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次韵萧明强追和芙蓉庵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茅斋深倚五云间,忽有高人夜扣关。
挥麈风雷坐倾倒,开帘水竹自幽闲。
天寒已放龙蛇蛰,棋罢那知岁月残。
兵革未闻消息好,且来拄颊看西山
贞阳侯渊明太清元年八月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侯景志清邺洛,以雪仇耻,其先率大军,随机抚定,汝等众军,可止于寒山,筑堰引清水,以灌彭城,大水一沈,孤城自殄,慎勿妄动(《南史·五十一宗室传》,武帝既纳侯景,大举北侵,以明为都督水陆诸军,趣彭城大图进取,敕。)
又为王太尉贞阳侯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九
僧辩顿首顿首:曰席威卿至,奉今月五日诲。
披函伸纸,□耻交哀,天未悔祸,地维重绝,九县沸腾,四海悲愤。
嗣主钦明睿哲,齐圣广渊,体自宸极,受命文祖。
主梁祀者,非此而谁?
且年倍汉昭,弗上官之诈;
德逾姬诵,弥昭周旦之诚。
今海内衣冠,中朝卿士,或南阳旧隶,官成天监之初,代邸。
故臣,荣光承圣之始,莫不人竭其力,争求效命,轮心嗣主,以报先帝之恩,今荆陕沦覆,正是江北数县,即东南藩翰,万里而遥。
主甲治兵,舻舳相接,长波天限,方汉城池,修德绥民,中兴可待。
孤子本以庸懦,加复穷喘。
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武皇擢之千里,先主申其三顾。
因此逾滥遂居端右,属天步艰难,寄深忧积。
方欲询于髦杰,采之与早,同康时务,共赞皇猷,一彼车书,刷兹雠耻,然后守其侯服。
归老赤松
至如今日,使须白事,披秦来诲,承彼送还。
今璇枝令戚,播越奏虏,明公傥能入朝,同奖王室;
伊吕之任,佥曰仰归,宁不副兹仄席,济扶匡救。
若斯言不渝,更听后旨,便遗蠲舟弘舸,奉迎麾旆。
但阅来朝,意在主盟。
江东所奉,彼属披图,未蒙朝意,郑拒子忽。
左史是之汉昔刘襄,班书称允;
况属疏于躇弥,不敢闻命。
谋期通识,赐亮此诚,孤子王僧辩顿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
陈司空贞阳侯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九
某顿首顿首,使人孔文端至。
奉此月四日诲,兼翰累牍,俯加循览,以悲以慰。
先皇圣德在躬,体道康哲,允恭克让,就日望云。
玄雀衔书,皇天眷命,光宅区宇,司牧黎元。
泽与风行,恩随雨散。
朔南暨教,要荒贡篚,而运钟百六,时属陵夷,贼臣侯景,内大奰中国,掘剪公室,鞭挞寓县,三光掩曜,四海分崩。
嗣后大孝发衷,志清国舋,载齐车以誓众,墨衰裳而鞠旅。
遥授兵略,沿流电迈,不崇朝而戮封豕,才信宿而剪奔鲸。
虽天未绝梁,伊帝之力。
方欲克复梁雍,吞灭崤函,即都渚宫,将议进取。
而穷昊不惠,频降悯凶,秦氏虎狼,肆其虐暴,主上幽辱,銮舆播迁,悲结万姓,痛深九服,社稷须主,天下难旷。
晋安殿下,地惟密戚,亲实爱子,弱表徇齐,幼而岐嶷,群公卿士。
岳牧藩镇,莫不顿首屈膝,请嗣宗祧,王太尉秉德居宗,实为元辅,仆以不敏,预参末将,今朝野宁晏,方镇协和,戮力华夷,同奖王室。
庶竭股肱,荡刷仇舋,殿下夙标令誉,早播明德,亲则章兴,地惟蒋邢,昔因多故,托身大国,今蒙发敕,巳次寿春,载披来旨,实深倾注。
