之至。
谨上礼食若干舆。
不耻献芹之陋。
方期在藻之欢。
旋顾单菲。
追增悚怍。
纳言姚璹等谢敕赐飞白书表697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等言。今月十一日侍宴。
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名字垂赐
跪承宝贶。仰戴琼文。
如披七曜之图。似发五神之检。
九霄灵泽。与垂露而同沾。
千载嘉祥。共回鸾而共集。
冠六文而首出。掩八体而孤骞。
眇乎若游雾之拂春林。霭乎似轻云之上秋汉。
颉皇之始模虫篆。未足多奇。
刘后之尝学史书。孰云能拟。
固巳工踰悬帐。妙尽刻符。
钟繇竭力而难比。伯英绝筋而不逮。
则知乃神乃圣。包众智而同归。
多艺多才。总群方而兼善。
谅天机之独运。岂凡识之能窥。
臣等才埒瓶筲。任叨衡石。
器满之诫。每切于愚心。
栋隆之吉。实惭于明代。
而天慈曲奖。圣造不遗。
厚禄尊官。既殚恩而极宠。
良辰美景。又申欢而接宴。
庆方行而巳及。泽未溥而先加。
殊恩与骨肉等深。缛礼共衣冠相绝。
今复亲陪睿赏。特流宸翰。
嬴氏之魂游天上。未比超升。
阚生之名在月中。讵方遐邈。
昔者韩棱深博。肇蒙于署剑。
田凤名流。仅闻于题柱。
未有芝英草圣。近缛于彩笺。
合璧连珠。俯光于掌握。
在臣叨忝。独冠古今。
方且示彼记言。传诸贻训。
表一人之殊宠。留百代之荣观。
手舞足蹈。徒申踊跃之心。
摩顶至踵。岂荅生成之施。
无任欣戴之至。谨诣阙奉表陈谢以闻。
姚璹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四、《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旧史狄仁杰王方庆姚璹同传。
仁杰有再造唐室之功,方庆尝谏则天曰「陛下之子尚在庐陵,臣之子何惜远官」,姚璹乃唐之贼臣、则天之佞臣也,何得与狄、王同传哉?
且则天之时,天下非无忠义之士,欲复唐祚,但以酷吏盈朝,罗织成狱,故忠义之士不能发耳。
既不能奋发忠节,自可持节保身,何至于桂林长史,凡岭外山川草木有「武」字者皆进为祥瑞,符合国姓?
则天悦之,召为平章事,乃附三思,督作天枢,以纪周德。
及明堂灾,则天避殿,乃以成周宣榭火,卜世愈隆;
汉武建章焚,盛德弥永。
且明堂布政之宫,而武氏不稽古制,徇意径造,上帝监戒,火而烬之,而乃远引周、汉为比,又非经义。
且周室之灾,由礼崩乐坏之所致;
建章之火,由穷奢极侈之所召,岂卜世盛德之事乎?
宰臣亲撰《时政记》以送史馆,失史臣直笔之法,皆奸佞所为也。
昔魏祖以文和为公,贻笑孙后;
千秋以一言为相,见咍外夷。
何人也,亦执国政哉?
求其侣,乃洛水进赤心石者可与同等,岂可污狄、王二公之传哉!
书唐书姚璹传后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一
阿翁婞直阿儿娿,能谄雌龙事女娲
酷吏清廉生意尽,佞臣忠爱误君多。
聪明才语欺人易,淹雅经书论事讹。
可惜两朝良史后,更无人举顺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