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注释
行路难 北宋 · 张毂
押职韵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敝裘羸马苦难行,僮仆尽饥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原注:杨明:“神龙必欲飞天乎?”曰:“飞则飞,潜则潜,龙蟠乎泥,蚖其肆矣。”),不能生彼升天翼(原注:有翼曰应龙,未升天曰蟠龙。)。
按:明神宗《诸儒笺解古文真宝》前集卷七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 其五十一 神宗 明 · 孙承恩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一代有为君,齐家更守文。
游畋元不事,土木总无闻。
法制熙丰盛,兵戈辽夏勤。
倾心相安石,国是日纷纷。
按:臣惟神宗以奋发大有为之志恭俭守文无有逸德可谓贤主而志意太锐听信太狭务更张而开边衅盖自王安石大用而天下始纷扰矣
藩参金宗师登黄鹤楼偕诸孝廉集作① 明 · 任家相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中
仙人楼阁枕山腰,十月梅花笛里飘。
江绕孤城横大别②,秋残芳草问前朝③。
玄都再入桃先种④,石镜曾窥迹未遥⑤。
俯尽中原成感慨,兵戈群盗几时销⑥。
【校注】
(1)金宗师:即金学曾。学曾以按察副使主持学政,故称藩参。
(2)大别:大别山。
(3)前朝:指崔颢诗“芳草萋萋鹦鹉洲”。
(4)玄都: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序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广东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谓《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处指黄鹤楼附近仙桃岭。
(5)石镜:原黄鹤楼后有石如镜,曰石镜亭。《方舆胜览》卷二十八“石镜亭”:“在黄鹤楼西,临崖有石如镜,为西日所照,则炯然发光。”
(6)此句后原注:“时有东西之警。”《明史·神宗纪》:“(万历)九年春正月庚午,敕边臣备警。”
金学曾有《同郭美秩、任白甫、梅伯阳诸孝廉登黄鹤楼》诗,本诗作于同时。诗首联写鹤楼,以李白诗点时令;颔联写登鹤楼所见武昌城形胜:江绕其周,山横其前,鹦鹉洲上,芳草秋残,引起吊古之情;颈联以刘禹锡诗为喻,叙重游黄鹤楼仙桃岭、石镜亭诸古迹所感;尾联推开,感慨中原兵戈不息,国势日衰。
黄鹤楼呈郡大夫孙公① 明末清初 · 张文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骑鹤仙踪夐绝尘②,层楼千载压城闉。
风从下界諠铃铎③,月自东方涌镜轮④。
吴楚山河看不极⑤,南东羽檄正愁人⑥。
旬宣召伯能苏涸⑦,一笛梅花万户春。
【校注】
(1)孙公:即武昌知府孙承荣。因其为郡守,故称郡大夫。大夫乃对高级官员的尊称。
(2)夐:远。《字汇》:“夐,同‘迥’。”
(3)下界:白居易《曲江醉后赠亲故》“中天或有长生药,下界应无不死人”。指人间。铃铎:大者为铃,小者为铎。此指楼角所悬风铃。《宋史·礼志四》:“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
(4)镜轮:谓月。骆宾王《秋月》:“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5)不极:无尽。
(6)南东:《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或南或东。”此指东南。《明史·神宗纪》:“(九年)倭寇温州。”此处即指倭寇入侵。羽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附陈豨传“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裴骃集解:“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后以喻战事急迫。左思《咏史》:“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7)旬宣:宣布王命。《诗·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朱熹集传:“言王命召虎来此江汉之浒,遍治其事,以布王命。”召伯:即召虎,亦称召公。喻孙承荣。苏涸:犹言解除民困。
此诗亦为万历中作。诗首联言鹤楼为千载胜迹,直压府城;颔联写景,风从下界吹来,月自东方涌至,极写鹤楼之高;颈联写时事;尾联乃颂扬之词,谓孙公如周之召伯能解民困苦,使万户皆春。
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 其六 泰陵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二
虽常有善政,然亦任中涓(弘治在位十八年中颇多善政然常令东厂廉刺外事其时上书言东厂当革者往往得罪未尝不信任中涓也)。
积重原难返,去奢果是贤。
一仓万石备,鲜(上声)实博名传(弘治时令天下设豫备仓每十里积粟万石及数者为称职过者旌擢不及者罚之原其意未始非备荒之一策然有万不能行之势以一县地方纵横百里而论综计天下一千三百馀县每十里万石所积之粟不知凡几安得有馀粟如此之多以供购籴且既视积数之多寡以定黜陟自必官为经理有司志在取盈则苛累横徵势必不免即令如社仓之听民输纳出入自司而其侵亏之弊又将不知若何昔朱子创立社仓亦止能行之一乡一邑安能例之天下况民生户口日增而产谷之土有定购积既多价必日贵是预筹异日之民食有济而先致现在之民食不敷矣余近作填仓日诗有譬如日三餐与二减其一曰留待汝饥谁肯信其议之句深见积贮一事言之易而行之实难弘治此举亦可谓徒博虚名而鲜实惠耳)。
享年祇□六,多忘无逸篇。
按:明诸帝太祖成祖而外治绩有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然孝宗所处与仁宣异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二宗蒙业兢兢易称令主至成化以后天下袭太平数十年矣晏安久则不期怠而自怠丰亨积则不期奢而自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庶几知保泰持盈之道者独不免信倚中官假之事柄东厂之恣肇端于此涓涓不塞咎亦难辞然其施设未终年仅三十有六有足惜尔明自太祖成祖以来践阼久而享年永者概不多见其在弘治以前如洪熙成化仅越四旬宣德正统甫逾三十其在弘治以后正德隆庆亦仅逾三十神宗虽逾五旬而怠荒失德所谓益之疾而厚其亡也至天启弱冠而殂享年更促可见耽乐是从罔或克寿理诚不爽无逸之书以严恭寅畏为祈天永命之本而以不知稼穑艰难不闻小人之依为戒统观有明诸帝年祚脩短足为明徵因论弘治之事附识之并偻数以昭炯鉴云
