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唐曲江公张九龄徐孺子陈献章公甫宪副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 其一 明 · 罗伦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三
古往来今成代谢,青山流水费兴亡。
流连木榻堪何事,惨淡炎精遂不光。
文献铭章秋月白,杜陵烟艇落花香。
林居细问玄冥子,人道天心合有常。
唐曲江公张九龄徐孺子陈献章公甫宪副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 其二 明 · 罗伦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三
垂白西山欲满颠,汉家不遇中兴年。
事业非吾愿,陈窦功名到耳边。
蓑笠独堪惟饱饭,衣冠他自上仙船。
平生只爱申屠子,老去相看落照前。
唐曲江公张九龄徐孺子陈献章公甫宪副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 其三 明 · 罗伦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三
党锢诸君宿草寒,西山南浦谢盘桓。
莫烦使者室悬榻,懒逐群儿学挂冠。
未有烟花峤我老,只馀风月倩人看。
生刍一酹东湖水,几许清光入肺肝。
唐曲江公张九龄徐孺子陈献章公甫宪副寅正夫邀伦同和宪使陈炜文曜刻石东湖亭上聘君子季登及陈蕃礼宜侑享故及 其四 明 · 罗伦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三
闻道东都万古悲,可堪人事与天时。
群雄睥睨嗟何及,一代人才信有裨。
党籍尽教诸子与,天机惟许此翁知。
解嘲莫笑扬雄论,谁画陈蕃入此祠。
临风台。与友人同和(台在虎溪上。大寺山。有先生茅亭遗址。○出咸宁志。) 明 · 洪贵达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虚白先生续集卷之一
面面青山水又回,临风百丈复层台。
他年此地吾将老,剩肯携壶挈榼来。
除夕东湖唐子西诗见示同和其韵 明 · 杨廉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四
光阴真转毂,此夜岁云徂。
潦倒仍縻禄,羁愁自作孤。
漏长频剪烛,寒甚懒围炉。
静想归田语,奚为竟不符。
出郭次尔锡宗易同和 明 · 鲁铎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城外韶光好,相将二月过。
暖宜鸦乳早,春被争多。
笼烛防村暝,簪花感鬓皤。
诗须赋,吾为楚声歌。
崦西徐少宰部署藤花盛开佳章见示欲予同和 明 · 湛若水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藤花亦自媚,适逢赏者贤。
托生天署上,偏得主人怜。
万朵娆同色,孤根深不迁。
遥知樵岭发西樵山也。),寂寞在江天。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一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矹硉何由气得降(欧阳诗。其气硉矹何由降。),归来寄傲有南窗靖节词。倚南窗以寄傲。)
雪清欲借山阴棹,练净空吟谢守谢玄晖宣城太守诗曰。澄江净如练。)
谈俗不须彫渥貌,忘怀祗合倒深缸。
无人可共论兹事,语与沙鸥忽近双。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二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少向骚坛筑受降汉筑受降城。山谷诗。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老惭功业退萤窗。
淡交若水清侵骨君子之交。淡若水。),妙句如艭快下江(古诗。快如上江艭。)
邃量容容君鼎斛,孤闻浅浅我罂缸(人有钟鼎之量。有江何之量。○孤陋寡闻。○韩诗。四壁堆罂缸。)
古人意气今谁见,国器由来少等双(山谷诗。城南晁正字。国器无等双。○此首属青鹤公。公扁其堂曰容斋。故有容容鼎斛句。)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三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强项雪难降,独抱寒姿对此窗。
契阔且从家立壁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立。),豪狂今负气吞江(山谷诗。渴梦吞江起解颜。)
了轻千户惟千首,断送一生聊一缸杜牧诗。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退之诗。断送一生惟有酒。)
白日看云情岂已,长教瞻望眼劳双(诗。瞻望不及。泣涕涟涟。杜诗。忆弟看云白日眠。末联属伯氏。)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四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纷华战退道收降(子夏曰。见夫子之义则荣之。出见纷华。又荣之。二者战于胸中。而夫子之义胜。故肥。),自在心猿静六窗仰山问如何得见性。师曰。如屋有六窗。内有一猕猴。东边呼山。山应如是。六窗俱呼俱应。出传灯。)
