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太白山人孙一元(隐逸) 其二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明史杂咏卷四
真隐何妨与世缘,贵游掩至亦恬然。
袷衣冷卧云归寺,铁笛横吹月上船。
玄鹤养来如爱子,大鹏借得便飞仙。
身偏多病年无禄,社友松杉种墓田。
按:棠陵方豪山人知兵,晓吏事,使之用世,当为王景略,虽无所据,然费阁老宏罢相,访之南屏山寺,顾璘为浙江布政,放舟访之湖上,若刘太守麟、龙按察霓、陆御史昆长兴吴珫邀盟于社,号苕溪五隐,死而经纪其丧,一布衣客倾动海内,知其为秦宗避难,挟持有大过人者矣。雅自负羽化,而多病早死,至就昏张氏,则三涂八难中,周颙一累也。今南山归云庵有挂瓢堂,墓在其旁,余数往游,如见山人乌巾白袷吹铁笛、饮酒谭论时。
春日偕李克苍比部鹤楼晚过武当宫漫兴八首 其四 明 · 沈鈇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百丈丹梯紫翠重,洞仙吹雪湿芙蓉①。
扪萝客有沧洲兴②,柱杖樽开北海从③。
供奉只看还李白④,北山早已檄周颙⑤。
酒阑沉醉忘归路,坐听菩提树里钟⑥。
【校注】 (1)洞仙:泛指仙人。吹雪:《拾遗记》:“周灵王昆明之台,召诸方士……一人能以歌召雪。于是引气一喷,云起雪飞,坐者皆凛然。” 此喻江涛似吹雪。 (2)扪萝客:《酉阳杂俎·天咫》:“太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夐,遂迷归路。”后遇月中之精,乃得出。沧洲兴:隐逸之志。 (3)北海:《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北海相,好士,喜诱掖后进,宾客日盈其门,常笑曰:“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世称孔北海。 (4)供奉:在皇帝左右供职之官。李白曾任供奉之职,后赐金放还,重归江湖。 (5)北山钟山周颙字彦伦南齐汝南(今属河南)人。尝与孔稚圭隐居钟山,后出任海盐,秩满晋京,再过钟山稚圭乃作《北山移文》绝之。 (6)菩提树又名摩诃菩提。《大唐西域记·摩揭陁国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丈,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辉无变。” 此谓佛寺。 诗首联承楼;颔联以山泉之兴、北海之豪喻作者胸襟;颈联以李白放还、稚圭移文抒发高卧云山之愿;尾联承其意,归路已迷,坐听寺钟,皈依之意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