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题真上人竹茶炉(《石仓历代诗选》作 谢士元 诗) 明 · 王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六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邵宝《容春堂集》: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听松庵。目愈,图庐山于秋涛轩壁。其友潘克诚氏往观之。于是有竹工自湖州兰,庵僧性海与友石以古制命为茶炉,友石有诗永之,一时诸名公继作成卷。永乐初,性海住虎丘,留以为克诚别,盖在潘氏者六十馀年。成化间,杨谟孟贤而爱之,抚玩不己,潘之孙慨然曰:「此岂珍于昌黎之画,而吾独不能归诸好者乎!」乃以畀孟贤。孟贤卒之三年,秦方伯廷诏以郡守报政还自武昌,遂马僧撰疏语,白诸孟贤之兄孟敬,取而归焉。吾闻诸东耕翁云。
田按:听松庵竹炉,盂端既声之于诗,复图之于卷,是为第一图。诗唱和,萃为《竹炉清咏》。王耐庵达序所谓「裁淩秋之涧竹,制煮雪之茶炉,远追桑苧之风,近葺香山之社」也。嗣是有砥斋者,绘为第二图。洎性海移席虎丘,竹炉为潘氏所得,又转而赠之杨氏。成化丙申秦方伯夔疏乞于杨氏,既得,作《听松庵复竹茶炉记》。一时好事者又倡和成卷。明年丁酉,有吴呈者复图之,是为第三图。国初,有窃孟端图鬻辇下者,为顾舍人贞观所得。宋牧仲抚吴,乞图于顾氏,还之寺借。乾隆辛朱,高宗南巡,驻跸惠山,命画苑臣张宗苍图之,是为第四图,阅二十馀年,四图为邑令丘涟取入官厮,不戒于火、名山钜迹,了无一存。高宗亲洒宸翰作第一图,复命皇六子补第二图,贝勒弘旰补第三图,侍郎董诰补第四图。又出内府所藏盂端《溪山渔隐长卷》,俾山僧藏之,松庵胜绩,顿复旧观。馀录孟端诗,并明人之先后题咏者附录于此。王达诗云:「制作精深亦可观,日供高士试龙团。轻分淇雨苔犹绿。细剪湘云粉末乾。紫笋满瓯吟骨健,清风一榻鬓丝寒。啜来坐尽梅花月,正是淩秋第几竿?」韩奕诗云:「绿玉裁成偃月形,遍宜煮雪向岩扃。虚心末许如灰冷,古色争看似汗青。偶免樵柯供士锉,尚疑清籁和陶瓶,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钱冲益诗云:「霜筠织就煮茶炉,便觉清风起座隅。涛汹秋声翻雪乳,烟蒸春雨涤云腴。瓶笙尚作龙吟细,汗简犹疑鸟迹殊。拟□不须参玉版,愿分一滴洗尘污。」陶振诗云:「剪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惠山泉。肯藏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邾庚老诗云:「第二之泉泉上亭,道人茶具竹炉成。龟蒙散迹尚从事,鸿渐作经宜著名名。火升龙气若丹鼎,瓶合凤声如玉笙。西园老客动高兴,急裹月团来会盟。」梁用行诗云:「织具时闻紫笋馨,此君端合置禅扃。心灰未死还瞻绿,劫火方然异杀青。烟引翠阴秋绕榻,水喧清籁夜翻瓶。上人好就平安日,遍刻《茶经》当勒铭。」秦夔诗云:「烹茶只合伴枯禅,误落人间五十年,华屋梦醒尘冉冉,湘江魂冷月娟娟。归来白璧元无玷,老去青山最有缘。从此远公须爱惜,愿同衣钵永相传。」高直诗云;「竹炉还复听松禅,老眼摩挲认往年。润带茶烟香细细,冷含萝雨翠娟娟。已醒万劫尘中梦,重结三生石上缘。五马使君题品后,一灯相伴永流传。」