但帝子承制,非为管主,冢宰匡翊,宁俟长君,虽则未学,颇闻前载,成王践阼,曾未壮年,昭帝君临,实惟童孺。
若以家国多故,思济艰难,仰惟尊戚,莫不属望,分陕之寄,侧听高旨。
如使不继亲地,便议崇极,上相居申,自当奉报。
昔仲子舍孙,《檀弓》有作,赵求外主,穆赢以啼前事不忘,可为故实,蕃维未镇,敢用多陈。
远降诲函,唯深哽佩,陈某顿。
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以为徐陵作,今改列阙名中。)
王太尉僧辩贞阳侯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九
孤子僧辩顿首顿首:席威卿反命,具有奉答,马嵩仁至,又奉去月二十八日诲,增用倾悚,秦为不道,西都失守,率土臣妾,莫不惊惶。
丧君有君,实惟典礼。
继世嗣历,于通诰,所以百辟群司,四方岳牧,共立大计,佥议所归。
故绍晋安殿下,用传宝祚,树立之宜,无由远谋邻国。
足下宗枝蕃戚,德誉早隆。
既身限北庭,事隔匡赞。
今者借助齐主,扬旆南辕,但嗣守洪基,即既其主。
阿衡帝载,诚所推揖,弘佐中兴,谁曰不可?
所望齐朝,永存信誓。
谨当命北舟人奉迎麾驾,无容进枉齐兵。
远千江表,仰冀弼谐时政,用极奋庸。
江东之地,数千馀里。
民附国险,水陆衿带。
若旧京从命,扬徐承旨,又恐西南之地,二十馀州,不即威怀,容为齐国之患,而粮裹之宜,更迟动静,只展之日。
冀在一二,谨因马嵩仁,并遣真威将军通直郎散骑常侍马填□宣咨述,孤子王僧辩顿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以为徐陵作。旧校云,《陈书·徐陵传》,齐送贞阳侯萧渊明为梁嗣,遣随。还,僧辨不纳渊明,往复致书,皆词。今僧辩答书,恐非作,后同。案校语甚确,今改列于阙名中,后同。)
梁贞阳侯王太尉僧辨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渊明顿首顿首,昔自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至于夏钟夷羿,周厄犬戎,汉委珠囊,秦亡宝箧,彰于史籍,可得而闻,未有国家歼危,遂若当今者也。
大梁龙图而受命,御凤邸以承天,轩顼比于诸王,汤武方于儿戏,三光有乂,四海无波,灵贶咸臻,表里禔福,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如云如雨,天下蒙其恩荫,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枭獍豺狼,肆逞凶逆,后主诞资上圣,光启中兴,大剪仇雠,方平宗社,虽复潇湘举斧,庸蜀弯弓,凡厥凶徒,谁不歼扑,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羌虏无厌,乘此多难,虔刘我南国,荡覆我西京,奉问惊号,肝胆崩溃,虽复金行版荡,火政沦亡,绿林青犊之群,黑山白马之卒,八王故事,曾未混淆,九州春秋,谁云祸乱?
昔隆周从播,皆凭晋郑之功,强汉阽危,终假虚牟之力,今者武皇之子,无复一人,藐是孤孙,还同三叛等子颓而为暴,同刘芳而入关,乞命诸戎,势何支久。
孤宗室之长,爰自布衣,皇运之初,弥承天德,何则?
据鞍辍哭,虽绍霸图,独居掩涕,终讨家怨,孤二三昆季,方可戴天,披此恩慈,如何酬答,所以徐彭之役,不吝轻躯,哀之诚,久闻朝听;
况复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宗社无依,何所逃责?
