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摸鱼儿子湘大令所藏侯朝宗秋江钓艇图影 清 · 王拯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瘦春词
问谁能、陆离长剑,江边来作渔父。
水花开到黄芦岸,遮莫瓜州前渡。
烟外浦。
计犹有、清平文雅台边树。
长须系橹。
试一曲琵琶,郎君玉貌,曾解断肠否。

东林帜,底事江南重举。
十年沧海非故。
伤心那独扬州,扇底桃花红污。
风又雨。
甚不著蓑衣,博浪椎空误。
飘零片羽。
笑我亦雕虫,壮年虚悔,遗恨渺千古。
注:图为朝宗社友闽人曾鲸崇祯乙亥年作,扁舟幅巾,而倚一剑,一戏服虬髯拨擢者,疑即朝宗家义仆也。
壬子春词 其四 辛亥岁杪,与叶红自琼归省,旋于壬子春节结缡于广州,并同游肇庆,下榻鼎湖山,有作1972年28岁) 当代 · 刘斯奋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家山女伴忆红裙,我亦江湖酒惯醺。
莫恨啼鹃啼不歇,海云犹得似巫云。
评:斯翰曰:拗折郁勃。昔人评秦少游词,谓其“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移以论此,庶几近矣。古来催妆诗,惟近世才人郁达夫可以方驾。
永正曰:组诗当年出示诸友,并未言是催妆之作,惹来许多揣测。后于《白门》中再读,亦不明寓意。钝根钝根,有眼无珠。
守中曰:不意从此《春词》中,得见《白门侯朝宗冒辟疆二诗之出处。历史小说劣诗多,《白门》自是例外。
论史 清 · 冯廷櫆
 押词韵第五部
赫赫四公子,贤豪胥笼盖。
宾客久寂寞,馀烈犹未艾。
匹夫尚轻侠,气焰通中外。
遂使法网张,豪杰蒙系逮。
关东郭解亡,济南瞷氏败。
庶姓甘屏息,富民徙关塞。
大狱急频兴,奸人弄机械。
浇风炽一时,遗祸流异代。
伤哉王迹熄,版藉久破坏。
世族业摧残,细民究何赖?
根本终动摇,有国当深戒。
按:尚侠之风起于四公子,而流为朱家、郭解之徒,以至迁徙关塞,非生民之福,亦非国家之福也。归本于王迹之熄,见四民安业,必无此弊,真拔本塞源之论。
海上 其四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一
长看白日下芜城,又见孤云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计,艰难戎马发深情。
埋轮拗镞周千亩,蔓草枯杨汉二京。
今日大梁非旧国,夷门愁杀老侯嬴(楚辞九歌埋两轮兮絷四马尉缭子拗矢折矛)
1、“感慨”二句:写以往用兵多失策,造成艰难局面。追,追思。戎马,指战争。2、“埋轮”二句:感慨以往战争失利,南北两京相继失陷。埋轮、拗镞都指战败。《楚辞·九歌》:“埋两轮兮絷四马。”《尉缭子》:“拗矢折矛。”千亩,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史记·周本纪》:“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3、“今日”二句:写改朝换代,自己虽存忠义之心,但无从救国的感慨。大梁,今河南开封战国时魏国的国都。夷门、侯嬴,见吴伟业《怀古兼吊侯朝宗》注。作者以侯嬴自比,以大梁指中原之地。他在文中,多次主张恢复之计在于进击中原。
黄鹤楼八首 其八 明 · 穆文熙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板舆南下信飞蓬①,经过荒城尽楚宫②。
巫峡深藏暮雨③,章华台古自悲风④。
武安客尽三千侠⑤,司马文余七泽雄⑥。
我亦周南作赋者⑦,抽毫指顾不胜恫⑧。
【校注】 (1)板舆:《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傅枢足疾,板舆上殿。”亦作版舆,古时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信:诚然。飞蓬:飘荡无定的蓬草,喻诗人南行无定。 (2)楚宫:楚国宫殿。杜甫《咏怀古迹》之二:“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3)巫峡句:本宋玉高唐》:“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4)章华台:《左传》昭公七年:“楚子(灵王)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预注云:“台在今华容城内。”今湖北潜江市西南。悲风:曹植《杂诗》六首之一:“高台多悲风。” (5)武安:即汉武安侯田鼢田鼢(?—前 131)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武帝初,封武安侯。《史记》本传谓其“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张华《游侠篇》:“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食客三千余,门下称豪英。” (6)司马:司马相如汉武帝时因献赋被任命为郎。著有《子虚》《上林》《大人》诸赋,铺张扬厉,文字华美。七泽:《子虚赋》云:“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见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此指楚地。 (7)周南:《诗·国风》有周南篇,朱熹《诗集传》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作赋者:谓己奉使,亦有观风、采风之责。 (8)抽毫:犹抽笔。指顾:手指目视,犹顾盼。恫:惶恐。 此诗缅怀故楚遗迹。前半首感慨昔日楚宫,今已一片荒芜,巫峡暮雨、章华古台,引起怀古之思;后半首以武安好士,相如献赋的千古佳话喻楚地人文之盛,己虽司采风之职,然搦笔之间,恫惧不已,以应首篇奉旨使楚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