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应诏嘲司花女(《隋遗录》曰:“炀帝幸江都,洛阳人献合蒂迎辇花,帝令御车女袁宝儿持之,号司花女。时诏世南草敕于帝侧,宝儿注视久之,帝曰:‘昔飞燕可掌上舞,今得宝儿,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今注目于卿,卿可便嘲之。’世南为绝句。”)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秋雁(一作虞世南诗) 隋末唐初 · 褚亮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
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太和 隋末唐初 · 褚亮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
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礼惟崇德,乐以和声。
百神仰止,天下文明。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肃和 隋末唐初 · 褚亮
四言诗 押庚韵
闿阳播气,甄曜垂明。
有赫圜宰,深仁曲成。
日丽苍璧,烟开紫营。
聿遵乾享,式降鸿祯。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雍和 隋末唐初 · 褚亮
四言诗 押东韵
钦惟大帝,载仰皇穹。
始命田烛,爰启郊宫。
云门骇听,雷鼓鸣空。
神其介祀,景祚斯融。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豫和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阳韵
上灵眷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
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舒和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先韵
叠璧凝影皇坛路,编珠流彩帝郊前。
已奏黄钟歌大吕,还符宝历祚昌年。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凯安(《新唐书·礼乐志》曰:“贞观初舞隋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郊庙朝会同用之,舞者各六十四人,文舞左籥右翟,著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裤,革带,乌皮履。武舞左干右戚,服平冕,馀同文舞。朝会,则武弁平巾帻,广袖金甲,豹文裤,乌皮靴,执干戚,馀同郊庙。凡初献作文舞,亚献、终献作武舞,太庙降神以文舞,后改治康舞曰化康,避高宗讳也。”《旧书·乐志》曰:“《凯安》舞,贞观中造。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剋靖关中,三变象东夷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詟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亦如周之大武,六成乐止。按贞观礼,享郊庙日,文舞奏《豫和》、《顺和》、《永和》等乐。麟德二年十月,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破阵乐》,并改器服,后以《庆善乐》不可降神,《破阵乐》不入雅乐,复用《治康》、《凯安》如故。”)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养韵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
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豫和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蒸韵
歌奏毕兮礼献终,六龙驭兮神将升。
明德感兮非黍稷,降福简兮祚休徵。
答虞世南上圣德论手诏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
卿所论太美。但朕德甚寡薄。恐有识者窥卿。为后人所笑。卿引古昔无为而治。朕未敢拟伦。比之近代。乍踰之耳。卿睹朕之始。未见朕之终。宜付秘书。若朕能慎终如初。则可为也。如违此道。不用后代笑卿焉。
为故礼部尚书虞世南斋僧诏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
故礼部尚书文懿公虞世南。德行纯备。文为辞宗。夙夜尽心。志存忠益。奄从物化。忽移时序。昨因夜梦。倏睹斯人。兼进谠言。有若平生之日。追怀遗美。良用悲悼。宜资冥福。申朕思旧之情。可即其家斋五百僧。造佛像一躯。
令虞世南制杜如晦碑手敕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
吾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物化。追念勋旧。痛悼于怀。卿体吾此意。为之制碑文也。
命魏王泰祭尚书虞世南手敕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九
虞世南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过。无日暂忘。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诤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
新乐府 七德舞 美拨乱,陈王业也(武德中,天子始作《秦王破陈乐》以歌太宗功业。贞观初,太宗重制破阵乐舞图,诏魏徵、虞世南等为之歌词,名《七德舞》。自龙朔已后,诏郊庙享宴,皆先奏之。) 唐 · 白居易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新乐府,并序:元和四年为左拾遗时作。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覈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一作王)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贞观初,诏收天下阵死骸骨,致祭而瘗埋之,寻又散帛以求之也),饥人卖子分金赎(贞观二年大饥,人有鬻男女者,诏出御府金帛尽赎之,还其父母)。
魏徵梦见子夜泣(魏徵疾亟,太宗梦与徵别,既寤,流涕。是夕徵卒,故御亲制碑云:昔殷宗得良弼于梦中,今朕失贤臣于觉后),张谨哀闻辰日哭(张公谨卒,太宗为之举哀,有司奏:“日在辰,阴阳所忌,不可哭。”上曰:“君臣义重,父子之情也。情发于中,安知辰日。”遂哭之恸)。
怨女三千放出宫(太宗尝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悯,今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令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于掖庭宫西门拣出数千人,尽放归),死囚四百来归狱(贞观六年,亲录囚徒死罪者三百九十放出归家,令明年秋来就刑。应期毕至,诏悉原之)。
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李绩尝疾,医云:“得龙须烧灰,方可疗之。”太宗自剪须烧灰赐之,服讫而愈,绩叩头泣涕而谢)。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一作身)乞效死(李思摩尝中矢,太宗亲为吮血)。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一本无则知二字),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一作祚)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誇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尚书祠部郎中胡旦可银青光禄大夫行秘书少监致仕诰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文庄集》卷三
敕:国家大庇中区,实右文治。思皇多士,粉泽时政。况夫披蓺该洽,属言典要之臣,故当宠异而优假之。以尔具官某学必传经,文皆约史。早冠群彦,声华籍甚,爰在西掖,诏令敏赡。久次于外,朕常念之。而疾疹所婴,封奏来上,辞语恳激,览之依然。特迁三品之阶,仍副中秘之任。服此荣宠,勉自养颐。可。
题虞世南小楷书用笔赋 北宋 · 苏舜元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
公小楷见于石刻者,世亦甚鲜,况其真侯乎!今观所书《用笔赋》,柔劲险媚,真如铁线萦结而成。或者评为柳诚悬所临,似则似矣,其入神处恐非诚悬所至也。嘉皊五年三月七日,苏舜元。
按:《唐宋八大家帖》卷一,乾隆拓本。
千文后虞世南书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三
右虞世南所书,言不成文,乃信笔偶然尔。其字画精妙,平生所书碑刻多矣,皆莫及也。岂矜持与不用意,便有优劣耶?熙宁辛亥续附(《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八。又见《集古录》卷五,《六一题跋》卷五。)。
「附」字原无,据原本卷末校记补。
唐颜鲁公法帖跋(虞世南帖附)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集古录》卷七、《六一题跋》卷七
右颜真卿书二帖,并虞世南一帖,合为一卷。颜帖为刑部尚书时乞米于李大夫,云「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乏,实用忧煎」,盖其贫如此。此本墨迹在予亡友王子野家。子野出于相家,而清苦甚于寒士,尝模帖刻石以遗朋友故人,云:「鲁公为尚书,其贫如此,吾徒安得不思守约」?世南书七十八字,尤可爱,在智永《千字文》后,今附于此。
咏唐史 虞世南 北宋 · 韦骧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太宗宠异号名臣,五绝当年赐目新。
亡也重嗟文物去,石渠东观谓无人。
题虞永兴道场碑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
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然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虞永兴常被中画腹书,末年尤妙,贞观间亦已耄矣,而是书之工,唐人未有逮者。元丰乙丑五月戊申,平原监郡赵正夫会食于西斋,出以示余,谛玩无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