田按:听松庵竹炉,盂端既声之于诗,复图之于卷,是为第一图。诗唱和,萃为《竹炉清咏》。王耐庵达序所谓「裁淩秋之涧竹,制煮雪之茶炉,远追桑苧之风,近葺香山之社」也。嗣是有砥斋者,绘为第二图。洎性海移席虎丘,竹炉为潘氏所得,又转而赠之杨氏。成化丙申秦方伯夔疏乞于杨氏,既得,作《听松庵复竹茶炉记》。一时好事者又倡和成卷。明年丁酉,有吴呈者复图之,是为第三图。国初,有窃孟端图鬻辇下者,为顾舍人贞观所得。宋牧仲抚吴,乞图于顾氏,还之寺借。乾隆辛朱,高宗南巡,驻跸惠山,命画苑臣张宗苍图之,是为第四图,阅二十馀年,四图为邑令丘涟取入官厮,不戒于火、名山钜迹,了无一存。高宗亲洒宸翰作第一图,复命皇六子补第二图,贝勒弘旰补第三图,侍郎董诰补第四图。又出内府所藏盂端《溪山渔隐长卷》,俾山僧藏之,松庵胜绩,顿复旧观。馀录孟端诗,并明人之先后题咏者附录于此。王达诗云:「制作精深亦可观,日供高士试龙团。轻分淇雨苔犹绿。细剪湘云粉末乾。紫笋满瓯吟骨健,清风一榻鬓丝寒。啜来坐尽梅花月,正是淩秋第几竿?」韩奕诗云:「绿玉裁成偃月形,遍宜煮雪向岩扃。虚心末许如灰冷,古色争看似汗青。偶免樵柯供士锉,尚疑清籁和陶瓶,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钱冲益诗云:「霜筠织就煮茶炉,便觉清风起座隅。涛汹秋声翻雪乳,烟蒸春雨涤云腴。瓶笙尚作龙吟细,汗简犹疑鸟迹殊。拟□不须参玉版,愿分一滴洗尘污。」陶振诗云:「剪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惠山泉。肯藏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邾庚老诗云:「第二之泉泉上亭,道人茶具竹炉成。龟蒙散迹尚从事,鸿渐作经宜著名名。火升龙气若丹鼎,瓶合凤声如玉笙。西园老客动高兴,急裹月团来会盟。」梁用行诗云:「织具时闻紫笋馨,此君端合置禅扃。心灰未死还瞻绿,劫火方然异杀青。烟引翠阴秋绕榻,水喧清籁夜翻瓶。上人好就平安日,遍刻《茶经》当勒铭。」秦夔诗云:「烹茶只合伴枯禅,误落人间五十年,华屋梦醒尘冉冉,湘江魂冷月娟娟。归来白璧元无玷,老去青山最有缘。从此远公须爱惜,愿同衣钵永相传。」高直诗云;「竹炉还复听松禅,老眼摩挲认往年。润带茶烟香细细,冷含萝雨翠娟娟。已醒万劫尘中梦,重结三生石上缘。五马使君题品后,一灯相伴永流传。」
题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是卷旧署为宋徽宗书李嵩画合卷今證其伪改署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并题以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七