因以提戈负剑,卧泣行号,言念荆巫,志雪雠耻。
大齐观书有洛,辑瑞荣河,功格苍旻,德满天地,慈孝之道,通于百灵,仁信之风,覃于万国,是以日月所照,舟车所通,候海水以来宾,瞻苍云以奉贡。
昔自轩农炎昊,曾无宣国之规,虞夏商周,非有伐戎之略,岂知华夷仰德,远近同心,谷价无尧汤之忧,粮储同水火之贱,精兵利器,势勇雷霆,天马龙媒,量比山谷,斯固开辟已来,未之有也。
至于亲邻之道,夙契逾深,无改曩怀,尊感弥笃,以为兴亡继绝,事𣍪前经,推择庸虚,命守宗虡,方欲仰凭神武,清我寇雠,旨喻难违,诸怀更恧。
明公诞膺时运,光赞本朝,勒瑞姜璜,书名何鼎,故以通期管乐,宜契风云,戮不世之渠凶,歼滔天之巨寇,重以三湘放命,七国连从,征旅东西,必剪妖逆,虽复栈道木阁田单之奉旧齐,绾玺将兵,周勃之扶隆汉,中宗佐命,俱画丹青,光武功臣,皆悬星象,非貔非虎之封,同心同德之劳,校彼功庸,曾何仿佛?
但与在与亡,期于体国,丧君有君,宁容无主,夙承所立,犹则孱蒙,天步方难,宁可弘济?
自淹留大国,志恩私,朝夕宫闱预奉颜色,黄河白日,亟亶诚言,分灾恤患,事非虚旨。
但善相小国,终资大贤,定我邦家,繄公是赖,淮流不竭,岂独琅邪,望能喻此衷怀,思之无忽,近陆居士有启,陈其祸乱,朝旨即命河东王岳等,勒率熊罴,便相抵赴,道阻且长,虽无之及,所闻西浮夏首,便当险隘之冲,南捍巴陵,方拒窥窬之寇。
上党王皇齐宠弟,是号宗英,亲御戎轩,远于将送。
裴侍中英起淮南贵族,兼事戎行,跃冀马者千群,披燕犀者万队,来自河阳,曾不旬日。
持节、徐武潼三州诸军事散骑常侍、明远将军东徐州剌史、始兴县开国侯湛海珍等,并前朝旧将,夙著勋庸,推毂海边,属是丧乱,虽复拔身有道,志雪朝怨,咸预戎行,共指乡国,江淮旧隶,悉已招携,方禀英谟,共剪雠难,去月将晦,便届寿春,已具舟师,将临江浦,使人入境,行陈所怀,揆日觇光,迟枉还牍,当使宗示方有主,余同小白之勋,家国无虞,公保阿衡之贵,何其美也,岂不休哉!
言念此私,但以号咽,萧渊明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
梁贞阳侯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姜皓至,枉示,具公忠义之怀。
家国丧乱,于今积年,三后蒙尘,四海腾沸,天命元辅,匡救本朝,弘济艰难,建武宗┙,至于丘园板筑,尚想来仪,公室皇枝,岂不虚迟?
闻孤还国,理会高怀,但近再命行人,或不宣具。
公既询谋卿士,访逮藩维,沿溯往来,理淹旬月,使乎居止,殊副所期,便是再立我萧宗,重兴我梁国,亿兆黎庶,咸蒙此恩,社稷宗祧,曾不相愧,近军次东关,频遣信裴之横处,示其可否,答对骄凶,殊骇闻瞩。
上党王陈兵见卫,欲叙安危,无识之徒,忽然逆战,前旌未举,即自披猖,惊悼之情,弥以伤恻
上党王深自矜嗟,不传首级,更蒙封树,饰棺厚殡,务从优礼,齐朝大德,信感神民,方仰藉皇咸,敬凭元宰,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叶力,克定邦家。
览所示权景宣书,上流诸将,本有忠略,弃亲向雠,庶当不尔,防奸定乱,终在于公。
今且顿东关,更待来信,未知水陆,何处见迎?
夫建国立君,布在方策,入盟出质,有自来矣。
若公之忠节,上感苍旻,群帅同谋,必匪携贰,则齐师反旆,义不陵江,如致爽言,誓以无克,韬旗侧席,迟复行人,曹冲奉表齐都,即押送也。
渭桥之下,惟迟叙言汜水之阳,预有号惧(《梁书·王僧辩传》)
又为梁贞阳侯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姜常侍皓至,复枉去月三十日告,具公所怀,良以慨息。
孤虽庸薄,不及通贤,犹曰生民,宁无心识?