慎勿相荆其奈妇(楚相孙叔敖死。其子负薪。优孟叔敖衣冠。王欲为相。优孟曰。与妇计之。复来曰。妇言慎勿为楚相。相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荆。楚号也。),无忘在莒有如江(新序。鲍叔桓公曰。无忘在莒时。○晋史。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
故人身世输梅鼎,浪子乾坤入酒缸。
霜雪天长鸿铩翮,叫群空伴镜中双(时道人新入相。)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五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折腰宁向俗儿降陶潜曰。宁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耶。),清赏聊乘供(去声)入窗。
下户谣歌惟杜母(杜诗。为南阳守民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诸公酬咏总。谓陆机之才如海。潘岳如江也。○国卿,汉之。俱在骊江唱酬。)
槎连银渚光涵镜,涛泛春香酿拨缸。
遥想月明人倚柱,紫箫吹下鹤双双(此首属伯氏。专说骊江事。)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六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诗累难从厄难(则声)降,忽惊琼什起吟窗。
麻颁梦赉鸾回纸(说道人入相),政入琴弹虎渡江宓子贱弹琴而治。宋均九江太守虎渡江去。○说骊江守。)
排闼送青非俗物荆公诗。两山排闼送青来。摘用樊哙排闼之语。),望人来白为空缸(东人诗。陶潜怅望白衣来。)
四年臣子东江上(东江谪地),万事唯应集鬓双(补注杜诗。紫语鸾回纸。谓纸上之字有回鸾之势也。)
青鹤道人。寄仲秋有怀之什于骊江伯氏。伯氏求和于国卿,汉之。(国卿,汉之。俱退居骊江村。)各和五六篇。今以寄仆。青鹤之作。兼有致意于仆者。故辄用其韵。以复青鹤之意。又呈伯氏与诸君子之同和者。诗凡七 其七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三
茶枪不必斗魔降有一枪两旗之号。),梦送乡园睡寄窗。
黄耳书稀筒负陆陆机犬名黄耳。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遂去致家。开筒看毕。又作书付还。),白头才尽锦收江江淹张景阳曰。前以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探怀中得数尺与之。自是才思甚涸。)
破庐冰谷邹难律(寒苦之甚。虽邹子之律。不能回春于冰谷也。),村老瓷罂玉谢缸(杜诗。茗碗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望气何人能斸剑,龙泉牛斗贯虹双龙泉。即寓居里名。故使雷焕掘剑事。)
咏庭中和四家兄兼邀诸客同和 其一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苑西宅内,爰有双槐。大可蔽午,高连承露。种于何人,植自何岁?接凤池而挺干,拟鸡树以舒荣。甘露沐其朝华,五云耀其夕秀。既荫数亩之宫,亦茂四邻之芘。乃若扶枝东拂,若华西谢。风起而苍虬乍舞,雨过而翠霭欲流。檐鹊晨翔,欢声叶送;宫莺乔集,新响枝传。凉蟾夕蟪,共发其悲吟;春月秋飙,并滋其清朗。琴书之友,移几榻而就阴;车马之宾,停鞭策而忘返。且芬芳,天年自伐;樗栎臃散,匠石见遗。未若兹,托根斯地。处材与不材之间,得用而不用之贵。于时炎月,穆然清风。吾兄畅焉,发为高咏。誉方同于嘉树,义有取于连枝。遂使弱植缘以流声,微株因而借色。无言不酬既难,为弟同声必应。是赖群贤,台阶可卜。如聆丝竹之音,第宅流传;孰是衣冠之裔,一时和者,共若干篇。
幸植华轩下,敷荣自上春
叶稠欺暑散,枝迥带烟新。
秀色过仙院,浓阴覆四邻。
谬承嘉树誉,滥许映台辰。
咏庭中和四家兄兼邀诸客同和 其二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团圞阴广砌,旖旎发芳年。
复兹炎夏月,散影日华前。
高送吟风鸟,凉思饮露蝉。
南薰此披拂,留客和朱弦。
郑雪谷韵。送洪使君景时(雴)东莱(三首。景时远祖名侃。号洪崖。曾谪东莱。其后。县令郑雪谷诵追悼赋诗。即此韵也。追和者已成卷轴。景时同和为别章。) 其一 辛未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五
傍海惟莱邑,乾坤接水端。
今君此知府,先世亦迁官。
十叶流芳远,三刀客梦阑。
殊方传胜事,莫说进途难。
郑雪谷韵。送洪使君景时(雴)东莱(三首。景时远祖名侃。号洪崖。曾谪东莱。其后。县令郑雪谷诵追悼赋诗。即此韵也。追和者已成卷轴。景时同和为别章。) 其二 辛未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五
草草看行色,悠悠饮恨端。
馀年俱向晏,此去又拘官。
绝徼云霾戍,层城水拍阑。
蛮歌星夜永,应念远游难。
郑雪谷韵。送洪使君景时(雴)东莱(三首。景时远祖名侃。号洪崖。曾谪东莱。其后。县令郑雪谷诵追悼赋诗。即此韵也。追和者已成卷轴。景时同和为别章。) 其三 辛未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泽堂先生集卷之五
岛丑曾干纪,边兵慎启端。
金缯非国计,牖户倚王官。
戍卒新须练,关商古有阑。
龙泉初淬锷,盘错亦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