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册周王显为并州都督文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四
维龙朔元年岁次辛酉十月癸亥朔十七日巳卯。皇帝若曰。夫腾华星苑。崇名器于藩维。凭晖日御。峻宠章于侯服。故本枝增蔚。鸿绪滋繁。而汾阳奥区。镇龙山而控远。冀方腴壤。接雁塞而疏疆。连率之寄。亲贤攸属。咨尔洛州牧上柱国周王显。风则开秀。器彩灵明。识表魏舟之象。词掩汉台之驾。西园孤月。委心镜而齐明。小山丛桂。偃情田而并烈。温恭夙邵。业尚日新。棣萼交芬。圭璋具美。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都督并汾箕岚等四州诸军事并州刺史。牧及勋封并如故。尔其克修天爵。聿苞地义。方资化敷大夏。惠渐京陵。必宜缺社鸣桴。褰帷广听。懋宣声绩。克壮其猷。长绥福履。光膺显命。可不慎欤。
封周王显制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昔周武垂则。汾邑启维城之固。汉文承统。睢阳树磐石之基。所以作镇邦家。克隆景业。第七子显。毓粹云峰。分辉日观。风仪秀举。神识冲和。挺玉质而含章。振金声而发彩。夙遵教于诗礼。方导德于閒平。既表岐嶷之姿。宜申圭社之贶。可封周王。食邑一万户。
册周王显左卫大将军文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四
维仪凤二年岁次丁丑二月甲午朔十二日乙巳。天皇若曰。于戏。上图圆极。星躔分帝子之象。下奠方舆。列野宅天孙之镇。缅徽千古。尚想百王。法灵台以启封。俾亲贤而作辅。是以轩邱御历。爰锡苍林之祚。豳室建侯。载疏曲阜之邑。用能崇宝统。赞昌期。盛业茂于本枝。鸿基峻于磐石。惟尔洛州牧益州大都督兼太子左卫率使持节洮河道行军元帅蔡州镇抚上柱国周王显。高禖荐祉。甫应瑶筐。仙域启祯。载分金榜。迪中和之粹质。蕴上德之良规。风识俊迈。机神爽彻。纯襟洽地义之方。悌性睦天伦之重。发挥沛易。隐括河书。多材之美载光。乐善之风逾振。洎乎遥临西蜀。控玉宇之全邦。近牧东周。辟铜衢之奥壤。少城故地。不变歌廉之俗。太室馀萌。载陶分陕之化。总戎未举。威巳詟于三羌。作镇方崇。声远驰于万里。若乃左军望重。前驰任隆。司鹖弁于宸阶。统熊渠于襟卫。实惟心膂之要。斯谓爪牙之职。乃眷鹰扬。寄于麟趾。追踪汉屏。升骠骑之班。继美晋藩。极领军之选。是用命尔为左卫大将军。馀官勋封如故。惟天遵物。厥命弗常。惟人立躬。在心则应。性之所近。邪正由乎积习。事之所通。感召同于影响。祗畏之道。贤哲同归。钦哉。往敷乃训。率由前则。竭爱敬之情。砥温恭之行。在参期损。据宠思危。无耽乐是从。非礼义勿践。永保朕命。以蕃王室。诞绥福祉。可不慎欤。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唐初 · 李峤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
大火乘(一作宝来)天正,明珠对月圆。
作新(一作祚延)金箧里,歌奏玉筐(一作箱)前。
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一作圣)篇。
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寺即中宗旧宅) 唐初 · 李峤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䌽旃。
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
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
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
甘雨苏燋(一作申谯)泽,慈云动沛篇。
独惭贤作砺,空喜福成田。
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神龙三年岁次丁未九月景申朔五日庚子。具官某及文武偫官等。谨昧死再拜稽首奉册言。爰自厥初。肇兴司牧。皇矣抚极。蒸哉察道。莫不因时适变。改物殊徽。推五运而陟崇高。步三微而膺历数。天地人皇之立称。始别洪荒。唐虞夏帝之居尊。渐详文质。姬水以椎轮发号。烈山以斲耒增名。然后仁被德宣。功昭业远。历访前古。兹为旧式。我大唐受乾坤之眷命。当宇县之讴歌。奄有蒸黎。遂荒宸象。应天皇帝陛下垂旒御辩。截海披图。承四业之休光。握三灵之宝契。虞舜蒸蒸之德。永锡偫方。周文翼翼之心。其凝庶绩。驱齐民于仁寿。致雅俗于醇醲。六府咸修。五兵不用。航海梯山之客。奉贽输琛。耕田凿井之夫。击壤鼓腹。中外静谧。表里雍熙。而孽子滔天。乱臣干纪。谋同触瑟。祸剧弄兵。不虞之灾。忽生于肘腋。无象之鉴。独愤于神祇。于时凶竖逼楼。圣君凭槛。威灵下济。觉封豕之周惶。丑逆上瞻。见神龙之傅翼。宝仗似亿千之卫。天仪成丈六之容。众瑞俱临。偫祅大骇。尽迷方而失据。咸丧气而亡精。顾眄而斩馘舆尸。指挥而冰销雾廓。虽复草为兵甲。秦师惊蒋帝之神。树作幡幢。释主屈魔王之众。蛇躯之变娲后。蛟影之随汉高。未足以匹此奇徵。方斯伟应。自非冥符幽赞。睿感潜通。何以承波若之护持。享高明之福助。昔者伏牛之主。是曰牺皇。名鸟之君。仍题凤纪。法身用马鸣成道。上士以龙德为仙。敢托元符。爰咨故实。谨上尊号曰应天神龙皇帝。鸿猷载肇。昌历惟新。庶以仰顺乾心。俯从人欲。天长地久。更隆四大之尊名。玉振金声。恒为百王之称首。盛矣美矣。皇哉唐哉。臣某等诚欢诚喜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再拜以闻。
上中宗书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七