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木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何况于孤,预在宗室,家报雪之恩,身蒙鞠养之爱者,先皇之慈也;
蒸尝不绝于私庙,子弟得嗣于南藩者,后主之惠也。
朱方之地,建业之都,谁家丘陵,谁家宫庙,岂有为人臣子,此恩灵,亲执干戈,自殉家国?
公之忠孝,信感人神,公之盟誓,事同悬象,虽复宗盟不造,骨肉为雠,安可相期,尽如萧察邪?
古者天子六军,是为万乘;
今日凶荒,致阙斯礼,偏裨将校,尚握精兵,州郡官曹,各有交吏,未有居称扆座,行曰乘舆,遂无五尺之童,高谢千人之长,于公明允,意复云何?
国家雕荒,既乏屯卫,皇齐与睦,幸惠优矜,何乃自起趑趄,苟违邻德?
克勘祸乱,欲立功名,咸自军师,岂在刍隶?
湛海珍等,前朝旧将,差匪齐人,分给羸兵,即是梁甲,非云背信,岂曰渝盟?
朝野群雄,何所携贰?
且公天资命世,再造皇家,梁代之桓文,萧宗之伊管,谁其远近,不禀英谟,如有奸苗,正速齐斧,尚何忧于共工,何畏于有苗哉?
所览来书,既为疑难,上党王恭承朝旨,不敢相同,方笃邻和,不容全异,如须减损,更迟行人张廷尉种等所具,此无多及。
萧渊明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
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渊明顿首顿首,席威卿等还,枉此月十四日告,披览未周(一作终),良深慨息。
昔长平建(一作失。)策,犹闻蚀昴之徵,疏勒效忠,时(一作实。)致飞泉之感,岂在余凉德,书不尽言,遂使吾贤,犹迷所执(一作犹迷前报。),斯故衔哀淹泪,仍复披陈者也。
孤以庸薄,宁有霸图,侯服于周,常惧盈满,岂望身居黄屋,手御青纶,揖让而对(一作叶。)三灵,端委而朝百辟?
询诸圉牧,莫不皆知,援誓神明,固自无爽。
但大齐仁信之道,关于至诚,睦邻之怀,由于孝德,遂蒙殊奖,归(一作还。)嗣本朝,拜首陈辞,敦诱弥广(一作厉。),既而仇雠未殄,方(一作乃)凭大国之威,宗┙(一作社)阽危,尤(一作终)亲仁之德,黾勉恩寄号腼惟(一作载),而敕谕分明,信誓殊重,乃云邦家有乂,社稷无虞,凡广陵历阳,皆许见还,白水黄河,屡奉然诺,至于夏藩冲要,控遏上流,且命强兵,为我此(一作临。)据,若(一作如。)其自有精甲,能捍丑徒,并用还梁,皆如前旨。
以孤频(一作昔,)经忝窃,屡守淮肥,门生故吏,遍于江右,凡诸部曲,并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霜戈雪戟,无非武库之兵,龙甲犀渠,皆是(一作灵。)之仗,文物以纪之,声名以发之,斯实不世之隆恩,宁(一作岂。)曰循常之恒礼。
明公固天所授,弘济本朝,曲阜同功,营丘(一作并。)烈。
若夫伊尹庖厨贱宰,霍光阶闼小臣,诸葛亮无应变之才,管夷吾非王者之相,论其世业,较彼勤(一作勋。)劳,书契已来,罕有明德。
程婴之义,自古为难,荀息之忠,良以喜慰(一作甚可嘉慰),但先(一作前)朝秉玉镜之符,御金轮之宝,菩萨之化,行于十方,仁寿之功(一作风),沾于万国,凶人侯景,遂殄邦家。
