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寿易国民代表大德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当代议坛高,能以万言为国寿;
平生诗句好,固知双井是乡亲。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易大德(1908.10.02——?)字太白,江西宜春人。毕业于上海法学院、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陆军参谋大学将官班第五期、“国防研究院”第六期,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第十一期及联战班第三期结业。曾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副厅长、国防部政工局第一处处长、国防部新闻局办公室主任、陆军总司令部政工处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北部防守区及第二军团政战部主任,总政治作战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当局“国防部”三民主义讲习班副主任,“国防研究院”讲座兼教务处长、副教育长,并递补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退役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顾问、党部常务委员。著有《太白诗文集》及《太白论文集》等。
易大德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易大德先后为研究委员兼执行秘书,副所长,所长,成氏先后任研究委员,副所长。易大德有诗《次韵惕轩“委员”一九七八高闱记事》。
双井:井名。在洪州分宁县,即今江西修水县,宋诗人黄庭坚故里,此处应指代黄庭坚, 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秕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此处另切易家乡江西。
易大德与成氏同为中华诗学研究所成员,易大德先后为研究委员兼执行秘书,副所长,所长,成氏先后任研究委员,副所长。易大德有诗《次韵惕轩“委员”一九七八高闱记事》。
双井:井名。在洪州分宁县,即今江西修水县,宋诗人黄庭坚故里,此处应指代黄庭坚, 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秕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此处另切易家乡江西。
军需学校张故校长孝仲百年冥诞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主校政廿五秋,持躬以正,治事以勤,接物以廉,一德永留彝训在;
历世途万千劫,遗泽不湮,盛业不隳,令名不朽,百龄宜致瓣香虔。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张叙忠(1883——?)字孝仲,湖北省枝江人,幼年家贫丧父,投笔从戎后东渡赴日,入士官学校,湖北武备学校和日本陆军经理学校毕业。历任校长、副会长、副主任、委员等职。1936年1月被授予军需总监。1946年7月退役。陆军部总长黄克强及次长蒋作宾向大总统孙中山推荐张孝仲当军需学校校长。1912年3月20日建立了军需学校,被孙中山亲自任命为校长,并提出“一家一业,一心一德”的校训。张孝仲在《军需学校成立三十二周年纪念训辞》(《西北经理通讯》,1944年第14期第3-11页)中言“军需学校是民国元年,国父在南京临时大总统任内创设的……我蒙陆军总长黄克强先生荐请任命为校长,自觉留日初回,毫无经验,再三请辞,黄先生和蒋雨岩次长不许,只好拿出勇气来干。”后多次请辞,终于于1936年4月获准,担任了军需学校校长25年时间,有“军需鼻祖”之称,后由蒋介石接任。
一九三一年湘鄂诸省大水,灾民无算,成氏登黄鹤楼而作《灾黎赋》,深为南京军需学校校长张孝仲所赏,邀为该校少校编译。成氏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简任秘书一职,张孝仲有引荐之功。成氏有诗《桑海人琴》有相关纪念文字,另有骈文《校园双桂记》(双桂为张叙忠亲手所植于军需学校)。
南京军需学校:前身是北洋陆军军需学校,孙中山为实现“军需独立”的理想,将当时民用物资与军需补给,全部由总统府统一调度。他深感人才稀少,制度缺乏,于是令参谋总长黄克强成立陆军军需学校。这是当时民国创建的第一所军事学府。陆军军需学校的校址在南京复成桥。1912年3月24日,陆军军需学校在南京招收学生班第一期学员,一共183名,并举行开学典礼。后来,军需学校迁到北京,改名“北洋陆军军需学校”,1928年北伐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管,陆军军需学校又迁回南京。
一德:同心同德。出自 《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军需学校校训“一家一业,一心一德”。
彝训:
(1).日常的训诫。出自《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
(2).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唐元稹《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追念本始,无忘尔先,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隳:毁坏;崩毁。
瓣香:犹言一瓣香。古以拈香一瓣,表示对他人的敬仰,称瓣香。出自 宋曹彦约《谭仁季以二诗见遗走笔次韵诗》:“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笺:桑海人琴:
枝江张孝仲(叙忠)先生,自民国肇兴,即承国父孙公命,任军需学校长,历时二十五载有奇,校址迁建,由朔而南,位首都胪政牌楼街口,民国二十一年,先生邀余赴京主编军需杂志,中更多难,迄于浮海。上距金陵奉手之日,忽将五十年, 耆老云亡。遗徽未沬,而瞿君子清! 方撰军需学校人物回忆,首列先生,次及俞樵峰,王秡生,张开琏,熊仲韬,墨林翰,端木文侠诸人,皆先生门弟子中之佼者,书成乞序于余。值臂痛未能具长稿,因书此归之,用志桑海人琴之感云。
枝江名并郑侯垂,善教弥增汗简辉,几辈给军曾挽粟,一生报国有传衣,木牛流马争新巧,风虎云龙各奋飞,我亦贞元旧朝士,愧无佳句表清徽。
一九三一年湘鄂诸省大水,灾民无算,成氏登黄鹤楼而作《灾黎赋》,深为南京军需学校校长张孝仲所赏,邀为该校少校编译。成氏担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简任秘书一职,张孝仲有引荐之功。成氏有诗《桑海人琴》有相关纪念文字,另有骈文《校园双桂记》(双桂为张叙忠亲手所植于军需学校)。
南京军需学校:前身是北洋陆军军需学校,孙中山为实现“军需独立”的理想,将当时民用物资与军需补给,全部由总统府统一调度。他深感人才稀少,制度缺乏,于是令参谋总长黄克强成立陆军军需学校。这是当时民国创建的第一所军事学府。陆军军需学校的校址在南京复成桥。1912年3月24日,陆军军需学校在南京招收学生班第一期学员,一共183名,并举行开学典礼。后来,军需学校迁到北京,改名“北洋陆军军需学校”,1928年北伐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管,陆军军需学校又迁回南京。
一德:同心同德。出自 《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军需学校校训“一家一业,一心一德”。
彝训:
(1).日常的训诫。出自《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
(2).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唐元稹《赠乌重胤父承玭等制》:“追念本始,无忘尔先,永锡追荣,用章彝训。”
隳:毁坏;崩毁。
瓣香:犹言一瓣香。古以拈香一瓣,表示对他人的敬仰,称瓣香。出自 宋曹彦约《谭仁季以二诗见遗走笔次韵诗》:“诗才清不羡沧浪,曾向欧曾接瓣香。”
笺:桑海人琴:
枝江张孝仲(叙忠)先生,自民国肇兴,即承国父孙公命,任军需学校长,历时二十五载有奇,校址迁建,由朔而南,位首都胪政牌楼街口,民国二十一年,先生邀余赴京主编军需杂志,中更多难,迄于浮海。上距金陵奉手之日,忽将五十年, 耆老云亡。遗徽未沬,而瞿君子清! 方撰军需学校人物回忆,首列先生,次及俞樵峰,王秡生,张开琏,熊仲韬,墨林翰,端木文侠诸人,皆先生门弟子中之佼者,书成乞序于余。值臂痛未能具长稿,因书此归之,用志桑海人琴之感云。
枝江名并郑侯垂,善教弥增汗简辉,几辈给军曾挽粟,一生报国有传衣,木牛流马争新巧,风虎云龙各奋飞,我亦贞元旧朝士,愧无佳句表清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