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 其十一 庆陵 清 · 弘历
押屑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二
记称国将亡,则必有妖孽。
三案萃泰昌,运实遭决裂。
践阼未及月,纪年半载缺。
史赞潜德彰,盖勉为之说。
按:挺击红丸移宫三案皆由于泰昌其是非本无难论断而发言盈廷以致酿成疑狱口舌之痾即为妖孽信亡徵之先见者也至其嗣服当神宗纲纪堕坏之馀纪年虽几半载即位未及一月无政可称其于挺击聚讼时对群臣委曲求全君臣父子间至以文伪调停则亦未能潜修默感信孚中外者史称潜德久彰惜其措施未展亦止可曲为之说如此
日本杂事诗 其九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女王制册封亲魏,天使威仪拜大唐。
一自覆舟平户后,有人裂诏毁冠裳。
注:日本典章文物,大半仿唐。当时瞻仰中华,如在天上,遣唐之使,相望于道。唐乱使绝,高行云游之僧,尚时通殷勤。唐、宋间亦遣使答之。元祖肆其雄心,欲 抚有而国,范文虎帅舟师十万,遇飓舟覆,归者三人。以元之雄武,灭国五十,风起涛作,不克奏肤功,天为之也。然至是,日人有轻我之心矣。明中叶时,萨摩无 赖寇我沿海,及丰臣秀吉攻朝鲜,八道瓦解,明误听奸民沈惟敬言议和。授封使者赍诏至,秀吉初甚喜,戴冕披绯衣以待。乃宣诏至“封尔为日本王”,秀吉遽起, 脱冕抛之地,且裂书,怒骂曰:我欲王则王,何受髯虏之封?且吾而为王,若王室何复议再征高丽?日本人每讳言贡我,而明人好自夸大,视之若属国。吾谓委奴国 王之印,亲魏倭王之勒,见于《三国志》、《后汉书》,(《北史》云:“其后并受中国爵命,江左历晋、宋、齐、梁,朝聘不绝”云)其时壤地褊小,慕汉大受 封,此不必讳也。至隋帝之书曰:皇帝问倭皇好。既邻国之辞矣。唐、宋通好,来而不往。偶一遣使赍书,或因议礼不就而去。以小事大则有之,以臣事君则未也。 至明成祖树碑寿安镇国之山,封足利义满为王,而不知乃其将军。虽义满称臣纳贡,然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于日本则为僭窃。神宗封秀吉,诏书至,为毁裂,此又何 足夸哉!
又寿熊教授翰叔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弓裘绍述,视河东三凤有加,卓尔诸郎,何止经传秦伏胜;
杖履婆娑,喜海上七鲲无恙,岿然一老,正宜赋续鲁灵光。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弓裘: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义同“弓冶”。 出自唐高适《高常侍集》《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诗:“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绍述:继承。特指宋哲宗时对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明高攀龙《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河东三凤:薛元敬与收及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鹜鷟,元敬年少为鹓雏。比喻同时以才华见称的三个人。《旧唐书·薛收传》。
伏胜:即伏生。
杖履:手杖和鞋子。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宋苏轼《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复此陪杖履。”
婆娑: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李善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海上七鲲:七鲲身,台湾省南方的海口。清魏源《圣武记》卷八:“众军齐集两港,悉树我军旗帜,遂扬帆直渡鲲身。鲲身者,海沙也,胶浅不能行大舟。”清丘逢甲《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鲁灵光: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的宫殿。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笺:严寅亮题匡山书院联: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
绍述:继承。特指宋哲宗时对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明高攀龙《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河东三凤:薛元敬与收及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鹜鷟,元敬年少为鹓雏。比喻同时以才华见称的三个人。《旧唐书·薛收传》。
伏胜:即伏生。
杖履:手杖和鞋子。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宋苏轼《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复此陪杖履。”
婆娑: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李善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海上七鲲:七鲲身,台湾省南方的海口。清魏源《圣武记》卷八:“众军齐集两港,悉树我军旗帜,遂扬帆直渡鲲身。鲲身者,海沙也,胶浅不能行大舟。”清丘逢甲《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鲁灵光: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的宫殿。故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笺:严寅亮题匡山书院联:
望远特登楼,分明几座村庄,红杏丛中沽酒旆;
感怀凭倚槛,遥忆先生杖履,白云深处读书台。