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圣宋名贤四六丛珠序庆元二年 宋 · 吴奂然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九、《皕宋楼藏书志》卷六○
骈俪盛于江左,沿于隋唐,逮于西昆。
其閒学者病之,易以古文,然施之著述则古文可尚,求诸适用非骈俪不可也。
大而丝纶之所藻绘,小而缄縢之所络绎,莫不以四六为用,食之醯酱,岂可一日无哉!
昔之人盖有百函之迅,五吏之分,七人泚笔,群史脱腕者,是其敏也。
亦有十部之贤,五云之号,尺牍藏去,双鱼跪读者,是其用也。
又有一坏六尺之句,两端三穴之联,与夫钟虡庙貌,子孙辅车之语,是其脍炙后人也。
今之作者,欲其如昔人之敏、之用与夫脍炙于人者谁与!
《四六丛珠》告成于书局,予观其翻缉之工,科别之明,盖自鳌扉之腾奏,鳞幅之往来,宾嘉之成礼,释老之馀用,凡百僚之冗,万绪之繁,莫不班班具在。
君子党言意乎此,则刮以金篦,修以玉斧,昔人之敏之用与夫脍炙于人者,端可径造而不俟他求矣。
嘻,夫又奚以「丛珠」名也!
圜明富溢,辉焕精奇,所以洞心骇目,如珠之丛聚而可掬也。
虽然,百斛盈前,固无鱼目之误,亦岂无九曲者?
当以蚁穿之,运心匠自思焉。
庆元丙辰九日,锦溪吴奂然景仲序。
按:《圣宋名贤四六丛珠》卷首,明王宠子合抄本。
怀知诗(卧病泊然缅怀平生知爱遂各为一诗少长隐显远近存没皆非所计秪以心腑之真凡十有八人共诗一十九首) 其十九 朱文学尧民 明 · 祝允明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亦多彦,哿矣两朱。
昆丘连璧,峄阳双梧。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
寒泉冬洁,菉竹秋臞。
积百媚学,孰俪君劬。
宵闻片籍,屏寐以须。
失之皇皇,获之愉愉。
抛裘喷炙,投玉捐珠。
珍香宝茗,法绘名书。
清谈晏对,日坐仙区。
爱我维笃,弃我亦徐。
怅其邈矣,临风永吁。
注:同老十人
顾明府荣夫 钱太常元抑 王文学履吉(二首) 隐君汝敬 汤徵君文守 谢处士元和 表弟蒋煜允晖 施侍御聘之 朱提刑升之 张秀才天赋
往者八人
吴文定公 王文恪公 韩尚书贯道 沈周先生 本郡使君南海林公 陆冢宰 朱孝廉性甫 朱文学尧民
王雅宜手券(并跋) 清 · 邵晋涵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南江诗钞卷三
大小定券府史书,刻侧画指形模糊。
荆州人责建安券,千金绣铁今无储。
私钱出息古则有,本细宁虑枝扶疏。
琅琊诗人宠履吉,娜如山结青棂居。
三瓶既罄告我友,酒资聊藉君家馀。
约束为限示缱绻,汉法明制仍无殊。
生涯落拓生计薄,负亩耻食鱼田租。
床前阿堵尔何物,祗应径付邻家酤。
海棠风过到婪尾,家家扫径迎麻舆。
同时较书(百谷。)汝南客,红药赋擅承明庐。
侏儒待诏互饥饱,何如散发浮江湖。
停云馆招老徵仲桃花坞唐六如
两壶两羭乐莫乐,酒酣狂叫穿林于。
朝来起债暮告匮,听然一笑掀风须。
连城不售老岩壑,遗墨犹值千璠玙。
元和马君爱八法,远携重袭青绫襦。
晴窗展卷乞跋尾,归赵而后排连珠。
我今浪游若煮砚,十日扪腹一字无。
昨宵马君饮我酒,客囊定损青涂蚨。
笑举鸳湖学士(钱箨石。),持券索诗如索逋。
伊余失学多所负,行将避责三天都。
轩台云海万馀顷,数亩可割云中腴。
山灵有知不我拒,时供丹果青菖蒲
买山立券限千载,卜居之外无所须。
于戏此外何所须,君其为我居閒乎。
跋:雅宜山人券,旧藏顾元方氏,今归元和马君香谷壬辰春,马君游太平,出示余,且属为之跋。余按券之制今古不同,就余所见者,若晋太康二年杨绍买地莂,首系年月、交易,无居閒,纸尾不作押,中云「以莂为證」。莂犹券也,刘成国《释名》云:「大书中央,中破别之也。」若今言「合券为證」矣。此晋券也。唐长庆三年虞宾买地券,亦首系年月,纸尾无押,其證人为孔愔。證人当即中人,古今方国异语也。此唐券也。馀姚积庆寺藏宋史氏舍宅券,首述舍地之由,末一行书「咸淳二年某月日,谏议大夫孟贯立券」,「券」字下作押。此宋券也。雅宜山人故与袁与之兄弟善,有无相通,必书券为约,殆古者质剂之流欤!首称立票人王履吉,其作中者为文寿承,与借者得如干数。起责纳息,俱有期准。末书「嘉靖七年四月日,立票人王履吉,作中人文寿承」,俱作押。明代之券与今时无大异,书事于前,系年月于后,自宋时已然矣。余又见倪文正与姜仲海书岁暮告贷。文正仲海,姻也,故不书券。简末作押,盖当时以押为信。又徐天池与友人牍,剧言贫无以偿负,至于矢誓。天池晚节之窭如此。雅宜以儒雅称吴中,偕唐子畏、陆少旸、居士贞及袁氏六俊,文酒过从无虚日,当无雁行责逋之事,视天池所遇为不侔矣。马君嗜雅宜书法,行笈必自随,得四方题咏甚夥,俾前辈韵事流传,并得考见异时券制,良可重也,因系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