画出宋人笔法诚,底须假借李嵩名(是卷帧首有笃恭二大字中段画人物宫阙及出师破敌诸景而未署名卷末有元余阙跋云经历赵君康自述其先世清献公有第在衢因兄弟庐墓县令旌表其门称为世孝后于徽宗政和五年泸南招讨遹以破敌功召对问其家世赐以御书笃恭二字因倩李嵩补绘为图装卷属阙为之跋云云今阅画笔古雅浑厚非宋人不能而笃恭二字迥不类徽宗瘦金笔法疑出赝作因命文臣考订乃知此图系赵遹破晏州夷人卜漏故事与宋史本传所载俱相吻合益信出宋人手笔矣惟云李嵩所画则大不然更令详按诸书缕析跋證卷尾以求一是)。
瘦金那冠明仁殿(笃恭二字非徽宗瘦金书更有可證者所书纸幅系元代所制明仁殿龙笺中有金字印记见陶宗仪辍耕录王士点禁扁二书元纸安得宋书其伪不待辨而自明矣),飞火似宗即墨城(按宋史赵遹传云遹欲袭取卜漏以土丁习险而山多生猱乃遣丁伐去蒙密缘石挽藤而上捕得猱数十头束麻作炬灌以膏蜡缚猱背夜遣丁负绳梯挈猱而上及贼栅然炬猱热狂跳贼庐舍皆茅竹猱窜其上火辄发猱益惊火益炽麾军蹑云梯攻其前贼赴火堕崖死者不可计俘斩数千人卜漏突围走追获之晏州平盖袭用田单火牛之策而不知大有乖谬者向作书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事谓范晔称莽军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以助威此语失之不经观于田单火牛益足證虎豹之乌有盖牛为六畜之一束兵于角束韦于尾燃之必向前奔而敌骇此事之所有也虎豹野兽也柙而畜之或可岂能听人之束首尾乎一出柙必乱奔横跳或且噬启柙之人已之军先自乱其尚能威慑前敌乎火猱之事何异虎豹知其必出诞论矣)。
自是平夷嘉智勇,故当守节表坚贞(赵遹传内又称卜漏反时知砦高公老遁其妻宗女也为夷所虏不辱而死及晏州平诏赠节义族姬以旌之是以图中首段即画一大第门有绰楔上题旌表节孝仁慈六字而赵康遂以此为附会张本耳总之此卷全系赵康欲表扬先代为此虚诬但自元至今已阅五百馀年即赝鼎亦属古物况画幅为宋人之笔尤不易得而昔人戡乱之功守身之节亦善善欲长者所当嘉尚是以登之石渠非仅誇鉴赏之精审而已)。
欲长善善弆宝笈,正论非誇赏鉴精。
按:右绘宋赵遹平晏州夷卜漏事帧首有笃恭二大字末有元余阙明沐昕吴讷三跋皆以为宋徽宗书李嵩画上宣示(臣)等谓画笔浑厚气韵古雅非宋人不能到但笃恭字决非瘦金体而诸跋亦有可疑命考證史传进呈指示既御制七言律题其端详加辨證复令臣等缕析条系缀跋于后谨按图虽通景而分写事实各具段落證以宋史遹本传无不吻合第一段绘高公老妻赵氏旌节事第二段绘遹功成入对除兵部尚书事事在后而图居前所以重朝命荣君宠也第三段灌莽槎蘖或植或仆万夫邪许之状则传所云泸帅贾宗谅以敛竹木扰夷部夷人咸怨也第四段立麾列骑鼓行前进迓师者踵至则传所云晏州夷卜漏反诏罢宗谅以遹为泸南招讨使攻克村囤诸落也第五段峭壁万仞林箐蒙密登者居顶相接则遹破卜漏于轮缚大囤事也第六段兜鍪露坐弓矢林立俘者系组泥首于前则遹追禽卜漏于轮多囤事也盖彼时人亲见故详尽若此而旧以为李嵩画按图绘宝鉴嵩为南宋光宁理三朝画院待诏计徽宗政和五年下距理宗宝庆元年凡百有九年安有为之补图之理又赵抃衢州人其子㞦见本传孙景云侄嶙见本集今墓犹在衢而遹开封人里居不同其时代亦不至祖孙之远盖赵康乃遹后裔自托清献以为遥遥华胄因家有先世旧图遂以当时内殿名笺伪作徽宗书以芗其事而不知即明仁殿三字适自呈其伪作也余阙跋字体与它刻相类阙仕元通显宁不知其时殿名所以作此语者阙忠义人于它人假御书混祖系不忍加以驳正而末云经历君康自述其颠末如此以示微词至沐昕为明成祖婿吴讷宣德时人相去既远讹以传讹更不深考耳我皇上于一展卷之际斥伪致疑不差铢黍固由圣鉴精确实本典学崇深而诗中引田单之火牛辟昆阳之虎豹盖牛为畜兽或可 致用若猱则与虎豹同一野性诗云升木尚须教而后能岂有捕得生猱即堪驯扰之事旁通曲證所以破范蔚宗之谬而明托克托之袭诚足息躗言而阐至理若夫嘉赵遹之劳表赵氏之节即一零缣断楮中而见其大斯所以为人伦之至立言之宗也欤(臣)和珅(臣)彭元瑞(臣)董诰拜手稽首恭跋
