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谒文山祠 明 · 边贡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二、华泉集卷六
丞相英灵犹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
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
《明诗别栽》:后半神到,吊信国诗此为第一。起句及三四卧子改本。
杂谣四首(按此皆纪正德五年八月之变也) 其一 明 · 徐祯卿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二
夫为虏,妻为囚。
少妇出门走,道逢爷娘不敢收。
东市街,西市街。
黄符下,使者来。
狗觫觫,鸡鸣飞上屋。
风吹门前草肃肃。
《明诗选》:陈卧子曰:「此纪正德五年八月之变。」
怀寄边子 明 · 何景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一
汝从元岁侍今皇,谁念先朝老奉常。
一出云霄空怅望,十年岐路各苍茫。
春天缥缈金茎露,昼日氤氲紫殿香。
独有杨雄尚陪从,白头抽笔赋长杨。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何大复《寄边子》诗「汝从元岁侍今皇」,起最似李义山上令狐相公》诗。王元美最爱而屡效之。如《送史佥事》云:「汝过崆峒剑色开,轻裘干骑拥登台。」《送汝康》云:「汝游桂岭疑天尽,更入滇方觉地宽。」《寄仲芳》云:「当年汝拜尚书郎,天子宵衣问朔方。」亦稍仿佛。后陈卧子《寄杨伯祥》一律,深得其妙,云:「汝从高卧豫章城,何减关西伯起名。钜鹿风尘馀部曲,匡庐烟雾拥诸生。清时党锢非难解,乱后音书倍欲惊。十载离居独惆怅,沧浪东去不胜情。」声情直与信阳颉颃。
伤春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 补辑
香离粉破甚春惭,风劲无光不媚蓝。
蚁阵徙排唯怯斗,蜂衙不静为分贪。
苔青昏眼文埋冢,星白荒铓剑破函。
沉闷几添燕社雨,欲酣无国梦无庵。
案:《陈忠裕公全集》卷十五与《几社壬申合稿》卷十,皆收《伤春》二首,但两者所收第二首却非同一首诗,因此《伤春》实有三首诗。此诗《陈忠裕公全集》未收。
诉衷情 春游 明末 · 陈子龙
押阳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二十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按:【王士禛评】弇州谓清真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至大樽而情景相生,令人有后来之叹。
醉桃源 题画 明末 · 陈子龙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二十
朱阑清影下帘时,泠泠修竹低。
满园空翠拂人衣,流莺无限啼。
莲叶小,荇花齐,雨馀双燕归。
红泉一带过桥西,香销午梦微。
按:【邹祗谟评】秦黄佳处,有句可摘。大樽觉无句可摘,总由天才神逸,不许他人掎摭也。
念奴娇 春雪咏兰 明末 · 陈子龙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二十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
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
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
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按:【顾璟芳评】此大樽之香草美人怀也。读《湘真阁词》,俱应作是想。 胡允瑗云:满腹萧骚,只是不肯说出。 李葵生云:全首忠厚,在末句看出。
九日,陪安昌王、黄肃虏虎痴、张定西侯服、张太傅鲵渊、朱太常闻玄、徐给谏闇公及沈公子昆季登锁山和韵 明末清初 · 张煌言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鳌背霜寒菊自开,欣看萸佩宴吹台。
尚书履近东山驻,大将旗联西府回。
香冷金华双使至,秋明玉树二难来。
追陪谁复题糕字,愧向銮坡问笔才!
注:人物考略
安昌王:名恭𣘖(𣘖或作榥);为周藩安昌王长子。浮海朝唐王,封安昌王。张公肯堂议行日本乞师之说,尝请王偕行。张定西、王朝先辈讨黄斌卿,又尝与张公肯堂上章待罪,且为之议和于诸营(见「张公年谱」及「海东逸史」、「东南纪事」)。
黄虎痴:名斌卿,字明辅;福建莆田人(「海东逸史」作兴化卫人)。其先以御倭功,授千户;父奢,死崇明之难,又晋世袭。崇祯末,为翁洲参军。福王时,升九江总兵;改广西征蛮将军,未赴。唐王立,擢水陆官义兵马招讨总兵官,封肃卤伯、太子太师,赐尚方剑印,屯舟山;后晋爵威卤侯。性沈毅,好聚书。夜读史,鸡鸣治军;日以为常。著有「来威堂存稿」、「东南纪略」、「骈丽疏钞」、「闽浙杂咏」凡数十卷。己丑九月(全撰「张公年谱」作庚寅年),为诸将所讨,沈于水死。国朝赐谥「节悯」(「海东逸史」、「东南纪事」及「福建通志」均有传)。