元首之尊。居有重门击柝之卫。出有清警戒道之禁。所以备非常。息异望。诚不可易举动。慢防闲也。陛下厌崇邃。轻尊严。微服潜游。阅廛过市。行路私议。朝廷惊惧。如祸产意外。纵不自惜。柰宗庙苍生何。又分职建官。不可以滥。传曰。官不必备。惟其人。自帝室中兴。以不慎爵赏为惠。冒级躐阶。朝升夕改。正阙不给。加以员外。内则府库为殚。外则黎庶蒙害。非求贤助治之道也。愿爱班荣。息匪服之议。今文武六十以上。而天造含容。皆矜恤之。老病者已解还授。员外者既遣复留。恐非所以消敝救时也。请敕有司。料其可用进。不可用退。又远方夷人。不堪治事。国家向务抚纳而官之。非立功酋长。类靡俸禄。愿商度非要者。一切放还。又易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今百姓乏窭。不安居处。不可以守位。仓储荡耗。财力轻殚。不足以聚人。山东病水潦。江左困输转。国匮于上。人穷于下。如今边场少疏。恐逋亡遂多。盗贼偫行。何财召募。何众闭遏乎。又崇作寺观。功费浩广。今山东岁饥。糟糠不厌。而投艰阸之会。收庸调之半。用吁嗟之物。以荣土木。恐怨结三灵。谤蒙四海。又比缘征戍。巧诈百情。破役隐身。规脱粗赋。今道人私度者。几至数十万。其中高户多丁。黠商大贾。诡作台符。羼名伪度。且国计军防。并仰丁口。今丁皆出家。兵悉入道。征行租赋。何以备之。又重赂贵近。补府若史。移没籍产。以州县甲等。更为下户。当道城镇。至无捉驿者。役逮小弱。即破其家。愿许十道使访察括举。使奸猾不得而隐。又太常乐户已多。复求访散乐。独持丛鼓者已二万员。愿量留之。馀勒还籍。以杜妄费。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即中宗旧宅) 初唐 · 宋之问
五言排律 押微韵
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
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
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即中宗旧宅) 初唐 · 李乂
五言排律 押鱼韵
象设隆新宇,龙潜想旧居。
碧楼披玉额,丹仗导金舆。
代日兴光近,周星掩曜初。
空歌清沛筑,梵乐奏胡书。
帝造环三界,天文贲六虚。
康哉孝理日,崇德在真如。
奉和皇帝上(一作丘)礼抚事述怀应制 唐初 · 陈子昂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卑宫 讴歌 瑶池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请祔中宗表 唐 · 徐坚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二
臣谨按礼稽命徵。虞夏五庙。殷六庙。周七庙。诸侯五庙。而鲁用天子之礼。并后稷姜嫄为七庙。故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伏以中宗孝和皇帝受命中兴。化民以德。虽别庙荐享。而圣心未安。将革前规。移入太庙。臣参详自古庙制。夏殷周汉。各自立庙。不同一处。汉光武以中兴崇俭。故七室共堂。而历代遵行。以为折衷。今太庙七室。皆有神主。孝和皇帝既须入庙。先有夹室见空。望奉移向此室内。既同太庙八室。祭享是同。在于情理。实为允惬。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景龙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宗皇帝驾新丰温泉宫,敕蒲州刺史徐彦伯入仗,同学士例。因与武平一等献诗,上官昭容亦赋绝句三首以献。) 其一 初唐 · 上官婉儿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景龙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宗皇帝驾新丰温泉宫,敕蒲州刺史徐彦伯入仗,同学士例。因与武平一等献诗,上官昭容亦赋绝句三首以献。) 其二 初唐 · 上官婉儿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景龙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宗皇帝驾新丰温泉宫,敕蒲州刺史徐彦伯入仗,同学士例。因与武平一等献诗,上官昭容亦赋绝句三首以献。) 其三 初唐 · 上官婉儿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一作承)平。
代张仁亶贺中宗登极表 初唐 · 吴少微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五
臣仁亶言。今月一日。春官牒至。皇帝陛下去月二十五日光临宝极。诞告万方。亿兆偫生。抃舞欣贺。中贺。臣闻皇天爱人。则有非常之主。圣人受命。必复先王之业。伏惟皇帝陛下明德动天。辑宁国家。张乾坤之重位。绍文武之耿光。日月再贞。正朔惟序。百神启佑。九服咸若。天下元元。不胜庆戴。臣夙仕皇朝。被荷恩化。荏苒勤役。复遇圣明。枯朽再生。庆抃之情。特万恒品。臣忝庆州域。未获驰贺阙庭。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太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冬韵
时文圣后,清庙肃邕。
致诚勤荐,在貌思恭。
玉节肆夏,金锵五钟。
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肃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阳韵
天子享孝,工歌溥将。
躬祼郁鬯,乃焚膋芗。
臭以达阴,声以求阳。
奉时烝尝,永代不忘。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其一 雍和二章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庚韵
在涤嘉豢,丽碑敬牲。
角握之牡,色纯之骍。
火传阳燧,水溉阴精。
太公胖俎,傅说和羹。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其二 雍和二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俎豆有馥,粢盛絜丰。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钟管磬,肃唱和鸣。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此首与封泰山乐章雍和同)。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文舞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先韵
圣谟九德,真言五千。
庆集昌胄,符开帝先。
高文杖钺,克配彼天。
三宗握镜,六合涣然。
帝其承祀,率礼罔愆。
图书雾出,日月清悬。
舞形德类,咏谂功传。
黄龙蜿蟺,彩云蹁跹。
五行气顺,八佾风宣。
介此百禄,于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