咏荷一律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七
先荷后瀑乙之卯(每岁驻跸山庄必有咏荷观瀑之什上年乙卯则先咏荷后成观瀑口号二首),前瀑次荷丙此辰(今岁丙辰日前已叠千尺雪二首韵作观瀑诗兹始咏荷)。
在彼开殊值凉燠(上年此间自五月杪至六月中旬总未得雨荷花虽系水芳亦因渴泽逊于往岁是以咏荷诗内惜其被旱有水中之物亦愁旱何况山田黍与禾之句直至六月廿九日得有透雨后瀑源增盛乃始作观瀑诗故较咏荷尤迟尔),惟予念总切人民(今岁口外雨旸应候园中瀑水飞流溶演可以验田间渥润大利农功远胜去岁是以心为庆幸本拟简咏诗篇而睹此膏泽充盈不能不拈毫志慰予惟念切民依讵徒为声色摐摐怡耳悦目耶)。
几曾兴寄声和色(谓瀑),亦匪娱图心与神。
所咏观莲书壁遍(历年咏荷七言绝句二首书悬斋中檐壁至上年已满再无隙地可书兹复成七律一章命镌配砚册匣之面以志岁月云),檀装册匣命镌陈。
按:每岁驻跸山庄塞湖菡萏舒英例有题句书悬观莲所檐壁至上年乙卯四围已满因命董诰将历年之诗汇书一册陈之砚左并识明丙辰归政后可不必依例题句但予仰蒙昊眷纪元周甲心愿符初今岁元正大廷授玺称太上皇帝幸为千古全人而子皇帝掖奉安舆莅斯待狝情景与每年无异又不可不摛词以志千载一时之盛复成七律一章即镌册匣之面明岁来此竟当如前约简咏武列君子亦必知予意也御识
题王翚万顷沧波小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一
石谷曾收十万图,何人粉本此重摹。
无端挂一伪为是,正叔诗兼补以诬。
按:石渠向藏王翚十万图真迹续又得是册内九帧图名结搆俱合惟此第二帧万顷沧波布景殊异盖属摹本故略更面目并伪作南田题句耳因定为次等止题是幅其题真迹各诗命董诰分书各帧之上并识
题董诰梅杏写生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六
杏花开日梅花落,此是南方例则然。
北地一筹较胜者,梅英杏朵斗齐妍。
按:雨花室据深谷向阳庭植梅株竟与杏花同时开放向驻田盘曾命董诰图之兹复对花题句
上元镫词 其七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
始咏于申卯蒇功,史经集子库相同(予自癸巳始命纂辑经史子集四库全书时已六旬方谓卷帙浩繁不易成功阅十年竟得次第完竣兹镫词嵌六十四卦之作始事于申竣功于卯舆四库全书之举事迟而功得全蒇者大略相同总沐天眷于无极也)。
受终齐七逮未济,四圣扶阳万古通。