张鲵渊(「南疆绎史」、「小腆纪年」鲵均作鲲):名肯堂,字载宁;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末,以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乙酉南都亡,郑氏拥唐王入闽;以劝进功,擢兵部尚书,改掌都察院事。寻复加少师、少保兼户、工、吏三部尚书。丙戌八月闽陷,飘泊海外,尝出私财募兵。己丑十月,至舟山,鲁王拜为东阁大学士,加太傅。张定西奉鲁王捣吴淞,以为留守。舟山破,衣蟒玉南向坐,从容赋诗自缢死。国朝赐谥「忠穆」(「明史」有传)。
朱闻玄:名永祐,字爰启;南直隶上海人。崇祯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文选司;罢归。南都亡,豫于松江陈、夏之事。唐王立,以郎中召,改户、兵二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寺卿兼原官;张公肯堂荐为北征监军。闽中破,鲁王擢拜刑部侍郎,监军如故;寻转吏部左侍郎。舟山建国,晋工部尚书,仍兼吏部事。辛卯城破,执之;令跪,挺立不屈,大骂而死。国朝赐谥「烈悯」(「海东逸史」及「南疆绎史」有传)。
徐闇公:名孚远,号复斋;直隶华亭人,南京刑部侍郎涉曾孙。崇祯壬午举人。两京陷,与夏允彝、陈子龙谋勤王,不克;遂间道入闽。唐王时,由司李加兵科给事中。闽、浙继陷,王航海,从之;至舟山,擢祭酒。从至厦门,拜左副都御史。滇中遣使通问,随使入觐,至交趾而返;有「交行诗稿」。松江破,死岛中(徐公死所,其说非一,详杨本「海东逸史」注中;兹从「明史」。「明史」有传。张美翊案曰:『全谢山「外编」有「徐都御史传」。黄东井「文钞」有「书鲒埼亭集徐闇公墓志后」,以传为墓志,殆误记也』)。著有「钓璜集」行世(寿镛补)。
沈公子昆季:疑是慈溪沈公彤庵子。若崇明沈公五梅子,据「海东逸史」称:丁亥松江之役,有「嗣子元泰同就戮」一语;夫曰嗣子,似崇明无子,而以从子为嗣者。则即称「嗣子」为「公子」,恐无昆季之说。未知是否?
安昌王:名恭𣘖(𣘖或作榥);为周藩安昌王长子。浮海朝唐王,封安昌王。张公肯堂议行日本乞师之说,尝请王偕行。张定西、王朝先辈讨黄斌卿,又尝与张公肯堂上章待罪,且为之议和于诸营(见「张公年谱」及「海东逸史」、「东南纪事」)。
黄虎痴:名斌卿,字明辅;福建莆田人(「海东逸史」作兴化卫人)。其先以御倭功,授千户;父奢,死崇明之难,又晋世袭。崇祯末,为翁洲参军。福王时,升九江总兵;改广西征蛮将军,未赴。唐王立,擢水陆官义兵马招讨总兵官,封肃卤伯、太子太师,赐尚方剑印,屯舟山;后晋爵威卤侯。性沈毅,好聚书。夜读史,鸡鸣治军;日以为常。著有「来威堂存稿」、「东南纪略」、「骈丽疏钞」、「闽浙杂咏」凡数十卷。己丑九月(全撰「张公年谱」作庚寅年),为诸将所讨,沈于水死。国朝赐谥「节悯」(「海东逸史」、「东南纪事」及「福建通志」均有传)。
张鲵渊(「南疆绎史」、「小腆纪年」鲵均作鲲):名肯堂,字载宁;华亭人。天启乙丑进士。崇祯末,以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乙酉南都亡,郑氏拥唐王入闽;以劝进功,擢兵部尚书,改掌都察院事。寻复加少师、少保兼户、工、吏三部尚书。丙戌八月闽陷,飘泊海外,尝出私财募兵。己丑十月,至舟山,鲁王拜为东阁大学士,加太傅。张定西奉鲁王捣吴淞,以为留守。舟山破,衣蟒玉南向坐,从容赋诗自缢死。国朝赐谥「忠穆」(「明史」有传)。
朱闻玄:名永祐,字爰启;南直隶上海人。崇祯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文选司;罢归。南都亡,豫于松江陈、夏之事。唐王立,以郎中召,改户、兵二科都给事中,迁太常寺卿兼原官;张公肯堂荐为北征监军。闽中破,鲁王擢拜刑部侍郎,监军如故;寻转吏部左侍郎。舟山建国,晋工部尚书,仍兼吏部事。辛卯城破,执之;令跪,挺立不屈,大骂而死。国朝赐谥「烈悯」(「海东逸史」及「南疆绎史」有传)。
徐闇公:名孚远,号复斋;直隶华亭人,南京刑部侍郎涉曾孙。崇祯壬午举人。两京陷,与夏允彝、陈子龙谋勤王,不克;遂间道入闽。唐王时,由司李加兵科给事中。闽、浙继陷,王航海,从之;至舟山,擢祭酒。从至厦门,拜左副都御史。滇中遣使通问,随使入觐,至交趾而返;有「交行诗稿」。松江破,死岛中(徐公死所,其说非一,详杨本「海东逸史」注中;兹从「明史」。「明史」有传。张美翊案曰:『全谢山「外编」有「徐都御史传」。黄东井「文钞」有「书鲒埼亭集徐闇公墓志后」,以传为墓志,殆误记也』)。著有「钓璜集」行世(寿镛补)。
沈公子昆季:疑是慈溪沈公彤庵子。若崇明沈公五梅子,据「海东逸史」称:丁亥松江之役,有「嗣子元泰同就戮」一语;夫曰嗣子,似崇明无子,而以从子为嗣者。则即称「嗣子」为「公子」,恐无昆季之说。未知是否?
