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真上人茶炉(《石仓历代诗选》作 谢士元 诗) 明 · 王绂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明诗纪事 乙签·卷六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
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
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邵宝《容春堂集》:洪武壬午春友石公以病目寓惠山听松庵。目愈,图庐山秋涛轩壁。其友潘克诚氏往观之。于是有竹工自湖州,庵僧性海友石以古制命为茶炉,友石有诗永之,一时诸名公继作成卷。永乐初性海虎丘,留以为克诚别,盖在潘氏者六十馀年。成化间杨谟孟贤而爱之,抚玩不己,潘之孙慨然曰:「此岂珍于昌黎之画,而吾独不能归诸好者乎!」乃以畀孟贤孟贤卒之三年方伯廷诏以郡守报政还自武昌,遂马僧撰疏语,白诸孟贤之兄孟敬,取而归焉。吾闻诸东耕翁云。
田按:听松庵竹炉,盂端既声之于诗,复图之于卷,是为第一图。诗唱和,萃为《竹炉清咏》。王耐庵达序所谓「裁淩之涧竹,制煮雪之茶炉,远追苧之风,近葺香山之社」也。嗣是有砥斋者,绘为第二图。洎性海移席虎丘,竹炉为潘氏所得,又转而赠之杨氏。成化丙申方伯夔疏乞于杨氏,既得,作《听松庵茶炉记》。一时好事者又倡和成卷。明年丁酉,有吴呈者复图之,是为第三图。国初,有窃孟端图鬻辇下者,为顾舍人贞观所得。宋牧仲抚吴,乞图于顾氏,还之寺借。乾隆辛朱,高宗南巡,驻跸惠山,命画苑臣张宗苍图之,是为第四图,阅二十馀年,四图为邑令丘涟取入官厮,不戒于火、名山钜迹,了无一存。高宗亲洒宸翰作第一图,复命皇六子补第二图,贝勒弘旰补第三图,侍郎董诰补第四图。又出内府所藏盂端《溪山渔隐长卷》,俾山僧藏之,松庵胜绩,顿复旧观。馀录孟端诗,并明人之先后题咏者附录于此。王达诗云:「制作精深亦可观,日供高士试龙团。轻分淇雨苔犹绿。细剪湘云粉末乾。紫笋满瓯吟骨健,清风一榻鬓丝寒。啜来坐尽梅花月,正是淩第几竿?」韩奕诗云:「绿玉裁成偃月形,遍宜煮雪向岩扃。虚心末许如灰冷,古色争看似汗青。偶免樵柯供士锉,尚疑清籁和陶瓶,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钱冲益诗云:「霜筠织就煮茶炉,便觉清风起座隅。涛汹秋声翻雪乳,烟蒸春雨涤云腴。瓶笙尚作龙吟细,汗简犹疑鸟迹殊。拟□不须参玉版,愿分一滴洗尘污。」陶振诗云:「剪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山泉。肯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邾庚老诗云:「第二之泉泉上亭,道人茶具竹炉成。龟蒙散迹尚从事,鸿渐作经宜著名名。火升龙气若丹鼎,瓶合凤声如玉笙。西园老客动高兴,急裹月团来会盟。」梁用行诗云:「织具时闻紫笋馨,此君端合置禅扃。心灰未死还瞻绿,劫火方然异杀青。烟引翠阴绕榻,水喧清籁夜翻瓶。上人好就平安日,遍刻《茶经》当勒铭。」秦夔诗云:「烹茶只合伴枯禅,误落人间五十年,华屋梦醒尘冉冉,湘江魂冷月娟娟。归来白璧元无玷,老去青山最有缘。从此远公须爱惜,愿同衣钵永相传。」高直诗云;「竹炉还复听松禅,老眼摩挲认往年。带茶烟香细细,冷含萝雨翠娟娟。已醒万劫尘中梦,重结三生石上缘。五马使君题品后,一灯相伴永流传。」
假髻曲奉许天爵 明 · 张弼
 出处:明诗纪事 丙签·卷五
东家美人发委地,辛苦朝朝理高髻。
西家美人发及肩,买妆假髻亦峨然。
金钗宝钿围珠翠,眼底何人辨真伪。
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归上公
云间杂识》:张东海作《假髻曲》讽刺时贵,当路衔之,出守南安,不得调而归。邵二泉作挽诗云:「张公不作南安守,祇说文章止润身。满路棠阴棺盖后,忌公人是爱公人。」
姚平夫挽诗 明 · 顾清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完节非今日,清心自昔年。
由来孤竹操,不逐艳阳迁。
旅殡烦僚友,归装富简编。
尚馀潜德在,合并鲁男传。
注:故友人胡以祥为予言先生弱冠寓郡城有夜奔之者正色谕之曰汝夫出而为此吾家故有妻庸可尔其人惭而去自此改节先生江西宪幕以清谨为诸公所重及卒皆悼以诗二泉邵公为之志极其称许盖其源本有自来矣而以祥之言人或未之知也因表而出之
邃庵 明 · 李梦阳
 出处:明诗纪事 丁签·卷一