何况于今,亦有吴会,江东如掌,差匪虚言,淮阳(一作南。)在面,方此非局,不稼不穑,多历岁时,大东小东,全无机杼,关中丑虏,宁非冒顿之锋,齐国强兵,便(一作乃。)轩辕之阵,西(一作东。)南当扼喉之势,东(一作西。)北承抚背之机,首尾交(一作齐)侵,华夷俱骋(一作逞),而冲人数岁,复(一作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一作人神。),威不加于将帅,斯等(一作曹。)怏怏,非少主(一有之字。)臣,安有碌碌,因人成事
公之才具,虽复明允(一作光明。),势何如于天监,时何若(一作如。)于大同,弃与国之隆恩,当滔天之猛寇,匡救之德,翻未有从,忠许之谋,谁其(一作云。)相晓,卧薪待火,言此弗危,系草从风俦之非切(一作匹),若能思其上策,审此英图(一作谋。),见引軨猎之车,还向长安之邸,一则二则,惟在大贤,外相内相,终当相屈,正当携诸旧隶,率(一作从。)我宾游,朝服簪(一作簪夕。)缨,直拜园寝,梁人望国,俱登赤马之舟(一作山),齐师临江,仍转苍鹰之旆,分袖南浦,扬鞭北风,民不疲劳,军无怨讟,如其执事,尚秉前言,将恐戎麾,便济江表,何则,西浮夏首(一作口。),已据咽喉,东进彭(一作汇沧)波,次指(一作披其)心腹,广陵京口,烽烟相望,鲁柝闻邾,方之(一作兹)尚远,胡对蓟,比此(一作匹。)为遥,水陆争(一作俱。)前,龙虎交至,则杨都(一作薄。)定,功自齐师,江左臣民,非关梁国(一作祚。),岂不追(一作退)惭后主崇寄之恩,还负齐朝亲邻之意?
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一作河南。)白衣,何可复得,立兹幼弱,非曰大勋(一作天助。),灭我宗示方(一作祧。),何所逃舋(一作责。)
今复遣前吉州刺史马嵩仁至彼(十字一作指使。),更具往怀,想不远而复,无贻抵(一作祸。)悔也。
若英谟有在,方兴祀(一作嗣。)夏之功,明监如违,便等过殷之叹,存亡社稷,一在于公(一作斯。),临纸崩号,不复多及。
萧渊明顿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又见六百八十二,今注后篇异同为一作。)
又为贞阳侯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王尚书通至,复枉示,知欲遣贤弟世珍,以表诚质,具悉忧国之怀。
复以庭中玉树,掌内明珠,无累胸怀,志在匡救,岂非劬劳我社稷,弘济我邦家?
惭叹之怀,用忘兴寝。
晋安王东京贻厥之重,西都继体之贤,嗣守皇家,宁非民望;
但世道丧乱,宜立长君,以其蒙孽,难可承业,成昭之德,自古希俦,冲质之危,何代无此。
孤身当否运,志不图生,忽不世之恩,仍致非常之举,自惟虚薄,兢惧已深,若建承华,本归皇胄,心口相誓,惟拟晋安,如或虚言,神明所殛。
览今所示,深遂本怀,戢慰之情,无寄言象。
但公忧劳之重,既禀齐恩,忠义之情,复及梁贰,华夷兆庶,岂不怀风?
宗庙明灵,岂不相感?
正尔回旆,仍向历阳,所期质累,便望来彼,众军不渡,已著盟书,斯则大齐圣主之恩规,上党英王之然诺,得原失信,终不为也。
惟迟相见,使在不赊,乡国非遥,触目号咽(《梁书》王僧辩传。)
又为贞阳侯颙答王太尉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八
周尚书弘正张廷尉种、姜常侍皓等至,枉此月二十六日告,并遣贤弟子世珍贤子颙等,具忠款之至。
公养孤之恩,爱甚邓侯,少子之怀,情深张禹,岂非忧劳社稷,用忍肌肤?