赠辽左故人 其五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梅村集卷十四
路出西河望八城,保宫老母泪纵横。
重围屡困孤身在,垂死翻悲绝塞行。
尽室可怜逢将吏,生儿真悔作公卿。
萧萧夜半玄菟月,鹤唳归来梦不成。
按:此章专为其太夫人作,“生儿真悔作公卿”,与潘黄门母同感。○王渔洋称“陈卧子七律,沈雄瑰丽,冠古之才,惟梅村足以敌之”,固已先得我心。
咏白海棠同子服骏孙两弟作 明末清初 · 彭孙贻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茗斋百花诗、茗斋诗
东风袅袅弄柔姿,幽艳轻盈点雪墀。
柳絮帘垂春思冷,画楼人睡月明迟。
飞来玉燕枝微动,梦入梨花蝶未知。
莫更催诗照银烛,少陵野老鬓如丝。
按:(春日偶得白海棠一枝同两弟古赋诗赏之孙缵弱态丝丝对短廊一枝幽雅伴群芳映来月下偏宜素恨在风前未有香遥倚梨花春黯淡静看银烛夜昏黄浣花溪上人知否独少新诗寄草堂孙遹亭亭孤韵足风流无色无香致白幽雾縠欲仙长掩袖玉壶有泪只低头疏帘半织春前雨子夜偏宜月下游院落谁人惜狼籍六朝宫粉暗成愁诗罢诸弟戏悬乩降仙巳而乩动吕仙降评三诗曰贻诗清新秀雅然声调非大历以前作置之宋人中可称绝唱缵诗温雅有节绝似钟谭乎笔然亦非初唐格调遹诗好为丽句词家所卑然咏物难上亦时流所难得者花神有灵当信予言之不诬也贻等因请乩仙亦占此一律乩诗久向花间閒胜游淡妆微韵足风流萧疏远映遥疑雪旖旎初开倦倚楼睡去欲烧银凤烛摘来应带玉搔头白衣应是山人伴何事新诗独未詶乩仙自评此诗偶作咏物原非大家所长终流于纤丽可方义山飞卿集中作不敢望开元诸子)
秋深入山 明末清初 · 柳是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将翻苍鸟迥然离,昃木丹峰见坠迟。
清远欲如光禄隐,深闲大抵仲弓知。
遥闻潺濑当虚晃,独有庭筠翳暮姿。
松阁华岗皆所务,纷纷柯石已前期。
按:陈寔字仲弓。时惟卧子知余归山。
东宁百咏 其四十六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才名几社定无虚,海上未忘属国车。
忍说夜郎真盛事,不堪身世比相如。
作者注:「徐孚远,字闇公、华亭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于乡,与同邑夏允彝、陈子龙结『几社』,以道义文章名于时,后随鲁监国入闽。时成功开府思明,礼待朝士,搢绅耆德之避地者皆归之,而孚远领袖其间,军国大事时咨询焉。永历十五年(1661),帝在滇中,随金汤入觐,失道越南,越王要以臣礼,不从,乃归。及成功克台,从入东都,礼待尤厚。常自叹曰:『相如入夜郎,教盛览,此平世事也。以吾亡国大夫当之,伤如之何?』未几卒。」此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金明池 步河东君韵亦咏寒柳 近现代 · 宋词
押词韵第四部
几度冰霜,几番攀折,依旧飘垂寒浦。
相伴着,夕阳衰草,已吐尽,余丝残絮。
只留下,一点芳魂,记不起,盛日临风妙舞。
看纸上斑斑,泪痕血迹,化作断肠绝句。
最是无情风共雨。
便海誓山盟,此身难许。
曾经过,繁华万种,历兴衰,长条依故。
三百年,玉殒香消,对断桥野水,千般凄苦。
有异代知音,传奇新谱,道出那时私语。
注:柳如是号河东君,精于诗词,为晚明一代之才女名姝,巾帼英雄。著有《戊寅草》、《湖上草》诗词集两种。《咏寒柳》一词为柳之名作绝唱,不载于二诗词集中。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此词当作于崇祯十二年与十三年之间,感怀身世,寄情卧子。余作长篇历史小说《南国烟柳》,写柳如是一生经历,此词用于书中第二章,与卧子诀别时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