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石鼓诗十首 其一 车工·吾车篇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𨖍车既工,𨖍马既同。
𨖍马既好,𨖍马既𩢿。
君子员邋,员邋员斿。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𤙡𤙡角弓,弓玆以寺。
𨖍驱其特,其来趩趩。
𧾨𧾨𤒞𤒞,即䢩即时。
麀鹿𧻕𧻕,其来大次。
𨖍驱其朴,其来䢱䢱,射其𧱚蜀。
按:〖《诗纪》云。按古文苑所载石鼓文。称孙巨源得于佛书龛中。盖唐人所录仅四百九十七言耳。章樵为之考正集释之。又薛尚功、郑樵、潘迪诸家咸有音训。然于阙文靡所增益。杨子用修。自言受学于李文正公。得苏文忠旧本。盖六百五十七言。而训释亦简要。杨子易以今文传之矣。陕西志亦载此文。悉与杨本同。而字画训释颇异。今以二本参较著之。其古文苑旧注有可采者。亦间取附入。注中姓氏薛、郑、章、潘已见前。施谓施宿。王。王厚之。苏疑即文忠也。○《诗纪》以此为诗。本之杨慎。风雅逸篇云。石鼓诗。周宣王猎碣也。于诗体属小雅。又云慎按此诗。其体雅也。刻于石鼓。史籀书之。羊欣书录云。史籀石鼓文。韩退之云。张生手持石鼓文。皆谓字而言。若论其辞。当云石鼓诗。而不当用石鼓文也。今特易文为《诗》云:○逯案。杨说甚是。故依《诗纪》列之先秦诗中。又《诗纪》多书古文。而以今文注释。颇觉烦乱。今仍照古文苑、风雅逸篇写以今文。〗
〖薛作辛文。郑作丙文。文六十六。重文十。共七十六字。一十九句。〗
〖薛作辛文。郑作丙文。文六十六。重文十。共七十六字。一十九句。〗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诗 陈朝 · 江总
押灰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诗纪云:一作长安九日诗。曰。心逐南云去。身随北雁来。故园篱下菊。今日为谁开。)。
注:初学记四作九月九日至微山亭诗。御览三十二作九日至微山亭诗。诗纪百五。注:逯按。诗纪所注见升庵诗话。
拨棹歌 其三十九 唐 · 德诚
押豪韵
欧冶铦锋价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
龙凤绕,鬼神号,不见全牛可下刀。
按:(以上三十九首,均见嘉庆间刻本《机缘集》,原为宋大观四年风泾海会寺石刻。转录自《词学》第二期刊施蛰存先生《船子和尚拨棹歌》。宋明间收录船子和尚诗偈的著作,笔者所见有: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五、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六收第一首,宋释慧明《五灯会元》卷五收其一、其二、其三、其七、其八、其九,共六首,宋吴聿《观林诗话》收第三十九首,元至元《嘉禾志》卷三二收其一至其六,共六首,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收第三首,杨慎《艺林伐山》卷十七收第一至第三首,今即据诸书所引出校。mment>(〖1〗《机缘集》附石刻后吕益柔跋云:「云间船子和尚嗣法药山,飘然一舟,泛于华亭吴江洙泾之间。夹山一见悟道。尝为《拨棹歌》,其传播人口者才一二首。益柔于先子遗篇中得三十九首,属词寄意,脱然迥出尘网之外。篇篇可观,决非庸常学道辈所能乱真者。因书以遗风泾海会卿者,俾镵之石,以资禅客玩味云。」〖2〗吴聿《观林诗话》:「华亭船子和尚诗,少见于世,吕益柔刻三十九首于枫泾寺,云得其父遗编中。……涪翁屡用其语。」)。
偈 唐 · 德诚
押麻韵
本是钓鱼船上客,偶力须发著袈裟。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深依旧宿芦花。
(见明杨慎《艺林伐山》卷十七《船子和尚四偈》)(〖1〗施蛰存先生云:「此首杨升庵所录四偈之三,疑是伪作。」)。
李翰林集序 唐末宋初 · 乐史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白客游天下,以声妓自随,效谢安石风流,自号「东山」,时人遂以「东山李白」称之。
按:《升庵诗话》卷六,历代诗话续编本。
句 其五 北宋 · 宋敏求
林腰似泻瑰,水面如融汞(雪)。
按:明杨慎《哲匠金桴》卷三
绝句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七)。
按:一说唐郑仲贤作,见《宋诗话辑佚·蔡宽夫诗话》并郭绍虞按语,又见杨慎《升庵诗话》卷八
自评诗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九
吾之视浮溪,浮溪之视石林,各少十年书。石林视翟忠惠亦然。
按:《升庵诗话》卷一四,历代诗话续编本。
春日田园杂兴 宋 · 陈舜道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乐兴时。
清入吟怀花月照,红生笑面柳风吹。
村声荡耳乌盐角,社酒柔情玉练槌。
閒闷閒愁侬不省,春来非是爱吟诗。
月泉吟社第三十一名:此卷首尾吟十篇,题上生题,摹写各极其妙,与其他画蛇添足者不同,姑置诸此,以为手抄之冠,纸价当为高矣。
案:今录一首。
升庵辞品:曲名有乌盐角,江邻几杂志:始教坊家人市盐,得一曲谱于角子中,翻之,遂以名焉。戴石屏有乌盐角行,元月泉吟社诗「山歌聒耳乌盐角」云云。
蚕尾集:「村歌聒耳」云云,宋末月泉吟社中佳句也。山居杂志载杭人徐炬酒谱乃引作少陵诗。
瞿唐峡 南宋 · 陈谦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庸蜀诸羌水,荆吴万里浑。
不将崖约束,焉免壑崩奔。
线引温汤浦,觞浮雪水源。
槎程疑欲尽,西望气魂魂(原注:气魂魂,见《山海经》。)。
按: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九