天下含灵,谁无悲愧。
余遭家不造,敬累吴贤,言念忠诚,益以号咽。
但皇齐大德,过见忧矜,微借轻兵,以垂将送,意谓江东凋弊,累积寒暄,供膳资储,理当多阙,辄白上党王,止请三千人二百疋而已,凯众人殊,尚有疑难,将恐诸士,未喻雅怀,今复命周尚书姜尚侍还彼,具陈一二。
夫以受为寇,非有晋邦,不送为讥,终无楚国,五千步卒,既谢李陵,三千兵,亦等无忌。
公之明义,理不为嫌,行人失辞,停然诺,临江总辔,企望音邮唯迟来书,此不多具,萧某白(《文苑英华》六百六十七。)
梁贞阳侯陈司空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渊明顿首顿首,轩辕既作,遇蚩尤之兵,颛顼为君,阻共工之乱,虽复摇山荡谷,驱电乘雷,残厥凶渠,曾靡遗孽,未有时当至治,世在钦明,元恶滔天,遂陷邦家者也。
大梁开金绳之宝牒,纽玉镜之珍符,功烈与造化相侔,德施与风云俱远,戴日戴斗,何向不宾,太平之基,无思无届。
逆贼侯景,歼乱本朝,衅重聪弥,凶逾羿浞。
后主天经地纬,义冠人灵,驱驭熊罴,遂剪勍盗少康祀夏,何可对扬,太戊兴殷,弥无等级。
不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羌贼凭陵,侵荡荆汉,乘舆幽辱,既陷凶徒,黎献崩腾,莫不沦没。
故以哀穷兆庶,痛极苍旻者也。
夫诸侯释位,宁非祸乱之朝,宗子维城,本济殷忧之日,武皇遗胃,皆陷虏庭,乞命偷生,何能支久?
孤宗室之长,爰自布衣,辛癸之朝,容身靡托,追惟先业,大庇生民,既雪伯升之怨,仍绍桓王之霸,孤二三昆季,情礼获申,等预蕃枝,偏承皇德,近岁彭都之役,得备戎昭鞍甲之劳,庶酬天宠;
况复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凶狡犹存,何所逃责,固以提戈负剑,卧泣行号,言念荆巫,志雪雠耻。
大齐德并天地,符日月,隆礼诏俗,张乐被民,义感华夷,仁侔造化,玉羊银瓮,嘉瑞必彰,泽马山车,祯符总集。
若夫中原猛士,本自无穷,沙塞精兵,斯何有量,是以家国之富,文景所所未俦,兵马之强,秦汉所未敌。
但亲邻之道,既笃夙私,明发之怀,弥敦先好,以为兴亡继绝,圣典通规,爰命无庸,嗣守社稷,既方凭大国,庶讨仇雠,恩喻难违,诸怀惭哽。
公体兹懋德,毗奉中兴,归自番禺,志在讨乱,至于云行电迈,俗静山空,扼鹊尾而定王畿,登牛头而埽天阙,渐台伪帅,将传首于帝京,郿坞元凶,皆横尸于军市,高庸茂烈,振古希俦,承此欣然,深所嘉叹。
今者殷忧未已,祸难相寻,宗社无依,奥主宜立,夙承所眷,尚在冲年,王室犹难,何以康济,董侯幼弱,终覆汉朝,马业童蒙,仍倾晋室,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龟兆也。
孤过恩灵,预奉帷幄,黄河白日,亟降诚言,分灾恤患,事非虚旨。
但当小国之礼,无失敬恭,阖境人民,俱劳寤寐,方穷人爵之重,以报非常之功,惠览今书,希能留意也。
上党王文高刘德,武冠曹彰,爰降宗英,远于将送。
裴侍中英起赞奉师德,俱事戎间,月垒连营,云旗蔽野,同集江淮,翼我归旆。
湛海珍等并前朝旧将,夙著勋庸,江左氛妖,投身齐国
今者皆蒙恩奖,并在戎行,归附明公,共剪雠难,去月将晦,便届寿春,已具舟舻,将临巢浦,若公为内主,方同国子之勋,余以定家,得免臧孙之叹,岂不功名富贵,共保无疆?
