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文英”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梦炎并序)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潮滞雨横舟晚,成就苏州一段奇。
向使有人争此渡,韦郎眼底定无诗。
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梦炎并序)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下邽老子扶黄屋,直上澶州城北楼
辽阳铁骑惊相问,旧日巴东野水舟(自注:此诗谓寇公晚节大用,成此大功,其初乃巴东小邑耳。)
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梦炎并序)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我有孤舟自天地,沙头问渡苦无人。
谁家贾舶浮溟渤,脱命蛟龙亦损神。
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梦炎并序)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大才定复不求售,至宝政须能自珍。
一篙用著方知贵,只恐悠悠懒问津。
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梦炎并序)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世多汉水昭王事,谁辨乌江亭长心。
君知此处真堪托,天下无波可得深。
文英大师 续唐至宋初 · 刘兼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屈指平阳别社莲,蟾光一百度曾圆。
孤云自在知何处,薄宦参差亦信缘。
山郡披风方穆若,花时分袂更凄然。
摇鞭相送嘉陵岸,回首群峰隔翠烟。
殿中丞单州砀山县文英国子监博士太子中舍真定府冯日宣殿中丞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宋元宪集》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敕具官王文英等:国家多出中朝臣以宰百里,盖欲宠厥任而惠绥吾民。
政苟有成,赏不淹晷。
既以劝善,亦俾久官。
惟尔等荣名儒家,效智公局。
日以谨饬,蹈于廉隅。
修方累劳,遂列闺籍。
台诏,出抚县封,并能审谕教条,弭服愁艰,灼有善状,列在攸司。
因其大比之辰,且光即授之宠。
盾省,分以命之。
益励乃诚,毋替来誉。
可。
文英阁二首 其一 北宋 · 秦观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都门将酒惜分携,归路骎骎望欲迷。
千里又看新燕语,一声初听子规啼。
春风天上曾挥翰,迟日江边独杖藜。
回首三山楼阁晚,断云流水自东西。
文英阁二首 其二 北宋 · 秦观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流落天涯思故园,散愁郊外任蹒跚。
云归邃谷知无雨,风卷寒溪没近滩。
已见雁将归楚泽,遥知春又到长安
桑林垄麦依稀是,祇见秦川万里宽(以上清雷铣光绪《青田县志》卷一五)
顾贡士文英诗传演说柳氏国语辨非后叙1267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一、《后村题跋》卷一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顾贡士文英示余《诗传演说》、《柳氏国语辨非》各二十卷,余久欲疏愚管以还贽,匆匆未果为。
君贻书督过,时余已丧明,取君书令子弟展诵,巍坐听之。
《诗传》大略如郑夹漈、朱文公,黜小序,专以经文求作者之意。
近世赵南塘谈经多与先儒异同,惟《诗》不能废郑氏、朱氏之说。
尝谓余曰:「莆前辈郑渔仲善读书,兄可继之」。
余昏惰,旧读不记一字,观君所作《演说》,妙年美质所见乃与朱、郑二先生暗合,后生可畏,岂不信然!
《国语辨非》之书,是丘明而非子厚,亦与世之随声附响者绝异。
世谓《国语》乃未脩《左传》,非也。
子厚于《左传》无疑而独不取《国语》,亦非也。
司马迁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以《国语》为失明后所作,则《传》成于《国语》之先矣。
子厚非其诬,又非其耄,君持论欲与子厚争雄,所谓豪杰之士矣。
顾氏自国子博士乾、淳间以律赋擅名天下,场屋至今传诵。
余先人与博士昆仲辛丑同年,余与君大父行君任、君谋、君房、君审、君立及君尊公云卿明府皆厚善。
异哉,萃于一门,盛矣哉!
往年赵庸斋有盛名,高自标致,士及门者尊崇之过于颜、孟,皆曰仲尼复出。
叔孙通为汉定朝仪,荐进诸生不过皆拜官赐金尔,而诸生至称其师为圣门,其来久矣,岂特庸斋门人哉?
庸斋墓木已拱,向之尊师者稍懈散。
余谓孟喜之改师法,不如侯芭之守《太玄》;
房、魏之贵显,不如董、常、程、仇之隐约。
顾君尝学于庸斋者,书以励君,亦以励庸斋之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