句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押阳韵
七重宝树围金界,十色雯华拥画梁。
升庵集:金国仙人王予可,诗多用「雯华」字,见中州集元好问诗:「剥裂雯华渍月秋。」又,宝宫寺云云。雯,文也。又石文似云亦曰「雯华」。古三坟书:「日云赤昙,月云素雯。」
书事三首 其一 元初 · 刘因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
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升庵诗话补遗:刘文靖公因书事绝句云云。宋子虚咏王安石亦云:「投老归耕白下田,青苗犹未罢民钱。半山春色多桃李,无奈花飞怨杜鹃」。二诗皆言宋祚之亡由于安石,而含蓄不露,可谓诗史矣。
九字梅花咏(以下各选本录入。) 元 · 释明本
押肴韵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檿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风月堂杂志:「昨夜西风」云云。此天目山释明本中峰九字梅花诗也。松雪赵文敏公与之为方外交,同院学士冯海粟子振甚轻之。一日,松雪强扯中峰同访海粟,海粟出暇日所为梅花百咏诗示之。中峰一览,走笔亦成一百首,海粟犹未为然。复出此诗求和,海粟竦然久之。致礼而定交焉【按:此条实录自姜南风月堂杂识。】。
升庵诗话补遗:中峰有九字梅花诗云云。池南唐文荐锜谓余曰:「此诗不佳,影不可言敲。又后四句有斋饭酸馅气。」
句 元 · 洪震老
押支韵
通都大邑人争驰,一泉一石小亦奇。
云深路绝无人处,纵有佳山谁得知?
升庵诗话:元遗山北岳诗:「东州死爱华不注,向在陋邦何足数。敬亭不著谢宣城,断岸何缘比天姥。」言山水在通都易得名也。洪震老,元人,淳安东泉山诗云云。言山水在僻远,人不知也。二诗意绝相类,亦名言也。
岳阳楼 元 · 张翔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楼上元龙气不除,湖中范蠡意何如?
西风万里一黄鹄,秋水半江双白鱼。
鼓瑟至今悲二女,沈沙何处吊三闾。
朗吟仙子无人识,骑鹤吹箫下碧虚。
升庵诗话:余昔过岳阳楼,见一诗云云。视其姓名,则元人张翔字雄飞,不知何地人也。雄飞在元,不著诗名,然此诗实可传,同时虞伯生、范德机皆有岳阳楼诗,远不及也。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潘七妾皆青年绝色,善纂组歌词。因潘出军,恐致疑,皆自经。) 元末明初 · 陈基
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𩯚鬓琼肌香。
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两红鸳鸯。
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
冶情纷作蝶恋春,新曲从翻《玉连琐》。
画堂银烛天沈沈,扬眉一笑轻千金。
明珠买得绿珠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击群珠碎。
门前铁骑嘶寒风,奇勋解使归元戎。
元明事类钞:元陈基集:吴帅潘元绍七妾皆青年绝色,善纂组歌词。因潘出军,恐致疑,皆雉经,为作群珠碎诗。杨慎集:七姬之死,盖潘逼焉。平安则獶杂子女而渔聚之,一旦有变,恐乐他人之少年而雉经之,潘之恶甚矣。
和西湖竹枝词 元 · 徐哲
押尤韵
尽说卢家好莫愁,不知天上有牵牛。
剩抛万斛燕支水,溜向银河一色秋。
升庵诗话:元杨廉夫竹枝词,一时和者五十馀人,余独爱徐延徽云云。
黄鹤楼 元 · 游僧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升庵诗话: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其事本如此。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云。傍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云云。元时借此事设辞,非太白诗也。
句 元 · 张孟
押文韵
鸿濛再剖一天地,书契复见科斗文。
升庵书品:元朝主中国日,用羊皮写诏,谓之羊皮圣旨,其字用蒙古书,中国人亦习之。张孟诗云云。张光弼辇下曲云:「和宁沙中扑朔笔,史臣以代铅椠事。百司译写高昌书,龙蛇复见古文字。」盖春秋多微词之义也。
风流子 元 · 仆散汝弼
押词韵第七部
三郎年少客,风流梦、绣岭蛊瑶环。
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
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
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
马嵬西云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
赖有紫囊来进,锦袜传看。
叹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钗信杳,天上人间。
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
按:金石萃编卷一百五十八载温泉风流子词,词品卷二读作元人词。原注云,近侍副使仆散公,博学能文,尤工于诗。昔过华清,尝作风流子长短句,题之于壁,其清新婉丽,不减秦晏。四方衣冠,争诵传之,称为今之绝唱。恐久而湮灭,命刻于石,以传不朽。正大三年重九日承务郎主簿幕蔺记。王昶跋云,升庵谓必元人作者,盖匆匆见石刻,未及细检记有正大三年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