前望乡关,唯增号哭。
萧渊明顿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
梁贞阳侯重与裴之横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张佛奴昨还,得去月二十九日书,览以增慨。
桓公始反,管仲亲射其车,重耳初还,吕却终焚其室。
顷家国多患,频遘闵凶,前事不忘,便为龟兆,所以皇齐大德,礼秩兼常,威武纷纭,洪恩汪濊。
况复旌旗照日,鼓吹从风,文物俱华,羽卫相郁,书契已来,斯未有也。
卿天监之始,门官有成,承圣之初,身名俱泰,正应勤王效命,酬二后之恩,忧国如家,报三灵之宠;
何有方规异志,苟树童蒙,阻地险于长川,忘天讨之应及?
孤昔忝蕃维,非无游士,平原之馆,乃乏如锥,田文之家,差有弹铗,虽复李广麾下,莫不封侯卫青故人,多怀彼此,岂可文辞简略,礼等平交,披封伸纸,益多叹异?
相鼠无仪,表诗人之作,茅鸱刺傲,彰鲁史之,宿昔相期,不应如此。
众军即便顿江关,相见在近,不复多及。
萧渊明顿首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
梁贞阳侯与荀昂兄弟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张佛奴至,未枉还告,但以劳悒。
夫兴亡继绝,往帝之通规,分灾恤患,圣王之恒典。
自敦庞既散,诈伪萌生,时托亲邻,信有浇慝
大齐道冠三皇,风高九代,仁信之本,关于至诚,言与之恩,由于孝德。
孤谬蒙殊奖,还嗣本朝,敕论分明,言誓殊重,若使邦家克定,境内无虞,凡广陵历阳,皆许见还,白水黄河,屡奉然诺,彝章礼数,莫不优华,斯乃不世之殊恩,宁是悠常之恒事?
王太尉勋逾吕望,德冠伊衡,凡厥英谋,算靡遗策,岂容当滔天之巨寇,违大国之隆恩?
计彼贤明,必当不尔。
卿维兄及弟,莫非雄才,江外风尘,不染凶寇,贾氏三虎,岂独贵于前脩,荀家八龙,信服在于今日。
近者州司不道,或致流言,朝听矜,已如前及,想谋元宰,善保良图,南道主人,以相付也。
见所答东海徐湛书,粗具来意。
昔桓凭众,文用秦政,是假邻国之威,以备非常之变;
若使江东宰匠,具领齐恩,时命封疆,远相迎接,故当携诸旧隶,率我宾游,朝服簪缨,直拜园寝,梁人望国,自合水而浮舟,齐师言归,指沧江而回旆,如其彼相,未悟良机,将恐戎麾,遂践京邑,若其求成取败,岂谓和风,龙马云旗,差不相涉。
一二张佛奴口具,相见在近,此不多及。
萧渊明(《文苑英华》六百八十六。)
贞阳侯渊明 南梁 · 王僧辩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三
自秦兵寇陕,臣便营赴援,才及下船,荆城陷没,即遣刘周入国,具表丹诚,左右勋豪,初并同契。
周既多时不还,人情疑阻,比册降中使,复遣诸处询谋。
物论参差,未甚决定,始得侯瑱信示西寇权景宣书,令以真迹上呈。
观视将帅,恣欲同泰。
若一朝仰违大国,臣不辞灰粉,悲梁祚永绝中兴,伏愿陛下便事济江。
仰藉皇齐之威,凭陛下至圣之略,树君以长,雪报可期,社稷再辉,死且非吝。
请押别使曹冲驰表齐都,续启事以闻,伏迟拜奉在促(《梁书·王僧辩传》)
重与贞阳侯 南梁 · 王僧辩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三
员外常侍姜皓还,奉敕伏具动止。
大齐仁义之风,曲被邻国,恤灾救难,申此大猷。
皇家枝戚,莫不荣荷,江东冠冕,俱知凭赖。
今歃不忘信,信实由衷,谨遣臣第七息显、显所生刘、并弟子世珍往彼充质,仍遣左民尚书周弘正历阳奉迎,舻舳浮江,俟一龙之渡,清宫丹陛,侯六传之入,万国倾心,同荣晋文之反,三善克宣,方流宋昌之议。
国祚既隆,社稷有奉,则群臣竭节,报厚施于大齐,戮力展愚,效忠诚于陛下。
今遣吏部尚书王通奉启以闻(《梁书·王僧辩传》)
贞阳侯 南梁 · 裴之横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六
之横白足下:定国等至,枉雅诲具,高氏致送之旨,即彼行人,远到京城,大慰,应有成命。
但江山夐阻,末奉朝廷报辞,第下国之麟趾,先朝所寄,籍彼邻好,义深主祀。
自宜单车入境,端委还朝,而朱旆启行,戎旌望国。
江东士子,未达高怀。
仆早预簪裾,夙叨眷与,弦矢既睽,江淮成阻,青黎裁封。
虽继西鸟之辞,白雪在天,岂无北风之叹?
