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 唐 · 许浑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三径
故人书信越褒斜,新意虽多旧约赊。
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
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
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唐 · 杨牢
五言排律 押冬韵
引用典故:庾楼
剑外书来日,惊忙自折封。
丹青得山水,强健慰心胸。
事少胜诸郡,江回见几重。
宁悲久作别,且似一相逢。
诗合焚香咏,愁应赖酒浓。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 唐 · 方干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
路极(一作剧)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
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按:《金华志》录前四句作于兴宗诗,题作《东阳涵碧亭》,并注云:兴宗宝历初令东阳,创此亭。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唐 · 方干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引用典故:岘首
避石攀萝去不迷,行时举步似丹梯。
东轩海日已先照,下界晨鸡犹未啼。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唐 · 卢求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高情推谢守,善政属绵州。
未落紫泥诏,闲登白雪楼。
晴江如送日,寒岭镇迎秋。
满壁朝天士,唯予不系舟。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唐 · 薛蒙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五马 征颍川
左绵江上楼,五马此销愁。
暑退千山雪,风来万木秋。
邅回犹刺郡,系滞似维舟。
即有徵黄日,名川莫厌游。
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楼望雪山见寄 唐 · 田章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志乖多感物,临眺更增愁。
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一作报)秋。
雪遥难辨木,村近好维舟。
莫恨归朝晚,朝簪拟胜游。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唐 · 王严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事刘 谢守
雉堞临朱槛,登兹便散愁。
蝉声怨炎夏,山色报新秋。
江转穿云树,心闲随叶舟。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唐 · 卢栯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谢公
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
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
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
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洋州于中丞顷牧左绵题诗越王楼上朝贤继和辄课四韵 唐 · 刘璐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隔政代君侯,多惭迹令猷。
山光来户牖,江鸟满汀洲。
雅韵徵朝客,清词写郡楼。
至今谣未已,注意在洋州。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唐 · 李邺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长听巴西事,看图胜所闻。
江楼明返照,雪岭乱晴云。
景象诗情在,幽奇笔迹分。
使君徒说好,不祗怨离群。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时为同州刺史) 唐 · 李续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早年登此楼,退想不胜愁。
地远二千里,时将四十秋(续相从东川奏举,过绵州,刺史韦洪皋尚书携登此楼,于今三十七年矣)。
邅迍多失路,华皓任虚舟。
诗酒虽堪使,何因得共游。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时为校书郎) 其一 唐 · 于瑰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郢曲 姑射 李膺舟
楼因藩邸号,川势似依楼。
显敞含清暑,岚(一作风)光入素秋。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郢曲思朋执,轻纱画胜游。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时为校书郎) 其二 唐 · 于瑰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极目郡城楼,浮云拂槛愁。
政成多暇日,诗思动先秋。
远霁千岩雪,随波一叶舟。
昔曾窥粉绘,今愿许陪游。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唐 · 王铎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引用典故:青玉案 谢朓
谢朓题诗处,危楼压郡城。
雨馀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