按:历年上元镫词册识语之作乃识过非识佳也夫清平之世上元佳节为君者几暇之馀摛词以纪乃事之宜何过之有而予以为过者非逊语实诚言也总计予六十年之中得词四百一十二首已涉杜甫之讥然予自以为过者尚不啻此盖词册之书共成三十二册始于于敏中手蝇头小楷以进者辛未以前章之数原不论然其时尚有奉懿欢事巡方抚新降诸盛典至敏中不能书命董诰继书以后(在辛丑)则外归者益众而侈节者增繁是非予过其谁之过哉为人君者一偏于喜事好功增华饰盛之念未有不黩武事而诩升平者予虽慎未至此而不得其志幸灾乐祸之人保无为此论者乎思及此而予之过更不待人言且自以为甚矣且伏羲六十四卦分咏八章以为成数则始自戊申为予七十八岁之时七十八岁可谓老矣要(平声)以八年于可必不可必之间兹竟与廿五岁期满六十年之在位同荷天春以成符望则予之感恩敕已懔懔危惧岂言语所能尽者哉则此识语所云识过者允出于诚而识过即所以识佳且即所以识幸观此文者庶有以谅予乎
竹朋得彭文勤公消寒诗画合卷皆乾隆嘉庆间诸老得意作也矮纸古香深可宝重余既摹副本并缀三绝句于后以志钦企 其三 清 · 祁寯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䜱䜪亭后集卷十五
一编三绝画书诗,小景尤工是大痴。
试把晚菘园并看,十年前忆出山时(余藏壹斋师癸酉岁早梅晚菘小幅,此则十年前初被荐入直懋勤殿时作也。)。
按:内府绵纸本,高五寸五分,长三丈八尺,董文恭题「消寒积玉」四字。书旧诗者,彭文勤、刘文清、朱文正,又戴文端书丁亥消寒江右诸老辈和文勤诗并文端和作,赵谦士(秉冲)书其先人诗,黄勤敏师旧作并和文勤《冬庖八咏》,李云松(尧栋)、蔡生甫(之定)、陈雪香师、周石芳(系英)、陈伯恭(崇本)、余秋室(集)、钱裴山(楷)、陈荔峰(嵩庆)、曹山甫(德华)、法梧门(法式善)、周载轩(厚辕)诸先生和诗并旧作。画者恽廷楫梅花、勤敏师唐花四种。又消寒七事,张船山(问陶)松竹,秋室日长添线,裴山雪景,马秋岳(履泰)雪意并跋附一绝句。文勤复间录小诗于诸作前后。时嘉庆岁在壬戌、癸亥之间,老辈风流胜事,令人远想慨然。今藏山左李竹朋太守家。(并记。)
质庄亲王集诸家联景山水两卷为李季云观察(恩庆)题 清 · 祁寯藻
出处:䜱䜪亭集卷三十一
国朝盛文藻,列圣实天授。
银潢近奎壁,光耀弥宇宙。
仰惟纯庙中,文思咨教胄。
东序罗图书,三天蔚耆旧。
惟王秉异姿,学业日以懋。
造次必儒者,舂容尽撞扣。
馀力游艺事,挥翰扬绮绣。
六法更深造,气夺山水秀。
是时朝野间,辇毂才辐辕。
东平为善乐,河间聚书富。
缥缈米家山,联绵入怀袖。
精心萃众腕,刱格得奇构。
云是明贤制,巧绝谁与斗。
王曰姑试之,凝思向清昼。
浮岚皴一角,远意含万皱。
上元镫火竞,虚室炉烟逗。
回看坐上客,玉堂正对霤。
传观递嗟叹,点染争往复。
十手俨一笔,六辔工驰骤。
人生如飞鸿,泥爪难寻究。
自从三老归,怅望月几彀。
峥嵘岁事改,跌宕宾筵又。
此时写怀抱,况复感物候。
蹊径遂各辟,藩篱不复囿。
飞腾风生腋,变化云出岫。
乃知双剑合,不必一冶就。
怪君何处得,使我无心觏。
得毋念羁旅,短檠伴寒漏。
石渠昔拜赐,笔法初窥窦(曩岁南斋校勘书画,曾蒙赐王画山水一横幅,为德文庄公作。)。
眼明复见此,连珠灿列宿。
未甘老颠下,似出大痴右。
苔岑泯同异,兰亭孰肥瘦。
近得数卷诗,铿锵协金奏。
想见申白公,曳裾侍清酎(去年从厂肆购得王与师友唱和诗赋数卷,殆同时流传也。)。
当时慨聚散,缱绻情何厚。
即今几流转,我辈重邂逅。
君家三万轴,一一芸香透。
此画尤爱惜,密字互缄覆。
崎岖陇阪间,怀璧将奚售。
侧闻叶氏卷,粉本千金购。
曾入诒晋斋,银钩辄题后。
所好傥真龙,鸿宝宜并寿。
