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气体苍然(朱本作苍)故曰天,其中有理是为乾。
浑然气理流行际,万物同根此一源。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鬼神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鬼神即物以为名,屈则无形伸有形。
一屈一伸端莫测,可窥二五运无停。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其一 命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妙合之机不暂停,自然气化与流形(朱本作形生)
原于妙合名为命,即此而思得性灵(朱本作真)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其二 先天图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乾坤复姤互推移,动静之间起至微。
终日敛襟看不足,其中圆处是真机。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轲死如何道乏人,缘知学字不(朱本作未)分明。
先除功利虚无习,尽把圣言身上行(朱本作寻)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其二 命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静思二五生人物,新者如源旧者流。
流自东之源不息,始终聚散即斯(朱本作知聚散返而)求。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体用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体用如何是一源,用犹枝叶体犹根。
当于发处原其本,体立于斯用乃存。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谓之性者无他义,只是苍天命理名。
论性固(朱本作不)当惟论理,谈空求理又非真。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夜气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理则无形气是乘,气随夜息理斯存。
息时无感犹(朱本作所感尤)当验,昼不能清夜亦昏。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体认(朱本无此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虽云道本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
试验操存功熟后,隐然常觉在中明。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知天命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假借立言虽似是,知非我出枉(朱本作枉出我)劳功。
苟从立志循而得,方信真知味不同。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性外初非更有心,只于理内别虚灵。
虚灵妙用由斯出,故主吾身(朱本作心)统性情。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西铭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人因形异种私根,不道其初同一源。
直自源头明说下,尽将父母属乾坤。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唤醒(朱本为二首,其二附录于后)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为学常思唤此心,唤之能熟物难昏。
才昏自觉中如失,猛省猛求明则存。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朱本下有亦字)在其中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夫子亦将贫对乐,只因人苦处贫难。
苟非天理能攘敌(朱本作持敬),只向私心重处安。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为人(朱本题作为己为人二首,其一附录于后)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辛勤尽作求闻(朱本作为作求人)计,沽得过情声誉来。
自外而观为可喜,此心已失实堪哀。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古者以利为本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论性无非日用间,何须虚诞与深艰。
昭昭万事皆其理(朱本作古皆其际),只是功夫欲顺难(朱本作不待追求便自然)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其一 三省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
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不改其乐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己私既克本心存(朱本作性情),到处逢原与理行。
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
训蒙绝句(按:朱熹训蒙诗,世多以为伪。然《宋人集》甲编收有徐经孙徐文惠存稿》,其卷三《黄季清注朱文公训蒙诗跋》引自序称:乃病中默诵四书有所思之作。證诸《朱文公文集》卷二已收《困学》等六首,《永乐大典》卷五四一有《中庸》一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有《观澜》真迹一首,足證非伪。徐跋又云:《训蒙》凡九十八首。今考清康熙间,郑端编入《朱子学归》为九十九首。其中,《情》一首,已见《朱文公文集》卷六,题作《送林熙之》五首之三,显非《训蒙》诗。剔除,则恰合徐跋所云首数和目次。又,朱玉亦将《训蒙》百首编入《朱子大全文集类编·诗集补遗》。郑本溢出朱本者为三首,朱本溢出郑本者凡五首,其中《仰思》二首已见文集;因郑本较朱本文字略胜,故依郑本录入,必要处出校,朱本溢出三首附录于后,文集已有六首并删。) 其一 仁二首1163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心无私滓与天同,物我乾坤一本中。
随分而施无不爱,方知仁体合(朱本作盖)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