荪壁兮桂宇,药橑兮在下。
水潏潏兮溜渠,葳蕤兮当户。
庵之构兮何所。
接紫闼兮崇期。
庵何为兮闭寂,窈棼楣兮参差。
蔽修栊兮连延,错瓴甓兮委蛇。
穆空洞兮内启,豁廉隅兮外直。
曲巷前通兮嘉树后植。
迩莫可探兮遐乎可即。
匪邃曷名兮厥惟庵德。
庵中兮何有,玉佩兮青衿,惠我人兮不貌以心。
适我人兮可杗可桷。
可栋可楹兮维庵是学。
赤帷兮翠幰,庵中人兮西游。
斗晖晖兮昼揭,岳岩岩兮夕秋。
于边鄙兮贱夫,怅瞻庵兮弗早。
幸门墙兮未麾,矢贞心兮恒保。
田按:邃庵杨公应宁中书舍人畴读书之室也,因以为号。李西涯倡为之解,吴匏庵谢方石为之铭,林见素为之说,靳戒庵为之序,张伎陵为之赋,杨月湖为之跋,邵二泉为之赞,而空同子为之辞,东沂陈玉华亭顾清嘉禾吕㦂广阳冯清建业刘麟和顺王云凤杜旻锡山陈策,清苑傅圭东川刘春维扬朱应登东莱毛纪上蔡李逊学为之诗。今绿王云凤诗附空同辞后云:「庵何为者名之邃,客有问予对以意。长安甲第临大道,昼桷翚飞瓦鳞次。豪奢买屋兼百家,犹嫌走马无馀地。朝歌暮管隔巷闻,金鞭玉辔笼街至。邃庵先生半亩宫,其门一间前后四。最后南扉中置几,左右经史兼图记。心远自无车马喧,吏隐谁知鸿鹄志?北面白首亦执经,千里青衿来问字。明殊在浦声价高,宝剑贮匣光芒利。飘忽风尘二十,故庐今日属何人?邃庵号已在天下,邵子行窝到处新。」
邵二泉公韵二首 其二 明 · 刘绶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与客登城看古碑,白云芳草正离披⑦。
空中今方见⑧,天下江山此最奇。
捶碎以来犹有迹⑨,品题而后似无诗⑩。
江城一曲梅花调⑾,试借仙人玉笛吹。
【校注】 (1)邵二泉公邵宝号二泉,有《登黄鹤楼》诗。本诗其一所次韵即此。 (2)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后以浑沌无窍,为天地初开之蒙昧状态,而以凿破浑沌为开启文明。凿开洪荒即此意。 (3)崔子:指崔颢。 (4)雌雄句:宋玉《风赋》有“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说。见《文选》卷十三。 (5)萍:又名田字草,生浅水中,夏秋开小白花。泖浑《江南曲》:“汀洲采白萍,日暖江南春。” (6)道穷:犹言道路阻隔遥远。 (7)离披:宋玉《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洪兴祖补注:“离披,分散貌。”崔颢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又云:“芳草萋萋鹦鹉洲。” (8)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奇观。《梦溪笔谈·异市》:“登州四面临海,春夏时,遥见空际有城市楼台之状,土人谓之海市。”此处指黄鹤楼。 (9)捶碎句:本李白诗“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10)“品题”句:指崔颢题诗黄鹤楼事。 (11)梅花调:即笛中曲《梅花落》。此句及下句本李白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中说古道今,称赞黄鹤楼空前绝后,似海市奇观;推崇崔颢诗古今独步,后无来者,表达了诗人对千古名胜的赞赏之情。
李副使梦阳 清 · 严遂成
 出处:明史杂咏卷四
堕怀梦日胞衣紫,世间乃有崆峒子
侈陈时政五千言,奏辩皇后斥张氏。
大市街遇寿宁侯,乘醉挥鞭落其齿。
志清君侧幸不死,黑缧又锁万实。)御史
不知以雄而守雌,冠带闲住何所辞。
樊台丛台猎较,汳雒少年往从之。
汉后无文唐无诗,激论亦如为郎时。
吴代兴江楚继,百年坛坫主北地。
可惜阳春书院记,反形已具吴王濞
西涯衣钵委而去,对山弦索申申詈。
有甥亦酷似其舅,茂州何无忌
大刚则折鈲缺砺,陵轹何人当盛气。
入庙恸哭以诗祭,龙逢比干不我弃。
按: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子衡孟独牴排尤力,吴楚继起,祧西涯,祢北地,惓惓依皈弗替〔者〕,石文隐罗文肃邵文庄数公耳。至于对山救我之语一出,冥然忘之,沜东、鄠杜间搊弹以老,中岂得已。狱急时,仲默论救,乞杨文襄为解,后至相讥諆,以矛刺盾,师友之间有馀议焉。宁藩久蓄叛谋,徵仲子畏率辞免,北地身在江西,岂无所见,而以文字受污,固知生平刚激已甚,事半属矫诬,迨暮气旋生,遇其甥曹嘉谪判茂州,同下涂穷之泪,虽悔何追,和盘托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