按:第一卷,乾隆辛卯冬,质庄亲王因见《明贤十人联景米山图》,(振之刘原起、道樗陈祼、君度张宏通、侯浦融、文甫、朱士瑛、袁孔彰、盛茂王峻俱为君平属作,纪年己巳。阅二十六年,续作者为邱岳,又五峰隐人盛年。)以黄大痴法仿其制,为长卷一角,俟深于画者续之,以集烟云之胜。帧端有壬辰上元皇六子自识。续作者毗陵钱司寇(维城)、其弟季木(维乔)、张国学玉川(洽)、方供奉(琮)、娄水王中翰(宸)、华亭董上舍(椿)、富阳董侍读(诰)、济南朱明府(文震)、娄水毛中翰(上炱),凡九人。仁和李侍读宝幢(汪度)题曰「无声联唱」,盖用两山居士毛氏论画语。朱明府题签,歙溪汪持斋(廷玙)跋,押缝皇六子名印。
第二卷亦李侍读题,曰「异苔同岑」,朱明府题签,作者毛上炱、方琮、朱文震、王宸、董椿、董诰,凡六人。末段乃皇六子作,并八分跋。时癸巳闰三月上浣,钱司寇伯仲、张国学已归里矣。前卷十人,此卷七人,位置与前卷稍别。画尾印曰「御赐题画」,句云「学馀游艺亦工夫」。前卷皆从大痴落脉,此卷各家逐段参变。王自制二纸,亦作两种笔意。
《明贤画卷》今藏汉阳叶氏东卿(志诜)家,或即王托兴之本,有成哲亲王跋,季云曾见之,云张君度卷屡见别本,馀各家亦少名贵气,疑非真迹。(并记。)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余奉使兰州,时甘凉道李季云兼权按察使,共事匝月,偶谈及都门所藏书画,答云行箧只两卷耳,因出示并属叙颠末。余既为题诗第二卷,复缀数行于第一卷尾,亦李君互录跋文,俟后人考索之意也。(又记。)
第二卷亦李侍读题,曰「异苔同岑」,朱明府题签,作者毛上炱、方琮、朱文震、王宸、董椿、董诰,凡六人。末段乃皇六子作,并八分跋。时癸巳闰三月上浣,钱司寇伯仲、张国学已归里矣。前卷十人,此卷七人,位置与前卷稍别。画尾印曰「御赐题画」,句云「学馀游艺亦工夫」。前卷皆从大痴落脉,此卷各家逐段参变。王自制二纸,亦作两种笔意。
《明贤画卷》今藏汉阳叶氏东卿(志诜)家,或即王托兴之本,有成哲亲王跋,季云曾见之,云张君度卷屡见别本,馀各家亦少名贵气,疑非真迹。(并记。)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余奉使兰州,时甘凉道李季云兼权按察使,共事匝月,偶谈及都门所藏书画,答云行箧只两卷耳,因出示并属叙颠末。余既为题诗第二卷,复缀数行于第一卷尾,亦李君互录跋文,俟后人考索之意也。(又记。)
寿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周岳生申,维嵩极峻;
商芝瑞汉,与国同庥。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周岳生申,维嵩极峻:《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商芝:商山四皓的灵芝。
庥:同“休”。止息。如:庥隆(太平昌盛)。
笺:清代鲍桂星贺董诰70寿联联:
听履承家,秉钧杖国;
卷阿颂奭,嵩岳生申。
商芝:商山四皓的灵芝。
庥:同“休”。止息。如:庥隆(太平昌盛)。
笺:清代鲍桂星贺董诰70寿联联:
听履承家,秉钧杖国;
卷阿颂奭,嵩岳生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