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句 宋 · 李南阳
押微韵
朝冯玉几言犹在,夜启金縢事已非(永熙挽词)。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 《春明退朝录》: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旬假,太宗犹对辅臣。至夕,帝崩。李南阳永熙挽词云云。
贺左都姚公寿七十 明 · 钟芳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行藏无意信苍穹,阅世今为鹤发翁。
朔雪炎风鞭策地,文经武略范围中。
丰培兰桂书千轴,远谢尘氛月一筇。
我昔参藩叨任使,短歌聊赞寿筵红。
按:东泉先生姚公前任两广,某以参政分守苍梧,供事最久,受知最深。公于地方事,慷慨振奋,多所裨益。如梧北三乡及德肇北流等贼出没,恣横无忌,公遣将袭击,皆立致慑服。予亦误蒙奖赉,有算无遗策之褒。断藤峡自韩襄毅公后日肆侵掠,岁久,莫敢谁何。议雕数村,帖然效顺。公乃檄予索客舟数十通峡,达于柳庆,至今利焉。七十年来所无也。后来者莫知所自,讹私阙功。田州之役甚非得已,公殚心力,靡间昼夜,功成而弗竟所图,人共惜之。昔靖远伯讨麓川,随捷随叛,三勤王师而后定。彼以拜爵,此以去位,岂非命耶?兹甲午春,公寿七十,生平文学德业,所在有声,予不及详。姑掇苍梧所知一二事,赋诗寄献,庶观者知公未究厥用,庆泽绵绵未艾,有不可量者云。
挽陈监察委员恩元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忘身奋虎旅雄威,藤峡曾闻群盗扫;
屈指数乌台耆彦,桂林又叹一枝摧。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晋书郗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联中借用其事,以陈氏曾任桂林市长也,又藤峡即断藤峡,在广西桂平县西北。
陈恩元(?——1977),广西全州文桥区同义乡仁山口村(今属文桥乡百仁村公所)人。1919年冬,在广州曾挺身挥拳击倒数十人的围攻,救护了原在陆军速成班的教官甘象贤。民国12年,陈在文桥下九里团练局,于酒席筵前一声暗令全歼冒称司令的匪徒19人,缴获驳壳枪6支,步枪十余支。他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四十五师参谋长、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副官长、第四集团军第八军教导团团长、第七军第十九师副师长、陆军第二十九师师长、兴全灌警备司令兼全县县长、桂林区民团指挥官兼参政监督、广西民团干部学校校长、桂林市长、广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陆军中将衔、国民党中央监察院监察委员。临解放前几个月,他逃往香港后转去台湾。任台湾国民党监察院监察委员。1977年8月在台北病故。
藤峡曾闻群盗扫:藤峡盗乱,又称藤峡民变、藤峡起义、大藤峡起义,是指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广西、广东瑶族、侗族民变。明朝政府曾三次派兵征讨平定叛乱,分别是成化元年的右佥都御史韩雍、嘉靖七年的新建伯兵部尚书王守仁、嘉靖十八年的兵部侍郎蔡经。此处疑切其经历。
乌台:此处指监察院。
郗[xī]诜[shēn]:(生卒年月不详),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官至尚书左丞雍州刺史。
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此处切其家乡。
笺:曾国藩挽李文恭星沅:
八州作督,一笑还山,寸草心头春日永;
五岭出师,三冬别母,断藤峡外大星沉。
陈恩元(?——1977),广西全州文桥区同义乡仁山口村(今属文桥乡百仁村公所)人。1919年冬,在广州曾挺身挥拳击倒数十人的围攻,救护了原在陆军速成班的教官甘象贤。民国12年,陈在文桥下九里团练局,于酒席筵前一声暗令全歼冒称司令的匪徒19人,缴获驳壳枪6支,步枪十余支。他后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四十五师参谋长、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副官长、第四集团军第八军教导团团长、第七军第十九师副师长、陆军第二十九师师长、兴全灌警备司令兼全县县长、桂林区民团指挥官兼参政监督、广西民团干部学校校长、桂林市长、广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陆军中将衔、国民党中央监察院监察委员。临解放前几个月,他逃往香港后转去台湾。任台湾国民党监察院监察委员。1977年8月在台北病故。
藤峡曾闻群盗扫:藤峡盗乱,又称藤峡民变、藤峡起义、大藤峡起义,是指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广西、广东瑶族、侗族民变。明朝政府曾三次派兵征讨平定叛乱,分别是成化元年的右佥都御史韩雍、嘉靖七年的新建伯兵部尚书王守仁、嘉靖十八年的兵部侍郎蔡经。此处疑切其经历。
乌台:此处指监察院。
郗[xī]诜[shēn]:(生卒年月不详),字广基,晋代济阴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官至尚书左丞雍州刺史。
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此处切其家乡。
笺:曾国藩挽李文恭星沅:
八州作督,一笑还山,寸草心头春日永;
五岭出师,三冬别母,断藤峡外大星沉。
石州慢 韩山雅集 当代 · 熊盛元
押词韵第十八部
绿酒浮春,红晕焕霞,衰鬓飘雪。
横斜影入幽帘,近牖苔枝谁折。
东山倚醉,怅望浅水芦花,扁舟横舣烟波阔。
云外白鸥閒,说人间冤孽。
凄绝。
旧盟虽在,新恨还添,黛痕千叠。
兰佩猗猗,语短争知情热。
笛边长啸,未忍检点离愁,天涯一寸肠如结。
形蜕劫尘中,坐仙家瑶阙。
【注】韩昌黎《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陈沆谓作于阳山,方世举则系于潮州诸作。陈献章《梅花下感事》:“桃李村村待发蒙,孤芳憔悴不成丛。天涯一寸肠如结,吹断江城晓角风。”余与同游诸子徙倚韩公祠三角梅下,怅然吟此,不觉万感中来,情难自抑也。韩江有广济桥,相传为韩湘子所建。
【附】贺方回《石州慢》:“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附】贺方回《石州慢》:“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