但变故纷纷,忠贞宜显,寒松负雪,诚愧节者之徒。
劲草疾风,宁忘烈士之概;
齐师若反旆淮路,退舍肥水
彼之敬送,止缙绅之徒;
此之奉迎,则轩盖而已。
伏听朝旨,迟申展敬。
之横(《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
靖通庵歌 北宋 · 张继先
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
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
有时风雪三冬天,山前尽日无人烟。
顽空墨黑昼如夜,庵中光耀长周圆。
有时风雷平地起,山沉江涌流云气。
龙吟虎啸万形喧,庵内情缘无止起。
环庵松竹连天青,冬不悴兮春不荣。
人来谩笑庵居苦,彻骨贫来彻骨清。
清贫生理十分好,翻忆朱门多饿殍。
君能认得自家珠,终身岂羡他人宝。
庵似身兮主似心,欲明庵主须参寻。
驴胎马腹河沙梦,那知铁矿藏精金。
高著眼睛速下手,只今觅取无中有。
言穷理绝妄缘空,无毛狮子撩天吼。
庵前大厦皆蘧庐,知音有几同庵居。
若非捩断县崖手,谁解伊边认得渠。
闲中有乐无人识,静处工夫闲里得。
自然妙用自然真,向上神仙皆此出。
浮手短景甚悠悠,一切庵坏便须休。
溥劝吾门诸学者,不昧此庵须早修。
元夕后喜晴登靖通 元末明初 · 张宇初
 押词韵第五部
春阳蔼微和,扶疾释馀怠。
真馆肃虚寥,幽寻倏逾载。
小径迷积叶,云萝递空籁。
飘梅散轻醾,竹柏纷映带。
澹寂每清神,晴岑列窗黛。
灯宵杂市喧,鹄伫凌空界。
抚心倍仰止,素托抱深赖。
丛阴支倦还,由兹悟悬解。
龙虎山靖通庵前有古树腹空忽生新竹自腹中而出同山诸友吟咏甚多予乃继韵 元 · 陈宜甫
 押词韵第六部
山中有古树,矫矫蟠深根。
磅礴数十围,秀色何氤氲。
铁干霜雪老,苍皮苔藓痕。
虚心守贞固,众木同推尊。
堂堂此君种,深感母子恩。
四月剖胁生,苍苍凌天门
胡为老龙精,养此幻小孙。
拳拳慎怀抱,器质如瑶琨。
恐是孤竹君,见此再世魂。
或疑费长房,化杖从飞奔。
峥嵘日已长,期汝未易言。
清风满岩谷,直节挺乾坤。
扶持得神力,呵护严虎贲
俯怜老大身,有赖清荫存。
天寒藉垂芘,风撼为屏藩。
相依若唇齿,气味同兰荪
许容女萝附,削去荆棘繁。
我歌美真宰,高标在淇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